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母猪产仔护理和仔猪培育是养猪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一环。因此,在生产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推算预产期,做好接产准备。母猪的妊娠期一般为111~117天,平均为114天。在实际工作中,推算母猪预产期多用“三、三、三”计算法,也就是说,从配种之日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养猪生产实践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十项措施,可使仔猪成活率提高三个百分点(达98%左右),现介绍如下。1 算准产仔时间 准确掌握母猪预产期,一般母猪妊娠期为111—117天,母猪临产前做好接生用具的准备。按排好接产人员的值班值宿工作,要做到母猪产仔时接产人员一定要到位接产,确保产一个活一个。2 剪掉新生仔猪的犬牙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大部分母猪都是夜间产仔,由于护理和接产工作不及时,造成仔猪被压死、窒息等非正常死亡,严重影响了养猪的经济效益。药物诱导母猪在白天分娩法,是近年来母猪生产繁殖中的一项新举措,而母猪白天产仔便于监控管理,又能随时调控猪舍内的温度、湿度,对提高仔猪出生成活率有着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 仔猪护理是养猪生产中的首要环节,也是养猪人员最费精力的工作,精心护理好仔猪,就能减少死亡率,提高生产效益.笔者在生产实践中,与饲养员一起,总结了点滴护理技术,以供同行参考。1 具有一定规模的母猪场,产仔期应有计划地按批相对集中,以利仔猪相互寄养.不然.甲母猪产仔数过多,乙母猪产仔数过少,产仔期相隔时间长,就难以寄养仔猪;如遇到母猪产后疾病或无乳不能带仔时,就更麻烦了.按批集中产仔不但能随便于仔猪寄养、母猪并胎,还可以几窝仔猪大小分群后让几头母猪带,这对提高仔猪成活率,确保仔猪全壮全活,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5.
仔猪护理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首要环节,护理仔猪也是饲养人员最费精力的一项工作,精心护理好仔猪,这是减少仔猪死亡率,提高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为了进一步做好仔猪的护理工作,笔者结合养猪生产实践,并与广大饲养人员一起,对如何做好仔猪的护理工作,现总结出如下系列点滴经验供参考。1集中分娩具有一定饲养规模的母猪场,要求母猪的产仔期应有计划的按批相对集中进行分娩产仔。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仔猪相互寄养,不然,甲母猪产仔过多,而乙母猪产仔数又过少,若产仔期相隔时间长,就难以寄养仔猪;如遇到母猪产后疾病或无乳不能带仔时,就…  相似文献   

6.
仔猪护理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饲养人员最费精力的一项工作,精心护理好仔猪,这是减少仔猪死亡率,提高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笔者结合养猪生产实践,对如何做好仔猪的护理工作,现总结出如下经验供参考。1具有一定饲养规模的母猪场,要求母猪的产仔期应有计划的按批相对集中进行分娩产仔。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仔猪相互寄养,不然,甲母猪产仔过多,而乙母猪产仔数又过少,若产仔期相隔时间长,就难以寄养仔猪;如遇到母猪产后疾病或无乳不能带仔时,就更麻烦了。采取按批相对集中分娩产仔,不但便于仔猪寄养和母猪并胎,还可以将几窝…  相似文献   

