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堆料和播种(一)棉籽壳堆料1、平铺料.经堆积发酵好的棉籽壳,在堆料前用石灰粉调整pH值为9~10,拌入少量麦糠.在塑料大棚内畦床上每隔1m长做1个土埂,埂宽8~10cm,把畦床一分为二,1个畦床分作若干个小床面,可使畦床四周多长草菇.将配好的棉籽壳均匀地铺入各个小床面内,稍稍压平整,料面撒播草菇菌种,土埂上也撒些菌种,菌种外面再盖上薄薄的棉籽壳,以不见菌种为度.  相似文献   

2.
畦床的准备 选择封行的桃园,在距桃树40~50厘米的地方,向外挖南北向的畦床,宽1.2米左右,长8~10米,并且挖筑与畦等长的丰产埂。 原料配制 原料有棉籽壳93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石膏粉2千克,生石灰3千克,另外用多菌灵100克,水130~140千克。把原料充分搅拌均匀,覆膜堆制5~7天,此期间翻堆1~2次,然后散堆凉至常温,即可进行播种。  相似文献   

3.
《福建农业科技》2010,(3):70-70
配料发酵:每667m2用稻草10t、干牛粪8.7t、过磷酸钙165kg、石膏粉270kg、尿素82蝇,进行预堆料。堆料最后要求手握料指间有1~2滴水滴下,料松软,呈棕褐色。选地做畦:选择背风向阳、易于排水的稻田。水稻收割后,在稻田四周开深沟晾田。然后按畦宽175cm、沟宽35cm做畦。沟土打碎铺在畦面上,使畦面呈龟背状,晒干畦面表土。  相似文献   

4.
一、种植前准备在30米×6朱的大棚内整地作畦,一般畦宽150厘米,包括沟宽50厘米,长15米,菇床两边各留25厘米。平菇培养料为纯棉籽壳,另加石膏2%、磷酸二氢钾0.2%、多菌灵0.2%、生石灰1%,水料比1:1.7,在拌料过程中,边加水、边加料,把拌料堆成圆锥形,用塑料农膜密闭,外层加盖草帘,让其温度升高发热24小时,杀死杂菌虫卵。  相似文献   

5.
根据一定规模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一套成功的大棚畦床栽培蘑茹高产高效技术,具体介绍了大棚构建、畦床制作、堆料配制、适宜播期、优良品种、营养液、相对湿度、棚温和料温管理等的操作关键。文中还就适宜播期、种植方式、保湿越冬和适时补充营养液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一、金福菇又称洛巴伊口蘑、大口蘑,属于高温型草生菌.以稻草、棉秆、玉米心、甘蔗渣、野草、棉籽壳等为原料,通过堆制发酵,采用野外畦床铺料播种,覆土栽培.  相似文献   

7.
<正>据试验,在塑料大棚内将番茄与平菇间作,一般每亩能净增产值2000元左右。种植前准备①做畦。在长30米、宽6米的大棚内整地做畦。畦宽1米,两畦间留出50厘米宽作人行道。畦两边各留25厘米(用于种番茄),在畦中间做50厘米宽的菇床。②配制培养料。平菇培养料主料为纯棉籽壳,另加2%石膏、0.2%磷酸  相似文献   

8.
<正> 一、生料栽培 配方可选用:稻草100千克、畜禽粪35千克、尿素1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也可选用稻草100千克、米糠或麸皮5千克、碳酸钙2千克。稻草要事先粉碎,畜禽粪要干后过筛。将上述原料用1%~2%的石灰水拌匀,水分掌握在用手捏一把手缝见水滴为准,然后建堆。料堆以1米宽、1.2米高为宜。上面可以盖上塑料薄膜,待堆内温度升到60℃后,保持24小时后翻堆,再保持2~3天,即可铺床播种。床栽事先要做畦,畦底要用石灰消毒。畦与畦之间要做成波浪式,一般料的厚度为10~15厘米,按10%~20%的用种量进行分层播种。播种完毕,上面盖5厘米左右的沙土,最上面也可以盖薄膜或报纸保湿。  相似文献   

9.
草菇是食用菌中唯一的高温型速生品种,栽培料以稻、麦草为主。其栽培新法如下:1.菇畦的准备。菇畦设在塑料大棚内,大棚上盖好薄膜及草帘。菇畦宽1米,长度不限,菇畦间距30厘米.既做人行道又做蓄水沟。在畦上横向挖凹陷式菇床,菇床宽30厘米,深20厘米,菇床之间留20厘米小土垄,菇床内喷0.2%敌敌畏和0.1%多菌灵灭菌杀虫。  相似文献   

10.
正草菇在适宜气温条件下生产周期约20天,从播种至收获第一批菇约需10天,其产量主要集中在第一批菇,每年5~9月均可栽种。根据草菇这一生产特点,笔者在农村推广栽种草菇的工作中,总结出一种新的堆料方法——有氧通气堆料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草菇培养料可选用稻草加一些辅料或单一棉籽壳栽培。建堆前,把稻草或棉籽壳暴晒1天,然后用pH值11~12的石灰水浸透,  相似文献   

