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泉县坚持在低谷中破难题、谋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产业发展、经济提效,狠抓桑枝食用菌和桑园地膜洋芋套种,着力稳固桑园面积,提高蚕桑产业的总体效益;狠抓科技推广、蚕种质量和蚕品种结构,提高养蚕单产,稳定养蚕总量;狠抓优质茧丝基地建设,推行产业化经营;改革蚕茧流通体制,促进蚕桑产业协调稳定发展;健全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现代高效蚕业,稳步推进蚕桑生产工作,从而实现蚕桑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四川蚕业》2017,(3):51-53
<正>蚕品种是生产优质蚕茧的基础,随着我省蚕桑产业提档升级,以及茧丝市场结构的变化,推广使用能缫高品位生丝的优质、高产、高效的蚕品种已成为各地蚕茧生产的重点工作。2015年开始,兴文县石海茧丝绸有限公司狠抓新蚕品种的引进、试用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今年全县全面推广使用"芳·绣×白·春"新蚕品种,更是将兴文县的蚕  相似文献   

3.
正蚕种是蚕桑产业的基础,对蚕茧增产增效和茧丝质量提高起决定性作用。据相关资料介绍,我国的蚕品种几乎每隔10年更换一次,我省已经完成了家蚕品种第四次更新换代。四川作为重要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近年家蚕品种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将我省近5年主推家蚕品种结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家蚕多元化育种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现代蚕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传统蚕桑产业的目的产物是茧丝,因此,家蚕育种的目标是优质、高产和抗性等经济性状方面的突破,蚕品种进步也主要体现于体质、丝量与丝质三方面的提高。通过改良蚕的遗传结构,培育和推广不同类型的蚕品种,可有效地增加产量,改进品质,增加花色品种,满足市场需  相似文献   

5.
从需求和供给2个方面分析我国优质茧丝短缺的原因,从价格和品质2个方面剖析优质茧丝的优势,认为生产优质茧丝符合未来消费需求和蚕桑产业发展方向,是促进蚕桑产业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传统蚕桑产业向现代蚕桑产业转变和地区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增加优质茧丝供给着重在建设优质茧丝生产基地,构建优质优价机制,优化产业经营模式,加强茧丝产品品牌建设,强化产业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变我省蚕品种单一化,茧丝质量差,未能满足丝绸工业生产和国际市场需要高品位生丝的情况,充分发挥我省春、秋期适宜饲养多丝量蚕品种的优势,摸索适于我省不同蚕造饲养的丝量多、丝质优的桑蚕品种,籍以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蚕产经济收益,提高茧丝品位,增强我省丝、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一九九○年,我们引入外省优良蚕品种在化州县壶垌蚕桑站少量试养九批,初获成功。现将试养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以江浙2省为代表的东部地区优质茧生产基地蚕桑生产萎缩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并鉴于江浙2省的蚕桑生产基础仍然较好,茧丝质量优势进一步凸显,蚕桑生产集聚效应增强,茧丝绸龙头企业带动力较强,蚕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拓展;建议通过基地化集中、规模化生产、专业化运作、省力化饲养、产业化经营和多元化增效,减缓蚕桑生产萎缩的速度,适度稳定东部优质茧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8.
赵邦美 《四川蚕业》2010,38(4):8-11
本文通过对四川近20年蚕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情况,分析了我省蚕品种推广历程,大多数蚕品种育成后推广数量少甚至根本没有推广的原因。当前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减少,蚕品种如何适应省力化、规模化的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的需要,这是摆在育种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产业要发展,品种应先行,选育"高抗、优质、高效"的蚕品种势在必行,才能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茧丝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源县是我省的蚕桑基地县之一,上世纪90年代由于受经济转型、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给该县的蚕桑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全县桑园面积由1466.7 hm2跌至不足166.7 hm2.2000年组建的翁源县信达茧丝有限公司给翁源县的茧丝产业注入勃勃生机,公司成立以来,根据本行业特点,构筑“公司 科研所 基地 协会 农户“的经营模式,全面推进茧丝产业化建设,为茧丝产业化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子.几年来,在翁源县信达茧丝有限公司的指导和支持下,翁源县蚕桑生产者协会在发展翁源县的蚕桑生产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茧丝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全县桑园面积迅速恢复到近1 333hm2,年产鲜茧1 500吨.……  相似文献   

10.
芙蓉、湘晖这对夏秋用品种,我省自1986年从湖南引进以来,已为江西的蚕桑生产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该品种具有比较好养,茧丝较优的特点,深受广大蚕农和丝绸部门的好评,到目前为此,全省的夏秋蚕用种大部分是芙蓉×湘晖及其反交(除蚕种缺口从外地购进外)。已成为我省夏秋蚕的当家品种。随着省蚕桑工程实施以来,蚕桑生  相似文献   

