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前言 陕北当地蒙古羊生产性能很低,成年母羊污毛量仅1.01公斤,毛长9.6厘米。为了提高当地粗毛羊产毛量,解决毛毯,地毯用毛严重不足的问题,先后从澳大利亚引进粗毛羊品种吐吉代和德拉斯代羊,并从国内引进林肯和边区莱斯特羊与当地蒙古羊进行杂交改良试验。试验在榆林地区府谷县和米脂县的部分乡镇进行。四个杂交组合共改良配种土种羊11075只,成活杂一代羊8222只,改良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本地绵羊产肉性能,引进了道赛特种公羊杂交本地绵羊,所获得的杂交一代初生重比本地羊提高40.46%,断奶重提高38.86%,10月龄重提高37.18%,屠宰率提高2.48%,净肉率提高4.27%,产毛量提高33.77%。差异极为显著。杂交试验结果表明,用英国道赛特羊改良本地绵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 1.历史与现状若尔盖县从1974年开始,在细毛羊杂交改良基础上,先后引入了边区莱斯特、罗姆尼等半细毛羊品种,进行纯种繁殖和杂交改良,同时开展了不同杂交组合的育种试验。由于基础母羊大多数是细粗毛杂种羊的后代,一代杂种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改良效果比较理想。杂种后代出现了较多的同质个体和48~50支纱个体,适应性比细毛杂种羊有所增强,产毛量能保持  相似文献   

4.
阿勒泰羊原产区为新疆北部的福海、富蕴、青河和阿勒泰等县 ,是哈萨克羊中的一个分支 ,以体格大、肉脂生产性能高而著称。羔羊具有突出的早熟特性 ,早期生长发育快 ,抓膘能力强。近年来应用阿勒泰羊改良当地土种绵羊 ,杂交优势明显。鉴于和田地区羊体格小、生长慢、胴体产肉量低的情况 ,农十四师四十七团于上世纪 90年代初引进阿勒泰种公羊与当地土种绵羊和田羊在塔里木盆地南缘进行了杂交改良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所以用阿勒泰羊改良当地土种羊是提高养羊经济效益、发展羔羊肉生产的方向。1 适应性纯种阿勒泰羊产于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爽…  相似文献   

5.
和田半粗毛羊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地方优良品种 ,具有耐干旱、耐炎热和耐粗饲等优点 ,其羊毛属异质半粗毛 ,是编织地毯长毛绒和提花毯的优质原料。作为一个地方品种 ,和田半粗毛羊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主要是个体小、产毛量低、出肉少 ,羊毛品质上绒毛多、短、毛辫粗大。为了提高和田半粗毛羊的主要生产性能、改进羊毛品质 ,从 50年代中期开始 ,新疆自治区、和田地区几代畜牧科技工作者就不断探索和田半粗毛羊的杂交改良。 1 983年 ,引进英国林肯半细毛羊杂交改良和田羊获得成功。1 995年开始 ,和田地区实施了《百万只和田半粗毛羊杂交改良繁育体…  相似文献   

6.
