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尖眼点病,近年已成为滑县小麦的重要病害,病株因叶鞘、茎秆受害而导致穗粒数减少,籽粒灌浆不足,一般造成小麦产量损失5%~15%,严重在30%以上,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一、症状特征小麦感病后,在各生育阶段所表现症状不同,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幼苗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呈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小麦纹枯病成为小麦生产中普遍发生且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病害。该病的发生可导致小麦的穗粒数减少、粒重降低,甚至形成白穗,也可引发倒伏,对小麦的产量影响很大。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叶鞘和茎秆上。在小麦拔节后的发病初期,先在植株下部近地表处的叶鞘上出现边缘"浅褐色"、中间为"灰白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扩大后可连片形成"花秆",严重的造成支柱基部,节变黑甚至腐烂而导致"死株"现象;茎秆上病斑呈梭形、纵裂,病斑扩大后  相似文献   

3.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的一大病害,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重病田产量损失可达10%~20%.小麦纹枯病发病初期首先在小麦茎基部叶鞘上,产生黄褐色的椭圆形或菱形病斑,而后侵入茎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均可发生纹枯病.小麦发芽后,即可被侵染,播后30~40天(11月中旬)开始见病.入冬后,由于气温较低,病情基本稳定,如冬季较温暖,病情将继续加重,次年2月中旬后,病害开始蔓延.此病常在春季3、4月份较为流行.适时防治可有效控制小麦纹枯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小麦纹枯病,又称立枯病,近年来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幼苗发病.在近地表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随后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病斑.后期基部茎节腐烂.病苗枯死。成株感病,在壁部叶鞘上形成云纹状病斑,并向上部扩展,后期侵入茎壁.造成茎壁失水坏死。纹枯病将导致小麦穗粒数减少、子粒灌浆不足和千粒重降低.造成产量损失一般在10%左右,严重者达30%-40%。  相似文献   

5.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是阿勒泰地区春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2003~2005年在阿勒泰地区大面积发生,小麦发病率达55%~80%,减产20%~30%,对小麦产量及商品率均造成了很大损失。一、症状小麦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叶鞘、茎秆和穗。被害叶片初期呈水渍状半透明斑点或条斑,再沿叶脉向上  相似文献   

6.
<正>河北省是全国小麦的主要产区,是我国小麦生产的最大粮仓。近二十几年来,小麦纹枯病在河北省小麦产区大面积发生,使小麦产量及品质受到极大影响。1发病症状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主要发生在小麦拔节前后。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病斑,以后,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小  相似文献   

7.
一、原因分析(一)纹枯病危害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在出芽期、苗期、起身拔节期、小麦孕穗灌浆期及成熟期均可发生危害,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者减产40%左右。在拔节后至孕穗期,是小麦纹枯病的发病高峰期,此期小麦茎基部1~3节叶鞘上出现云纹状褐色病斑。当病菌侵入茎秆后,形成四周褐色、中间灰褐色的椭圆形眼状病斑,造成小麦传输系统被破坏,水肥供应受阻,形成枯株白穗,直至死穗,一般在田间单株发生者较多。  相似文献   

8.
安阳县小麦白穗原因及防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起小麦白穗的原因 (一)因病害引起的白穗 1、小麦纹枯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典型症状是在茎基部1—3节的叶鞘上形成椭圆形云纹状褐色病斑。后期病菌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椭圆形眼状斑,当病斑侵茎超过小麦茎秆周长3/4以上时,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枯死,形成枯株白穗。多是单株发生。  相似文献   

9.
一、引起小麦白穗的因为 (一)因病害引起的白穗 1、小麦纹枯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典型症状是在茎基部1~3节的叶鞘上形成椭圆形云纹状褐色病斑.后期病菌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椭圆形眼状斑,当病斑侵茎超过小麦茎秆周长3/4以上时,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枯死,形成枯株白穗,多是单株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一、玉米纹枯病1、症状识别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鞘、叶片、茎秆和果穗,最初多由基部叶鞘发病,从下而上逐步扩展,典型症状为在叶片、叶鞘或苞叶上形成不规则的云纹状病斑,边缘呈深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包围叶片和叶鞘直至干枯。茎秆受害后期组织松软解体,植株极易倒伏,而果穗受害时常造成腐烂,使果穗秃顶,粒重下降,影响玉米品质和产量。环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白色菌丝体,病部组织内或叶鞘与茎秆间常产生  相似文献   

