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果品市场出现了果品积压、滞销和“卖果难”现象。市场售价普遍下降了20%~40%。加上生产资料涨价和技术跟不上等制约因素的影响,有些果园呈现负效益经营。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是,品种落后,果品档次低、质量差,不受市场欢迎。品种结构单一,采收期集中,遇到外地果品冲击市场,必然造成供大于求,出现果品积压、滞销和“卖果难”现象。反观果品市场萧条现象,恰是淘汰老品种的良好机遇。下面就怎样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果树树种和品种,谈谈一些看法,供参考。1 选择的树种要服从当地果树发展的总体布局目前,各地都按当…  相似文献   

2.
陈霞 《甘肃林业》2011,(2):27-28
临夏果树生产由于发展过快、过猛,甚至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使某些树种种植面积偏大,品种配置不太合理,管理水平不高,造成果品单产较低,优质高档果品太少。加之组织化程度低、产后处理滞后,市场开拓不力,流通渠道不畅等各种因素,致使当前出现结构性和季节性果品相对过剩,部分区县果农收不抵支,严重影响果农生产积极性。一、果树业的发展现状1、品种单一、品种混乱临夏地区由于山谷多,平地少,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递降呈倾斜盆地状态,平均海拔2000米,适宜生长的果树种类不是很多,品种比较单  相似文献   

3.
我国杏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品种多,栽培品种近3000个,优质品种100个以上,是丰富的种质资源库。目前从果品发展形势看,我国果树种类结构不合理,苹果、柑桔、梨3种果树所占比例过大。因此发展杏产业大有可为,选准品种,规模发展,相信我国杏果生产的发  相似文献   

4.
南京丘陵地区果树新品种引种及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地处丘陵山区,低山丘陵面积占土地总面积64.5%,适宜多种果树的生长,这一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果树业在农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但南京市目前果树生产存在着“小而杂”的现象,集中表现为果树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栽培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和优质果率低等。为此,南京市政府和农林局在江宁区铜山建立了千亩丘陵地果树示范园,引种当前多种优良果树及其优质品种。试验表明:不仅成功引种了桃、梨、葡萄等多个果树树种新品种及其先进的栽培技术,同时,还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产业化开发技术体系和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丘陵地区的开发朝着生态经济复合型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沈阳市民对果品的需求品位不断提高,果品市场急需补充一些优质杏、李等果品。通过建立优质高效的商品杏生产基地,解决目前沈阳果品市场杏果供应不足,品种少、品质较差的问题,满足广大沈阳市民对杏果的需求。同时通过杏生产基地的建设,带动沈阳周边地区杏树生产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从而为沈阳市东部低山丘陵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可行之路。1杏生产基地建设的意义1.1杏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杏树是我国人民所喜爱的果树之一,以果实早熟甘美为特色,在初夏果品市场…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在实行果树生产责任制的实践过程中,认真总结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是促进果树生产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基本情况 北京市现有果树210万亩,7000多万株。1995年果品产量4.67亿公斤,人均果品占有量达到50公斤。在果树面积扩大和果品产量、质量提高的同时,树种和品种结构明显优化,市场供应得到改善,果农收入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果树生产结构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概述了安徽省果树生产现状,重点阐述了树种、品种及产区、种植等方面结构,列举出安徽省主要果树发展可供选择的品种.针对本省果树生产现状和国内外果业发展趋势,提出果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七五”以来,哲盟在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普遍加快了果树经济林的发展。据统计,1986年至1991年,哲盟果树面积发展了12.5万亩,引进通过省级鉴定的优良果树品种17个,推广面积8.8万亩,新建果园900多个。全盟现有10万多亩果树开始进入盛果期,年产量1.55万吨,果品加工厂由1985年的5家发展到现在的9家,年加工能力1.2万吨,产品远销京津及亚太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水果取得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高速发展,总产量已居世界首位。但我国果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品质优势,果品总体质量差,优质果不到30%,高档果不超过5%,出口量只占总产量的2%左右,且价格仅为发达国家的50%,与世界果品第一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10.
抚顺地区的果业发展一直不稳定,没有形成主导地位的品种。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要适应市场的需求,调整树种结构、优化果品质量,依靠科研和生产技术服务部门实现果品良种化,促进地区果业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地区苹果产业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出现滞销,其原因在于果品缺乏竞争力和果品加工能力弱。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调整品种结构、生产优质苹果、加快产业化进程,发展果品深加工,特别是发展苹果汁加工。  相似文献   

