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西北大麦生产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是四川主要禾谷类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分布极为广泛、盆地及盆周山区种植冬大麦,阿坝、甘孜两州为春青稞种植区。四川是我国大麦生产区之一。30年代,全省大麦种植面积达1270多万亩,占全国大麦面积的12.95%,为全国第三位。总产和单产均居全国首位。解放后,以1952年大麦面积最大,达435万亩,亩产56公斤,总产2.45亿公斤,以后面积、总产量逐年下降。四川常年种植大麦250万亩左右,总产2.85亿公斤(盆地及盆周山区种植180万亩左右,  相似文献   

2.
1987年,湖南省旱粮播种面积1352.93万亩,预计总产17.73亿公斤。平均亩产131.7公斤。与1986年相比,面积扩大28.73万亩,总产增加1亿多公斤,单产提高5.5公斤左右。除了小麦外,其他各项作物都是增产的。尤其是大麦、大豆和玉米,无论是种  相似文献   

3.
大麦在浙江省栽培历史悠久,是重要谷类作物之一。本世纪30年代在全省大麦种植面积425.7万亩,平均亩产72.14公斤,总产30.71万吨。以后种植面积和亩产有起伏。1949年种植面积240.2万亩,平均亩产40公斤,总产9.55万吨。近年来(1987~1991年5年平均)种植380.2万亩、总产78.61万吨、亩产706.6公斤,总产比1949年增加7.23倍,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豆育种的成就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大豆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豆生产有一定的恢复和发展。1949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12,478万亩,亩产41公斤,总产510万吨。5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16,914万亩,亩产54.6公斤,总产923万吨,比1949年面积增加35.6%,单产增加33.2%,总产增加81%。60年代年平均种植面积13,599.5万亩,亩产53.5公斤,总产728万吨,比50年代面积减少19.6%,单产降低2%,总产减少21.2%。70年代大豆面积下降到10,998.6万亩,亩产69.3公斤,总产762.5万吨,虽然面积比60年代减少2,600.9万亩,但由于单产提高  相似文献   

5.
刍议江苏大豆生产孟鸿道江苏省农林厅江苏大豆生产,在60年代前,每年种植面积在69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71.6公斤,总产50万吨左右;70年代平均种植467万亩,亩产84.5公斤,总产39.4万吨;80年代平均种植458万亩,亩产量114公斤,总产量5...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水稻生产发展很快, 1949年水稻总产仅 4亿公斤,1990年达27亿公斤,增长近7倍;单产由75公斤提高到415公斤,增长5.5倍。1985年以来,推广汕优63等杂交稻组合,仅3年发展到550万亩,亩产550公斤左右,比常规稻每亩增产150公斤,占全省水稻总产的72%。预计到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水稻面积可发展到1000万亩,稻谷总产将超过50亿公斤。  相似文献   

7.
唐山市大豆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山市地处河北省东部,位于渤海湾北面,北部主要是低山丘陵,南部为山麓冲积平原。全市拥有耕地面积约80万公顷。大豆是区内主要旱地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万多公顷,位于小麦、玉米之后,居第三位。近年来平均单产1800~2000公斤/公顷左右,总产在4?..  相似文献   

8.
<正> 大麦在禾谷类作物中种植面积居世界第四位,80年代初世界大麦栽培面积为12.5亿亩,总产是3243亿斤,平均单产达230斤,大麦产量占谷类作物总产的12%。近二十年来,世界大麦生产增加了43%,其增长速度在禾谷类作物中居首位。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啤酒工业和饲料工业  相似文献   

9.
前言     
前言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仅次于小麦,水稻,居第三位,同时又是主要的饲料作物。据1995年“世界农业生产”统计,美国玉米生产居第一,占全球玉米产量的46.3%,中国占18.8%居第二位。目前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1亿亩,占总耕女也面积的22%,...  相似文献   

10.
江苏位于长江、淮河下游,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要道,社会经济繁荣。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南北横跨5个纬度,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复杂多样,因而形成了多类型的水稻品种与多样型的稻作熟制。 江苏水稻生产发展较快。80年代水稻年平均种植面积3730.2万亩。单产达420.6公斤,总产达1569万吨。与70年代相比,面积下降13.2%,单产上升54.9%。总产增长3:4·4%。特别是“七五”期间,水稻单产、总产增长幅度显著,年平均种植面积3623.3万亩,占粮食面积的37.5%,年平均总产1701.1万吨,占粮食总产52%,平均亩产达469.4公斤;与“六五”相比,面积下降3%,亩产…  相似文献   

11.
“单二”是中国农科院遗传所用日本啤酒大麦与中国啤酒大麦品种杂交的,对年通过大麦花药培养产生单倍体,而后加倍选育而成。经过多点种植比较,产量较好。1993~1994年连续两年在我场(即地处南黄海沿海之滨)进行示范和推广,产量均居首位,平均亩产426公斤,比当家品种苏引麦2号增产14引%.目前已成为我场啤酒大麦的当家品种。一、产量表现今年在我场种植1108亩,平均亩产430.3公斤,比当家品种苏引麦2号亩增588公斤,增产162%。其中十支场连片种植660亩,平均亩产448.6公斤;十二支场连片种植448亩,平均亩产439.7公斤,其中一块…  相似文献   

