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文章简要介绍了草莓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草莓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50%嘧菌环胺WDG防治草莓灰霉病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霉病是草莓上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广泛,是造成烂果的主要原因,一般造成减产10%~30%,重者在50%以上,严重阻碍了草莓生产的发展。为了寻求防治草莓灰霉病理想药剂,控制其危害,我们开展了50%嘧菌环胺WDG防治草莓灰霉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设施草莓栽培面积逐年递增,生产效益不断提高。由于设施栽培形成的高温多湿小气候,为病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灰霉病常造成花及果实的大量腐烂,感病品种病果率可达30%~60%,对草莓的产量、品质影响很大,因此设施草莓灰霉病防治已成为当前草莓病害防治的主要问题。为此,将设施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1设施草莓灰霉病的发生1.1发病症状草莓灰霉病以花期侵染为主,病菌侵染花瓣后呈淡褐色病斑,并迅速扩展到全瓣、萼片和幼果,也可侵染叶片。果实(已转白或已着色)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用6种杀菌剂进行草莓灰霉病的防治试验,并分别设1次用药和2次用药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次用药和2次用药处理,啶酰菌胺和啶菌噁唑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效果均较好,极显著高于其他参试药剂;多菌灵防治草莓灰霉病效果较差,极显著低于其他参试药剂。生产上建议使用啶酰菌胺、啶菌噁唑防治草莓灰霉病,并注意交替用药。同时,田间管理过程中应合理调控大棚温湿度,以减轻草莓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设施草莓灰霉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设施草莓灰霉病的发病条件及症状,通过掌握其发病规律,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包括品种选择、施肥等管理技术,以及药剂防治措施等,对设施草莓灰霉病的科学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哈茨木霉对设施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10~8 CFU·g~(-1)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108 CFU·g~(-1)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每667m~2施药量100~150g,对设施种植草莓灰霉病的防效最高可达75%左右。哈茨木霉可以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在草莓坐果期开始施药,每667m~2每次施药量100g,可取得较好的防治病害效果。  相似文献   

7.
灰霉病是草莓较易发生的病害,发病快,暴发猛,危害重,是当前制约设施草莓生产发展的主要病害。为了寻找防控草莓灰霉病的有效方法,我们在河南省永城市草莓种植基地经过两年的摸索,总结出了一套防治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草莓是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柔嫩多汁,香甜可口,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在草莓生产中,除栽培管理技术外,病害是影响草莓产量的主要因素.作者在调查上海地区草莓病害种类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为害草莓的主要真菌病害草莓灰霉病(Botrytis cimerea),并做了室内及田间药剂防治试验.一、室内试验1.试验目的:探求几种不同浓度的常用农药对灰霉病孢子发芽的抑制作用,为田间药剂防治提  相似文献   

9.
草莓灰霉病又叫腐烂病,是草莓的主要病害,大棚和露地栽培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花器和果实,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我市浉河区、罗山县等地草莓种植面积较大,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植保部门近几年调查,灰霉病在部分草莓主栽区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因此,重视灰霉病防治对减少产量损失、提高果农的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草莓果实采后灰霉病的生物防治采用拮抗微生物防治采后病菌的发生已引起广泛兴趣。灰霉病是引起草莓果实采前和采后腐烂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于1994一1995年,从采自本地果园成熟草莓果实上,培养分离出两种抗灰霉病(Botrytisciner...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防治草莓灰霉病的高效低毒药剂,我们选用2种新型药剂开展了田间药剂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8%唑醚·啶酰菌WG30 g/667 m2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其药后14 d的防效达57.55%,可在草莓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ns.)是蔬菜、草莓最主要的病害,近年来为害越来越严重。其主要原因:寄主多,如番茄、黄瓜、茄子、西葫芦、青椒、韭菜、草莓等等;另外,由于保护地迅速发展,给灰霉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加上对灰病菌侵染规律不了解,防治偏晚,效果差。所以,农民对番茄灰霉病感到防治难,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13.
木霉菌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生防菌,为进一步明确该药剂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效果、用药剂量及对草莓的安全性等,在2008年春季大棚草莓灰霉病发生期,用杭州市农科院生物所提供的木霉菌水溶剂进行小区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草莓栽培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草莓果品农药残留,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果品品质安全的需求,并提高草莓病虫害防治效率,降低防治成本,采用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方法,对草莓炭疽病、斜纹夜蛾、灰霉病及红蜘蛛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了杭州地区发生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供广大草莓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如何识别草莓病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被称为"第二代水果",果实鲜红形美,柔软多汁,香味浓郁,甜酸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我省各地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随之而来,草莓病害也逐渐加重,直接影响草莓的品质,所以防治工作刻不容缓。1、灰霉病1.1症状:草莓灰霉病在开花以后发生,叶片叶  相似文献   

16.
保护地草莓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霉病是国内外草莓的主要病害,尤其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近些年来无论发病率还是危害性,均呈上升趋势.使用化学药剂防治草莓灰霉病,虽然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在花期使用药剂也容易会造成授粉受精不良,出现畸形果等现象,影响商品价值,同时也迭不到绿色果品的要求.加强综合防治技术,是草莓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大拱棚草莓根腐病、白粉病、病毒病、灰霉病等常见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氟啶胺和咯菌腈及其复配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研制新的防治草莓灰霉病药剂配方并明确其田间防效。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氟啶胺、咯菌腈及其复配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以Wadley法进行增效作用评价,并验证该复配物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氟啶胺和咯菌腈以质量比1∶5、3∶2复配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其增效系数分别为1.82和2.07;氟啶胺和咯菌腈以质量比1∶1、1∶3、2∶3、2∶1、3∶1、4∶1复配对草莓灰霉病菌具有相加作用,但以质量比5∶1复配时,则表现拮抗作用;氟啶胺和咯菌腈以3∶2复配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效最高可达91.00%,比使用单一化学药剂效果好,而且比对照药剂高。综上,氟啶胺和咯菌腈及其复配物对草莓均无药害,且对草莓生长无影响;氟啶胺与咯菌腈以3∶2进行复配,可以在草莓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防治灰霉病的新农药─50%灭霉威可湿粉近年来,番茄灰霉病、茄子灰霉病、西葫芦灰霉病、黄瓜灰霉病、韭菜灰霉病、草莓灰霉病等,为害越来越严重。过去,采用进口的50%速克灵可湿粉,由于多年使用,已产生了抗药性,效果越来越差。为了解决抗性和降低成本,北京市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郓城县草莓种植面积稳步增长,栽培由过去的单一露天栽培向温室大棚栽培转化,经济效益也有了明显提升,但因棚内高温多湿,易为草莓病虫害发生创造极有利的环境条件。特别是草莓灰霉病、根腐病、白粉病等发生极为普遍,因此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显得尤为重要,成为实现大棚草莓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1灰霉病1.1症状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花瓣、花萼等,果梗、叶片、叶柄均可感染。开花时,先侵害花萼与花瓣的交界处,然后侵染花托,最后沿果柄蔓延至花序,使整个花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