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强 《中国林业》2008,(22):52-55
为什么要调查大熊猫种群数量大熊猫究竟濒危到了什么程度?野外还有多少只大熊猫?它们分布在哪里?它们的生存状况如何?等等,这些都是公众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主管部门更是关注野外大熊猫的种群数量,这是因为:第  相似文献   

2.
正陕西秦岭现有成年大熊猫345-400只,发现过多次棕色大熊猫。秦岭大熊猫有着怎样特殊的习性,过着怎样神秘的生活?人们最早是如何取得野外大熊猫的信任,实现亲密接触的?中国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雍严格观察研究秦岭大熊猫长达30多年,他分享许多鲜人为知的故事,还原一个个生动的场景。秦岭是中国大熊猫纬度最高的分布区,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秦岭大熊猫分布于秦岭山脉中段和西端与大巴山山系的米仓山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大熊猫的古老身世对人类一直是个谜。特别是大熊猫起源于哪一个世代,它们的祖居地和发祥地又在哪里,使无数的科学家对这个饶有兴趣的课题,争论了100多年。直到1989年,在云南绿丰发掘出生活在800万年前的大熊猫祖先型化石  相似文献   

4.
正小寒时节,四川省华蓥市开启了冰冻模式,不少市民出门都是防寒服、帽子、围巾和手套全副武装。那么,生活在华蓥山上的大熊猫"云涛"和"陶陶"怎么面对严寒呢?在华蓥山海拔1600多米的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基地,气温已降至零下5摄氏度,人们冻得瑟瑟发抖,而两只大熊猫正在运动场里睡大觉,任凭饲养员兰飞如何呼唤,"云涛"和"陶陶"就是没有醒来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正去年8月,《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得国家正式批复。方案将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共80多个大熊猫保护地有机整合划入国家公园。目前,方案下发一年多了,实施情况究竟如何?记者进行了打探,并对岷山山系最大的大熊猫栖息地和自然保护区唐家河进行了个案采访。推进进展怎样?牵头省份四川确定2020年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亮相"。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是一个特殊的动物王国,雪山之巅的雪豹和竹林深处的大熊猫共享一座高山"寝室"。这里的冬天既有冰天雪地的严寒,又有亚热带内陆山地气候的温湿。雪豹、大熊猫和邻居们会如何过冬呢?  相似文献   

7.
1995年12月4日,汉中地区公安处经侦科查获一起倒卖大熊猫皮案件,现场缴获大熊猫皮两张。这两只大熊猫是怎样惨遭杀害的,罪犯又是如何落网的呢? 利剑出鞘 连夜出击 12月8日,这起案件落在了洋县林业公安科梁生荣这位老将的肩上。几十年的刑警  相似文献   

8.
在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内,一对可爱的大熊猫在玩耍嬉戏,它们时而互相拥抱以示亲热,时而爬上树桩互相开着玩笑。青青的翠竹,起伏的山峦和这对大熊猫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它们就是即将启程和香港市民见面的大熊猫。  相似文献   

9.
路遇大熊猫普查队员  去蜂桶寨自然保护区采访我赶上了 15年才一次的全国大熊猫普查。那天我们刚到自然保护区,正为怎么才能采访到保护区的领导杨本清发愁,一位 20多岁的小伙子搭上了我们在当地租的“面的”,他是这次普查大熊猫的队员。  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时,他告诉我们,这次主要是普查大熊猫数量以及它的栖息地及它们的伴生动物。牛羚、老熊、竹鼠就都是大熊猫的伴生动物。此外,还要调查保护区周边群众生活的状况,因为这些都直接关系到保护区今后的保护工作。  我问小伙子,这次普查中你在野外看到大熊猫了吗?他说,现在…  相似文献   

10.
<正>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三个重点保护区之一。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该保护区内野外大熊猫总数达到110只,约占全国大熊猫数量的5.9%。但在这里,很多护林员干了一辈子,却没有见过一只野生大熊猫,它们为什么难得一见?  相似文献   

