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蜂类大家族中,有蜜蜂、胡蜂、马蜂等许许多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蜂不仅在形态、行为、生活史方面有很大差别,对我们人类的作用,也不一样。蜜蜂采花酿蜜,形成的蜂蜜对人体有良好营养和滋补的作用,这是人们都知道的。但对于马蜂,许多人可能了解得较少。马蜂采花不酿蜜,通常吸食植物汁液,捕食蜂蛹、苍蝇,喜叮爬腥臭污物如人畜粪便等。其尾部有毒腺、螫针,人们惊动蜂窝,常遭螫刺,轻者局部皮肉红肿疼痛,重则导致溶血、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死亡。马蜂蛹体长1厘米左右,椭圆形,  相似文献   

2.
提起马蜂,人人都十分憎恨,认为马蜂对人们有害无益。其实,这是一种偏见,是错误的认识。马蜂是一种体大强壮的蜂类,性情很凶猛,食性很广,喜食多种农林害虫。因此,在粮、棉、林区  相似文献   

3.
《绿化与生活》2014,(6):54-55
正蜂疗是人类利用蜜蜂蜂毒及其蜂产品治疗疾病的简称,是借助工蜂尾针的针刺作用及毒囊分泌的蜂毒作用对病体进行治疗。蜂针本身可以与最先进的注射器相比拟,犹如天然注射针,药液可自动注入人体内。只要螫针接触到机体,蜂刺便会脱离蜂体,在螫器官发动装置的作用下,毒囊仍会继续有节奏的收缩,直到使蜂针深入,蜂毒液全部注入为止。1989年,北京成立北京市蜜蜂医疗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北京蜂疗所),1990年,北京市蜜蜂医疗科学研究所承担"蜂产品医治风湿、类风湿症研究"课题。1992年,中华预防医学会成立蜂疗保健  相似文献   

4.
森林是蜜蜂的天然乐园,无论在树洞里,还是在树枝上,或是在灌丛间,都有着丰富的中蜂资源。在西双版纳等地的热带和亚热带密林中,还生活着大量的野生排蜂、小蜜蜂和无刺蜂。经人工驯化后的家养蜜蜂,也仍然保留着喜爱林中生活的习性。这是因为林区因具稳定而幽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充足的蜜源而形成蜜蜂的理想场所。森林里的蜜源植物,种类繁杂,数量丰富,贮蜜量大,为蜜蜂的  相似文献   

5.
昆虫世界一奇观路端正北京有一种筑巢在地下的土居蜂,体长似普通的蜜蜂,但要瘦许多,身上有黄黑相间的条纹。这种蜂是以花蜜和花粉为食的,其归巢方式与一般土居蜂迥然不同。一般的土居蜂归巢时先在巢口慢飞徘徊,然后落下来,再慢慢爬进去。而这种土居蜂就象飞机俯冲一...  相似文献   

6.
蜜蜂总科的昆虫种类极其繁多,仅土栖种类约2万种,已定名1200种,中国已陆续报道400余种。中国蜜蜂属有6种蜜蜂:黑色小蜜蜂、小蜜蜂、黑色大蜜蜂、大蜜蜂、东方蜜蜂、西方蜜蜂。  相似文献   

7.
《绿化与生活》2012,(7):38-41
蜂产业是建设绿色北京的优势生态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也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无公害要求的健康产业。近年来,北京市加大对蜂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制定和执行了多项扶持政策,成效显著,对推动首都蜂产业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意义重大。以此为契机,本刊特设专栏《蜜蜂养生大讲堂》,将分期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蜂产业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蜂产业世界。  相似文献   

