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2.
3.
4.
5.
移栽密度、施氮量和施钾量对烟后稻‘深两优5814’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试验方案,通过田间试验建立烟后稻深两优5814移栽密度、施氮量、施钾量与产量的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单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为施氮量>移栽密度>施钾量;两因素互作对产量的影响为移栽密度+施氮量>移栽密度+施钾量>施钾量+施氮量。经模拟寻优表明,最优组合是移栽密度21.0万丛·hm^-2、施钾量(K2 O )138.1 kg· hm^-2、施氮量(N )143.4 kg·hm^-2,拟获得的深两优5814的最高产量为8908.18 kg·hm^-2。 相似文献
6.
7.
8.
深两优5814在建瓯市小松镇种植表现出熟期适宜、高产稳产、抗性强、米质优良等特点;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水管、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9.
深两优5814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深两优5814的主要特征特性,探讨了其作为麦茬稻栽培百亩示范片高产或超高产栽培技术,为深两优5814的推广及普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光泽县于2009年引进"深两优5814"试种成功,经连续4年种植,表现出高产、稳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米质优等优点。该品种适宜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时播种、提高田间成秧率、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化学除草、科学管理水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冬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对冬油菜各产量构成因素有明显影响,对冬油菜产量影响较大,以施纯N 18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2 051.10 kg/hm2。 相似文献
12.
13.
14.
张圣喜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5):19-20
为获得超级杂交稻最佳的N肥用量,试验用中浙优一号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处理,比较各处理对中浙优1号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N肥或单一施用N肥,不施P、K肥,产量均较低,在P、K肥使用量固定的情况下,随N肥用量增加,产量有增加的趋势.施纯N量为180 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并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当N肥用量过大,使用量超过纯N 240 kg/hm2时,产量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与玉米产量呈二次函数抛物线关系,最佳经济施氮量为259.5 ~ 327.0 kg/hm2,此时玉米产量为8 358~9 714 kg/hm2. 相似文献
16.
17.
不同施肥方式对两系杂交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旨在探明尿素撒施和表层集中施肥对两系杂超级交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两系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和两优0293为供试材料,以总氮肥施肥量为180kg/hm2,分别设置为不同施用比例和不同的追肥方式,测定分蘖动态、SPAD值、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T3和T4氮肥运筹模式能显著提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合理的氮肥后移有利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而一次性基肥施肥方法(T2)和一次性追肥方法(T5、T6)均不能协调好源和库之间的关系。尿素追肥撒施和表层集中施肥的方法对产量和氮肥的农学利用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杂交中稻品种——中浙优1号在一定磷钾肥施用水平下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合理施氮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测定不同施氯量的中浙优1号生物学性状(株高、有效穗数、成穗率、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稻谷氮含量),同时计算理论产量?[结果]水稻最高茎蘖数有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氮肥用量对生育进程及茎蘖数日均增量、总穗粒数、茎孽成穗率等影响不大,但结实率、稻谷氮含量有随氮肥用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两者呈正相关,而千粒重则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下降,表现负相关。[结论]施P2O8;45kg/hm^2.K2O9kg/hm^2情况下施氮135kg/hm^2产量最高,达7613.25kg/hm^2.在类似肥力类型土壤上以氮磷钾比为1.00:0.33:0.67,其中氮肥的45%作基肥、20%作分蘖肥、35%作穗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