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棉花蚜虫危害主要生育时期测试不同严重度的蚜虫危害单叶光谱,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时期、不同严重度棉蚜危害单叶光谱反射率特征,确定了其敏感波段,并建立了相应的估测模型。结果表明:棉花蚜虫单叶光谱特征明显,不同时期蚜虫单叶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区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特征,近红外波段则表现出相同的趋势。434~727 nm可作为棉叶蚜虫的敏感波段,648 nm可作为棉叶蚜虫的最佳波段。基于敏感波段建立的棉蚜叶片遥感估测模型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其中波段组合1 589-648/1 589+648建立的估算模型估算精度最高,均方根误差最小,RMSE为1.198,可作为棉叶蚜虫严重度的最佳识别模型。该研究为遥感监测棉花蚜虫光谱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取大田栽培,三次重复,以3个不同田块,在青蒿提取液处理和对照两个条件下,研究青蒿提取液处理条件下每百丛小麦叶片蚜虫量、百只蚜虫重量和蚜虫体内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以及小麦叶片可溶蛋白质含量、小麦叶片可溶糖含量、小麦叶片受伤面积、小麦叶片磷酸蔗糖合成酶(PPA)和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青蒿提取液处理条件下,每百丛小麦叶片蚜虫量、百只蚜虫重量、蚜虫体内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和小麦叶片受伤面积均比对照减少,小麦叶片可溶蛋白质含量、小麦叶片可溶糖含量、小麦叶片磷酸蔗糖合成酶(PPA)和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增加,经过方差分析,各项指标在用青蒿提取液处理和对照两个条件下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油菜田害虫主要是蚜虫和小菜蛾,应注意及时查治。蚜虫长江流域危害油菜的蚜虫主要有萝卜蚜、桃蚜和甘蓝蚜,以成虫和若虫聚集在油菜叶背心叶、茎枝和花轴上刺吸汁液危害。叶片受害后出现褪绿斑点,严重的使叶片卷曲萎缩,幼苗生长迟缓。嫩茎、花轴受害后畸形,角果受害后发育不良。适温、干旱会导致蚜虫大发生,连续阴雨天气不利于蚜虫繁殖。蚜虫还是多种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4.
不同时期受大豆蚜虫危害的作物与正常植株进行比较,其株高、叶面积和SPAD值差异显著,而叶片氮素含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大豆蚜虫对植株各生理指标影响程度不同.利用植物光谱仪测定受害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变化,大豆蚜虫危害程度可以在大豆叶片的光谱中得到响应,并认为近红外区比可见光区更具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不同时期受大豆蚜虫危害的作物与正常植株进行比较,其株高、叶面积和SPAD值差异显著,而叶片氮素含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大豆蚜虫对植株各生理指标影响程度不同。利用植物光谱仪测定受害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变化,大豆蚜虫危害程度可以在大豆叶片的光谱中得到响应,并认为近红外区比可见光区更具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蚜虫取食大豆诱导大豆异黄酮变化的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蚜虫取食大豆诱导大豆异黄酮含量和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蚜虫取食处理不仅能诱导虫害叶内异黄酮含量的显著变化,而且能诱导同株未被害叶内异黄酮含量发生类似的变化,说明蚜虫取食诱导大豆叶片植株合成3种异黄酮苷元组分及总异黄酮的反应是一种系统诱导抗性;接蚜数量不同的大豆植株间,异黄酮含量差异显著,而且在一定范围的受害程度内,大豆叶片内异黄酮含量基本一致。蚜虫取食对大豆叶片异黄酮的诱导反应与光照无关,只与植株是否被害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棉花伏蚜是指伏天高温条件下,快速繁殖而形成一类蚜虫群体。与其他时期的棉蚜相比,它繁殖速度快,发生量大,呈现暴发性危害。近几年,许多农民朋友都反映棉花伏蚜很难防除,用溴氰菊酯等高效低毒农药轮番喷施也治不住。由于抗虫棉对棉蚜的抗性低,随着抗虫棉的推广,伏蚜危害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难防难治的主要害虫。伏蚜大暴发年份若防治失误,会造成棉株叶片和蕾铃大量脱落,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近期各地对棉蚜越冬寄主及棉田蚜虫基数调查,结合天气预报及生态因素等综合分析,山西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于5月7日下发了《山西省棉花苗期蚜虫发生趋势预报》(农作物病虫预报2013年第7期)文件,预计棉花苗期蚜虫今年在全省主产棉县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危害盛期在5月中下旬,接近常年。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棉田蚜虫防治存在误区、防蚜新理念及关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棉田蚜虫防治上,存在单纯利用棉田益虫控制棉田蚜虫的误区;导致了世界各国长期以来棉田蚜虫严重为害;通过对棉田蚜虫防治误区分析,提出了新的防蚜理念及创新了防蚜措施;通过3年推广应用防蚜效果明显,已使中国新疆棉区20年来蚜虫严重危害的状况彻底改变,为棉花高产、超高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世界棉田蚜虫防治上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1蚜虫为害症状与发生特点1.1为害症状玉米蚜虫在玉米苗期群集在心叶内,刺吸植物汁液。随着玉米生长,集中在新生叶片。玉米孕穗期蚜虫多密集在剑叶内和叶鞘上,边吸取玉米汁液、边排泄大量蜜露,覆盖叶片上的蜜露影响影响光合作用,抽蓼后,玉米由于蚜虫为害,使导致花粉发育不良,阻碍授粉,使玉米雌穗接不到花粉或授粉不足,发生空秆或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