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4年生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实生苗与扦插苗在相同自然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对马关县金城林场4年生云南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进行了生长量、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在株高、地径、地上和地下部分鲜重、干重几个指标中实生苗都大于扦插莆,实生菌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扦插苗的变异系数大于实生苗的变异系数,扦插苗的地径变异系数是实生苗株高变异系数的2.21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云南省马关县金城林场云南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营造的4年生幼林的生长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生苗造林幼树的树高、地径、生物量干重指标都大于扦插苗造林的幼树,且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实生苗造林幼树的地径变异系数是扦插苗造林幼树地径变异系数的1.1倍;扦插苗造林幼树树高变异系数是实生苗造林幼树树高变异系数的2.8倍。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山西蟒河自然保护区前庄区域,将大棚内培育的南方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定植到圃地后,对其株高、地径、发枝数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定植3a后,幼苗的株高、地径和发枝数在2个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扦插苗的株高、发枝数均高于实生苗,实生苗的地径生长量高于扦插苗。  相似文献   

4.
云南红豆杉扦插苗和实生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摸清云南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在生长和光合特性方面的特性和差异,在田间条件下,以2年苗龄的云南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实生苗和扦插苗的光响应曲线和光合生理日变化,同时对实生苗和扦插苗生长、树形和生物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红豆杉实生苗的生长量、生物量和光合生理指标都基本优于扦插苗。实生苗的冠幅和生物量较扦插苗优势明显,实生苗净光合速率(Pn)总体高于扦插苗。实生苗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存在明显的"光午休"现象,扦插苗光合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同时,实生苗对光环境和水分环境的适应能力优于扦插苗。实生苗在光补偿点和近光饱和点之间存在的光能利用区间大于扦插苗,实生苗的Pn和WUE的日积分值都大于扦插苗。  相似文献   

5.
对南方红豆杉实生苗、顶枝扦插苗和侧枝扦插苗定植3.5年后幼树的生长量(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定植3.5年后幼树的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在3个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表现较好的处理是侧枝扦插苗,其次是实生苗,较差的是顶枝扦插苗;地径和侧枝发枝数生长表现较好的均是实生苗,其次是顶枝扦插苗,较差的是侧枝扦插苗。  相似文献   

6.
<正> 我场从1988年开始进行马尾松、黄山松、湿地松、火炬松4种松树的扦插试验,1990年获得成功。1991年进行了重复试验,又获得新的突破,现已投入大田生产。1992年上述4种松树已扦插育苗达13万株,生长良好。根据1990和1991年2年的试验调查表明,这4种松树扦插生根率,扦插苗抽梢率、成苗率都达到85%以上。1年生马尾松、黄山松扦插苗平均高23.2cm,地径0.5cm,比实生苗分别高2.3cm和0.15cm;1年生湿地松、火炬松扦插苗平均高为25.9cm,地径2.4cm,比实生苗分别高2.4cm和0.1cm。另外,扦插苗比播种的实生  相似文献   

7.
对相同条件下相同种源相同苗龄东北红豆杉实生苗和扦插苗生长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相同种源同龄实生苗树高、冠幅生长要远大于扦插苗;实生苗和扦插苗不同年份生长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来看,初期实生苗要大于扦插苗,后期两者相差不多;实生苗和扦插苗生长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但规律不甚明显。  相似文献   

8.
2010年6月在普洱良种繁育基地用20月龄的云南红豆杉(实生苗、顶枝扦插和侧枝扦插)容器苗定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2011年12月对其生长量(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进行观测记录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3个处理的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各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生长表现最好的处理均是处理A即实生苗,树高和地径表现最差的均是处理C即侧枝扦插,侧枝发枝数表现最差的是处理B即顶枝扦插。  相似文献   

