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孙兆军)据渭南日报消息,近日,临渭区渭北葡萄产业园被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确定为全国首个葡萄综合科技示范基地。临渭区渭北葡萄产业园总投资2.5亿元,核心区占地333.33hm2,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葡萄生产发展很快,但多是巨峰系品种,欧亚种葡萄发展较少,无核品种更少。为了促进无核葡萄生产的发展,丰富市场,我们对本所葡萄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的一些无核葡萄品种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认为以下六个无核葡萄品种综合性状良好,可以在我省适当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艳萍 《果树学报》2011,(6):1018-1018
9月15—18日,2011中国·渭南葡萄节暨全国第十七届葡萄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渭南市召开,会议主办单位: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渭南市人民政府;支持单位:陕西省果业局、陕西省果业协会;承办单位:中共渭南市临渭区委、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4.
我国葡萄育种一直偏重于鲜食葡萄品种.砧木育种工作未得到重视.致使我国葡萄砧木多为国外引进品种.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抗葡萄砧木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国家果树种质葡萄资源圃.经多年努力.已选育出系列多抗葡萄砧木品种.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葡萄种质资源对葡萄白腐病的抗性,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于2010年秋对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资源圃内的1 000余份葡萄种质资源的葡萄白腐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美洲种群、美洲杂种、山欧杂种、山美杂种对葡萄白腐病的抗性最强,调查的种质均未感病;欧亚种对葡萄白腐病的抗性最差,约有24.31%的种质感病。中国野生葡萄资源对葡萄白腐病的抗性很强,所调查的14个中国野生葡萄资源均未感病。  相似文献   

6.
部分葡萄品种葡萄霜霉病田间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葡萄病害,在我国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尤其是在雨水较多的地区或年份发生较重.2002年,葡萄霜霉病在北京地区大面积发生,病情较严重.我们于2002年秋,对我所葡萄资源圃内的113个葡萄品种(品系)的葡萄霜霉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渭南临渭3天销葡萄9千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从9月16日到18日,在临渭区首届"葡萄贸易洽谈会"上,当地葡萄种植户与四川达州、浙江杭州、湖北宜昌等地客商签订合同23份,销售葡萄9000吨,价值54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8.
李艳萍 《果农之友》2011,(10):10-10
9月15—18日,2011中国·渭南葡萄节暨全国第十七届葡萄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渭南市召开,会议主办单位: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渭南市人民政府;支持单位:陕西省果业局、陕西省果业协会;承办单位:中共渭南市临渭区委、渭南市临渭区人民政府。来自全国各地1383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另有日本、美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通过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引领,通过开展“扩大规模降单产、标准生产提品质、规范管理增效益”等活动,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手段,使葡萄产业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孔岑  李锦 《果农之友》2014,(10):5-5
渭南市临渭区下吉镇周边是陕西省优质葡萄种植集中地区,也是陕西省重点发展的红地球葡萄产业带,规划发展红地球20万亩,目前已发展红地球近16万亩(李中晓,2009)。由于产业发展迅速,有些果农对红地球的管理技术没有很好的掌握,一味地追求效益、产量,在农资产品的选择上看重价格,  相似文献   

