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生物滴滤塔/景观滤床工艺高效处理农村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小试-中试-工程应用"尺度下一系列试验研究,探索出一套新型高效生物滴滤塔/景观滤床污水净化工艺(ETF/LBb)。通过小试吸附和挂膜试验筛选合适的填料,以实验室模拟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规模为1 m~3·d~(-1)的生物滴滤池改良优化中试试验,继而以学生宿舍区真实生活污水开展处理规模50 m~3·d~(-1)的ETF/LBb工艺的工程应用试验。小试结果表明:由工业及建筑废料改性而成的除磷填料和除氮填料具有较强的氮磷吸附能力,对NO_3~-和PO_4~(3-)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0 mg N·g~(-1)和2.3 mg P·g~(-1),泥岩填料具有较好的微生物挂膜能力。中试结果表明:除磷填料、除氮填料和泥岩在同一条件下对生活污水中的NH_4~+、CODCr、TP、TN的去除率在88.9%、89.9%、67.8%、61.52%以上。工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可以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工艺运行费用0.10元·m~(-3)·d~(-1)。ETF/LBb工艺具有造价低、污水处理效率高和节省人工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控制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治理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结合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技术,设计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并进行了运行试验,还探讨了不同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CODC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5.80%,对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9.88%、90.93%,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冉全  蒙桂娥  王京 《湖北农业科学》2014,(12):2794-2796
结合贵州山区具有地势落差的地形条件,设计了"跌水生物接触氧化+氧化塘"的工艺处理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通过对处理装置3~5月的监测表明,CODcr、TN、TP的出水平均浓度为42、4.0和0.41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9%、69%、78%。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排放标准,依靠地势落差实现无动力消耗运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最佳工艺。[方法]运用MBR、SBR、海沃特复合生物水、脉冲多层复合滤料生物滤池、DSP-SH(A2/O)5种常见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江苏省太湖流域地区进行1 a的连续监测,比较分析不同工艺对生活污水中COD、TP、TN和氨氮的处理效果。[结果]5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均可明显降低生活污水中的COD、TP、TN和氨氮浓度,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其中脉冲多层复合滤料生物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可以获得64%以上的COD去除率及90%以上的氨氮去除率,运行最为稳定。[结论]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弯囊苔草在不同浓度生活污水中的生长特性及对生活污水TN、NH3-N、TP、CODc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弯囊苔草在中浓度污水中生长最好,其生物量显著高于低浓度(p<0.05),略高于高浓度(p>0.05).弯囊苔草对3种浓度生活污水中TN、NH3-N、TP、CODcr的净化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低、中、高3种生活污水中,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87.04%、88.84%和68.87%;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96.70%、98.81%和96.68%;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94.48%、96.98%和96.75%;对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63.20%、83.80%和82.33%.弯囊苔草对高、中浓度污水中NH3-N、TP、CODcr的净化效率显著高于低浓度(p<0.05),其中对NH3-N和TP的去除率均超过95%;对中、低浓度生活污水中TN的去除率显著高于高浓度(p<0.05).除生活污水中的NH3-N外,TN、TP、CODcr的去除速率在试验初期较快.试验表明弯囊苔草对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净化能力,可以作为水体生态修复工程中的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6.
