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每年都要定期补充后备母猪,更换基础母猪群中胎次较高的种猪,以保证猪群合理的胎次(年龄)结构,提高种猪繁殖效率和猪群的性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每年种猪更新率大约25%-30%。小型养猪场或养猪专业户比例更高一些.  相似文献   

2.
《农村实用技术》2013,(9):18-19
1、把好种猪的淘汰、补充、更新和选留关,做好后备母猪的选留与管理1)规模化猪场要保证基础生产母猪群稳定,必需做到有计划地淘汰、补充、更新、选留种猪。按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要求,正常生产母猪群年淘汰率应在30%左右,补充、更新、选留种猪要达到35%,才能保证生产与效益不受影响。2)选留好后备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后备母猪的选留标准很重要,外貌、体型和质量是基础,数量和遗传性状是保证。但外貌和体型好不等于繁殖性能好,过于强  相似文献   

3.
汪传辉 《新农业》2010,(3):19-19
<正>猪场每年必须选留和培育出占种猪群25%~30%的后备种猪,替代老弱病残及繁殖性能降低的种猪。种猪群只有保持以青壮年优秀种猪为主的结构比例,才能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猪的繁殖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其繁殖率的高低体现在母猪年产胎数和胎产子数的多少以及子猪成活率等方面。现介绍一套母猪多胎高产综合抚育管理技术,通过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母猪年平均产胎次、胎产子数和子猪成活率分别达到2.12胎、11.8头和95.06%。具体做法如下。一、母猪选育与改造优良品种是提高猪群生产力的关键因素。要使母猪达到多胎高产,必须选择优良种猪。目前选用的母猪是大约克猪(父本)×长白猪(母本)所产生的二元杂交母猪,再用杜洛克猪作终端父本,生产出杜大长纯三元杂交商品猪。培育后备母猪需从母猪的体型外貌、产子性能、生产水平等方面进行多次筛选。后备母猪应经常运  相似文献   

5.
一.饲养目标 通过对后备种猪精细饲养,保证后备种猪充分性成熟和体成熟;防止蹄、腿损伤,使后备猪的骨骼和肌肉都得到充分发育;后备公母猪使用前合格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6.
后备母猪是体格健壮、发育良好,具有品种的典型特征和高度种用价值的种猪。对于一个猪场来说,后备母猪越来越重要了,不单纯是猪场每年需要40%的后备母猪补充,更在于后备母猪的问题多不胜数,给生产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猪场的成败往往决定于对后备母猪的重视程度。所以说,后备母  相似文献   

7.
耿燕 《云南农业》2014,(8):29-30
在养猪生产中,每年有25%~35%的母猪将被淘汰,给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适时选留优秀的后备母猪补充到生产猪群中,是提高母猪养殖效益的主要手段。阐述后备母猪的选择、选择的时期、生长发育的良好控制以及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初配年龄和体重等一系列规范化操作规程。针对后备母猪的选择、培育等重要环节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生产母猪由于疾病、饲养管理、遗传缺陷等原因,每年有25%~35%的母猪被淘汰。为了保证猪场正常生产,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就需要补充后备母猪,保证繁殖母猪群的规模,并形成以青壮龄为主体的结构比例。一、后备母猪选留的三个依据1.生长速度快选择自身和  相似文献   

9.
好的猪场,非常重视选育后备母猪工作,使优良的后备母猪不断地充实到生产母猪群当中,使能繁母猪保持在一定的规模,不断的保持更新,产仔数不断提高,出栏量越来越多。笔者结合多年的猪场生产管理经验,总结出后备母猪选育和饲养管理的经验,供大家参考。1后备母猪的来源优先考虑自繁自养种猪群所繁殖的后代,避免因引种而引入疾病。其次选择到健康、信誉好、各项生产性能优良的种猪场引种。2品种的选择作为母猪的品种,建议农村散养户优先选择产仔数多,泌乳性能好,母性好,性情温顺、耐粗食、抗病力强的母猪品种,具有这些特性的中国优良品种有:广西陆川母猪、江苏太湖猪、广东梅山猪等,可以节约饲养成本和提高成活率。大型瘦肉型猪场大多选择引进品种长白和大约克二元  相似文献   

