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世纪80年代初,英国ICI公司推出广谱植物生长延缓剂——三唑类化合物,稍后,日本也推出同类化合物。 多效唑(MET)是江苏省在我国率先开发的三唑类生长延缓剂,1984年由江苏农药所和建湖农药厂合成。多效唑早期主要用于果树、花卉的矮化栽培。  相似文献   

2.
侯珲  周增强  王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12):103-107
为了研究三唑类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形态和结构的影响,选择在生产上常用的防治苹果轮纹病的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对苹果轮纹病菌进行处理。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新型三唑类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发育的组织学和超微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三唑类杀菌剂处理能导致苹果轮纹病菌发生一系列变化:菌丝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不再匍匐生长,而是向上生长。菌丝干瘪、畸形,分枝增多,分枝有长有短,很不规则,且不均匀膨大。一些菌丝出现不同程度的龟裂现象。这些变化会导致苹果轮纹病菌菌丝的生长严重受阻,最终菌丝细胞解体死亡。  相似文献   

3.
<正>当今三唑磷的单剂及它的复配制剂绝大部分为乳油,而且仍然比较陈旧,时常出现的结晶现象。目前,替代三唑磷乳油的制剂主要有水乳剂、微乳剂和固体剂型,特别是将三唑磷制成水乳剂单剂或复配制剂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不仅大大降低了制剂成本,而且还可克服三唑磷乳油时常出现的结晶现象……三唑磷是具有中等毒性的有机磷杀虫剂,并有强烈的触杀和胃毒作用。特点是杀虫效果好、杀卵作用明显、渗透性较强、无内吸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三唑类农药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拓展了其应用范围和防治对象,由过去主要用作杀菌剂,到现在已开发出多种高效、低毒的除草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三唑类化合物已成为新型农药开发的重要领域……三唑是咪唑环的一个碳原子被氮取代而得到的五元杂环,作为药效团三唑比咪唑具有更低的毒性而广泛用于目前许多农药产品上,至今已有众多的三唑类化合物用于农药工业上。  相似文献   

5.
三唑类杀菌剂调节植物逆境生长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提高抗氧化潜能、维持细胞膜脂稳定以及诱导脱落酸合成等方面总结了三唑类杀菌剂的生长调节功能,特别是对植物抵抗逆境胁迫的影响,阐明三唑类杀菌剂的独特性和优越性。综合近年来相关文献发现,三唑类杀菌剂可以有效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酶类与非酶类抗氧化剂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促进脯氨酸合成与积累、提高体内脱落酸水平,从而有效缓解植物逆境胁迫压力。进一步研究三唑类化合物增强植物抗逆性的分子机制研究,可以为提高三唑类杀菌剂的应用价值及市场潜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三唑杀菌剂对小球藻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三唑杀菌剂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情况,以小球藻为模式生物,参照OECD 201的方法,调查了17种三唑杀菌剂对小球藻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不同杀菌剂的毒性差异较大。其中,氟硅唑和腈菌唑的毒性最大,属于剧毒化合物;粉唑醇、环唑醇、三唑醇、三环唑、多效唑、烯效唑和氟环唑的毒性相对较小,属于有害化合物;其余几种为有毒化合物。本研究结果为三唑杀菌剂的安全应用及对水生生态系统的风险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三唑类杀菌剂为全球杀菌剂类别中品种最多的一个大类,主要用于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如白粉病、锈病、叶斑病、叶枯病、叶霉病、炭疽病、黑星病、根腐病、茎基腐病、纹枯病、黑穗病、赤霉病、稻瘟病、稻曲病、恶苗病、轮纹病等,具有广谱、内吸、高效等特点,但使用要求也相对较高(使用不当易产生药害或抑制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8.
正三唑酰草胺是日本北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开发的一种新型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对已在水稻高度安全、杀草谱宽、对稗草属杂草高效防除。近年来,在水稻田中后期稗草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对稗草具有超长持效期的三唑酰草胺被寄予厚望,三唑酰草胺未来市场可期……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2月31日,毒死蜱和三唑磷将在蔬菜上禁止使用!三唑磷和毒死蜱均属有机磷类杀虫剂,曾经是蔬菜上防治豆角螟、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等虫害的主要品种。但由于毒死蜱、三唑磷威胁人体健康,同时也影响农产品出口,农业部早在2013年发布2032号公告,规定2014年12月31日起,撤销含三  相似文献   

