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大豆霜霉病的防治 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2.
1.大豆病害防治1.1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是由东北大霜霉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  相似文献   

3.
一、大豆霜霉病的防治 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籽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粘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4.
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豆霜霉病的防治 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5.
<正>一、大豆病害及防治1.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是受东北大霜霉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如果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将会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该病发于6月中下旬,7-8月为发病盛期,多雨年  相似文献   

6.
<正>一、大豆病害及防治1.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是受东北大霜霉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如果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将会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该病发于6月中下旬,7-8月为发病盛期,多雨年  相似文献   

7.
<正>大豆生育期内受多种害虫为害,造成减产、品质下降影响产量。现将几种害虫的危害特点与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是由东北大霜霉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每  相似文献   

8.
正一、大豆主要病害及防治1、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优选良种,汰除病粒,实  相似文献   

9.
大豆生育期内受多种害虫为害,造成减产、品质下降影响产量.现将几种害虫的危害特点与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大豆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是由东北大霜霉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  相似文献   

10.
1.大豆病害防治 1.1大豆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是由东北大霜霉菌真菌侵染而发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开展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70%代森锰锌或代森锌7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或80%大生-M458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进行喷雾.上述药剂应注意交替使用,以减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正>黑龙江省是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大豆病虫害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下面就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做以下介绍。一、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  相似文献   

12.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大豆霜霉病防治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防治方法: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田间发病时可用乙磷铝300溶液或甲霜灵800倍液喷洒,每667平方米用药液4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豆的栽培历史已有5000多年,素有"大豆故乡"之称,主产地东北是世界上最适宜种大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大豆种植的黄金地带,正因如此,大豆也一直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大豆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黑龙江省是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大豆病虫害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下面就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做简单介绍。一、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大面积耕地多年连续种植大豆同一种作物,导致以取食大豆根、茎、叶为主的害虫的虫口密度逐年加大;要及时地消灭害虫,控制害虫的发生趋势,防止其大发生,就要掌握害虫的生活习性与发生特点,以便及时用药。一、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精选种子,汰除病粒,实行2-3年轮作。(2)药剂防治。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吉林省内大豆病虫害经常发生,特别是大豆霜霉病,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以下防治措施。一、大豆霜霉病的发病特征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大豆的主产地东北是世界上最适宜种大豆的地区之一,是大豆种植的黄金地带,大豆也一直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黑龙江省是大豆主产区,近年来大豆病虫害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下面简介如下。一、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大面积耕地多年连续种植大豆同一种作物,导致以取食大豆根、茎、叶为主的害虫的虫口密度逐年加大;要及时地消灭害虫,控制害虫的发生趋势,防止其大发生,就要掌握害虫的生活习性与发生特点,以便及时用药。一、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是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大豆病虫害经常发生,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针对大豆的病虫害等问题,笔者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一、大豆主要病害1、大豆霜霉病的防治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籽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  相似文献   

19.
<正>黑龙江省是大豆的主产区,近年来大豆病虫害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下面就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做以下介绍。一、大豆霜霉病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大豆霜霉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严重,呈上升趋势,发病严重地块可减产三成,已成为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一、症状识别幼苗:带病种子直接引起幼苗发病,一般幼苗子叶不显病,当真叶展开后,从真叶叶片基部开始沿叶脉出观大片褐绿斑块,其他复叶上也有相类似的症状,以后全叶变黄枯死。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密生很厚的灰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受害重的幼苗生长短小,叶皱缩以至枯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