10.
后备母猪是猪场生产的基础,是决定整个猪群生产水平的关键.情期管理对种猪产出至关重要.本文对比了不同诱情方式对后备母猪诱情效果及繁殖性能的影响,发现公猪诱情组和人工刺激组均显著提高后备母猪的发情率和繁殖性能,且公猪诱情组的提高幅度高于人工刺激组,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在非洲猪瘟发生后公猪紧缺的时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后备母猪的管理非常重要,因为成功的培育后备母猪不仅能更新母猪群、完成配种任务,最重要的还可以提高后代仔猪质量和母猪生产效率,达到满负荷生产和培育优良种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个好的猪场应有优良品种的繁殖母猪.及其相适应的饲养管理和良好的饲养环境.才能获得较大的利润。为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每年都要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也需要补充后备母猪,从而可以保证繁殖母猪群的规模并形成以青壮龄为主体的结构比例。因此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提高猪群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母猪的繁殖力是养猪生产水平高低和能否获得高效益的核心,而每年大约25%~35%的母猪因各种原因被淘汰(年龄、疾病、遗传缺陷等)。为了保证生产的均匀性和连续性,就要及时补充后备母猪。同时猪场的疾病净化也是从后备母猪开始,控制好源头,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传入基础母猪群,提高母猪的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4.
徐楠楠 《饲料博览》2014,(12):54-55
<正>母猪繁殖力是衡量养猪生产水平高低和是否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核心。很多因素都能影响母猪的繁殖力,如后备母猪的选择、适时配种、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分娩与接产和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等因素。无论是对妊娠、分娩、哺乳母猪还是后备母猪都要保持较高的饲养管理水平,才能提高母猪生产能力,使种猪场经济效益最大化。1后备母猪的选择和饲养管理1.1后备母猪选择要点后备母猪身体健康,无遗传疾病,选择生长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猪场科学养殖的关键在于提高母猪的生产力。从选择优秀的后备种猪、保持母猪良好的胎次结构、加强后备母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增加产仔数的措施、淘汰低产种猪、严格控制繁殖障碍性疾病、仔猪保健等方面对提高母猪生产力进行分析,以期指导养殖户提高养猪的科技含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使繁殖母猪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每年都要淘汰部分年老体弱、繁殖性能低下以及有其他机能障碍的母猪,这就需要补充后备母猪,从而可以保证繁殖母猪群的规模,并形成以青壮龄为主体的结构比例.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是提高猪群生产水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种猪是猪群增殖的基础.是整个养猪生产的核心。由于种猪的使用是有年限的.自然交配时公猪一般不超过两年.母猪不超过8胎。采精公猪使用3-4年。因此.只有实行科学、合理的种猪淘汰与更新制度.才能稳定或提高种猪的生产水平.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种猪:效益趋于合理,良种供不应求。表面上我国每年生产的种猪数量已接近需求量,但生产的种猪数量不等于能进人生产群种猪的数量,目前,国内出售种猪的体重一般在50千克左右,从出售阶段到进人种群生产,有近20%甚至以上的后备种猪被淘汰。由此可知,我国优良种猪市场仍有缺口,尤其是父母代种猪在一段时间里依然会供不应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湖南农业》2013,(6):32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为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结合当前生猪产能和市场消费状况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优化种猪群体结构,提高种猪生产水平加快高龄、低产母猪淘汰,优化种猪群结构,根据自身条件适当压缩母猪群规模。一般母猪的使用年限为3年。对于商品猪生产场,较为合理的结构是一二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数量的30%~35%,3~6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  相似文献   

20.
在整个养猪生产中,种母猪的品质直接影响其生产性能及后裔的生理发育,因此,提高种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是至为重要的。1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1.1后备母猪的选择挑选的后备母猪一定要健壮,体态匀称,眼睛明亮有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