9.
云南红豆杉苗木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了云南红豆杉苗木分级的标准,得出1年生云南红豆杉实生苗的分级标准是Ⅰ级苗:苗高≥14.71 cm,地径≥0.27 cm;Ⅱ级苗:苗高≥11.59 cm,地径≥0.23 cm;Ⅲ级苗:苗高<11.59 cm,地径<0.23 cm.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云南龙竹实生苗质量,以其半年生实生苗为研究对象,以地径、苗高、每丛株数为苗木质量分级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法及标准差法确定苗木质量等级。结果表明:云南龙竹实生苗苗高、地径与其他生长指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以苗高、地径和每丛株数作为苗木质量等级划分的依据是可行的。经综合评定,确定云南龙竹半年生实生苗质量分级标准为:Ⅰ级苗高度≥37 cm、地径≥3 mm、每丛株数≥4;Ⅱ级苗27≤苗高<37 cm、2≤地径<3 mm、3≤每丛株数<4株;Ⅲ级苗16≤苗高<27 cm、1≤地径<2 mm、2≤每丛株数<3株。研究结果可为云南龙竹苗木等级进一步划分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根外追肥对南方红豆杉一年生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延群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4):95-96,101
对南方红豆杉1年生实生苗进行根外追肥,试验结果表明:根外追肥对苗木的高、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追肥后平均高达26~30 cm,地径为0.42~0.52 cm,而对照则分别为22.9 cm,地径0.36 cm,这表明根外追肥能促进红豆杉速生丰产,而且可以缓解红豆杉苗6~7月间的生长暂停状态。不同肥料对苗木高、地径生长的促进作用呈显著差异,其中大肥王、复合肥对苗高、地径的增长效果较大,其苗高分别比对照增加72.88%、108.50%,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92.3%、76.9%。在南方红豆杉实生苗培育生产上可推广应用复合肥进行根外追肥。  相似文献   

12.
依据相同立地条件下同龄人工林样地调查数据,分析比较思茅松扦插苗与实生苗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1)实生苗造林保存率比扦插苗高,但两者均高于90%;2)扦插苗的树高、地径生长量比实生苗大;3)扦插苗及实生苗高生长和径生长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扦插苗表现出“高胖”的形态特征,而实生苗倾向于“矮胖”。  相似文献   

13.
以1~7年生的银杏半同胞家系实生苗为材料,探讨超级苗选择的遗传基础和方法。结果表明:11~7年生苗的同龄个体间的苗高、地径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21~3年生苗的同龄个体间苗高变异均大于地径变异,同时苗高较容易测定,因此1~3年生银杏超级苗选择宜以苗高为主,兼顾地径等形质指标。3随着苗龄的增加,苗高测定趋于不便且不能准确测量,而地径测量相对容易且准确度高,因此4年生及以上苗龄的超级苗选择宜以地径为主,兼顾苗高等形质指标。4基于苗高均值加上2倍标准差作为选择标准进行初选,兼顾地径等形质指标进行复选,最终在供试的64000株7个苗龄的银杏实生苗中选出超级苗共计1744株,平均入选率为2.8%;基于地径均值加上2倍标准差作为选择标准进行初选,兼顾苗高等形质指标进行复选,最终在供试的64000株7个苗龄的银杏实生苗中选出超级苗共计2732株,平均入选率为4.3%。选出的超级苗表现出较高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K.Fu)在大理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根率,同时从圃地选择、插穗准备、扦插、插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云南红豆杉在云南省大理州的扦插育苗技术,以期为云南红豆杉批量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其中分别对扦插苗生长环境、穗条年龄、扦插月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云南红豆杉温室大棚内扦插苗成活率高于室外,2年生枝条及在2月扦插时生根率及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油橄榄实生苗与扦插苗生长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不同育苗方式下1年生油橄榄苗木间的生长差异,对以油橄榄品种佛奥同一株成龄树的种子及枝条育成的1年生实生苗和扦插苗的生长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佛奥实生苗根(地下部)、茎、叶生物量的分配较为平均;佛奥扦插苗叶片生物量的积累最多,占其总生物量的36.45%,其根(地下部)的生物量次之,占其总生物量的34.73%,其茎的生物量最少,占其总生物量的28.82%,且其叶的生物量比其茎的生物量高出7.63%。2)实生苗的苗高同地径、根生物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其地径同根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扦插苗的苗高和茎生物量、根生物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其地径同茎生物量、根生物量亦均呈显著正相关。3)实生苗和扦插苗的地上部干质量、茎干质量、叶干质量,根干质量、根直径均呈极显著差异,其根总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尖数均呈极显著差异,表明实生苗地上部长势旺盛,根系发达。4)实生苗和扦插苗的地上部生物量、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同其根(地下部)生物量间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选择野生大苗,按株行距2m×4m 雌雄比8:2营造水地沙棘园。在集约栽培条件下,定植3a 后,保存率可达94%以上,树高、地径、当年生侧枝的年均生长量逐年增加,同时冠幅迅速扩展。山地沙棘园的营造,造林成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一年生实生苗,2年生实生苗和扦插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在造林当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水杉林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杉是我国特有的用材树种,已在我省各地特别是平湖区广为栽培,并普遍表现出速生丰产的优良性能。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水杉的生长潜力,我们在全省调查70块标准地和11株解析木的基础上,加上其它一些资料,做出如下分析。立地和林分因子分析不同的立地条件和林分因子,对水杉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 1.扦插苗与实生苗从表1可以看出,扦插苗与实生苗生长差异不大,只在早期,扦插苗的生长略快于实生苗。扦插苗的胸径变异系数大多  相似文献   