军功公社畜牧业生产以养羊为主,绵羊占各类牲畜总数的67.73%。当地绵羊属山谷型藏羊、具有耐高寒、耐粗放管理、合群性强等优点。但军功地区藏羊不属于优良地方品种,个体小、被毛短、干死毛多、产毛量低,远远不能满足毛纺工业和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长期饲养它极不经济与四化建设也很不适应。为了提高当地藏羊的生产性能,军功公社自1970年起引用新疆细毛种公羊进行杂交改良。十多年来绵改工作,虽几经周折,但一直坚持下来,已育成各类杂种羊9,150只。占绵羊总数的28.68%,有的生产队达56%,各类杂种羊个体产毛量、产肉量都比藏系羊有显著增加。现将军功地区绵羊杂交改良效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1试验目的 <进口肉羊品种的纯繁及杂交利用研究>课题自1998年到1999年开始执行以来,阿莱羊与中国美利奴羊杂交,均产生了大量的杂种羔羊,取得了较好的杂交效果,为了研究杂种羔羊的肥育性能和肥育羔羊的营养需要,探讨如何最经济有效地生产羔肉羊及早期断奶育肥的可行性,特设计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引进敖汉细毛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杂交改良效果,连续3年对杂交F1周岁羊的生长性能和羊毛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1周岁公羊与同龄甘肃高山细毛羊相比,产毛量、细度分别提高24.6%和36.74%,差异显著(P0.05)。F1周岁母羊体重、产毛量、细度分别比同龄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提高16.06%、13.51%和27.04%,差异均显著(P0.05)。说明引入敖汉细毛羊可以增大甘肃高山细毛羊体格、提高羊毛产量,杂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法国夏洛莱羊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杂交对其杂交后代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以法国夏洛莱羊为父本、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通过杂交试验初步研究对其杂交1代(F1)、回交1代(B1)体增重及毛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月龄时,夏洛莱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F1代体重分别比B1代(试验2组)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提高2.8%(P>0.05)和46.5%(P<0.01);6月龄时,体重分别提高4.0%(P<0.01)和28.6%(P<0.01);3月龄、6月龄时B1代(试验2组)的体重分别比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对照组)提高42.5%(P<0.01)、23.7%(P<0.01)。在产毛量方面,夏洛莱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F1代的产毛量与B1代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相比,夏洛莱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F1代、B1代的产毛量分别极显著降低了20.4%(P<0.01)和20.1%(P<0.01);从增重和产毛总的经济效益来看,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相比,夏洛莱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F1代和B1代总的经济收益分别提高了14.80%、10.88%。因此,法国夏洛莱羊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杂交可用于杂交优势生产羊肉,但不宜用于羊毛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前,将要进入产羊毛的黄金季节。对产毛羊的饲养者来说,所养绵羊品种的优劣,产毛量的高低,与其经济效益关系极大。比如养一只蒙古羊,一年产毛2~3斤,养一只改良绵羊可产毛6~7斤,改良代数高的达到同质的细毛羊,产量可达10斤以上;品种优良的细毛羊可产毛20斤以上。这就说明,要想提高绵羊的产毛量,最重要一条是选用良种或对本地羊进行杂交改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毛量和羊毛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以杜泊羊、陶赛特羊为父本,小尾寒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试验,并对杂交F1代羔羊(简称杜寒羊、陶寒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分析。生长观测表明,杜寒羊6月龄体重分别比陶寒羊和对照组高8.31%、30.77%。屠宰结果表明,杜寒羊6月龄胴体重、屠宰率、胴体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均最大。说明,以杜泊羊为父本对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的F1代羔羊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显著提高,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6,(10):64-66