12.
大麦是福建省主要冬种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约50万亩左右,最大种植面积曾达116.8万亩,仅次于水稻、甘薯、小麦,居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第四位。随着畜牧业、啤酒业的发展,进一步发展大麦生产显得十分必要。据有关部门统计,福建省大麦的亩产量,从四十年代末(1949年)的60.5公斤,发展到八十年代超过100公斤,高的年份曾达145公斤以上。小麦产量的不断提高是与引进、选育和推广大麦良种分不开的,其中在六十年代主要推广了“六棱乌肚”和“六棱白肚”两个地方良种,尤其是在八十年代,大面积推广引进“早熟三号”、“矮早三”和本省育成的“莆大麦4号”品种,使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文拟利  相似文献   

13.
300万亩大豆亩产超300黑龙江省建三江农管局李国俊,李思军,李山富建三江农管局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1995年全局种植大豆305.2万亩,总产46.5万吨,亩产152.5公斤,产值9.3亿元(现价)。大豆总产、亩产、产值三超历史。300万亩大豆...  相似文献   

14.
腾冲县是云南省啤饲大麦主产区之一,其面积和产量位于全县小春粮豆之首,居水稻、玉米后的第三大粮食作物,2011年全县大麦种植面积1.3万hm2,总产4 002万kg,是支撑全县畜牧业和饲料加工业发展的支柱,而腾冲县北部高海拔乡镇啤饲大麦种植面积占全县80%,因此,啤饲大麦  相似文献   

15.
《大豆科技》1995,(3):20-21
百万亩大豆高产栽培综合技术措施的运用黑龙江省农场局九三农管局农业处张1994年我局大豆种植面积125.9万亩,实现总产2.3亿公斤,亩产182公斤;创产值3.98亿元(1994年现行价),占今年种植业总产值的60%,大豆总产、亩产、产值三超历史,是九...  相似文献   

16.
阎淑琴 《玉米科学》2001,9(4):089-091
1 玉米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1 1 玉米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在我国谷物生产中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 ,总产和单产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 196 5~ 1995年 ,30年间玉米的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提高了 2 35 %、187%、4 4 0 %。1997年玉米占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总产均达到2 1 1%。同期黑龙江省的玉米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也分别提高了 147%、36 2 %、5 33%。近年我省玉米年播种面积在 2 4 0万hm2 左右 ,占粮豆总产量的4 5 %左右。我省粮食总产量的几次突破 ,玉米都建立了功勋。可以说没有玉米生产的大…  相似文献   

17.
一河南省地处中原,大麦栽培历史悠久,本世纪三十年代种植面积曾达1000万亩以上,是国内大麦主产区之一。解放后.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被小麦代替,八十年代初只在场地、晚茬地有少量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平均单产140公斤,且大部分用作饲料。大麦的研究在河南也是空白。八十年代中期,我省的大麦生产和科研随着啤酒工业的崛起,而迅速发展,全省大麦面积逐渐恢复。农业科研单位如省农科院、开封、驻马店等省、地(市)农科院、所也相应开展了啤酒大麦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1987年秋曾在开封举办大麦种植技术培训班,推动了全省…  相似文献   

18.
巴西、阿根廷大豆的生产与科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巴西大豆的生产情况巴西位于南美洲,面积851万平方公里,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7.3%,面积居世界第五,人口1.68亿,居世界第六位,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农业在巴西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种植的作物有大豆、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等,是世界上最大的咖...  相似文献   

19.
邯郸大麦生产,是国内啤酒工业优质大麦原料的主要产区之一。从1964年以来,啤酒大麦生产出现了三高二低,波浪式的发展,1964~1977年,啤酒工业的大麦原料以国内生产为主、促进了邯郸大麦生产的发展,全区种植面积三十万亩左右,总产3万吨左右,最高的1971年大麦面积曾发展到40万亩,总产3.5万吨。1978年小麦收购价格大幅度提高,而大麦收购价格偏低,造成大麦种植面积由40万亩下降到2.7万亩,总产由3.5万吨,下降到2500吨。1983年实行议购议销后,大麦市场价格大幅度上升,比小麦高5—10%,又促进了大麦生产发展。全区由2.7万亩,回升到二十万亩左右。总产由2500吨回升到4万吨。1987年进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大麦生产现状大麦包括皮大麦、裸大麦。根据考古资料,大麦在世界上已有一万七千年(埃及)栽培历史,我国也有五千年的栽培历史。我国大麦栽培面积,三十年代达6738千公顷(1931—1937年),总产170亿斤,单产166斤,总产居当时世界各国大麦总产的首位(此数不包括东北三省、西藏、西康、广西、台湾、新疆等省区)。四十年代中期,仍有9105万亩,总产125亿斤;五十年代初下降到5809万亩,总产69亿斤;1957年曾向升到8107万亩,随后又下降;八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