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黄雄 《农家顾问》2010,(7):27-27
我的小厂刚开张的时候.因为没活干,就四处联系生意。一次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位“能人”.他答应帮我介绍点活干。我一听乐坏了。那天他打车来接我.到目的地,光车费就花了50多元.因当时我已没钱.真是心痛。接着请对方吃饭、桑拿.还唱歌。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00,(4)
在山东曹县,一个年仅26岁的青年,瞄准市场空档发展特种养殖业,先后创办了苍蝇农场和鹧鸪养殖场,创下产值百万元,并帮助众多群众摆脱了贫困。他就是被县人武部授予“民兵致富模范”的魏湾镇王泽铺村青年民兵刘天龙。十年前,由于家庭贫困,刘天龙初中没读完就辍学了。为了挣钱,他外出打工,什么繁重的活都干,但一年还是挣不到几个钱。1995年春,刘天龙在县武装部帮扶工作队那儿得到一则信息:蝇蛆蛋白营养价值高,可与进口鱼粉比美,为畜禽最廉价的蛋白饲料。刘天龙对这一信息很感兴趣,于是他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搞起了投资少、效益高的苍蝇养殖。他勤奋苦学,采用立体式笼养技术,用猪粪育蛆,很快投入了批量生产。当年就生产干蛆10吨,收  相似文献   

3.
2001年,年仅28岁的江山市须江镇天余村村民钱方明,不仅获得了江山市“蔬菜大王”的光荣称号,还是浙江省“双十佳致富能手”。小钱中学一毕业,就选择了种菜致富之路。由于缺技术、没经验,他虽然没日没夜地干,还是收入不高。1996年,得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设农业推广专业的消息后,他立即报名参加了学习。  相似文献   

4.
领导的境界     
与北京一老友通电话,发现一问及其儿子,他就有些迟疑,还要先叹口气。从他那里我知道了当代汉语中的一个新词——“啃老族”。他说,他儿子就是属于此族。从学校毕业后,“这小子”就一直没有好好谋事,这儿干几天,那儿干几天,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一直在家里免费吃住,三十多岁了,还“赖”在家里,“啃”着老人有限的一点退休金。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资》2006,(3):15-15
分地: 1984年,农村开始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西洋改制比别处都晚,因为集体经济差不多年年翻一番,大伙都不太想改,最终“迫于形势”,还是动手了。但西杨树沟这个家可不好当,周福仁也挺犯愁,因为周围村有的出现了分配不公的现象,引起上下怨声载道,况且西杨树沟村人本来就少,土地有好有坏,分不好容易得罪人。周福仁心里压力挺大,甚至埋怨自己不该再干队长。思来想去,他在村民会上撂下一句话,谁要是能代替他当队长,把队里的地给分好了,他赠送全年工资——7500块钱,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听见他这样釜底抽薪的话,大家一听就急了,因为都很清楚没人能代替他,于是纷纷劝说他来定夺,怎么分大家都没意见。  相似文献   

6.
江西南昌县小兰葡萄良种场场长——邓定洪,一个农家子弟,经过十余载寒窗苦读圆了大学梦。1990年大学毕业后,他当上了国家干部。但他却不满足于此,决心到农村干一番事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工作没两年,他便毅然放弃了“铁饭碗”,回到家乡做了个新时代的新农民。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黑龙江)》2014,(6):I0006-I0006
什么是“舌尖上的安全”?近日,记者在中国蔬菜之乡兰陵县采访时,蔬菜种植大户李发军的一个举动,让记者有所感悟:他在大棚里随手摘了根黄瓜,用手把毛刺儿一擦就吃了。记者略为惊诧,李发军却没觉得有啥奇怪的,“平时就这样吃,都是无公害,没农药残留的。”“黄瓜一擦就能吃”,看似简单的一个举动,其实是对食品安全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8.
李建红 《农家致富》2005,(24):50-51
江西省南昌县小兰葡萄良种场场长——邓定洪,一个农家子弟,经过十余载寒窗苦读,好不容易圆了大学梦。1990年,他大学毕业后,当上了国家干部,实现了常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但他却不满足于此,决心在农利干一番事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工作没几年,便毅然放弃了当国家干部的“铁饭碗”,回到家乡,决心做个新时代的新农民。  相似文献   

9.
一元钱起家     
刘兰 《吉林农业》2011,(18):31-31
他破产了,所有的东西都被拍卖得一干二净。现在口袋里的1元钱及回家的一张车票是他那时全部的财产。从深圳开出的143列车开始检票了,他百感交集。“再见了!深圳……”一句告别的话还没说完。就已泪流满面。“我不能就这样走。”在跨入车门的那一瞬间,他退了回来,撕碎了车票。  相似文献   

10.
学做生意     
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读书,却想干一番事业。父亲告诉他:“要干成一番事业,没有知识不成。”他说:“我就做生意,知道2比1大、3比2大……就成了。做生意目的是要赚钱,贩1得2,贩2得3,这不就赚了吗?”父亲奈何不得他,反正家里有钱,赚不赚不在乎,就给他三匹马出去做生意,权当“学费”买个聪明。这孩子走到半路,碰见一个牛贩子。牛贩子对他说:“愿以四头黄牛换你的三匹马。”他想:三换四,我赚一呢,合算合算,怎么不干。这样,他的三匹马换成了四头黄牛。来到牲畜行,看见一群可爱的羊,便问羊主怎么卖。羊主看了看他的牛…  相似文献   

