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人工促进粤北石灰岩退化森林植被的恢复提供树种选择依据。通过生长调查和土壤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了广东清新县白湾石灰岩试验地7个阔叶树的早期生长表现及土壤肥力状况。结果表明:(1)任豆和喜树生长快速,其树高和冠幅年净生长量均达1m以上;枫香、铁冬青、楝叶吴茱萸、杨梅和光皮树的树高年生长量在0.5-0.9m之间,冠幅净生长量在0.3-0.5m之间。(2)土壤肥力检测结果表明,造林树种根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非根区土,反映了造林树种可改良土壤肥力,但不同树种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富集特性存在差异。铁冬青根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和有效钾含量较高;生长较快的任豆和喜树的土壤肥力较低,任豆根区的交换性钙含量明显低于其它树种。反映了树木生长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但不同树种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富集特性存在差异。(3)基本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影响石灰岩造林的主要因素,为石灰岩造林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长监测方法和土壤分析法,比较研究了广东清新县白湾石灰岩山地7个3 a生阔叶树种的早期生长表现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任豆(Zenia insignis)和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早期生长快速,其树高和冠幅年生长量在1 m以上;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铁冬青(Ilex rotunda)、楝叶吴茱萸(Tetradium glabrifolium)、杨梅(Myrica rubra)和光皮树(Swida wilsoniana)的树高年生长量为0.5~0.9 m,冠幅年生长量为0.3~0.5 m。土壤肥力检测结果显示,造林树种根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高于非根区土壤,不同树种的土壤肥力存在差异:铁冬青根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和有效钾含量较高,生长较快的任豆和喜树的根区土壤肥力并不高,任豆和枫香根区土的交换性钙含量显著低于其它树种(P0.05)。  相似文献   

3.
为了创造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对配制的花卉培养土和保定植物园拟栽培花卉的土壤进行了pH值测定。通过加入不同浓度的FeSO4溶液,对土壤进行了酸化改良试验。结果表明,花卉培养土的pH值由于配置比例不同而呈现从微碱性到强酸性的变化,保定植物园拟栽培花卉土壤的pH值为微碱性,加入酸性物质后土壤的pH值降低至中性-微酸性,适合多种花卉栽植。  相似文献   

4.
任豆(Zenia insignis)根瘤发达,固氮力强,生长快速,枝叶富含蛋白质和氮素,再生能力强,萌芽更新迅速,是一种优良的燃料、饲料、肥料和木料树种。韶关市属的英德、阳山、连县、连南、乐昌、乳源等县都有石灰岩分布,面积达755万多亩。由于这些地区岩石裸露,土层浅薄干燥,不利于林木生长,所以,长期以来这些地区林木稀少,水源缺乏,群众烧柴、用水均十分困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1984年开始在石灰岩地区推广种植任豆树。实践证明在石灰岩地区,任豆比其他树种生长得好,因此,推广栽培任豆,对解决石灰岩地区的造林绿化、燃料不足,以及发展畜牧业等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飞机草水提液对任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任豆为受体植物,研究了飞机草根、茎和叶的水提液对任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水提液对任豆的化感作用强度不同,在100%高浓度下才能明显延缓任豆种子发芽速率和显著抑制幼苗根的生长;在不同部位水提液中,叶水提液的化感作用最强,且表现出低促高抑的现象;而各部位、各浓度的飞机草水提液对任豆的发芽率、苗高和干重等重要指标均无显著抑制作用,表明任豆对飞机草的化感作用具有较强抵抗力。  相似文献   

6.
黄远洪 《绿色科技》2021,(1):147-148
为进行马尾松林套种任豆研究,提高林分质量,对上杭县才溪镇周边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分进行了套种试验.结果表明:任豆任豆的保存率、胸径生长、树高生长、冠幅生长差异极显著,其中林分郁闭度0.3~0.4套种生长效果最好,林分郁闭度0.4~0.5套种生长效果次之.在上杭县城镇周边郁闭度0.5以下的马尾松林分可大力推广种植任豆,提升...  相似文献   

7.
石灰岩地区造林绿化好树种——任豆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阐述任豆的生长特性,分析了我省石灰岩地区发展任平的几个有利因素,提出任豆造林的技术措施 。  相似文献   

8.
柿子树栽培丰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园地选择柿子树最适宜钙质土,也适于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应选择土壤肥沃疏松、地下水位较低且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地方为宜。2苗木选择选择省级以上部门鉴定的且适宜在本地栽种的、宜于推广的新品种,也可选择在本地栽培历史悠久、生长销售均良好的品种栽植。  相似文献   