8.
蒋琴 《新疆林业》2004,(1):40-41
角额壁蜂是一类野生的蜂种,属蜜蜂总科切叶蜂科的壁蜂属。该蜂种适应性强,授粉效果好,可为多种果树授粉,如:苹果、梨、桃、杏、草莓等。自然界很多授粉昆虫被杀害,造成果树授粉不良,以致落花落果严重。生产中不得不采用人工授粉,但是花费劳力大,并且授粉不均匀。为探索角额壁蜂在阿克苏地区果树上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11月8日,在首届北京密云蜂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发布了"密云区蜂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密云区将打造环密云水库周边及其辐射区域蜜蜂养殖产业带,主要以石城和冯家峪乡镇区域为主的西线将建成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中华蜜蜂保护区,以水库东、北、南三个区域的乡镇为主的东线计划建成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区"。目前,密云蜂产业已初步形成集蜜蜂种业、蜜蜂养殖、蜂产品深加工、蜜蜂授粉、蜜蜂文化、蜜蜂旅游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拥有蜂蜜、蜂王浆等生产线9条,年加工蜂蜜5000余吨,品类超过30种,以"蜜蜂大世界"为代表的蜂产业文化园区,集科普、旅游、销售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笼蜂就是用特制笼子(塑料、木笼或纤维制),把蜜蜂脱脾装入笼中进行航运、汽运等的一种快捷运蜂方式。其特点是运输量大、速度快(航运)、操作简单,节省财力,是蜜蜂南北转地的理想运蜂方式。1kg蜜蜂(两框足蜂)从哈尔滨启运到海南三亚只需不到10h,运输成本往返只需40~60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1.
杀人蜂     
杀人蜂其实是美洲的外来物种。它是人类在无意间改变了生态环境的一个典型案例。本世纪50年代中期,巴西遗传学家科尔博士从非洲带回47只毒蜂蜂后,他想研究是不是能够把这些毒蜂驯化。不料有一天实验室发生事故,有26只蜂后从实验室里飞跑了。于是这种毒蜂开始以每年300到500平方公里的速度占领周围地区,它们从最初的26只蜂后发展到今天总数超过10亿的庞大种群。自那以来,大约有超过1000的美洲人因受到成群的杀人蜂叮咬而死亡。而且这种非洲蜜蜂,已由南美洲向北迁徒进入了美国境内,目前人们已可以在德州、亚利桑那…  相似文献   

12.
蜜蜂王国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它不仅为人类酿造了香甜的蜂蜜,奉献了芬芳的花粉,而且给予了天然高级营养品──蜂王浆。 蜂王浆的作用与发展 蜂王浆的作用可以从蜜蜂王国和人类自身两个方面看。 从对蜜蜂王国里的客观事实进行直接比较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尽管蜂王和工蜂先天条件一样,都是由同样的受精卵发育而成,但正是由于后天食物营养因素的差异──蜂王一生食用王浆,而工蜂仅在幼虫期享用王浆,以后改食蜂粮,决定了蜂王和工蜂之间存在着五大差异。一是在生殖能力上,蜂王生殖器官特别发达,是王国中唯一发育正常的母蜂,它昼夜不…  相似文献   

13.
调查研究发现,研究区31个村寨,100%的村寨和38%的农户养蜂,共1281巢,产蜜5877kg,蜂产品基本自用,养蜂农户比例随民族不同和海拔不同有差异;饲养蜜蜂和无剌蜂共11个种,为西双版纳酿蜜蜜蜂的92%;农户有自己的蜜蜂分类体系和养蜂经验。认为社区养蜂有利于酿蜜蜜蜂的物种保护,建议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周年蜂事     
一月气温最低,天气寒冷。经常观察蜂群外包装状况,根据箱内声音、箱外死蜂和蜜蜂排泄物等情况,判断蜜蜂越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常清扫巢门,清除死蜂,防止火灾、鼠害和震动蜂群。二月蜂群随气温回升白天散团活动,晴天中午即能出巢进行第一次排泄飞翔。经过排泄飞翔的蜂群,蜂王开始产卵。选择晴暖天气抽查蜂群,判断饲料余缺和有无蜂王等。缺饲料的及时补充备用蜜脾,失王群诱入储备蜂王或与有王群合并。三月中旬至下旬榆树、山桃相继开花,蜜蜂春季繁殖开始。在榆树开花时,选一晴朗天气,对蜂群进行全面检查,评估越冬情况…  相似文献   