生化生态组合湿地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江阴市陆桥湿地系统为例,采用生态-生化组合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生态-生化组合湿地的运行情况和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生化-生态优化组合工艺达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磷、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物需氧量(BOD5)、固体悬浮物(S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87%、80.70%、67.73%、77.24%、60.98%、92.64%。但该湿地系统对氮、磷和SS的净化能力仍有一定的波动性,在冬季尤为突出。研究结果为后期生态-生化组合湿地工艺和管理的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为生态-生化组合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推广和示范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我国未来几十年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乡村振兴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战略需求,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实地调研,分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关键问题,探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与对策。结果表明,2017年全省生活污水排放量达10亿t左右,氨氮排放量5.94万t。全省农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不足5%,日处理能力普遍在100 t以下。河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繁多。建成运行较为正常的主要是日处理规模50~200 t的一体化设备。尽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突出性问题:1)缺乏顶层设计;2)过分依赖财政投入,缺乏多元化投入和市场化运营机制;3)责任主体不明确;4)标准缺位,技术选择偏离实际需求。因此,提出:1)加强顶层设计、构建长效的财政投入和管理机制;2)引入市场机制,实施市场化运作,重视运行维护和管理;3)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设定责任边界和绩效考核体系;4)重视规划设计,因地制宜选择处理工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采用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技术,设计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探讨了不同负荷对该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工程运行实践表明,该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其中CODCr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2.9%,对总氮、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6%、89.1%,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随着水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分散排放为主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逐渐提上日程.试验以具有典型丘陵地貌特征的重庆农村为对象,采用厌氧-跌水-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结果表明,系统稳定运行后,COD,NH+4-N,TN,TP去除率分别为85.26%,80.77%,77.07%,和73.35%,其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82.13,8.16,14.43和1.77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二级标准.该法投资小,能耗低,管理方便,在我国农村具有广泛推广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市某再生水厂为例,分析了A2/O-MBR工艺长这240 d的实际运行数据,研究了该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各种污染物都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参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出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o)、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的达标率分别为99.6%、100.0%、100.0%、90.3%、96.5%,基本达到回用水的要求;在实际运行中可采取预处理、优化操作条件和化学清洗等措施有效地控制膜污染;该工艺电耗约0.51 kW· h/m3,药剂消耗约21g/m3.  相似文献   

11.
在实验室用砂生物滤池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期间,砂生物滤池系统对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固体悬浮物(TSS)、氨氮(NH3-N)和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为89.1%、95.5%、62.7%、81.5%和88.6%,其出水体积质量平均值分别为63.2、11.32、86.6、5.5 mg/L和0.95 mg/L,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达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可在农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赵志红  黄毕生  周俊  王志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08-11810
