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膜分离技术是绿色节能、无任何化学成分添加、高效分离的新兴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在果蔬加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阐述膜分离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及膜污染问题,为研发新型膜分离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南方农艺要求、土膜分离难等问题,设计了一台南方残膜回收机。结合机器工作原理,对影响土膜分离性能的扎膜部件举升角度、机器行走速度以及残膜延展率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扎膜部件举升角度对残膜回收机的土膜分离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且当扎膜部件举升角度为35°,机器行走速度为5 km/h,残膜延展率选定为30%时,残膜回收率高于95%,夹带土壤质量低于0.50 kg/m2。此机器符合南方作业条件,克服了土膜分离难的问题,满足残膜回收要求。  相似文献   

3.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发展,以及膜分离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应用情况,展望了膜分离技术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膜分离技术在饮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介绍了膜分离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膜分离技术在饮料工业中的应用,并针对膜分离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膜分离技术是我国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酒类加工、饮料加工和豆制品加工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因其分离率高、效果显著、原理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在食品各个领域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木瓜蛋白酶降解分离酪蛋白,采用间歇式酶解反应、间歇式膜分离反应、酶膜耦联反应3种不同的模式制备抗菌肽,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用比浊法测定抑菌率。结果表明,间歇式酶解反应所得的抑菌肽抑菌效果最差;间歇式膜分离反应组酶解时间7 min的透过液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达23.60%;酶膜耦联反应分离后分子量4 k Da的组分抑菌效果最佳,透过液抑菌率最高达24.10%。将酶解反应与膜分离耦合来水解酪蛋白,发现水解物的不同分子量成分与抑菌效果有关,证明此方法可用来工业化生产抗菌肽。  相似文献   

7.
利用木瓜蛋白酶降解分离酪蛋白,采用间歇式酶解反应、间歇式膜分离反应、酶膜耦联反应3种不同的模式制备抗菌肽,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用比浊法测定抑菌率。结果表明,间歇式酶解反应所得的抑菌肽抑菌效果最差;间歇式膜分离反应组酶解时间7 min的透过液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达23.60%;酶膜耦联反应分离后分子量<4 kDa的组分抑菌效果最佳,透过液抑菌率最高达24.10%。将酶解反应与膜分离耦合来水解酪蛋白,发现水解物的不同分子量成分与抑菌效果有关,证明此方法可用来工业化生产抗菌肽。  相似文献   

8.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重点介绍了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膜分离技术在国内外食品工业领域中的发展及应用现状,并对膜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同时从理论上阐述了膜分离技术微滤、超滤、纳滤与反渗透在乳品除菌、乳蛋白质的分离浓缩、分离脂肪、乳清脱盐、牛奶浓缩、乳品标准化,以及乳品生产企业废水回收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蛋壳主要由石灰质真壳和壳下膜2个部分组成,石灰质真壳中含有大量碳酸钙,是一种天然绿色的钙源;壳下膜中含有N-乙酰氨基葡萄糖半乳糖硫酸软骨素、氨基酸等多种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如何能采取方法对壳膜进行有效分离,使其物尽其用,可以充分挖掘蛋壳中潜在的利用价值,还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排放量,有利于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介绍目前国内外3种壳膜分离的方法,阐述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为有效利用蛋壳壳膜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食品新技术在果胶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微波萃取技术、树脂吸附技术、酶技术、膜分离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等若干食品加工新技术在果胶制备中的应用,同时对上述技术进行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利用无机膜分离技术降低大米饮料沉淀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米饮料是目前国内饮料厂家密切关注和开发的产品。大米饮料因采用富含淀粉质的大米作为原料,经水解液化后制备而成,货架期内极易发生沉淀分离现象,严重降低了产品的商品价值。采用无机膜分离技术处理大米饮料,选择合适处理工艺及参数,可除去大米饮料中微米级颗粒。研究结果表明,无机膜处理能有效解决大米饮料的沉淀问题,工艺技术稳定可靠,可取代离心分离等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13.
分子印迹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子印迹技术具有预定的选择性、高度的亲和性和识别性,因此在农残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概述了分子印迹技术的起源、发展、原理,及其在固相萃取、传感器、膜分离等农残检测技术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分析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和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分离技术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色谱分离领域、固相萃取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等的应用,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探讨油菜蜂花粉中水溶性有效组分的抗氧化能力及其在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中抑制O2-.的机理。【方法】采用酶解技术和膜分离技术提取分离油菜蜂花粉中水溶性抗氧化有效组分,用黄嘌呤氧化酶体系测定酶解物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级分淬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经酶解和超滤后得到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的组分抑制O2-.的效果非常显著【结论】酶解和膜分离技术是提高花粉抗氧化功效成分含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酶解油菜蜂花粉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探讨油菜蜂花粉中水溶性有效组分的抗氧化能力及其在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中抑制O2-.的机理。【方法】采用酶解技术和膜分离技术提取分离油菜蜂花粉中水溶性抗氧化有效组分,用黄嘌呤氧化酶体系测定酶解物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级分淬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经酶解和超滤后得到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的组分抑制O2-.的效果非常显著【结论】酶解和膜分离技术是提高花粉抗氧化功效成分含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介绍了宽膜植棉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宽膜植棉技术体系的增产机理和经济效益,提出了宽膜植棉技术体系在畦土规格、种植方式、播前土地整理和播种、施肥、灌水、化控等方面的实施技术。  相似文献   

18.
大豆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是以全程机械化和膜下滴灌技术为核心,集成了播种、中耕、收获等机械化与大豆滴灌、随水施肥等技术,本文重点介绍了新大豆8号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综述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本文作者在分析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优点、增产原因的基础上,介绍了棉花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要点,并提出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中应当尽快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热杀菌是当代一类崭新的技术,它既有利于保持食品功能成分的生理活性,又有利于保持原料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介绍了超高压杀菌(UHP)、超高压脉冲电场杀菌(PEF)、脉冲强光杀菌(PSL)、微波杀菌(MW)、放射线杀菌(RADIATION)、臭氧杀菌(OZONE)、生物保藏(Bio-conserve)和膜分离(FilmSeparation)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