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一旦蜂群发生分蜂,如果处理不及时,会造成生产损失。因此,当蜂群出现分蜂征兆时,就要及时处理。1.巢继箱间加隔王板将巢箱内全部新老蛹脾提到继箱,让蜂王在巢箱产卵,保证蜜粉充足。继箱由新、老蛹脾组成,保证饲料充足,继箱也开巢门。巢箱与继箱之间加隔王板,巢箱内只有卵和小幼虫脾,加空脾;继箱可以留一个或两  相似文献   

2.
<正>1利用废旧隔王板防蜂王飞逃在蜂群的增殖期或繁殖旺季时,最让养蜂人防不胜防的就是蜂群产生"分蜂热",蜂群和蜂王飞逃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能被收回,可有的只能"望蜂兴叹"。如果将废旧的隔王板裁截一小条粘在蜂箱的前下口处,然后再将巢门板安放好,这样就有效地限制了蜂王的飞逃,给养蜂者留出了处理"分蜂热"的时  相似文献   

3.
1观察蜜蜂飞翔早春越冬的蜜蜂出巢排泄时,绕蜂场上空飞行,要趁此机会仔细观察蜜蜂的飞翔情况。越冬顺利的蜂群,蜜蜂飞翔特别有劲,蜂群越强飞出的蜂就越多。有的蜂群越冬不顺利,蜜蜂出巢时,可以看出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的蜜蜂肚子膨胀,爬到巢前的板上排泄,表明越冬饲料不良和环境潮湿;有的蜂群蜜蜂出箱迟缓,飞翔蜂少,而且飞得无精打采,表明群势弱,蜂数少;从巢门出来的蜜蜂毫无秩序地在箱上乱爬,像是寻找什么似的,如靠近箱侧,就可听到箱内有混乱声,表明群内失王。要把一切不正常的蜂群作上记号,凡失王的蜂群或有劣质蜂王的弱群应速合并。2速查…  相似文献   

4.
蜜蜂的记忆力很强 ,如蜜蜂对蜂巢的位置记得非常清楚 ,即使原蜂箱有较大距离的变动 ,外勤蜂仍能在原位上寻找 ;可是一经自然分蜂组织成新群后 ,蜜蜂就会把老巢彻底忘掉。据此特性 ,笔者曾多次利用自然分蜂群组织交尾群 ,收到了满意效果。当蜂群因自然分蜂飞逃聚团时 ,选几张有蜜的巢脾 ,放置在一空巢箱内 ,将此蜂箱放在分蜂团的附近 ,把分蜂团收捕入箱 ,找到蜂王 ,用王笼暂时关闭在蜂路中 ,盖上箱盖 ,打开巢门 ,招引工蜂聚集。待分蜂群稳定后 ,选择 2张蜜粉脾放入由巢箱组成的交尾箱中 ( 1家或多家 ) ,把收集到的分蜂群蜜蜂分配到交尾箱内 ,…  相似文献   

5.
养蜂人都知道隔王板是隔蜜板,蜜蜂在采完蜜拖着装满蜜的肚子向上爬时,钻过隔王板很费力.因此,我在继箱开一个巢门,在流蜜期让蜜蜂走上巢门,这样蜜蜂就不用钻隔王板,减轻了采集蜂的劳动强度,蜂群里进蜜也就快了.  相似文献   

6.
中蜂出逃前有以下表现:a.打开箱盖可以看到纱盖布满蜂,巢框空处的铅线上挂满蜂,箱壁上也附有蜂,但蜜蜂不上巢。b.出勤蜂比平时少:整群逃跑的几乎没有出勤蜂;分蜂群大约有50%的出勤蜂,不细心观察看不出。有以上现象出现,表明中蜂很快会飞逃或分蜂。处理方法:a.检查子脾上是否有王台,如果子脾正常就可肯定有王台,可以人工分蜂或毁掉王台;如果毁掉王台后还有以上现象,则说明还有王台没有检查到,需要继续检查,以免因分蜂逃跑造成损失。b.如果无子脾、无王台,就可肯定将会发生整群逃跑,处理方法有2种。①可采取《蜜蜂杂志》2003年第4期38页介绍的…  相似文献   

7.
新法饲养中蜂,就要把土法饲养的蜂群过箱。中蜂过箱,彻底改变了原蜂群的生活环境,扰乱了蜂群的生活秩序,须掌握一定的技术,才能过箱成功。中蜂过箱失败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过箱后一两天蜂群飞逃,二是过箱后失王。要做好过箱,我认为须掌握以下几个要领。1过箱季节:四季都行,但温暖季节最好。2蜂群状况:强弱群都行。但我认为有幼虫,特别是有成片封盖子最好。老子脾在割、绑脾时蜜蜂不易被损伤,有子则蜂群恋巢性强。分蜂季节,分蜂群过箱一定要把握时间。分蜂时蜂王已随分出的蜂群飞走,原群中只有王台。早的要在第2天出新王,迟的有可能1…  相似文献   