调查分析了洱海周边已建成正在运转的未添加悬浮球和添加悬浮球的2种农村分散式污水设施处理污水效率。结果表明,在常温下和水力停留时间为3 d的条件下,未添加悬浮球和添加悬浮球的2种装置对农村生活污水中CODCr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7.3%和56.2%,T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6.9%和20.9%,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4.9%和51.0%,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1.8%和11.4%;添加悬浮球的污水处理装置比未加悬浮球的污水处理装置净化污水能力无明显提高,2种处理装置出水水质均易受进水水质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MBR处理校园生活污水的最佳控制参数。[方法]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生宿舍楼生活污水,研究了DO、pH、HRT对COD、NH3-N处理效率的影响。[结果]DO=2.5 mg/L、pH=6.5~8.0、HRT=8 h时,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6%和88%以上,出水满足《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水质标准。[结论]该研究为校园生活污水的中水回用项目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的调查研究,选取4种典型处理技术:DSP-SH(Anaerobic-Anoxic-Oxic,A2/O)生物脱氮除磷技术、HyWat海沃特复合生物滤池技术、膜生物反应技术(Membrane Bio-Reactor,MBR)以及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SBR)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除HyWat海沃特复合生物滤池技术处理效果基本达标外,DSP-SH(A2/O)技术、SBR技术以及MBR技术对氮、磷去除效果较差,均未稳定达到一级B标准,需定期加药提高去除率。4种污水处理技术的投资及占地面积均较低,DSP-SH(A2/O)和HyWat海沃特复合生物滤池技术的操作管理和后续维护均比较方便;MBR技术污水处理效果好,但运行费用较高,适用于经济较发达或对出水要求较高的地区;SBR技术运行方便灵活且费用适中,适用于受地形、占地面积限制的农村集中居住地。只有因地制宜地选用水处理技术模式,并结合稳定有效的资金投入和管理维护机制,才能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利用农田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选用茭白-水稻轮作种植模式下的人工湿地系统,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开展了生活污水原水、厌氧出水、接触氧化出水和尾水等4种处理梯度污水灌溉茭白和水稻的研究,分析两种植物对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的净化效果以及植物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 表明:茭白和水稻对生活污水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对接触氧化出水的总磷去除效果较差;水稻对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的整体去赊效果优于茭白;随着污水处理程度的提高,植物对氨磷的消纳量逐渐增加;污水灌溉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茭白、水稻的生长发育.研究表明茭白-水稻轮作在高浓度污水处理中可发挥巨大优势,且有利于茭白、水稻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规律及处理方法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四川省6个村为调查点,对农村独户和联排的生活污水进行取样.在调查试验的基础上绘制水量一时间图和水质-时间图,从而找出农村生活污水的水量和水质变化规律;同时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和农村基本情况,依照"经济、高效、易管理操作"的原则,对不同特点的农村推荐合理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水力负荷对生态槽深度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水力负荷对生态槽深度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出水溶解氧随水力负荷增大而降低,当水力负荷为52.90L·d^-1·m^-2和90.20L·d^-1·m^-2之时,出水溶解氧在3.00mg·L^-1以上;当水力负荷增至129.40L·d^-1·m^-2,溶解氧降至0.60mg·L^-1以下。水力负荷增大不利于化学需氧量的去除,当水力负荷由52.90L·d^-1·m^-2之增至90.20L·d^-1·m^-2,化学需氧量平均去除率降低16.70%。随水力负荷增大,出水氨氮、总氮和总磷均呈上升趋势,水力负荷达129.40L·d^-1·m^-2之时,出水氨氮和总磷分别升至1.34mg·L^-1和0.11mg·L^-1,仍分别可达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和Ⅲ类水体标准。但总氮尚难以达到GB3838—2002之V类水标准。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生物活性炭流化床(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Fluidized Bed,BAC-FB)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CAS)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对启动时间、处理效果以及沉降性能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同等工况下两工艺相比,BAC-FB启动时间更短,污染物去除率更高,处理效果更加稳定,且可以有效脱除氨氮,不易出现污泥膨胀等问题。BAC-FB出水基本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CAS出水仅达国家二级排放标准。BAC-FB技术对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技术升级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传统膜生物反应器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工艺之一,但其存在氮磷去除效果差等问题,本文旨在探究陶瓷膜生物反应器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并提高其脱氮除磷效果。陶瓷膜-生物反应器(C-MBR)是将好氧生物反应与无机陶瓷平板膜过滤技术相结合的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维护简单、排泥量少等优点。本文利用陶瓷膜代替传统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有机膜,对C-MBR进行强化脱氮除磷工艺研究,通过优化回流比、DO、HRT等进行强化脱氮,采用粉煤灰多孔填料吸附进行强化除磷。结果表明:在进水COD和TN、NH_3-N、TP浓度分别为360.00~661.00、33.90~57.60、16.80~32.30 mg·L~(-1)和4.78~5.70 mg·L~(-1),MLSS为3000 mg·L~(-1),膜孔径为50 nm条件下,C-MBR出水对应指标平均浓度分别为34.90、22.59、1.13 mg·L~(-1)和4.57 mg·L~(-1),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68%、47.86%、95.00%和12.32%。优化回流比至200%、DO浓度为2.00 mg·L~(-1)、好氧池HRT为4 h时,TN平均去除率显著提高,最佳可达69.39%,出水平均浓度为12.52 mg·L~(-1),且此时出水稳定、能耗低;粉煤灰多孔填料在水力负荷0.33 m~3·m~(-3)·d~(-1)条件下,对TP去除率可达90.90%,出水平均浓度为0.42 mg·L~(-1),满足一级A标准。使用1000 mg·L~(-1)的次氯酸钠水溶液,以每片膜500mL·30 min~(-1)速度对膜进行在线清洗时,跨膜压差恢复速率最快,膜污染去除效果恢复最佳。优化回流比、DO、好氧池HRT能有效强化C-MBR脱氮效果,填料吸附磷能有效强化除磷效果。本研究为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提高C-MBR脱氮除磷效果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