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从事园林工作多年,很多人向我询问蜡梅能否用种子繁殖,怎么种?在此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经验。蜡梅的优良品种往往是靠嫁接得来的(优良品种的实生苗也能开出好花来),但扦插较难成活,因此繁殖实生苗很必要。蜡梅花后一般都能结籽,以狗蝇梅和实生梅结籽最多。蜡梅果实内有肾型豇豆一般大小的褐色种子多粒,在我国中部大部分地区6月底成熟。因种皮坚硬,子叶卷曲与种皮内,储藏后会失水。所以正常春播时,需提前用温水浸泡很长时间,但发芽  相似文献   

2.
蜡梅的优良品种,用播种法种质常变劣,扦插压条不易生根,芽接、枝接成活率也均甚低。本人经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发现用带叶腹接的方法成活率极高,基本上能全部成活。并能当年成型当年开花。一、嫁接时期 5月至9月均可嫁接,但早期嫁接的能当年成形当年开花,故以5~6月进行较好。二、砧木培养实生苗、狗牙蜡梅的压条苗、分株苗均可做砧木。先将砧苗按行距70厘米,株距40厘米栽好,下部不使有分枝。待长至径1厘米上下时,即可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蜡梅繁殖方法是:冬季沙藏种子,早春混沙堆放催芽,然后条播或穴播,次年春进行切接。这种方法出芽率70%左右,次年得可嫁接苗约60%(地径0.7厘米),成活率不足50%。近几年,我们采用早采种、随播种、早春离体靠接、及时打顶等方法,不仅使出芽率和嫁接成活率都达87%以上,而且使成型出圃时间由原来2~3年缩短为1年半。具体方法如下。一、实生苗培育在河南,蜡梅种子7月中旬成熟,成熟的种子种皮坚硬,透水性差。如果采后直播,至9月底方能出芽,入冬封顶  相似文献   

4.
狗牙蜡梅分蘖力强,易生根,利用压条法繁殖,是嫁接用砧木的丰要来源之一。但必须方法得当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本人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提供给园艺界同仁参考。蜡梅枝条极脆,不能用弯曲在土中的压条方法。必须使枝条直立不动,用堆土的方法掩埋。  相似文献   

5.
<正>蜡梅为蜡梅科蜡梅属落叶丛生灌木,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花和特有经济树种。蜡梅原产于我国中部山区,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蜡梅适应性较强,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均有分布,我国江苏、浙江、河南、陕西、四川等地是蜡梅的主要栽培地区。随着蜡梅在药理、观赏、食用、保健品研发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低能耗、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不断开拓,蜡梅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蜡梅可用播种、分株、扦插、压条、嫁接等方法繁殖,由于野生蜡梅分布地的土壤贫瘠及砧木狗牙蜡梅缺乏,本文主要介绍种子繁育和扦插繁  相似文献   

6.
蜡梅盆景快速造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蜡梅是许昌地区的拳头花卉。为发展这一优良树种,提高观赏价值,近几年我们在传统造型技法基础上,从培桩嫁接、造型技法、栽培管理等快速造型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使此类盆景早日进入家庭和国内外花卉市场,取得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一、培桩嫁接蜡梅的野生种多为狗牙蜡梅,它叶片狭长、花小、花瓣端尖、味  相似文献   

7.
用嫁接方法繁殖蜡梅,可以克服播种繁殖不易保持优良品种特性的缺点,而且可根据一年中不同季节植株生长的特性,分别选择腹接、芽接和劈接,加快繁殖速度。在蜡梅新枝抽出时,可利用1—3年生苗或桩头的头年生枝条作砧,进行腹接。选离根较近的生长点,在此生长点上0.5厘米处,斜向下切(刀深不超过株径的三分之一),切口长2厘米左右。选取当年抽出的嫩壮枝为接穗,每穗带一个  相似文献   

8.
嫁接繁殖品种蜡梅,常遇到砧木短缺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山东等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条可以解决家庭砧木短缺的途径。1988年春末,我从友人那里得到一株蜡梅实生苗,当时只有5厘米高,干径0.2厘米左右。栽培到1990年夏,干径已  相似文献   

9.
芽接法是嫁接中最好的一种方法。但是,蜡梅用一般的芽接法,即接穗上只留叶柄不留叶片的芽接法嫁接,却成活率极低(表一)。本人在“蜡梅接穗留叶腹接法”的启发下,自92年开始试验“蜡梅接穗留叶芽接法”,获得了极理想的效果,一般能全部成活(表一),并能迅速萌发,健壮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夏蜡梅种子形态结构和萌发特性,以其种子为研究对象,用体视显微镜结合石蜡切片法观察夏蜡梅种子形态和种胚的解剖结构,用称重法测定不同处理种子吸水率,并统计不同贮藏种子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夏蜡梅种子呈不规则纺锤状或长圆形,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属双子叶无胚乳种子;外种皮致密坚硬,深褐色、有光泽,透水能力较差,通过刻伤种皮,可显著提高吸水率;内种皮薄膜状,浅褐色,紧贴种胚;种胚发育较为成熟,白色或淡黄色,胚细胞富含淀粉粒,子叶发育良好,两片子叶相互卷合,胚芽分化不明显;湿沙冬藏处理可缩短种子萌发时间并显著提高发芽率,高达(72.22±6.44)%;刻伤种皮处理,可显著提高吸水率,从而打破休眠,提高其发芽率。研究表明,水分冲破种皮对破除夏蜡梅种子休眠和促进萌发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正>蜡梅在夏至前后所结蒴果陆续成熟,取其种子播种育苗,可从实生苗中选育出优良蜡梅品种。收获优良种子笔者种植蜡梅始于20世纪70年代,刚开始时以‘狗蝇’梅种子播种实生苗作砧木,以优良蜡梅枝为接穗繁育蜡梅,数年后嫁接的蜡梅长大结出种子后,即可采用该种子播种成苗作砧木,即为第一代嫁接苗砧木,再选优良蜡梅枝作接穗嫁接在第一代砧木上,长大开花结出种子育成苗作为第二代嫁接苗砧木,再选优良蜡梅枝为接穗嫁接在第二代砧木  相似文献   