11.
苗勇玲 《落叶果树》2014,46(5):12-12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目前葡萄栽培面积1.2万hm2,年产葡萄21.6万t,年销售收入13.6亿元,已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面积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随着葡萄设施栽培面积的迅速发展,以葡萄白粉病、霜霉病为主的真菌性病害发生普遍且严重,妨碍了葡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1渭南市临渭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当地政府始终坚持把葡萄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来抓,通过广泛调研考察、建设葡萄产业园等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葡萄产业经过短短20多年的发展,种植面积超过1.73万hm2,年总产量超35万t,总产值超25亿元。主栽葡萄品种为红地球、夏黑、阳光玫瑰、户太八号、克伦生、紫甜无核、新郁等,也引进了一批优良品种,扩大了早、中熟品种的种植面积,延长了供应期[1-3]。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用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 (PAS -ELISA)检测葡萄卷叶病毒的程序 ,提出了A蛋白、酶标A蛋白、抗体的适宜工作浓度及样品粗提液稀释倍数。通过对感病植株的幼叶、幼茎、老叶、老茎的检测研究 ,规范了PAS -ELISA检测技术。应用该技术 ,对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郑州葡萄圃的 39份种质及郑州地区栽培的品种进行了检测 ,保存品种的带毒率 76 .9% ,抗逆性较强的东亚种群带毒率 55.6 % ,郑州地区栽培品种葡萄带毒率为 4 5.0 %。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南方果树》2007,36(3):F0004-F0004
山东省志昌葡萄研究所是在莒昌县葡萄研究所的基础上组建的山东省第一家省级民办葡萄专业科研机构。有新品种结果试验园、农业综合观光园、果树资源圃、苗圃、高档果品生产园,江苏葡萄科技示范园、酿酒材料基地及葡萄酒厂等占地面积共计1350hm^2。年生产优质葡萄等果品2.3万吨、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几乎所有种植葡萄的国家都建有长期保存的葡萄种质资源圃,开展葡萄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工作.1990年,美国开始建立遗传资源信息网络(GRIN),在网上提供植物、动物、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等资源的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16.
葡萄叶片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资源圃内562份栽培品种叶片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葡萄资源叶片表型性状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葡萄资源在幼叶表面颜色、花青素着色、表面光泽;成龄叶形状、裂片数、泡状凸起等方面均存在着丰富的多样性。以幼叶表面红棕色、成龄叶五角形、上裂刻开张、叶柄洼半开张、锯齿双侧凸等类型居多。  相似文献   

17.
临渭区是陕西渭南市葡萄重点发展产区之一。调研分析了渭南临渭区日光温室葡萄产业培训服务、资金落实、示范带动等现状,提出了日光温室葡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旨在为渭南日光温室葡萄产业长效健康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18.
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葡萄卷叶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用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PAS-ELISA)检测葡萄卷叶病毒的程序,提出了A蛋白、酶标A蛋白、抗体的适宜工作浓度及样品粗提液衡释倍数。通过对感病植株的幼叶、幼茎、老叶、老茎的检测研究,规范了PAS-ELISA检测技术。应用该技术,对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郑州葡萄圃的39份种质及郑州地区栽培的品种进行了检测,保存品种的带毒率76.9%,抗逆性较强的东亚种群带毒率55.6%,郑州地区栽培品种葡萄带毒率为45.0%。  相似文献   

19.
《北方果树》2019,(5):I0020-I0020
企业简介:中国·铁岭英博纳葡萄庄园(原铁岭市绿鼎葡萄推广中心)、银州区葡萄专业合作社是集科研示范、营销于一体的工商注册企业。主要经营:各种葡萄苗木(绿枝嫁接)、富硒葡萄、冰葡萄酒。现有露地栽培高标准示范基地16hm^2,葡萄果树优新品种资源圃1hm^2,苗木繁育基地3.33hm^2。不求量大,但求质优,年可繁育优质纯正绿枝嫁接苗木30余万株,品种达30余个。为保证苗木纯度和质量,砧、穗自繁自育,苗圃地倒茬轮作育苗,机械化起苗。所育苗木根系发达,保证苗木栽植后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平度市现有葡萄种植面积o.8万hm^2。产量1.2亿kg,其中鲜食葡萄0.7万hm^2,产量1亿kg,分别占葡萄总面积、总产量的87%和83%,酿酒葡萄0.1万hm^2,产量0.2亿k,分别占葡萄总面积、总产量的13%和17%。平度市葡萄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一是以大泽山镇为主的鲜食葡萄栽培区,包括店子、长乐、大田、祝沟等镇,以玫瑰香、泽香、巨峰、金手指、维多利亚、红地球、摩尔多瓦等为主。二是以马戈庄镇为主的酿造葡萄栽培区,包括明村、张舍等镇,以赤霞珠、薏斯林、品丽珠、北醇、公酿等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