10.
正在香蕉的病害防治过程中,三唑类杀菌剂因其具有广谱性、高效性、持效期长的特点,对香蕉叶斑病、黑星病、黑疫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目前使用面最广的一类药剂。但因制剂的不同,施用效果也有差异。所以,如何正确认识并用好几种三唑类杀菌剂,是能否有效防治病害发生的关键。丙环唑的杀菌特性与三唑酮相似,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具内吸性,可被作物根、茎、叶吸收,并在植物体内向顶部疏导,在香蕉上主要用于防治叶斑病,多在发病初期施用。市面上出现的剂型主要是25%乳油,使用时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中国及全球丙环唑的供应情况丙环唑是一种具有治疗和保护双重作用的三唑类广谱杀菌剂,精细化工产品中三唑基是一个重要的活性集团,上个世纪70年代以三唑酮为代表的三唑类杀菌剂进入农药市场,以卓越药效显示了此类农药发展前景,其后相继开发的一系列活性结构,每个新品种出现都在使用量和防治图谱方面有所改进。三唑类农药除抑菌作用外,还对植物具有调节生理效能,除了在植保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氨唑草酮是新型三唑啉酮类除草剂,其国内化合物专利申请日为1988-11-19,专利权人:Bayer A-G,目前专利期已经届满。氨唑草酮是新型三唑啉酮类除草剂,为光合作用抑制剂,敏感植物的典型症状为褪绿,停止生长,组织枯黄直至最终死亡。氨唑草酮具触杀和土壤活性,可提供对杂草的击倒和持效双重作  相似文献   

13.
<正>问:小麦长势较弱,根系不发达,新根少,能否每亩用43%戊唑醇30克防治纹枯病,同时加用芸薹素内酯促进生长?答:戊唑醇等三唑类药,对小麦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效,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戊唑醇对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大,每亩用43%戊唑醇30克,对小麦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麦苗长势弱的情况下不宜这样用药。噻呋酰胺具有较强的内吸作用,对小麦  相似文献   

14.
<正>巴斯夫旗下杀菌剂新品Amplitude/Sulky近日获得法国批准,可用于普通小麦、硬质小麦、大麦、黑小麦、燕麦等。该产品含100g/L的氯氟醚菌唑,氯氟醚菌唑是由巴斯夫发现、开发和上市的第一个新型异丙醇三唑类杀菌剂,填补了三唑类杀菌剂10余年无新品上市的空白。氯氟醚菌唑是一种内吸性、选择性杀菌剂,可抑制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真菌在叶子表面形成孢子。不久前,巴斯夫新款杀菌剂Be-  相似文献   

15.
<正>为明确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作用机制,为该药剂的田间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受到杀菌剂处理的苹果树腐烂病菌菌丝形态和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生长的病菌菌丝相比,经杀菌剂处理后的菌丝形态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菌丝顶端膨大、增粗,分枝增多,  相似文献   

16.
<正>在众多三唑类杀菌剂品种中,近几年来戊唑醇、氟环唑和环丙唑醇却始终占据三唑类杀菌剂全球销售额的前三位,尤其是2014年至2016年的3年来全球销售额均超过4亿美元以上。毋容置疑它们已成为最畅销的三唑类杀菌剂的领军品种……(接上期)二、氟环唑(epoxiconazole)氟环唑由德国巴斯夫公司于1985年开发,由于分子中引入氟原子,并具有环氧乙烷的结构特征,成为新一代的三唑类杀菌剂品种。1993年首先在法国上市,并进入市场,商品名为Opus~?,用来控制谷物上由壳针孢菌引起的病  相似文献   

17.
<正>为筛选出有效防治番茄叶霉病的药剂,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采用生长速率法及平板涂布法,测定了6种三唑类杀菌剂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毒力,评价了其对番茄植株的安全性和对叶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己唑醇、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氟硅唑对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多效唑对作物的生理效应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效唑(MET)是江苏省首先协作开发的三唑类生长延缓剂,化学名为(2RS,3RS)-1-(4-氯苯基)-4,4-二甲基-2-(1H-1,2,4-三唑-1-基)戌醇-3。由江苏农药所,建湖农药厂负责试制,江苏农科院负责生物鉴定和应用研究。1984年肯定了原药及某些中间产物的生物效应,确定了合成路线,接着比较了乳剂和可湿性粉剂的效应,确定了采用  相似文献   

19.
正1.商品名和瑞、灰雷、瑞镇。2.主要剂型37%、50%水分散粒剂。3.毒性低毒。4.作用机理嘧菌环胺属嘧啶胺类、内吸性杀菌剂。主要作用于病原真菌的侵入期和菌丝生长期,通过抑制病原菌细胞中蛋氨酸的生物合成和水解酶活性,干扰真菌生命周期,抑制病原菌穿透,破坏植物体中菌丝体的生长。与三唑类、咪唑类、吗啉类、二羧酸亚胺类、苯基吡咯类杀菌剂均无交互抗性,对半知菌和子囊菌引起的灰霉病和斑点落叶病等有极佳的防治效果,非常适  相似文献   

20.
<正>在香蕉的病害防治过程中,三唑类杀菌剂因其具有广谱性、高效性、持效期长的特点,对香蕉叶斑病、黑星病、黑疫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所以,如何正确认识并用好三唑类杀菌剂,是能否有效防治病害发生的关键。1.丙环唑。此药杀菌特性与三唑酮相似,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内吸性强,可被作物根、茎、叶吸收,并在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