18.
胡昌平 《林业调查规划》2013,38(3):105-107,126
2012年3~4月,采用样带和样方的方式对云南大理上关红豆杉基地栽培现状进行调查得知,基地人工云南红豆杉种植面积1133.4hm^2,1411871株;苗圃19.3hm^2,育苗7720820株,投资数亿元。从成活及生长情况看,实生营养袋苗优于扦插苗,就地育苗好于外地购进苗。分析认为,制约云南红豆杉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年均相对湿度和年降水量。提出增加滴灌、喷灌等设施,营造华山松、滇石栎等伴生树种,增加空气湿度和郁闭度来改善云南红豆杉生长环境。在产业发展上,建议拓宽投融资渠道,引进加工技术,建立深加工厂。  相似文献   

19.
为培育高质量的金佛山方竹实生苗,研究了种源差异和施肥措施对金佛山方竹2年生实生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贵州5个种源的金佛山方竹实生苗在苗龄13个月时的平均地径为3.6 mm、平均株高为27.6 cm、每株有5.4苗,在苗龄22个月时的平均地径为4.3 mm、平均株高52.3 cm、每株有5.5苗,竹苗地径和株高与其种子千粒质量呈显著正相关;2)施肥能明显提高2年生实生苗的质量,施肥11个月后,施肥苗木的地径、株高、每株苗数、走鞭率、最长鞭长分别较对照提高48.7%、80.6%、29.0%、112.6%、23.3%,生长表现明显好于未施肥苗。金佛山方竹2年生实生苗的质量因种源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金佛山方竹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应考虑种源因素。  相似文献   

20.
2007~2009年在普洱景谷进行了不同类型思茅松苗木造林对比试验,通过调查思茅松扦插苗与实生苗山地栽培的生长情况,分析了扦插苗留圃时间长短对造林初期思茅松生长的影响及不同育苗基质培育的扦插苗对造林初期生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思茅松扦插苗与实生苗山地栽培2年3个月后,在树高生长方面差异显著,而地径生长差异不显著,林木生长量是扦插苗好于实生苗;思茅松扦插苗在生根良好的前提下,扦插留圃时间长短对幼树生长无明显影响;林下表土与树皮碎片(1?1)混合的育苗基质所培育的扦插苗,造林后其地径、树高生长明显好于育苗基质为林下土的扦插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