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家蚕新品种923·925×928·9214(川蚕18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十·五"期间结合四川省春季气候、叶质等条件,培育的1对具有抵抗高温多湿恶劣条件的春用多丝量新蚕品种,2005年1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强健性好、产量高、茧丝质优良.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蚕桑科研成果的转化,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推广优良家蚕品种,由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等8个单位发起成立了家蚕高品位茧丝品种"芳·绣×白·春"推广联盟。  相似文献   

3.
西昌市蚕种场是我省一代杂交蚕种生产量较大的蚕种场之一。近年来,四川各地将蚕桑产业列为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在此大背景下,本着服务好全省蚕桑产业,向用户提供满意的优质蚕种原则,我场积极开展新蚕品种的试养试繁,2015年开始试繁育"川山×蜀水"家蚕品种,2017年试繁育"芳·绣×白·春"家蚕品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紫·池×绿·湖"是新育成的中丝量四元家蚕新品种。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分析了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实验室鉴定、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成绩以及农村少量试养情况。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动优质蚕茧品种的繁育与推广应用,我场2016年春季,通过知识产权转让方式,引进了高品位茧丝家蚕新品种"芳·绣×白·春"。品种茧层率高、生丝纤度细、净度成绩优良等特性明显,是一对适合缫高品位生丝的优良家蚕品种。母种、原原种、原种均已经过6个蚕期的繁育(2016—2018年春季和秋季)。  相似文献   

6.
家蚕新品种"伏·9×湘·7"是由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育成的强健优质细纤度三眠四元杂交蚕品种。该品种具有体质强健,抗高温多湿、蚕种繁育系数高、好饲养、叶丝转化率高的特点,其茧丝质性状优良,可缫制6A级高品位生丝,非常适合优质蚕茧生产。西昌市蚕种场在2018年正秋引进三眠蚕"湘·7"、"伏·9"原种各一张28蛾圈,使用自有桑园进行饲养繁育试验。  相似文献   

7.
《四川蚕业》2017,(1):42-44
<正>"芳·绣×白·春"是西南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联合选育的、四川省阆中蚕种场具有独家知识产权的家蚕新品种。该品种于2014年2月通过了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对茧丝特长、纤度特细、净度特优、高产易繁的高品位原料茧丝的春用蚕品种,适合于四川省川西、川南和攀西蚕区春期饲养,川中、川北蚕区春季、秋季及晚秋饲养。  相似文献   

8.
华·康×湘·泰是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合作选育成的1对具有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突出特点的家蚕新品种。为了鉴定家蚕新品种华·康×湘·泰的原原种、杂交原种与一代杂交种(包括正反交)等各种级家蚕对BmNPV的抵抗能力,以洞·庭×碧·波的各种级家蚕为对照蚕品种,利用BmNPV多角体悬浮液对各供试蚕品种的各级蚕种2龄起蚕开展经口添毒试验。结果表明,家蚕新品种华·康×湘·泰的各种级家蚕对BmNPV多角体的半致死浓度(LC_(50))值均在1×10~9个/mL以上,而对照蚕品种洞·庭×碧·波的各种级家蚕对BmNPV多角体的LC_(50)值均只在10~6~10~7个/mL水平之间,家蚕新品种华·康×湘·泰表现出了很强的抗BmNPV能力,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家蚕品种“苏·红×明·草”具有抗BmNPV能力强、健康性好和产茧量高等优良特性。为向原种繁育蚕农提供科学的饲育技术,提高优质蚕种的繁育供给能力,进行了近3年的饲育观察和比较试验。总结了该品种原蚕饲育技术,以提高该品种原种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NCⅡ)对来自不同生态区域优良夏秋用家蚕品种资源的配合力进行测试的基础上,选择各数量性状总配合力效应值表现突出的成对品种资源作为育种新材料的骨干亲本,同时插交不同特殊性状亲本,通过级进育成杂交方法组配成几个综合性状更加优良的育种新材料。新材料在春、夏、秋季不同饲养环境下定向培育,经多代活蛹缫丝选择,分别育成了2个中系家蚕品种C9、云竹1与2个日系家蚕品种秋湘A、秋白B,并进一步组配成了四元杂交新组合C9·云竹1×秋湘A·秋白B(韶·辉×旭·东)。实验室鉴定、农村饲养及种场繁育结果表明,韶·辉×旭·东具有强健好养、产茧量高、茧丝长、洁净优、蚕种易繁育的特点,其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在夏、秋季进行的实验室联合鉴定中,新品种杂交组合的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组合932·芙蓉×7532·湘晖(9·芙×7·湘)高7.4%、8.0%,一粒茧丝长为1 153.5 m,解舒丝长904.1 m,洁净96.04分。育成的优质高产家蚕新品种韶·辉×旭·东适合在我国南方蚕区与长江流域的夏秋蚕季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11.
南·岳×星·辰是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十一五"期间育成的1对强健性春秋兼用斑纹全限性四元杂交家蚕品种。介绍了南·岳×星·辰的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特性、饲育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实验室鉴定试验、农村比较饲养试验以及蚕种繁育试验结果表明:南·岳×星·辰的双交原种强健好养,斑纹全限性,可实现蚕期鉴别雌雄,提高蚕种质量与蚕种繁育系数;一代杂交种体质强健,春、秋季均可饲养;解舒率高,洁净优,可缫制高品位生丝。南·岳×星·辰适宜在长江流域蚕区春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12.
选配是育种的重要技术之一。为了解决家蚕育种中茧丝质与体质之间的矛盾,以16个强健好养、亲缘关系清楚的蚕品种为育种材料,选配了15个杂交原种,再用这15个杂交原种组配成30个四元杂交组合。在夏秋季高温多湿或高温干燥的环境条件下选育,从中筛选出抗性强、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豫·苑×明·晖。北方蚕业协作区秋季联合鉴定结果表明,豫·苑×明·晖与对照蚕品种两广二号(932·芙蓉×7532·湘晖)相比较,5龄经过缩短12 h,4龄起蚕虫蛹率、茧层率、解舒率和鲜毛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蚕品种提高0.97、0.75、2.53和1.64个百分点,万头产茧量、茧丝长和解舒丝长分别比对照蚕品种提高4.32%、8.20%和10.57%。农村试养鉴定成绩表明,豫·苑×明·晖与对照蚕品种华豫·芙蓉×春云·湘晖相比,死笼率低3.99个百分点,盒种产茧量提高7.54%。豫·苑×明·晖2015—2016年夏、秋季在河南省内乡县推广试验200余盒蚕种,平均盒种产茧量30 kg;在河南省淅川县推广试验300余盒蚕种,平均盒种产茧量35 kg。经过河南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苑×明·晖生产的原料茧可缫制高品位生丝,是可以作为省力高效配套技术推广应用的家蚕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家蚕黄·海×苏·春品种又名5·4×24·46,该品种是一对强健好养、茧形大、产茧量高、丝质优良的春用多丝量四元杂交种,1999年在射阳县首次引进饲养,经过1999年至2001年筛选对比试验,证明黄·海×苏·春薪品种适合射阳县春蚕期大面积推广应用.从1999年起,黄·海×苏·春品种射阳县饲养量逐年增加,目前推广率达60%左右.由于该品种有许多饲养环节与老品种苏5×苏6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有些技术处理不当,仍按苏5×苏6品种的饲养方法去做,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为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针对该品种的性状,就近几年来的实践谈几点做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永强 《蚕学通讯》2021,41(4):56-57
针对规模化、多批次养蚕对抗性品种的需求,及蚕种生产面临的蚕蛹雌雄鉴别技术难题,利用杂交、回交技术育成了抗血液型脓病斑纹限性四元家蚕新品种"明·湖×春·江".该品种通过了2019—2020 年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2021 年在浙江省的长兴、德清、桐乡、海宁、淳安等地进行农村生产试验.2021 年 9 月 23 日在长兴试验点召开了该品种的农村生产试验现场考察会,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桑蚕专业组专家现场考察.  相似文献   

