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民增收渠道相对狭窄的河南而言,无疑是一个合乎民意、顺应民心的重大惠民举措,也是一个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难得的发展机遇.2006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的工作方案,郑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和相关的几个问题 1、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表述。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的简述20个字,既有手段:生产发展;也有目标:生活宽裕。既有看得见的村容整洁,也有感觉得到的乡风明,更有制度保障: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光文  朱进彬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7022-7023
叙述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以及三农问题面临的一些挑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必将把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在认识上的准确与高度统一,在行动上的科学与理性。否则,在实践中有可能产生一些偏差和不正确的做法,导致国家既花了大量的资金而农民又不满意的结果。当前,在各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尽管总体上形势很好,但也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盲目攀比、强迫命令、强求一律、包办代替等不好的苗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胡联 《现代农业》2007,(8):126-127
一、问题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在增强发展协调性.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条件。因此,在“十一五”时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都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坚持二者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目前城乡统筹的具体实现形式。在分析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福建农业》2006,(2):1-1
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充裕、乡风文明、村客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特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时农付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提取、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在自然灾害较重的情况下,粮食继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公共事业明显加强,农村社会更加稳定。但当前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及省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最大政策,我省农民收入逐年提高,2006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0元,年增长6%。全省20多个县农  相似文献   

12.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面临的困难障碍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全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入手,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正确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提出了新农村建设需要斧正的观念及破解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郑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以新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明确厂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促进了全市农业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完善.扎实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方敏 《福建农业》2006,(12):4-5
一、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加快解决“三农”问题 我国的农业问题在本质上是一个弱质产业问题,而我国人多地少的客观条件限制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单纯依靠农业无法实现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我国的农村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公共财政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弘 《甘肃农业》2007,(7):8-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纳入城乡协调发展的大局之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思路和战略转变,也是一个调整城乡关系从战略思路到战略措施的具体化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发展问题,而且也是改革问题。我省的新农村建设同样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提供动力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应该包括政治体制改革。乡镇作为我国政府体制的最末一级政府机构,  相似文献   

17.
华加荣 《新农村》2007,(2):38-3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大农民是主体。没有农民的参与,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农民的整体素质如何就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关键问题。1.新农村建设亟需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经济理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际,我国正跟据目前国情局势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设定新的发展课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9.
潘吉良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398-398,400
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以为建设新农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下的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城乡发展失衡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思路逐步具体化的过程。与以往的乡村建设运动相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更加鲜明的特征和深刻的内涵,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方向和路径选择。本文在对新农村建设内涵和目标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参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