11.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存威胁因素与保护对策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大熊猫16只左右,数量虽不多,但它们却是秦岭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缘。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发现和种群数量的稳定,以及大熊猫栖息地不断得到保护,在动物地理演化分布上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本文分析了威胁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今后保护管理对策,为更有效保护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云南省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和维西县境内的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一群可爱的"精灵"——滇金丝猴。它们群体而居,生活在滇藏交界处雪山峻岭之巅的高寒森林中;它们有着一张酷似人类白里透红的面孔,还有一对美丽的红唇。滇金丝猴的家庭生活:"一夫多妻"制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一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与大熊猫一样被  相似文献   

13.
文心 《森林与人类》2001,21(6):10-13
在300多万年前,大熊猫曾经与剑齿象动物群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沧海桑田。同时代的动物种群早已消亡,只有大熊猫幸运地生存下来,成为备加珍贵的活化石。然而谁知,岁月更替,历史的车轮转到今天,大熊猫种群也正一天天地面临着从地球上消亡的危险。怎么办?中外科技工作者忧心如焚,也为此想尽了各种办法。令人振奋的是,日前他们在这方面又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14.
12月4日,中国大熊猫“甜甜”和“阳光”离开它们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老家,乘专机飞抵英国爱丁堡机场。数百名当地居民涌到机场,欢迎这两位新居民的到来。在警察的护送下,这对大熊猫从机场来到它们的新家——爱丁堡动物园。  相似文献   

15.
《世界竹藤通讯》2008,6(4):26-26
日中绿化交流基金项目的日本友人,2008年5月来到四川省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大熊猫提供的第3笔资助,并亲手种下他们喜爱的苦竹。“为了大熊猫在它们的故乡——中国四川吃得更好,长得更壮.我们愿意尽一份贡献。”日中绿化交流基金项目负责人山田辰雄在“大熊猫食用竹及林地栽培项目”第3期启动仪式上说。  相似文献   

16.
据雷波县志记载,该县是大熊猫之乡,彝族群众称大熊猫为“白熊”。据调查现有大熊猫,主要栖息在亚高山冷、云杉箭竹林型和中山常绿阔叶华桔竹、罗汉竹林型内。从大熊猫粪便分析,它们主要取食箭竹、华桔竹、刺竹、其次是罗汉竹、水竹。在夏秋季节大熊猫活动在海拔2500—3500米处,冬春高山冰雪封冻,大熊猫多活动在地势平坦的沟溪边,海拔1200—2500米处,活动范围一般有3—5公里。近两年因竹子开花死亡,大熊猫下山活动频繁,有饿、病死的现象。该县采取各种措施,十分重视对大熊猫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刘雪华 《中国林业》2008,(22):42-45
大熊猫是举世瞩目的濒危动物,造成其濒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自然栖息地的减少或消失。那么什么样的地方才适合大熊猫生存?大熊猫的家园到底有哪些秘密?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了解一个生态学名词———栖息地。  相似文献   

18.
12月22日,6只大熊猫告别了它们的“故乡”———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前往雅安碧峰峡新的居住地。至此,全球首次大熊猫大规模迁徙计划大功告成。据介绍,随着圈养种群的迅速增加,有效的疾病防治便成了保证大熊猫种群安全的重要措施。为保证大熊猫的种群安全,拓展大熊猫的生存空间,推动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发展,国家林业局一年前就决定在适宜的地点再建一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经有关部门及大熊猫保护专家对雅安地域的调查论证研究,决定在此建立“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从大熊猫分布密集…  相似文献   

19.
在大熊猫科研领域就存在着大熊猫繁育的三难问题,即“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成活难”,这三个难题又称为大熊猫繁育研究的三大难关。那么,人们是怎样攻克这三大难关,找到打开大熊猫家族遗传密码锁的钥匙,为这个物种的延续提供保证的呢?  相似文献   

20.
正许多动物身上,都有着形状各异的斑纹和色块,它们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生物世界,也呈现出一幅幅非常美丽的自然画面。我们在动物园里,就能看到这些画面的集中展示。这些斑、纹、块、色,有时令人叫绝、叹为观止。有许多动物的斑纹几乎就是它们不二的特征,如老虎有着特殊的虎纹,豹有着各种豹斑,大熊猫则是黑白圆形状色块,而斑马纹更为夸张,此纹只有斑马有。那么,动物为什么会有斑纹呢?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否有或者遵循什么规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