11.
药剂拌种对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纹枯病(Rhizo ctoniace-realis)是南阳市小麦生产上重要的常发性病害,年发生面积19.1 ̄35.2hm2,一般病田损失产量10% ̄15%,严重田块损失可达30% ̄40%,甚至更高,已成为小麦高产稳定的严重障碍。  相似文献   

12.
纹枯病能在春季发病为害的病害很多,但目前早春发生较多、为害较重的为纹枯病,近年来在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均有发生,部分地块发生较早,防治不力,可能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应把小麦纹枯病作为早春麦田的重点防治对象。小麦纹枯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在叶鞘上,病斑为中间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扩大连片形成花秆。茎秆上病斑梭形,纵裂,病斑扩大连片形成烂茎,由于花秆烂茎抽不出穗或抽穗后形成白穗。一般在小麦群体较大,长势较好,肥水施用过多,田间湿度较大的条件下易于发病。因此应注意田间生长动态,发现病情及时防治。一般可用5%井岗霉…  相似文献   

13.
纹枯病在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黑龙江省1990年以前极少发生,以后由于水稻栽培面积不断增加,此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据报道,受害部位(高度)不同,对产量影响也不同,轻者减产7%左右,重者要减产40%~60%,如果引起倒伏,茎叶腐烂,损失更大。1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即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苗期很少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和果穗,也可侵害茎秆。最初在近地面的1~2节叶鞘发病,逐渐向上扩展。病斑初呈水浸状,椭圆形至不规则形,  相似文献   

14.
正小麦白粉病在小麦各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发生。病菌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病部最初出现白色霉点,以后逐渐扩大成白色霉斑,病斑近圆形或长椭圆形,发病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形成一大片白色至灰色的霉层。一般叶片正面的病斑比叶片背面的多,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被害重。发病最重时,整个植株从下到上均为灰白色的霉层覆盖。一、症状:(1)症状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也可发生于植株叶鞘、茎秆和穗上。一般叶正面病斑较叶背面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纹枯病,俗称云纹病、花脚秆,属真菌性病害。是近年来南方水稻经常发生的主要水稻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可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1发病症状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逐渐扩大后呈椭圆形或云形病斑,叶片病斑与叶鞘病斑相似。一般造成减产1至2成,严重发生时,减产超过3成或更多。随着水稻分蘖后、禾苗封行、温度开始升高后,水稻开始发生纹枯病、并不断扩展;进入拔节、孕穗期后,田间密度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玉米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和高产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玉米纹枯病发展蔓延较快,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发生,且危害日趋严重,减产损失在10%-20%,严重的地块可达35%。1.纹枯病的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即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苗期很少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和果穗,也可侵害茎秆。最初在近地面的1~2节叶鞘发病,逐渐向上扩展。病斑初呈水浸状;椭圆形至不规则形,中央灰褐色,边缘深褐色,  相似文献   

17.
<正>1小麦主要病虫害识别1.1主要病害1.1.1纹枯病。从播种到收获的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烂芽、死苗、花秆、烂茎、枯白穗等多种症状。返青拔节后在下部叶鞘上产生云纹状的病斑,受害茎秆上出现近椭圆形的"尖眼斑",潮湿时叶鞘上可产生白色菌丝体团和灰褐色菌核。感病植株易倒伏。1.1.2白粉病。危害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初期在发病部位产生白色粉状霉层,逐渐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后期在霉层中产生小黑点。  相似文献   

18.
<正>1发生特点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鞘、果穗和茎秆。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由下向上蔓延扩展。果穗苞叶染病也产生同样的云纹状斑。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可见到浓密的菌丝体,菌丝结成白色小绒球,后来变成褐色菌核,大小不一,发生严重的可使基部茎秆松软而折断。  相似文献   

19.
小麦纹枯病又称尖眼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夏、越冬.秋播后,菌核萌发出菌丝侵入叶鞘和茎秆,发生病害. 一、症状鉴别 秋播后病菌危害可引起烂种,不发芽.小麦苗期感病后,病部初呈暗绿色小斑,后渐扩大呈云纹状大斑,可扩展达4~5厘米.潮湿条件下,病部出现白色的菌丝,有时出现白色粉状物.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纹枯病已成为我国玉米主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其危害日趋严重,系统地综述了玉米纹枯病的症状表现病原菌及致病因子发病传播危害损失玉米对纹枯病的抗性研究及综合防治等。1.为害症状玉米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对春玉米的危害主要在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对夏玉米危害时间长,从苗期(2叶期)即发生危害。该病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基部叶鞘感病后,初在叶鞘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病斑多时,可形成云纹状灰白色大斑,使叶鞘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