11.
宋永龙,54岁,湖北省远安县公安局退休干部。在远安县公安局干了34年警察。2002年3月退休后,宋永龙便琢磨着找点事情干。在大山里长大的宋永龙,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个信息:河北保定霸州的中国农科院特种养殖基地有“特种山猪”种群。这种“特种山猪”在远安当地就叫野猪。  相似文献   

12.
1997年,黎子流卸任广州市市长,几乎是前脚交班,他后脚就回到了老家顺德龙江镇左滩。此番回乡,并非叶落归根,他的心里装着更大的事——要为农业现代化找个出路。市长都当过,为什么又要回头当农民、种一亩三分地?黎子流说:“我就是农民出身,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养不起六姐弟,最后就卖剩我一个儿子,我什么繁重的农活没干过?到现在家族里还有很多人靠种地吃饭,我知道他们的辛苦。”但他担心的不仅是裤腿沾泥的亲戚,每次下乡,看到珠江三角洲工厂林立,而见缝插针的稻田里农民还是躬身劳作,挣两餐温饱,他就着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庄户人要想富,必须研究市场抓信息,冲破“人家干啥咱干啥”的老套路,才能真正走上富裕路。提起双辽市红旗镇郝家村农民孙玉山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说他是一位肯动脑子,研究市场信息,适应市场发展的人,敢为人先。  相似文献   

14.
2010年4月,河南省信阳市检察院政治处副主任阮铁,挂职光山县泼陂河镇邬围孜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不是“晃晃”就撤,他要在这里干3年。  相似文献   

15.
在海宁市许巷乡,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戴着红领巾的孩子,都亲切地喊他——“干医师”。就这么一个平平淡淡的称呼,就这么三个普普通通的汉字,在4万多许巷人心里却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他,24岁调进许巷卫生院,弹指一挥间,37年过去了,24岁的小伙子成了61岁的老爷爷;在事业上,他也获得了无数的奖励和荣誉。除了一张张优秀共产党员、卫生先进工作者奖状、证书外,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称号。可偏偏,干文扬感到获得的最高荣誉是那声平平常常的“干医师。”他说:“一切有形的荣誉都会在我身后渐渐淡去,唯有这‘干医师’的称号,看来会陪伴我终  相似文献   

16.
1990年,邓定洪大学毕业,当上了国家干部的他却决心在农村干一番事业,他毅然放弃了当国家十部的“铁饭碗”。回家乡后,邓定洪经营过不少项目,但都失败了。正当他心灰意冷的时候,他从杂志上看到一则种植藤稔葡萄的信息,了解到藤稔葡萄是当时南方最有发展前途的葡萄品种。1993年,邓定洪办起了江西省南昌县小兰葡萄良种场。为了把葡萄种好,他四处求学,总结出一套适合于南方葡萄种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几个月前,一位朋友突然给我挂来电话,说他不想在那个单位干了,得重新找过一份工作,并托我帮他留意点.当时,我一听就觉得很奇怪,应该说,他是我们这帮朋友中干得最出色的一个:当上了董事长助理,月薪四五千元,深得老板器重,时不时还可以得到老板的“红包”.这么好的工作,这么高的工资,别人可是求之不得,而他却为啥不干呢?难道是犯了错误被老板炒鱿鱼了?可他说,不干纯粹是为了想换个环境,他说在那个公司干了三四年,有点“老油条”了,一时半会儿又无法升职,再这样下去怎样行?……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龙南县渡江镇莲塘村曾是十里八乡无人不晓的“差乱贫困村”,而现在却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村民们说,演绎这一巨变的就是他们的村支书曾纪棠。一颗热心发展600亩蚕桑产业莲塘村村民们种桑养蚕致富了,但他们怎忘得了领他们致富的村支书曾纪棠。莲塘村705户人家,2700口人,分布在13个村民小组。1997年曾纪棠看着村民没活干,收入无来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望着大片地块种水稻增产不增收,他动了调结构种桑养蚕的念头。他向县蚕桑站技术员请教技术,并掏出自己准备为儿子结婚买彩电的1000元钱,买来…  相似文献   

19.
品牌营销     
在这里我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记得不久前的一天,我的朋友去菜市场买菜。他先去买了一些肉和鱼,随后走进蔬菜专区。“货比三家不吃亏”,他便打算在蔬菜专区“巡视”一圈后做决定。走着走着,他突然发现一张散发着纯朴和真诚的笑脸,明显的是在用“微笑”同他打招呼。摊主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大娘,还没等朋友开口,她的问候就已飘然而至:  相似文献   

20.
老实巴交的农民刘老桂一辈子别说没干过违法乱纪的事,就连说句粗话、与人红脸的事也都没有。可最后,他却输了场官司,赔了2万多元钱。今年春节期间,江西赣州市章贡区农民刘老桂外出打工的儿女们回家过年时,又给他交了一笔钱,于是,他与家人商量打算盖新房。4月3日。刘老桂拉来一车沙子,卸在公路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