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3月3日,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邀请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组成标准审定委员会,对河北省农科院资环所编制的《冀北坝上地区青贮玉米栽培技术规程》标准进行了审定。该项技术规程针对冀北坝上地区青贮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品种选择不合理、栽培技术不配套、生物产量和品质达不到最优,致农民种植青贮玉米的收益较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冀北坝上地区青贮(饲)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而玉米品种少、生育期长、产量偏低的问题,张家口农科院育成粗蛋白含量高、饲喂品质优、青体产量突出、生育期适中的优良青贮玉米品种张青628。介绍了该品种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要点和制种要点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从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冀北坝上地区拱棚娃娃菜—架豆栽培技术,以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天水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秸秆青贮饲料得到了较快的推广应用,青贮玉米的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但由于我市青贮玉米种植年限短,目前在生产上依然存在着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为此,结合我市自然条件,总结出了青贮玉米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旨在为我地区青贮玉米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青贮玉米又称饲料玉米,是畜牧业生产中较为理想的饲料来源。作为牛羊的饲料来源,具有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营养丰富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根据沈阳地区物候条件阐述了青贮玉米的特点,介绍了青贮玉米的关键栽培技术,为青贮玉米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春玉米是冀北地区主要栽培作物。以承德县为例,介绍了春玉米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良法综合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青贮玉米是一种高产、优质的多汁饲料,是奶牛及羊业生产的主要饲料来源。同时,其还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要想在科学的基础上制定高淳栽培青贮玉米的技术,就必须要使其能够持续性的高产,这样才能发挥出青贮玉米成为重要饲料的价值,从而提升其经济效益。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了青贮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其中主要包括选茬整地、品种选择、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管理、适时收贮等,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冷凉地区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分析当地青贮玉米栽培存在的问题,总结青贮玉米的加工技术,以促进青贮玉米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总结提出了鲁南地区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整地、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鲁南地区青贮玉米高产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土壤中重要的活性有机质组分,对种植模式及人类活动反应敏感。采集冀北坝上7种种植模式的农田土壤样本,运行三维荧光结合区域积分(FRI)和紫外光谱对土壤DOM进行解析,探讨土壤DOM与种植模式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冀北坝上地区土壤三维荧光光谱均有5个区域,其中以类腐殖酸组分(P(V,n):58.95%~69.79%)含量最高,大小顺序为露地菜地>大棚菜地>草地>青贮玉米地>燕麦地>林地>马铃薯地;富里酸组分(P(Ⅲ,n):17.97%~23.82%)次之,大小顺序为青贮玉米地>燕麦地>林地>草地>马铃薯地>大棚菜地>露地菜地;SUVD254 nm在0.02~1.31之间,青贮玉米地和露地菜地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模式,草地显著低于其他种植模式。土壤总磷与类富里酸呈显著负相关,与类腐殖酸呈极显著正相关。施用有机肥能增加DOM的腐殖化程度、腐熟程度和微生物源特征;增温灌溉等改善土壤环境的措施能增加DOM芳香性和陆源特征;施用化肥能增加DOM...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合冀西北地区的优质高产青饲料作物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6个青饲料品种(农大108(CK)、巡青518、乐食高丹草、墨杂1号青饲玉米、墨西哥玉米和百绿001青贮玉米)进行比较试验,筛选适合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的青饲料作物新品种。[结果]墨杂1号青饲玉米和百绿001青贮玉米的鲜草产量最高,分别为49 830和46 620 kg/hm2,比对照增加42.1%和32.9%。百绿001和墨杂1号的青饲性状明显优于其他品种,其生育期也较长。除墨西哥玉米外,其他品种在生育期内均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干旱性。墨杂1号青饲玉米干物质产量最高,达12 510 kg/hm2。[结论]墨杂1号青饲玉米和百绿001青贮玉米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种植,而墨西哥玉米不适合在该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根据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及畜牧业发展状况,对青贮玉米品种筛选、密度、施肥、栽培方式及抗病性等研究,总结出适宜我区青贮玉米高产品种,确定适宜密度和施肥配方,为推动青贮玉米大面积种植促进畜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氮肥用量对饲用玉米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原单32、龙辐208和高油115为材料,研究氮肥用量对饲用玉米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饲用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在整个生育过程中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叶面积指数以N300处理为最高,叶绿素含量以N250处理为最高。饲用玉米生物产量品种间表现为龙辐208>中原单32>高油115,均以N250处理为最高,各处理间生物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饲用玉米光合特性与生物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半干旱区种植、产量高、易推广的青贮玉米品种,以7个生产上主推青贮玉米品种(青贮玉米专用型5个、粮饲兼用型2个)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品种鉴定试验,并对7个青贮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生物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参试青贮玉米品种均无倒伏、倒折现象,三联3号、三联2号、先玉335的鲜草量高于对照品种大京九26,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干旱半干旱雨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青贮玉米籽实质量的优劣与玉米的初粉碎、青贮设施、青贮方法等有直接关系。笔者探讨了玉米初粉碎,青贮窖建造,青贮玉米籽实的具体方法步骤,青贮玉米籽实品质的鉴定,以及青贮玉米籽实在畜禽饲料中的具体应用。明确了关键环节和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6.