15.
黑卵蜂(Telenomus)属膜翅目缘腹细蜂科昆虫,是许多农林昆虫的卵寄生蜂。其寄生森林害虫的种类,在自然界常有较高的寄生率,对控制害虫虫口起一定作用。有些种类在人工繁殖利用中也常表现较好成效。它是抑制害虫不可忽视的重要天敌,在森林害虫综合治理中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叶片挥发物对传粉昆虫蜜蜂是否存在引诱或驱避作用,测定中蜂Apis cerana cerana和意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对巨桉叶片挥发性提取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及其嗅觉趋向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巨桉叶片提取的挥发物均能引起中蜂和意蜂不同程度的EAG反应,且对鲜叶、凋落叶挥发物反应差异显著(P0.05),对鲜叶挥发物的EAG反应更强。随挥发物含量增加,中蜂和意蜂的EAG反应值逐渐增大,对36 g鲜叶提取的挥发物EAG值均达到最高,且差异显著(P0.05)。而鲜叶质量增加到48 g时,EAG值有下降趋势;但对于凋落叶,叶片质量增加到48 g时,EAG反应达到最大值。鲜叶、凋落叶挥发性提取物均能引起中蜂和意蜂嗅觉行为反应,并具不同程度引诱作用。36 g鲜叶提取的挥发物对中蜂和意蜂的引诱率均达到最高,叶片质量高于或低于36 g时,其提取物定向作用不明显。随着凋落叶挥发物含量升高,对中蜂和意蜂的引诱率也增大,48 g凋落叶提取的挥发物对中蜂和意蜂有明显引诱作用。总体上鲜叶挥发性提取物对中蜂和意蜂的引诱率较凋落叶高,与EAG反应结果基本一致。该结果可为深入了解巨桉对蜜蜂的行为影响和巨桉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森林与养蜂     
蜜蜂的祖先居住在森林里。现在,我国的南方、北方森林中还有大量的野生蜂,就足以说明这点。野生蜂被驯化,但仍保留爱森林的生活习性,我们可以看到,家养的蜜蜂自然分群飞离后,多数飞到林中,寻觅树洞安家。森林与蜜蜂确实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什么原因呢? 林带可以阻滞气流,减低风速,这有利于蜜蜂出外采集。风,对于纤巧的蜜蜂是可怕的,三级以  相似文献   

18.
蜜蜂王国旅行历险记一个静悄悄的夜晚,我躺在床上翻看着新近从图书馆借来的一本《仿生学》,里面介绍了许许多多昆虫的故事。尤其蜜蜂和蚂蚁的那段章节,一直沸腾在我的脑海中:假如人们能在不久的将来,模仿密蜂的“语言”制造出一种“机械蜂”和“电子蜂”打入密蜂王国...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7月28日,北京市蚕业蜂业管理站在位于北京市密云县白龙潭风景区的有机蜂产品生产基地(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北京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举办了"弘扬蜜蜂精神,传播蜜蜂文化——蜂人制作活动"。此次活动,引起了业内领导、当地政府、科研人员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晰我国壳斗科植物瘿蜂昆虫种类,为瘿蜂科昆虫的野外采集、快速鉴定、及时预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采集虫瘿和室内饲养,对我国9种常见壳斗科植物上的瘿蜂昆虫种类进行调查与分类鉴定。[结果]危害我国常见壳斗科的瘿蜂科15种,隶属于8属,包括3种中国新记录和12种已知种。[结论]记录了15个种类的寄主、分布范围及虫瘿特征,并提供了12个种类的虫瘿特征照片,明确了大部分瘿蜂昆虫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