8.
蜂群强壮以后,采用标准蜂箱饲养的蜂群,在巢箱和继箱间加上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巢箱内产卵,是传统的管理方法。这种方法在流蜜期,既能限制蜂王无节制的产卵,又能把繁殖区和贮蜜区分开,并有利于王浆生产。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采集蜂和酿蜜蜂上继箱贮蜜,要通过隔王板。工蜂几  相似文献   

9.
方兵兵 《中国蜂业》2001,52(3):44-44
在分蜂季节到来之前 ,应加强分蜂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即蜂群经过调整 ,分群 ,准备交尾群 ,添加继箱等 ,这样才不致于发生自然分蜂。不过 ,有时还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正处于分蜂状态的蜂群 ,大量蜜蜂密集在巢箱外 ,尽管外界蜜源很好 ,亦不去采集 ;蜂王停止产卵 ,巢内仅有少量卵虫 ,王台即将封盖。那么 ,怎样处理好自然分蜂 ?割掉王台 ,增加更多的继箱 ,分群。然而 ,在分蜂热严重的情况下 ,这样做也很难控制分蜂 ,有效的补救措施是要使蜜蜂感觉到它们已经分过蜂。1 .防止分蜂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需要 1块隔王板和 1块Snelgrove板 (…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17,(8):30-31
<正>夏秋季节,外界有蜜粉源流蜜的情况下,将一群蜜蜂快速分为两群或多群,从而可实现蜂群的快速繁殖,可在短期内增加蜂群数量,扩大饲养规模,提高养蜂效益。根据养蜂实践,现介绍三种快速繁殖蜂群的好方法,以供蜂农参考。1.继箱分蜂在夏秋季节,当蜂群群势达到8~12脾,如果要分蜂繁殖,先把产卵蜂王预备好,处女王的出房时间确定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蜂群内部状况及创造适合蜂群繁殖的条件,在春繁开始时要对蜂群进行抽查和全面检查,而后 3~5 天检查一次。不同的生产季节,检查的目的不一样,检查方法有开箱检查和箱外观察 2 种。1 开箱检查 春、秋季组织繁殖群,流蜜期组织生产群,进行育王分蜂,越冬及转地放蜂前后调整群势等,都要进行开箱检查。1.1 开箱 养蜂人员立于箱侧,背向太阳,开启箱盖,放于箱旁当作坐凳 (若系继箱群,箱盖应放于箱后)。开启副盖时,先用起刮刀轻轻撬动,再用手指推移,使副盖与箱口粘着的蜂胶脱离,翻转副盖,放于箱前地上,一端搭在巢门板上,使副盖上的蜜蜂爬向巢…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年的到来,各地蜜蜂的春繁将陆续开始.现将春繁初期几件值得注意的小事报告给大家供参考. 1继箱的撤除 强群用继箱越冬效果好,春繁时要撤除继箱,将蜂群移入巢箱.时值冬末春初,气温偏低,不适于蜜蜂飞行.若操作不慎,常促使不少蜜蜂飞散,栖息在蜂群周围草垛、树干树枝、地面上冻僵、冻死.因此要尽量减少震动,不使结团的蜜蜂掉落或飞散.空继箱仍放在巢箱上,待工蜂全部进巢后或第二天撤去.我的做法是当天将蜂移入巢箱,让工蜂安全入巢,第二天上午再移走空继箱.  相似文献   

13.
有些蜂友在学习和运用“数控养蜂法” (以下简称“数控”)时并没有真正理解和领会“数控”精神 ,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用“数控”来管理蜂群 ,不但没有获得经济效益还把蜂养垮 ,于是就抱怨说“数控”不适合他的蜂群。“数控”调节巢温讲到蜂群保温“宁冷勿热” ,有的蜂友便记住了这一点 ,1 0月上旬野菊花流蜜时就把蜂群放在高高的南墙下面 ,蜜蜂落地后不能归巢 ,“爬蜂”遍地 ,就误认为患了“爬蜂病” ,急忙喂药。其实这是因为地表温度低 ,蜜蜂落地后被迅速冻麻木而不能起飞返巢。蜂群室外越冬蜂箱内不保温 ,二三脾蜂的弱群也加继箱关王越冬…  相似文献   

14.
当收捕蜂群后(指距离较近的蜂群),次日将有大量工作蜂返原巢,严重影响蜂群发展,如某些地方处理不当,还有全群飞逃可能。为此,笔者根据蜜蜂只有在分蜂与飞逃时,在蜜囊装满蜂蜜的情况下,才有随同母蜂留在新址的生物特性,作了一次人为的强制性飞逃迁巢。不仅蜂群不返巢,而且还能  相似文献   