11.
淳安县是国家优质茧丝生产基地。2011年以来,淳安县紧紧围绕"打造国家优质茧丝基地"的目标,立足淳安县实际,通过加强桑园培管,生产优质桑叶;创新养蚕模式,提高小蚕饲养水平;普及推广大蚕地面育,确保大蚕良桑饱食;推广优良蔟具,改善营茧环境;推行蚕茧仪评计价,充分体现优质优价等多种举措,加快推进优质茧丝基地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淳安县蚕桑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蚕桑产业是桐乡农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虽有众多农业新型产业的崛起,蚕桑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然而,蚕业老区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传统技术等,已不能适应其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蚕业经营主体和蚕业技术的落后,严重影响着蚕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产业的稳定。目前在生产中除了推行少回育等省力化技术外,有效解决养蚕适度规模经营和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单位劳动生产效率和蚕业经济效益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蚕桑生产要摆脱传统家庭生产模式,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条件和集成技术,从而解决养蚕业劳动力缺乏和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为了稳定桐乡市蚕桑产业,对经济、生态及社会再作贡献特通过调研,摸清桐乡市蚕桑生产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调研分析,提出稳定蚕桑产业,加快培育蚕桑生产经营主体的对策与措施及其创新蚕业配套技术,为蚕桑规模化生产、生态化发展、组织化经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撑,从而实现蚕茧优质高产、蚕农增收、产业稳定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1月9~10日,由中国蚕学会蚕业经济与茧丝专业委员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主办,蚕桑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中国蚕业经济管理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新疆等省(市、区)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蚕学会蚕业经济与茧丝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顾国达教授主持了会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封槐松调研员、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张国政常务副所长、浙江省农业厅经作局吴海平副局长等到会祝贺致辞。会议就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以及蚕桑产业转移、蚕业组织模式创新、蚕桑生产经营效益提升、蚕种业改革与发展等专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变我省家蚕生产品种单一的局面;充分利用我省春秋蚕期气候条件较温和,适宜饲养高丝量品种的特点;为了提高我省蚕茧的产量和品质,增强我省茧丝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我们于1996年初从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引进了夏秋  相似文献   

15.
王涤龙  陈曦 《蚕学通讯》2021,41(3):31-33
近年来,世界丝绸消费市场5A、6A级高端原料茧丝的需求逐年增加,与普通茧丝的价差逐步扩大,呈供不应求的态势.家蚕的雄性幼虫具有强健好养、叶丝转化率高以及生产的茧丝品质优等特点,因而饲养雄蚕品种是提高茧丝品质和养蚕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近20余年我国的蚕业科技工作者在引进前苏联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品系的基础上育成了一系列雄蚕品种,专养雄蚕也进入产业化阶段."秋·华×平30"是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2005年育成的一对中丝量雄蚕品种,该品种的茧丝品质优,是制作高端丝绸的最佳原料[1].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蚕桑产业在20世纪长期居全国前列,但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10年以后,产业衰退速度明显加快。然而推广应用优质强健蚕品种对浙江省蚕桑产业的发展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2010到2019年,浙江省应用的蚕品种,数量上相对稳定,年均11对;结构上已由过去的常规蚕品种为主,逐渐演化为常规蚕品种优质化、应用蚕品种多元化、专用蚕品种特色化的态势。从10年来蚕品种应用实际来看,只有适应市场的蚕品种才有生命力、扩大应用的动能和市场的潜力。面对蚕桑产业新形势,浙江省蚕品种的应用与研究,应在继续保持主推蚕品种优质强健的同时,不断开发专用蚕品种,以适应浙江省蚕桑特色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夏芳×秋白是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育成的夏秋用品种,具有生命力强、产茧量高、茧丝质好等优点,适宜于四川省、重庆市以及长江流域蚕区夏秋季饲养的中丝量品种。为了丰富我省家蚕品种资源和改变目前我省家蚕生产品种比较单一的局面,充分利用我省春秋期,特别是晚  相似文献   

18.
海安县围绕蚕桑优质、高效、规模化生产的目标,建立组织体系和示范基地,强化扶持政策,创新培训形式,建立5级联动的蚕桑技术服务网络;大力推广蚕桑标准化生产技术、桑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优良蚕品种、蚕种催青自动控制技术、大蚕省力化饲养技术等,通过示范带动、技术推动、政策拉动全面推行蚕桑标准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海安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实现蚕桑生产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促进了全县蚕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影响玉林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原因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玉林市蚕桑产业发展中技术服务不到位、产业化程度不高、蚕茧深加工能力薄弱等现状和存在的各环节互不协调、工业废气污染严重、蚕区劳动力缺乏等问题;提出健全蚕业管理机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蚕业产业化水平、深化蚕桑产业经营体制改革、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优化蚕桑产业布局、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蚕桑综合利用等发展玉林市蚕桑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雄蚕规模饲养茧质与效益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淳安县"千岛湖"牌蚕茧的定位不仅是缫制高品位生丝的优质原料,而且要具有多样性,能满足丝厂中高档产品对多种蚕茧的需求.为增强"千岛湖"牌蚕茧的竞争力,促进淳安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迫切需要引进一批适应千岛湖气候环境、综合性状优良特别是茧丝质优势明显的蚕品种.淳安县目前春秋蚕期饲养的蚕品种仍然是菁松×皓月,该品种已有20多年的使用历史,部分性状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现象,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常规新品种在茧丝品质等综合指标上能超过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