15.
春用多丝量家蚕品种金·兰×铭·晖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杂交与系统选育等育种方法,结合春、秋季不同气候条件和叶质条件交替选育技术,兼顾茧丝质和健康性,育成了茧丝质优良的家蚕新品种"金"、"兰"、"铭"、"晖",并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进行配合力测试,筛选出春用多丝量四元杂交组合金·兰×铭·晖。经四川省级实验室及农村区域鉴定表明,该杂交组合饲养容易,产量高,茧层厚,丝量多,丝质优良。在四川省实验室共同鉴定试验中,金·兰×铭·晖的虫蛹统一生命率(95.75%)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当,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鲜毛茧出丝率和洁净分别比对照提高6.26%、10.51%、0.63百分点、0.86分,茧丝纤度均方差比对照小5.82%,综合经济性状超过对照品种。该品种于2015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四川蚕区及长江中下游蚕区春季饲养。  相似文献   

16.
2021 年 6 月,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和山东广通集团有限公司在湖南省长沙市就家蚕新品种使用权转让达成协议:由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主持、苏州大学参与协作选育的两对家蚕新品种"锦绣 1 号"(锦·绣×潇·湘)、"锦绣 2 号"(韶·辉×旭·东)的原蚕种生产权一次性转让给山东广通蚕种集团.这是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继所育成的家蚕品种"洞·庭×碧·波"于2000 年转让给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后,再一次向外省转让所育成的家蚕品种创新成果使用权,充分展现了湖南省在家蚕育种领域的传统优势.  相似文献   

17.
对新选育品种进行全面而合理的评判是家蚕品种选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2015—2017年家蚕品种国家审定多点鉴定成绩的年度汇总数据,利用非参数统计法、高稳系数法以及稳定性参数法等分析方法,分别对农村生产鉴定成绩中的盒种产茧量、健蛹率与实验室鉴定成绩中的茧丝长、解舒率与洁净等反映家蚕品种高产稳产、丝质性状的关键性指标进行水平比较和稳定性分析,其结果与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常用方法的分析结果趋向相一致。家蚕品种锦·绣×潇·湘的盒种产茧量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高12.07%,表现出了产茧量高、稳产性强、丝质优的特点,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正"锦·苑×绫·州"是四川省阆中蚕种场选育的含多化性血缘的二化性斑纹限性四元杂交蚕品种,具有体质强、易饲养、龄期经过短、产量高、茧丝质优良等特点。该品种于2008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至2014年又经过高温冲击和强健性改造,适用于四川省各蚕区夏、秋季饲养。1原原种1.1性状1.1.1"锦"。中系二化性血统,四眠,从日本引进经系统分离选育而成。越年种卵色淡绿,卵壳  相似文献   

19.
现行当家桑蚕品种两广二号在我省推广已达10多年,抗逆性强,好养,产量也较高,但存在日系繁育系数偏低,蚕、茧大小开差较大等问题。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家蚕新品种"粤蚕6号"(丰9·春5×研7·湘A)的选育成功,将逐步改变广东家蚕推广品种比较单  相似文献   

20.
以高抗BmNPV家蚕品种"秋丰N""白玉N"为育种素材,以优良家蚕品种"川山""蜀水"为载体,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川丰×蜀华)"。该品种在四川省家蚕新品种鉴定中表现良好,对BmNPV的抗性强、强健好养、茧丝质优。2021年3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夏秋蚕期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