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近年来,国家大型工程项目(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南水北调等)及非农占地面积不断增加,造成部分村组农民承包土地重新调整,秋收麦播期间是土地调整的最佳时期.自国家免征农业税以来,农民越来越珍惜耕地,不情愿把自己所承包的耕地调整给其他人耕种,使正常的土地调整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不能如期进行,往往造成下茬小麦不能按期播种,小麦播期严重推迟,直接影响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2.
尽管到了21世纪.在我国许多农村.耕种土地仍是农民生活的主要来源。国家以承包地作为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并且赋予了农民享有土地承包的权利。然而,一些乡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却把集体耕地当作他们的私有财产.违法对外高价承包,中饱私囊、大发横财,这使得许多村民无地可种,生活水平不但没有随着土地承包制度的推行而提高。相反,由于承包耕地的锐减.使村民的收入降到当地生活最低保障标准以下!  相似文献   

3.
人口增减导致的承包土地不均,关系农民切身利益。依据人口增减调整承包土地不仅与物权法理相冲突,与中央稳定承包关系的精神不吻合而且实际操作难度大,调整后耕地细碎化加剧。由此得出结论:调整并不是实现公平的最佳途径。为保护新增人口土地承包经营权,提出了积极增加3类可调土地面积;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严格控制新落户人员范围,减...  相似文献   

4.
这次农村税费改革中关于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按以下办法确定:以农民第二轮合同承包、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为基础确定计税面积.对二轮承包后、经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征(占)用的计税土地并已缴纳耕地占用税的,不再作为农业税计税土地;对于二轮承包后新开垦的耕地,按规定免税到期的应纳入农业税计税土地.各级农业税征收机构要建立农业税计税土地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计税土地发生增减变化时,农业税应当同步进行调整.对有纳税任务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从事农业生产的,计税土地面积为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是稳定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客观要求。对摸清耕地实际面积,更好地落实粮食直补政策,防止土地抛荒、制止擅自改变耕地用途和私自买卖土地行为,守住"生命线",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但又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  相似文献   

6.
律师同志: 布某是某乡中山村一农民,五年前他承包了村内约三十亩的耕地。中山村与二郎山毗邻。今年六月,由于一场特大暴雨,结果二郎山发生泥石流,冲毁了同村张某、刘某的耕地。由于布某爱人去世,子女升学,一个人占有的土地面积是村中最大的。村委会诀定对布某及其他一些人承包的土地作一些调整,分一些土地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是庆阳乡得溪村农民。去年我乡遭遇一场特大暴雨,大部分土地被淹。虽然今年洪涝大部分退去,但仍有不少土地被淹。村委会决定对个别人承包的土地进行调整。由于我承包的林地面积比较大,村委会决定对我的林地进行适当调整。请问村委会可以这样做吗?读者:刘某刘某同志:林地的承包经营与耕地、草地的承包经营相比有其特殊性。林地生产经营周期长、收益慢、风险大、承包期也较长,有的林地农户需投入十几年才开始有收益。因此稳定林地承包经营权,有利于调动承包方植树造林的积极性。而且林地一般作为农民增收的手段,不象耕地那样,具有…  相似文献   

8.
当前,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的内在缺陷和深层矛盾已日渐显现出来。因此,在确保农民对承包土地的长期使用权,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经营自主权,尊重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流转选择权,保证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收益获得权,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法定处分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实行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而“土地股份制”是最佳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毛细荣 《今日农村》2002,(12):2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下简称《土地承包法》)的颁布,标志着农村土地承包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它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明确了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这必将大大提高农民对土地进行长期性投资和稳定性经营的积极性,为维持整个国家、社会秩序的稳定发挥着极端重要的作用。《土地承包法》的核心是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村土地使用权,依法规范承包当事人的行为。这部法律明确了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地承包法》肯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第一,我国土地…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4):247-248
什么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是一种物权登记。按照我国法律,对不动产物权要通过登记明确权属加强保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是依据法律规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农户承包土地的地块、面积、空间位置等信息及其变动情况记载于登记簿,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证书,以进一步明确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各项权益。这是强化对农村耕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是国家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发挥土地承包经营权效用、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权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陕西农业科学》2014,(3):50-50
答:《农村土地承包法》所讲的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相似文献   

12.
屏南县土地承包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资料.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尤其是去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珍惜土地、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争要承包土地的现象,由此也引发了一些土地承包纠纷问题.因此加强屏南县土地承包管理,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应作为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1998,(10)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1997]16号和浙江省委办[1997]70号文件精神,为全市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探索经验,今年7月,市里在祝场乡开展二轮承包试点。经过全乡干部和群众近两个月的共同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1.稳定了土地承包关系,延长了土地承包期。全乡共有8个村82个组3140户农户,其中两个村于1996年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进行土地调整时,按农民意愿根据农民需要承包了土地。其余6个村中,有2个组由于耕地被占用,造成承包土地严重不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村土地承包人对起依法承包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处分的权利.根据98年《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的承包期限为30年.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更是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的土地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以此稳定土地与农民的关系.农业部课题组早在2008年就提出实行农村土地永久制承包来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又一次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村土地承包人对起依法承包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处分的权利.根据98年《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耕地的承包期限为30年.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更是提出“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的土地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以此稳定土地与农民的关系.农业部课题组早在2008年就提出实行农村土地永久制承包来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又一次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16.
《农家顾问》2012,(11):8
《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条例》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适用于湖北省行政区域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活动。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养殖水面,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条例对土地承包做了细化规定: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  相似文献   

17.
一、深化集体林权改革,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是重要的林业生产资料,是林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及时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林地承包到户,实现“山有其主”。这是我地区农村家庭承包制度由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将大大调动我地区农民耕山致富的积极性,将大大地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正>1.承包土地的物权化,农民依据土地承包法获得的耕地林地等,将可视为金融机构合格抵押物。2.农民裁村进镇,随着物权化耕地的农庄化集中,农民将加速向乡镇、县城流动,自然村迅速减少。同时户籍政策渐进分层放开。3.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以确权为主,经营性流转试点为辅。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绥江县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灵活多样地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8863亩,占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的6.22%,广袤的田野上收获着新的喜悦。  相似文献   

20.
规范地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关系到农民享有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公正合法,应用国家的法律法规,保证规范地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是推动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的突破口,有利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发展农村生产力,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工哺农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