引进敖汉细毛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进行杂交改良,连续3年对杂交F1代周岁羊的生长性能和羊毛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1代周岁公羊与同龄甘肃高山细毛羊相比,产毛量、细度分别提高24.6%和36.74%,差异显著(P0.05);F1代周岁母羊体质量、产毛量、细度分别比同龄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提高16.06%、13.51%和27.04%,差异显著(P0.05)。我们的结果说明,引入敖汉细毛羊可以增大甘肃高山细杂种羔羊体格、提高羊毛产量,杂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不同肉用种羊与藏羊杂交组合的效果,通过组合试验,结果显示,从杂交效果看中国美利奴细毛羊×藏羊、小尾寒羊×藏羊和无角陶赛特肉羊×藏羊杂交一代各阶段体重、体尺均比当地藏羊高,差异显著。周岁出栏胴体重均高于当地藏羊;杂一代羊产肉力高,胴体品质好,肉质鲜嫩。就目前情况看,无角陶赛特肉羊与藏羊杂交效果最为明显,各项指标显著,具有父本明显的肉用性能特点。而中国美利奴羊与当地藏绵羊杂交,产毛量明显提高,毛用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昆仑山区牧场利用引进的阿莱羊、黑头萨福克羊和白萨福克羊与本地新疆细毛羊进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F1羊表现出了良好的杂交效果,各杂交组合F1羊的初生体尺指标均极显著高于本地新疆细毛羊(P0.01);2种萨福克羊杂交组合的初生重和3月龄重均极显著高于本地新疆细毛羊(P0.01)。说明在新疆昆仑山区引入国外优良的肉羊品种改良当地新疆细毛羊,杂交优势明显,杂交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安哥拉山羊与中卫山羊杂交羊体表面积明显增大,毛囊密度、有效毛囊总数和毛束有效长度显著增加,毛束风格特征趋向父本,次要部位羊毛着生良好,产毛性能大幅度提高,F2已有近似安哥拉山羊的产毛量。在同等条件下,与中卫山羊相比,F1毛绒产量提高28.32%~64.53%,F2提高125.61%~287.69%,F3提高103.25%~110.55%。产毛量水平高于国内同类杂交试验指标,接近原苏联、土耳其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安哥拉山羊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综述了从国外引进优良肉用绵羊品种对国内不同地方绵羊品种杂交改良方面的研究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萨福克羊、杜泊羊、无角陶赛特羊、美利奴羊、特克塞尔羊等优良绵羊品种与我国不同地方绵羊品种杂交,其杂交后代在生长发育性能、产肉性能、胴体品质等方面的表现,旨在总结中国肉用绵羊的杂交改良工作,为推动中国肉用绵羊杂交改良,提高地方绵羊的生长性能和肉用性能,扩大我国肉羊的生产规模,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动物性肉食结构平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著名肉羊品种白萨福克羊为父本,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为母本进行杂交,产生的杂交一代母羊全部留作回交一代的母本,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特级种公羊作为回交一代的父本进行杂交利用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一代(F1)3月龄体重、6月龄体重和14月龄剪毛后体重分别较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提高51.7%、23.7%和8.0%,差异均极显著(P<0.01)。回交一代(B1)3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分别较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提高39.5%(P<0.01)和17.1%(P<0.01)。杂交一代(F1)毛长、毛纤维直径和产毛量分别比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提高了-14.4%、13.1%和-27.3%,差异也极显著(P<0.01)。回交一代(B1)毛长和产毛量分别比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降低8.9%(P<0.01)和18.2%(P<0.01)。说明杂种羊肉用性能较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得到显著改进。但与此同时,毛用性能退化显著。从肉毛兼用性考虑,回交一代要好于杂交一代。  相似文献   

18.
经济杂交既能改进羊的肉用品质,又能提高产肉性能及产毛量。在辽宁省义县地区用小尾寒羊或东北细毛母羊及东寒杂交母羊作母本,用国外引进的优良肉用种公羊进行杂交,培育出的优质杂交后代,很适合于专业化育肥生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内蒙古天然牧场冬季饮水温度对羊的食草量、饮水量、体重减轻量、羔羊成活率、产毛量等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实地观测的方法,利用试验与对照相结合,分析不同饮水温度对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随着饮水温度的提高,有孕羊和无孕羊的饮水量和进食量增加,体重减轻量降低,羔羊成活率和产毛量提高,羊的生产性能向有利于生产的方向发展。说明提高冬季饮水温度对发挥羊生产潜力具有重要作用,对牧场供水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全耳毛兔是五十年代经江、浙一带群众选育而成。该兔被毛洁白、纤细、柔软、耐粗饲、繁殖力强,颇受当地群众欢迎。1972年我院牧场引进全耳毛兔,为提高产毛量,于1975年开始进行杂交改良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试验主要于本院牧场进行,1980年又在江都县种兔场设立试验点,以便进一步观察杂交效果。 1.杂交组合 针对全耳毛兔体型小的缺陷,应该以体型大的兔种进行改良。1975年选用日本大耳兔对全耳毛兔进行杂交改良试验。1978年从西德引入德系安哥拉兔,该种体型大、产毛量高,毛品质好。又于1979年开始采用德系安哥拉兔与原有杂种兔进行三品种杂交和级进杂交。其具体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