12.
正大兴区是北京市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有梨、葡萄、果桑、桃、杏、李、樱桃等10多个树种1000余个品种,果业已成为全区1.6万户果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梨产业是大兴区果品的主导产业,也是首都重要的梨果生产基地。2000年实施"兴果富民"工程,通过高接换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果品结构的调整,我省果树设施栽培有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了乐亭县等一批先进典型。目前我省设施果树面积已达10多万亩,每年可生产错季水果6000多万公斤,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果品多样化、优质化的要求,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振兴我省果品业和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观赏果树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观赏果树应包括观赏和生产双重内涵,以区别于果树和观果树种的概念。该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体会,对观赏果树的概念界定、功能划分和应用类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观赏果树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果树作为城市绿化树种,既可观赏花、果、树姿,又可品尝鲜美果实,已成为一种时尚。在四平、沈阳等寒地城市,应用优良抗寒冷的红鸡心苹果,龙垦杏等果树品种。株行距以3~5 m为主,同一树种,应配栽2~3个品种。苹果和梨,可按主干疏层形、平面扇形整形,李、杏以自然心形和圆头形整形为主。按树形结构要求进行短截、控枝。大量结果期后主要是疏剪回缩更新。及时发现和防治腐烂病、黑星病、食枝干害虫。  相似文献   

16.
无公害果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果树的生长环境、生产过程以及包装、储存运输中未被有害物质污染。同时,生产无公害优质果品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参照我国无公害果品标准和绿色食品标准,结合多年来在苹果、梨、桃等果树上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生产实践,就无公害果品优质生产技术措施试述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果飘香     
《绿化与生活》2005,(3):F002-F002,i001-i002
新中国成立初期,太兴区仅有果树10余万亩,果品产量不足50万公斤。到2004年,全区已有果树20万亩,果品总产1.15亿公斤,位居京郊前列,成为首都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并形成了梨、葡萄,桑椹三大主导产业和十余个树种300余个品种的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是我国果品的主要产区,果品总产量占全国第二位。其中栗、枣、梨产量占全国首位,苹果、葡萄为第三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全省范围内出现了持续不衰的“果树热”,果品产量由8亿kg增长到15多亿kg,成为全国果树生产发展最快的一个省。1986年,又取得全省丰收的好成绩,全省新发展果树187.8万亩,育果苗7.27万亩,果品总产量17.6亿kg(创历史最高水平),果品总产值9.55亿元,占全省林业生产总值的70%以上(见表1、2)。他们的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19.
以柑桔业为载休,论述果树业必须主动迎接市场挑战,并应在调整品种结构、实施优质栽培、控制面积、争创优质品牌、搞好贮藏加工、加快果品产业化进程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20.
果树是多年生高效经济作物,全疆各地以果树为经济脱贫的突破口,竞相发展,果树面积和产量急剧增长,部分果农也因此致富。但是,近几年来,一向看好的果品市场却变得实好突坏,给广大果农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如1993年区内苹果、梨、葡萄等大宗果品价格普遍降低且销路不畅,一直供不应求的香梨、贡梨(即砀山酥梨),销售后期也出现了“卖果难”的问题;1994年区内各类水果又趋紧俏,货畅价扬。今后果品市场会怎样发展,出路何在?哪些树种、品件尚可发展?成为广大果农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此,结合兵团清况,谈谈个人看法,供参考。一、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