15.
每年盛夏的隔热防暑总是个大问题,于是我想到新型隔热材料--隔热防水漆.第一年,我把隔热漆涂在大盖上,与不涂大盖的蜂群作对比,涂大盖的继箱群正午时蜜蜂不下巢箱纳凉,未涂大盖的继箱群正午继箱很少有蜂,几乎都下巢箱纳凉.  相似文献   

16.
下启昌 《蜜蜂杂志》2006,26(12):13-13
随着新年的到来,各地蜜蜂的春繁将陆续开始。现将春繁初期几件值得注意的小事报告给大家供参考。1继箱的撤除强群用继箱越冬效果好,春繁时要撤除继箱,将蜂群移入巢箱。时值冬末春初,气温偏低,不适于蜜蜂飞行。若操作不慎,常促使不少蜜蜂飞散,栖息在蜂群周围草垛、树干树枝、地面上冻僵、冻死。因此要尽量减少震动,不使结团的蜜蜂掉落或飞散。空继箱仍放在巢箱上,待工蜂全部进巢后或第二天撤去。我的做法是当天将蜂移入巢箱,让工蜂安全入巢,第二天上午再移走空继箱。2蜂群的迁移无论是同群越冬的双王群还是两箱合并组建的双王群,操作不当都可…  相似文献   

17.
蜜蜂在采完蜜拖着装满蜜的肚子向上爬,钻过隔王板很费力。因此,我把继箱开一个巢门,在流蜜期让蜜蜂走上巢门,蜜蜂不用钻隔王板,减轻采集蜂劳动强度,蜂群里进蜜也就快了。操作方法是把继箱前脸下口锯一个1.5cm长,2cm高的巢门,把锯下的木块钉在原处作巢门。在木块上方钉一弯钉子同定住木块。  相似文献   

18.
中蜂飞逃的原因有多种 ,大致可有4种主要原因 :保留分蜂意念的飞逃、缺蜜飞逃、敌害干扰飞逃和环境不适飞逃。首先谈保留分蜂意念引起的飞逃 ,这种飞逃发生于自然分蜂收捕群 ,第一次分蜂飞出的是老蜂王 ,分蜂前数天 ,侦查蜂已将要去的地方找好了 ,只等待王台的进一步成熟和适当的天气 ,这两样条件具备了便发生分蜂。蜂群被收捕安置后没有经过第二次起飞 ,数天内还存在着分蜂暂时结团意念 ,如没有子脾作恋巢诱引 ,蜂群一般都要另投新居 ,这就是老乡们常说的他们接的蜂“不坐家”的原因。蜂群发生第二次分蜂与第一次分蜂情况不同 ,天气好蜜蜂…  相似文献   

19.
我用意蜂标准箱加上中蜂框式隔王板饲养中蜂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 2 0 0 2年收到的 1群中蜂 ,现发展为几群 ;虽有蜂想飞逃 ,但没得逞。现我把方法介绍给大家 ,有类似情况的蜂友不妨试一试。用意蜂标准箱 ,在箱中用中蜂框式隔王板隔开 ,蜂箱两边各开一个巢门。刚收捕来的中蜂 ,把蜂群带王放在一边 ,这边的巢门关上 ,让工蜂通过隔王板从另一个巢门进出。通过观察两三天 ,如果蜜蜂工作正常 ,则除去隔王板 ,这边的巢门也可以打开 ;如果蜜蜂工作不正常 ,则用隔王板隔着 ,让工蜂从隔王板进出 ,过几天蜂王就要带蜂飞逃 ,因蜂王出不来 ,蜜蜂吵一阵…  相似文献   

20.
葛蓬 《蜜蜂杂志》2003,(6):32-32
书刊介绍 ,蜂友提供 ,经过实践 ,把介绍蜂王的方法归纳为 8种 ,与蜂友们交流。1 清晨闯门法在大流蜜期间 ,清晨蜜蜂尚未出巢时 ,将蜂王放在无王群的巢门口让它自己爬进蜂箱 ,或者打开箱盖把蜂王放在框梁上 ,盖好箱盖 ,尽量不惊动蜂群。2 夜间接近法夜晚 ,将无王群和有王群的箱盖、覆布同时撤除 ,夜凉 ,1~ 2小时后 ,蜂群集中 ,这时可将带王的巢脾提到无王群的隔板外 ,离 1~ 2个框距 ,或放在蜂箱的另一边 ,盖上覆布、箱盖 ,过 1~ 2天 ,将巢脾并在一起。操作时动作要轻 ,尽量避免惊动蜂群。3 乘乱混入法把无王群的脾提出 ,将蜂全部抖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