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育种过程的灰色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小麦定量化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小麦育种过程的灰色理论,提出了包括小麦育种目标性状灰色关系分析,小麦亲本灰色分类,小麦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小麦单株灰色选择,小麦品种灰色多维综合评估、小麦品种灰色布局、小麦品种灰色相似性栽培等理论,简要地介绍了这些理论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种理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小麦定量化育种进程,运用系统论思想,将作物常规育种理论、灰色育种理论、同异理论及小麦主要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相结合,总结归纳出小麦定量化育种技术流程,包括定、配、选、比、审、用等六个基本环节。即运用灰关系分析或同异关系分析原理制定育种目标;运用亲本灰色分类或同异分类原理和杂交组合灰色评估或同异评估原理配制和评价杂交组合;运用单株灰色选择或同异选择原理选择单株或优系;运用品种灰色多维综合评估或同异比较原理进行品种(系)比较和品种审定;运用品种灰色布局或同异布局原理、品种灰色相似性栽培或同异栽培原理和病虫害灰色预测原理,科学、合理利用新品种。育种实践表明,该技术流程对于小麦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灰色系统理论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论述了灰色系统理论在小麦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小麦早代重点组合的确定,小麦单株选择,小麦品种评价和小麦品种布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论述了灰色系统理论在小麦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小麦早代重点组合的确定、小麦单株选择、小麦品种评价和小麦品种布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灰色育种理论在安麦1号和安麦7号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克服传统经验育种的局限性,笔者等将作物灰色育种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小麦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其技术路线为:采用亲本灰色分类原理选配亲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原理评估F1重点组合;采用单株灰色选择原理选择单株;采用同异分析原理综合评价品种优劣;采用灰色相似性栽培原理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采用中心灰靶布局原理确定新品种最适生态类型区.在这种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成功培育出小麦新品种安麦1号、安麦7号.育种实践证明,这种理论与方法用于指导新品种选育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选育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四川气候特点与生态条件,回顾了小麦品种选育应用情况,并对现有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开发利用进展提出了初步看法。作者结合育种实践,针对“两高一优”农业对小麦品种的要求,提出了高产、优质、高效小麦育种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选育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四川气候特点与生态条件,回顾了小麦品种选育应用情况,并对现有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开发利用进展提出了初步看法。作者结合育种实践,针对“两高一优”农业对小麦品种的要求,提出了高产、优质、高效小麦育种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克旱号小麦动态基因库的建立与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旱类型春小麦品种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根据生态育种理论,利用国内外亲本,采用阶梯式复合杂交选育而成。本文分析了克旱号小麦品种的遗传背景、遗传态势以及生态育种理论在这些品种培育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克旱号小麦动态基因库的建立及开发利用为育种者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和育种经验。  相似文献   

9.
SDS—PAGE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小麦育种工作中主要被用来确定小麦品种的烘烤品质,此外还有很多其它的用途,目前在小麦育种工作中已被广泛应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我们长期的工作经验。本文系统地介绍了SDS-PAGE在小麦育种工作中的应用及一些新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麦品种同异布局的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品种合理布局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手段,根据联系数学理论,提出了小麦品种同异布局分析方法,并阐述了其基本原理与方法步骤.利用河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资料对这种理论与方进行了应用和验证.通过与品种区域试验联合方差分析和品种灰色布局分析方法比较,证实了这种方法是可行.  相似文献   

11.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在小麦育种工作中主要被用来确定小麦品种的烘烤品质,此外还有很多其它的用途,目前在小麦育种工作中已被广泛应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我们长期的工作经验,本文系统地介绍了SDS-PAGE在小麦育种工作中的应用及一些新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抗旱类型春小 麦品种是黑龙江省 农业科学院小 麦研究所 根据生态 育种理论, 利用国内 外亲本,采用阶梯式复合杂交选育而成。本文分析 了克旱号小麦品种的遗传背景、遗传 态势以及生态育 种理论在这些品种培育过程中的具体 运用。克 旱号小麦动态基因库的建立及开发利用 为育种者提供了 宝贵的种质资源和育种经验。  相似文献   

13.
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四种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探求更加方便、快捷、有效的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分析方法,以2008-2009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结果为资料,对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方差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灰色多维综合评估方法和同异联系势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分析方法各有千秋,方差分析理论与方法较为成熟,但只能分析单一性状,综合功能差;其余三种分析方法则综合功能强,对品种评价更加客观、全面。其中,灰色多维综合评估方法和同异分析方法区分度较好,更利于辨别品种优劣,尤其是同异分析方法计算简单,方便快捷,提供的试验信息更多,能够对多个性状进行综合差异显著性检验,是开展育种工作的良好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杂交组合灰色评判分析法,对2013年山东大豆区域试验,第一组10个参试大豆新品种(系)的13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排出了各参试品种的优劣,为鉴定和评价大豆新品种(系)提供了依据和方法,可减少对育种经验的依赖,避免仅以产量来恒量品种的优劣,符合未来数字育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的鉴定是抗赤霉病遗传育种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育种工作的成效。目前鉴定小麦抗赤霉病性的方法有三大类:即人工接种鉴定法、田间自然鉴定法及生理生化鉴定法。本文对这三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并就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依据小麦群体理论产量的构成模式Y=Ymax—KS2,对育种学范畴内诸如群体结构优化、育种目标确定、育种途径选择、高产品种类型的标准、品种适应性和稳定性评价等问题,从群体产量的理论构成角度作了明析的阐述,形成了吻合于生产实际而又截然不同于以往研究的观点和认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四川多粒多小穗小麦品种选育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现有高产品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单穗重是四川小麦产量的限制因素,四川生态条件有利于小麦单穗重的形成,尤其是有利于小穗,小花的分化发育,因此,四川小麦育种应把提高单穗重作为一个主要目标,提高单穗重主要靠增加穗粒数,而增加穗粒数又主要走增加小穗数的途径,并对育种上选育多小穗品种的可能性和四川多粒多小穗品种选育的主要成就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余华 《麦类作物》1997,17(3):22-24
小麦品种抗赤霉病性的鉴定是抗赤霉病遗传育种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育种工作的成效。目前鉴定小麦抗赤霉病的方法有三大类:即人工接种鉴定法,田间自然鉴定法及生理生化鉴定法,本文对这三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并就存在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超级小麦育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级小麦育种,是21世纪的主攻目标,选育9 750~11 250kg/hm2超级小麦新品种,是小麦育种工作者共同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也是笔者常思久盼的育种目标的幻想。为加快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步伐,尽早达到育种目标,针对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的产量潜力、目标及主攻难点、选育途径进行了探讨,并为该品种的选育成功而奠定理论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小麦品种(系)在改变生态条件后出现性状分离现象的事实,提出了小麦育种的新方法─—生态遗传育种法。对生态遗传育种的理论依据、生态变异性状的遗传与选择方法及生态遗传育种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