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据调查,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198科608属974种。其中蕨类植物31科50属82种,裸子植物9科10属11种,被子植物158科548属881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0种。文章分析了象头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和用途,并就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调查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分布,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深入各代表性地域进行药用植物资源调查,野外考察,采集标本,查阅整理资料,鉴定标本及考证文献资料等。结果表明:经初步调查,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药用植物67科、195属、265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10属10种;裸子植物1科2属2种;被子植物58科183属253种。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河北林业》2012,(10):22-22
河北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3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4月16日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平山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  相似文献   

4.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线路调查与民间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标本采集、鉴定、实物拍摄等方式,对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共计有药用维管植物219科748属1436种,其中蕨类植物40科75属160种;裸子植物6科14属20种;被子植物173科659属1256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98种。并发现江西地理新分布药用植物3种。  相似文献   

5.
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有药用植物175科520属801种,种数占保护区维管植物总种数的78.3%,即超过3/4的种类为药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蕨类植物31科61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141科470属737种,双子叶植物比例优势明显。在这些药用植物中,菊科、草本类、全草(全株)类、清热类、平性类、苦味类分别在种类数量、生活型、药用部分、药性、药味中占优势。文章分析了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和用途,并就如何使保护区的药用植物资源更好地得到保护和利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单子叶植物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到该区分布的单子叶植物共有18科111属247种;其中野生植物有203种,栽培种44种;属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的有13种,且全部为兰科植物;药用植物有15种.单子叶植物占该保护区维管植物(1412种)的17.49%,表明该区单子叶植物丰富度较高;通过分析单子叶植物...  相似文献   

7.
正河北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简称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西部平山县境内,属太行山中段东麓。西北部与山西省五台县的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接壤,北部和东北与阜平县银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相邻,东部紧靠灵寿漫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始建于2001年4月,2011年4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21311.9公顷,其中,核心区7115.00公顷,缓冲区3938.90公顷,实验区10258.00公顷。属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其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8.
对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小溪自然保护区有野生药用植物200科685属1420种。在介绍了88个科106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和药用功能的基础上,就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药用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秦瑀 《林业科技》2004,29(6):51-52
石湖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珍稀药用植物26种。隶属20科、24属。其中国家级保护的有4科、6属、6种。省级保护的有17科、19属、20种,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佛顶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157科489属1069种,其中药用种子植物116科376属619种。本文从佛顶山自然保护区的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特征、药用植物组成、功效、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建设性地提出了科学开发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然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学这一新概念;系统地论述了自然保护区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务院 2 0 0 3年 6月 6日发布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国办发 [2 0 0 3]5 4号文 ) ,绿春黄连山自然保护区名列其中 ,加上国务院于 2 0 0 1年发布建立的金平分水岭和大围山 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河州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达到 3个 ,位居全国第一。1983年 4月 2 7日 ,云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建立高黎贡山等五个保护区的通知》 ,绿春黄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黄连山自然保护区是红河州范围内最早成立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总面积6 5 0 5 8hm2 ,主要保护以热带季节性雨林、山地雨林、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常…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南岭山脉中段相连的湖南省壮族自治区都庞岭、广西壮族自治区千家洞两个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资源特征;两区地带性植被均为常绿阔叶林,都庞岭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成分更为复杂;对都庞岭保护区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区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两区动植物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和采取保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函义、内容,生态旅游与传统森林旅游的目标、受益者、管理方式、正负面影响等方面的不同特征。指出,生态旅游是我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生存发展的最佳策略。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和保护是辩证的矛盾统一;保护是开发的前提,是为了更好地开发,而开发是保护的体现,是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基础,开发是一种积极的保护。据此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黄柏塬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发展问题的基础上,从建设发展规划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规范野外监测等方面提出了黄柏塬自然保护区管理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野外跟踪调查、村寨走访调查、半结构式访问调查等方法,分析了野生亚洲象自2002年以来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腊子自然保护区种群数量与分布变迁情况。结果表明,如今野生亚洲象数量越来越多,种群数也有所变化,分布范围越来越广,活动区域和栖息地逐渐朝北迁移,并且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频繁区域。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以及亚洲象的生存环境现状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央政府、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所在的当地政府及保护区管理部门3个不同层面,探析了为促使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实现,保护管理工作首先应得到国家法律法规给予的支持,其次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基本一致,再次保护区管理部门应力所能及的推动"保护与发展"和谐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地处燕山山脉军都山中的松山自然保护区,具有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种性、遗传多样性等特点,是首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生态逐渐退化,生物多样性种类数量锐减,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文章分析了目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提出了今后加强保护、合理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同周边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地方经济发展给保护工作带来了压力,对资源保护的认识和决策管理显得异常重要.卧龙自然保护区建立40多年来的实践,值得人们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意义,以及生态旅游对保护区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当前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