7.
近期,笔者在对辖区内部分养猪场(产)进行存栏母猪生产调查时发现.一些饲养户由于对母猪产仔的知识不甚了解.在接产和仔猪护理过程中处理不当,造成初生仔猪死亡率过高.为此.笔者现将初生仔猪的接产与护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猪场经营的成败,取决于母猪的生产能力.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仔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的仔猪死亡率.本文从影响母猪生产能力的各个因素出发,综述了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母猪产仔是养猪生产中最繁忙的生产工作,要全力以赴,尽心尽力,保证母猪安全产仔,仔猪健壮。常言道:“临产母猪经营好,仔猪成活母保膘。”一、分娩前的准备工作母猪临产前的半个月,对产圈要进行清扫消毒,清除圈内的污水粪便,用火碱、石灰水消毒。准备好清洁、干燥、柔软的垫草,消毒用碘酒,擦干仔猪用的干净布片,照明用灯,产仔箱,猪瘟疫苗等。同时要注意观察,当母猪外阴充血肿大,尾根下陷,乳头能挤出乳汁,母猪起卧不安时,母猪可能很快要分娩了,接产人员不能远离。冬天要防风防寒,热天要防暑降温。二、接产护理当母猪产仔时,应保持环境安静,禁…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部分母猪都是夜间产仔,由于护理和接产工作不及时,很容易造成仔猪被压死、窒息等非正常死亡,严重影响了养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经近年调研 ,总结北安市畜牧科技人员在部分养猪示范场户中推广的几项对策 ,对提高仔猪成活率取得显著成效 ,现分述如下。1 对母猪的管理1 1 产仔时间 研究证明 ,母猪最好在每年的 10~11月和 4~ 5月份配种 ,2~ 3月和 8~ 9月份产仔 ,以躲过寒冷和炎热的季节 ,这是目前农村场户养猪提高仔猪成活率的重要措施。1 2 产前护理 在母猪产仔前必须搞好防寒保温 ,防止冻死和冻伤 ,并要做好接产 ,加强对母猪和仔猪的管理。1 3 哺乳管理 有的母猪产仔多 ,而出奶的乳头少 ,遇到这种情况 ,可把多余的仔猪 ,转移给有余的乳头而又产奶多的“保姆…  相似文献   

12.
怎样使母猪白天产仔张继先,陈万清提高仔猪成活率是养猪生产中一项重要指标。而母猪与许多动物一样。有夜间产仔的习性,这便给护理带来许多不便。产仔期间尽管人们昼夜观察护理。还是难以照顾周全,仔猪难产死亡或被母猪压死的事时有发生。实践证明,采用注射氯前列烯醇...  相似文献   

13.
产房是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管理的对象包括分娩泌乳母猪和哺乳仔猪两个群体,产房管理的目的是既要给配种舍提供合格的断奶母猪,又要给保育舍提供合格的断奶仔猪。为此,本文结合养猪生产管理的实际,着重从母猪分娩前的准备工作、分娩接产技术、仔猪的寄养方法、产房母猪与仔猪的饲养管理、母猪和仔猪的断奶模式及技术等方面,探讨提高产房管理效益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仔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的仔猪死亡率.要想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洪宇 《猪业科学》2017,(11):122-123
产房是现代化养猪生产的核心,随着品种的改良,母猪的产仔数越来越多,接产工作已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关键步骤。母猪分娩时,仔猪要脱离母体内部强有力的保护,出生对仔猪来说是经历生死关的考验,因此,接产是确保仔猪快速适应外部环境,进而使其健康生长发育,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有效地接产管理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6.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在工厂化养猪条件下,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窝数与平均窝产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  相似文献   

17.
母猪产仔的接生,在猪的养殖中是最重要的一环,它关系着仔猪产出时的存活率,以后的抗病力和生长率,直接影响着养猪的效益.笔者在十多年的管理种猪场的过程中,一直采用人工守护接产,并总结了以下经验,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极高的养猪效益.其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仔猪缺乏先天免疫力,消化器官不发达,调节体温机能不全,但却是其一生中生长强度最大的时期。而且仔猪饲养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养猪生产水平的高低,对提高养猪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仔猪的护理与早期补饲成为此阶段饲养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其要点分述如下。1接产护仔1.1接产母猪分娩时必须有专人接产和助产,尤其是初产母猪,并注意做好消毒、记录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现在养母猪产仔大约有70~80%的母猪在夜间悄悄的产仔,这使饲养员不能及时发现,得不到及时接产和护理。因而造成非正常死亡的事常有发生。就宾州镇王占办的养猪场,养100多头母猪在夜间产仔的,仔猪被压死、窒息的等非正常死亡数平均比白天产仔的多2.2~2.4头。这就会影响经济效益。为此,笔者查阅资料,并经过了多次试验。对让母猪在白天产仔这个养猪生产繁殖问题加以探讨。具体做法是:在母猪产仔前1~2天,(在妊娠后112~113天)的上午7~8点  相似文献   

20.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的仔猪。养好哺乳仔猪是搞好养猪生产的基础,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为三个阶段,即出生至3日龄阶段、3日龄至3周龄阶段和3周龄至断奶阶段。1出生至3日龄阶段的饲养管理1.1安全接产,较少死亡母猪产仔时必须有专人在旁照看接产,一要擦净新生仔猪身上的粘液。先擦口鼻部,然后再擦其它部位;二要给仔猪断脐。把脐带内的血向腹部挤压,在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