12.
嫁接是月季的主要繁殖方法,通常是先扦插砧木,成活后再用芽接法培育成苗。此法操作比较麻烦,也费时。近年来我们进行了月季接插同步繁殖的实验,即将接芽先嫁接到砧木上,再扦插砧木,使扦插嫁接同步完  相似文献   

13.
蜡梅离体靠接,是我们从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种嫁接新技术。其特点是嫁接时期长,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健壮,成蕾早,成本低,适宜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一、砧木与接穗的选择砧木的种类对成活影响很大。试验表明,选用河南鄢陵的素心蜡梅和湖北的保康蜡梅实生苗作砧术最佳,以素  相似文献   

14.
盆景造型传统的蜡梅盆景形式有独身梅、龙梅、疙瘩梅、单悬枝梅、双悬枝梅、圆悬枝梅、屏扇梅、珍珠倒卷帘等。其制作方法既可用幼树蟠扎造型,也可用‘狗牙’蜡梅古桩做砧木,嫁接‘素心’蜡梅、‘罄口’蜡梅等优良品种,其根部膨大,呈疙瘩状,谓之"疙瘩梅"。蜡梅枝条较脆,容易折断,不宜进行大幅度的弯曲造型。一般用棕丝将主干或大枝稍做吊扎蟠曲即可,再对细枝略加修剪。一般在5~8月进行,此时枝条柔软,操作前注意控制浇水,以进一步软化枝条以便于造型。河南鄢陵地区制作蜡梅盆景还有一  相似文献   

15.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6):5458-5464
为研究蜡梅在秋冬季嫁接的关键技术,本研究以蜡梅的不同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嫁接时期、不同砧木树龄、不同接穗部位对蜡梅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秋冬季,9月下旬的嫁接成活率显著高于10月中旬、10月下旬和11月中旬;随着时间的推移,蜡梅的嫁接成活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接穗部位对蜡梅嫁接成活率的影响无明显的规律;以多年生实生苗作砧木的嫁接成活率(56.03%)显著高于一年生实生苗(21.41%)。本研究为蜡梅在秋冬季的生产繁殖与引种扩繁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一.取材与培育盆景用梅树,一般用嫁接方法进行繁殖,砧木常用桃、李、杏的实生苗。用桃树当砧木嫁接的梅树,易于成活,但寿命比用李、杏当砧木嫁接的梅树短。也可用压条的方法进行繁殖。用嫁接、压条获得的新植株,地栽或盆栽2~3年之后,方可上细盆造型。  相似文献   

17.
蜡梅用一般方法嫁接成活率较低,所以就有人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所得结果就是有人欢喜有人恼!我曾在网上见到有人用水插嫁接法繁殖,于是也实践了一下。本文就是这次尝试的结果。至于我是喜是忧,后面再告诉您。  相似文献   

18.
苏铁的繁殖分为无性繁殖与种子繁殖。种子繁殖的苗木生长快、抗性强,特别适于苗圃地大量繁殖,但常遇到出苗不整齐、出苗率低等情况。解决的关键是必须抓住播种的技术环节,具体方法如下: 一、去种皮苏铁种子的外种皮为红色,播种时外种皮必须去掉。方法是将种子放在清水中充分浸泡,一般需一个星期左右。浸种时要求每隔一天换清水一次,等种皮完全吃水胀起变软时,可放在竹筐或簸箕中人工去皮。二、贮藏种子去皮后如没有到播种时间,应先进行湿砂贮藏。砂子要选择清洁的溪砂,具体方法同其他砂藏种子。三、播种播种时间一般在3~4月。没有经过砂藏的种子,在去皮后还要浸种5~7  相似文献   

19.
所谓碗莲,是指在碗里栽培的微型荷花。其最理想的栽植器皿口径宜在25厘米,高20厘米左右,所选品种花径应小于10厘米,株高不超过30厘米,如娃娃莲、厦门碗莲、迎宾芙蓉、桌上莲、桃红宿雨、红霞、小碧台(后二者见彩页)等,都很适于家庭栽植。一、繁殖与栽培: (一)有性繁殖:碗莲只是莲花经过人工筛选的株型较小、适宜小容器种植的荷花。种子稍小于普通莲子。果皮坚硬,不经处理很难发芽,因此播前必须通过机械处理,破开坚硬的果皮。具体方法是用枝剪、钳子将种脐一端破口少许,使内种皮微露。把莲  相似文献   

20.
仙人掌类虽然一般可以通过扦插、播种进行繁殖,但有些种类如红色、黄色、白色仙人球类,扦插却不易成活,要靠嫁接来繁殖。还有些仙人球类虽然可以用子球扦插繁殖,但因株体过小,生长缓慢,形态不美观,也需要采用嫁接法予以克服。通过嫁接,还可以进行各种艺术造型,形成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杂合”株体。因此,嫁接在仙人掌类繁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掌类盆景造型艺术中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仙人掌类维管束的排列嫁接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砧穗形成层的结合,使二者愈合为一体。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