11.
金针菇又名冬菇、朴菇、毛柄金钱菌等,栽培面积广泛,是一种经济效益高、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食用菌。金针菇在河南省以晚秋和初春较适宜,2~3月或10~12月均可栽培。目前多采用熟料栽培。栽培方法有瓶栽、袋栽和床栽。袋栽是当前的主要栽培方法,具有比瓶栽、床栽产量高,管理方便等优点。1培养料配方与装袋1.1培养料配方可结合当地情况,选用以下营养料的配方,各营养料配方为:棉籽壳培养料:棉籽壳78%、麸皮20%、糖1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平菇遮阳保湿,采用畦埂种菜、畦内种菇。菇床宽80厘米、深30厘米,菜埂宽1~1.2米、高20~25厘米,一埂种植两行蔓型瓜、豆。采用人字形棚架。在葡萄架下、丝瓜棚内种平菇,畦宽一般1.6米左右,可用一半面积种平菇,另一半面积作为丝瓜、葡萄生产的作业区。菇畦宽60~80厘米,畦深10~15厘米,菇畦边沿可做成宽10厘米、高5厘米的土埂,畦底采用埂式。棚架采用直立平顶棚。  相似文献   

13.
1.菇畦的准备.菇畦设在塑料大棚内,大棚上盖好薄膜及草帘保温保湿.菇畦宽1米,长度不限,菇畦间距30厘米,既做人行道又做蓄水沟.在畦上横向挖凹陷式菇床,菇床宽30厘米、深20厘米,菇床之间留20厘米小土垄. 2.栽培料处理.把稻草或麦草切成3厘米长的小段,用2%石灰水加0.5%复合肥浸泡24小时后捞出,沥去多余水分后待用.  相似文献   

14.
1.基料处理:4~10月份,基料堆酵处理时的特殊气味,往往使菇蚊等虫类趋味而来,其成虫对生产并无直接危害,但近料产卵后,其虫卵随播种进入料袋或畦床,后果极其恶劣。生产中可喷洒800倍辛硫磷翻匀后单独堆闷,但注意用药浓度不可过高,用量以每吨料10公斤药液为宜。如果虫卵量偏大,且有相当数量的幼  相似文献   

15.
1.畦床改造。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结束后,及时清除菜秧、杂草等,揭掉薄膜,在日光下曝晒一周。然后按宽80厘米,深20厘米,横向做畦,畦长以棚宽为度,每畦一侧为人行道,一侧为供水沟。人行道高于畦面10厘米,供水沟低于畦面25厘米。  相似文献   

16.
一、作床 选择水源方便、能灌能排的地方,最好林阴地,尽量避开沙滩地,南北向或顺坡作浅畦床。畦床长、宽因地制宜,一般宽1.1~1.5米,深20厘米,畦埂(作业道)60~70厘米。畦面先浇一遍透水,然后喷500倍甲基托布津和敌百虫灭菌杀虫,最好在畦面铺编织袋,畦埂覆盖旧地膜,以免浇水、下雨、揭帘时耳片溅上泥沙。  相似文献   

17.
姬松茸栽培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培养料配方、覆土材料、原料处理、栽培方式等工艺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以稻草25%、棉籽壳50%、牛粪21%作主料再添4%的辅料为配方,进行发酵料床式或畦式栽培,采用75%菜园土加25%的粗砂作覆土材料实行覆土出菇管理来栽培姬松茸,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杨大林 《新农村》2001,(7):10-10
笔者在姬松茸生产中,发现其菌丝穿透土层的能力极强,而且对水分的需求量很大。在始菇期,往往是畦床周围的土层中先于床面出菇,并且菇蕾肥硕,质量明显优于床面长出的菇,根据这一现象,笔者采用姬松茸深沟窄厢栽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此法简介如下。深沟窄厢栽培法的前期工作,如培养料配制、堆料发酵、翻堆、进料、播种、覆土、大棚搭建等工序与常规栽培法相同。所不同的一是厢沟要深。二是厢面较窄。沟深35~40厘米,厢面宽50厘米。1.开厢整畦在大棚内按厢面宽50厘米,沟宽30厘米开厢。首先将厢沟深挖20厘米,挖出的土填在厢面上,打  相似文献   

19.
<正> 1.金福菇。又称洛巴伊口蘑、大口蘑,属于高温型草生菌。以稻草、棉秆、玉米芯、甘蔗渣、野草、棉籽壳为原料,通过堆制发酵,采用野外畦床铺料播种,覆土栽培。最适温度:菌丝25~30℃,子实体20~28℃,春季接种,60天左右出菇,生产周期130天。一次接种,当年收完。产品保鲜或切片加工。 2.秀珍菇。又名环柄斗菇、袖珍菇、黄白侧耳,属于中温型木生菌。春秋两季栽培,以棉籽壳、杂木屑等为主要原料,室内外袋栽。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20.
一、栽培技术 1.拌料:选无霉变的棉籽壳或玉米芯.在阳光下曝晒2—3天后.加适当比例的水、石膏粉石灰粉和多菌灵,拌匀.闷1小时。料的湿度为60—65%。用稻草作原料,需晒干切成9—12厘米长.用1%石灰水浸—昼夜.捞起后用清水将石灰冲洗干净.沥干。拌料时以手握料在指缝中挤出水分不下滴为宜。拌好后将料堆放.闷堆24小时.第2天进行翻堆.并将克霉灵用喷雾器喷洒拌入料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