9.
在吉林省及上海不同生态区的7个地点进行了玫瑰区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玫瑰耐寒、耐旱,生态适应性强,对温度和光照适应幅度较宽,不但适应北方温带、寒温带气候,甚至对亚热带气候也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玫瑰适应性强还表现在对土壤酸碱度适应的宽幅性方面,适宜在微酸性至微碱性的多种土壤上栽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正常,但要有足够的土层厚度及比较大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10.
楠竹栽培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楠竹栽培及抚育 1、造林地的选择。楠竹是浅根性树种,即需水又怕水。因此,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50厘米以上)、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从土壤的母岩来看,板页岩发育的土壤适宜于楠竹生长。石灰岩区、四纪红壤区的死黄土不利于楠竹生长,过于平坦和低矮的地方也不宜于营造楠竹速生丰产林。凡土壤过粘或积水地、瘠薄干燥且多风的地方,不适宜楠竹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综合国内有关翅荚木的研究结果,结合实地调查和引种试验情况,从生境、群落和生长规律等方面概述了翅荚木的天然分布特征,分析了各地的引种栽培现状,从翅荚木的速生性和耐低温胁迫能力方面探讨了在我国28°N以南地区引种栽培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翅荚木引种栽培中应进一步研究的重点是对其低温胁迫的机理研究和抗寒型良种选育等。  相似文献   

12.
6种珍贵阔叶树种在松阳的早期生长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东京野茉莉(Styrax tonkinensis)、翅荚木(Zenia insignis)、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毛红椿(Toona ciliate var.pubescens)、香椿(T.sinensis)6个珍贵阔叶树种在松...  相似文献   

13.
任豆树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森林滥伐现象已使世界森林遭受愈来愈严重的威胁 ,构成世界最大的陆生生态系统的北方森林在急剧消失 ,占世界森林总量 1 3左右的热带雨林更是以每年近 2× 1 0 7hm2 的砍伐速度激减。从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由于天然林资源遭受破坏 ,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如水土流失加重、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生物栖息环境恶化等。据美国《科学》杂志的一篇文章报道 ,目前全球每年流失的表土总量达 7 50× 1 0 10 t,其中中国为 5 0× 1 0 9t,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陈利秋等 ,1 998)。为此国家从 1 998年启动重…  相似文献   

14.
翅荚木优质苗木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翅荚木树干通直圆满,生长快,是优质造纸材原料,是营造短周期工业用材原料林的重要树种之一。本文针对生产上存在的翅荚木优质苗木培育等技术问题,对翅荚木裸根苗、容器苗培育过程中种子收集保存、苗圃地选择、催芽、播种、苗期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技术措施进行综合,以期为培育翅荚木优质苗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力的地理种源变异,并为浙西南地区初选一批优良抗寒种源,采集了翅荚木天然分布区湖南、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10个种源的种子,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开展了连续3年的田间苗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遭遇的极端低温为-6.1℃,全部种源苗木寒害平均受害率为71.95%,受冻苗木整株枯死,第2年不能萌发新梢;2006年遭遇的极端低温为-4.3℃,所有种源苗木没有发生寒害;2007年苗木遭遇的极端低温为-5.4℃,寒害率平均为24.91%,所有种源苗木根部没有枯死,第2年可以萌发新梢,抗寒力指标为1.04~2.88,抗寒力等级为Ⅰ~Ⅲ.不同种源翅荚木苗木田间抗寒力从大到小的排序为:贵州兴义>湖南通道>广东英德>广西靖西>湖南江华>广西桂林>广东翁源>广西忻城>云南河口>广西平果,与实验室测定的半致死温度和过冷点温度基本一致.湖南通道种源连续3年的田间育苗均没有出现明显的寒害,2007年抗寒力指标为1.04,抗寒力等级为Ⅰ,综合实验室测定结果认为其具有较强的抗寒力,在浙西南地区可以选择合适的立地试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翅荚木是我国一种特有珍稀速生树种,为寻求翅荚木最好的嫁接方法,在2008年和2009年连续2年采用L9(34)正交试验,通过试验确定翅荚木嫁接宜在每年3月初树液开始流动而未萌芽时进行,采用切接法嫁接,用一年生枝条作接穗,边采枝边嫁接,用10 mg.L-1GGR溶液浸泡2 h,嫁接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在广西忻城县喀斯特石山区对三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 (任豆间种竹子模式、金银花模式、竹子模式 )地上部分生物量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① 3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净生物量 ,显示出金银花(1 19t·hm-2 ·a-1) >竹子 (1 0 4t·hm-2 ·a-1) >任豆间种竹子 (1 0 1t·hm-2 ·a-1) ;②各种模式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主要营养 (N ,P ,K)含量 ,显示出任豆间种竹子 (75 0 9kg·hm-2 ) >竹子 (33 4 0kg·hm-2 ) >金银花(2 2 95kg·hm-2 ) ;③各种模式地上部分生物量的主要营养含量的分配 ,均显示出N >K >P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蔡乙东  曾巧如 《热带林业》2006,34(2):45-46,33
探讨任豆的育苗技术,具体对其生物学特性、种子采集和管理、容器苗营养土配方、幼苗出土及移植、病虫害防治、造林及抚育以及其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文章为西南、华南地区的石质山地造林绿化,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