密度对饲用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饲用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密度对叶面积指数、叶绿素、比叶重的影响,揭示光合生理指标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产量进行调控。结果表明,在部分生育时期玉米叶面积指数、比叶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叶绿素含量拔节期~灌浆期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生育时期3个指标与产量之间相关性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稀植大穗型玉米品种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13个稀植大穗品种的品比试验研究,得出了在山西北中部不同生态区如何选择、推广稀植大穗品种的结论:山西北中部平川区高水肥地宜推广种植忻玉106、晋单48号、新45、天塔1号;丘陵旱作区宜推广种植晋单48号、大丰2号、农大364、强盛12号、泽玉4号;在利用秸秆贮青的养殖区宜选用天塔1号、新45,可以粮饲兼顾,收益更高;生产玉米用于加工淀粉可选用晋单48号;连续种植玉米的地块慎选沈单16号、大丰2号、强盛17号、晋单45号、泽玉4号,避免感染丝黑穗病而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8.
采用DEA-mamlquist指数测算2004—2019年中国17个玉米主产省(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运用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检验农村互联网发展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分区域探讨其差异性。结果显示:2004—2019年中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0.2%,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单轨模式驱动。农村互联网的发展显著(P<0.01)提升玉米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协同作用驱动。分区域来看,农村互联网发展对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显著(P<0.01)的促进作用,其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建议进一步提高农村互联网的配套设施建设,发挥互联网“连接经济”的优势,应用多元化互联网技术,促进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生产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分析中国北方地区的热量和降水资源变化特征,以及北方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和种植制度界限变动情况。【方法】基于中国北方地区14个省(市、自治区)308个气象台站地面观测资料,综合分析热量和降水资源的年际和空间变化趋势。结合中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指标,分析从1950s—1980年和1981—2007年种植北界的空间位移情况。在种植制度北界变化敏感地带选择典型站点,运用作物生产潜力逐级订正法计算由一年一熟春玉米、春小麦及冬小麦种植模式改变为一年两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导致的作物生产潜力变化。【结果】(1)中国北方地区气温普遍升高,≥0℃积温带北移西扩,温度上升的累积效应十分明显,≥0℃积温为每10年升高65.5℃。年降水量呈带状分布,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全区年降水量呈减小的趋势,年降水量每10年变化-90—23mm,平均为每10年减少10.6mm。(2)在热量和降水共同影响下,北部中高原半干旱凉温作物一熟区(Ⅱ)面积减少,东北西北低高原半干旱温凉作物一熟区(Ⅲ)在东北地区面积增加,而在西北和华北地区面积减少,东北平原丘陵半湿润温凉作物一熟区(Ⅳ)面积增加,黄淮海水浇地二熟旱地二熟一熟区(Ⅵ)向北移动,总体而言北方地区东北部种植界限空间位移显著,而西南部变化不明显。(3)在种植制度北界变动的敏感地带,作物生产潜力明显改变:在东北平原丘陵半湿润温凉作物一熟区变化为一年二熟区,作物生产潜力增加1979kg.hm-2,相当于单位面积土地周年产量增加15.3%;在东北西北低高原半干旱温凉作物一熟区改变为一年二熟区,作物生产潜力增加7912kg.hm-2,相当于单位面积土地周年产量增加155.2%;在东北西北低高原半干旱温凉作物一熟区春小麦种植改变为春玉米,作物生产潜力增加2873kg.hm-2,相当于单位面积土地周年产量增加51.7%。【结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区域内≥0℃积温增加,年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种植界限敏感区域种植北界明显北移西扩,种植界限变化敏感区域内因种植模式改变带来单位土地面积周年作物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高产优质青贮玉米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0个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在长治地区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高油115、中北410、三北6号、通油1号、中原单32号等品种符合优质青贮玉米品种的要求,且籽粒产量较高,可以作为粮饲兼用品种在长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