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3我国食药用菌栽培的菌种技术沿革 3.1我国食药用菌栽培技术的发展阶段 为了研究总结我国食药用菌栽培菌种技术的沿革,必须首先了解我国传统栽培的食药用菌栽培技术的发展阶段与特点。我国食药用菌栽培技术的发展阶段是:野生—传统栽培—新法栽培—周年栽培。  相似文献   

2.
3.4我国食药用菌纯茵丝体菌种的研制与推广(20世纪50年代) (1)1952年裘维蕃在《中国食菌及其栽培》一书(纯菌种的培制法〉中,分三个问题提纲挈领地介绍了纯菌种的配制方法:“一、培制纯菌种的设备和准备;二、如何分离菌种;三、实际应用和商业上贩卖的纯菌种”。这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首次为食药用菌栽培培制纯菌种,提供了分离方法、培养基和无菌的技术,指出了商业纯菌种生产的基本方法,奠定了用科学方法培育纯菌种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榆黄蘑是一种药食两用菌,菌种生产是榆黄蘑栽培的关键环节。该文从菌种分级、母种制作、原种和栽培种制作、接种、发菌管理和菌种质量鉴别等方面介绍了榆黄蘑菌种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4.
3.4我国食药用菌纯菌丝体菌种的研制与推广(20世纪50年代)(1)1952年裘维蕃在《中国食菌及其栽培》一书〈纯菌种的培制法〉中,分三个问题提纲挈领地介绍了纯菌种的配制方法:"一、培制纯菌种的设备和准备;二、如何分离菌种;三、实际应用和商业上贩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我国食、药用菌菌种生产管理,提高菌种质量,推广优良菌种,促进食、药用菌生产的发展,本刊全文转载了浙江省农业厅制定的《浙江省食、药用菌菌种生产管理办法(试行)》,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6.
稻草生料栽培鸡腿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腿菇又称毛头鬼伞 ,系一种真菌。为我国南方和北方春末、夏秋雨后发生的一种野生食药用菌。其幼时肉质细嫩、鲜美可口 ,色香味皆不亚于草菇。味甘性平 ,有益脾胃 ,清心安神 ,有治痔等功效。据《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记载 ,鸡腿菇热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 1 80和艾氏癌抑制率分别为 1 0 0 %和 90 % ,是珍稀食药用菌。鸡腿菇人工生产的商业潜力大 ,市场前景好。1 栽培、制种时期1 1 栽培季节  长江流域春季 3月中旬 -6月中旬 ,秋季 9月上旬 -1 1月下旬为栽培最好季节。一般除 7-8月外 ,其余季节都可栽培。1 2 制种季节 室温条件 ,菌…  相似文献   

7.
通过统计,详细列出我国可人工栽培105种食药用菌名录,并对近5年国内重点省份和主要品种的栽培食药用菌产量及主要食药用菌出口创汇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食药用菌栽培发展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展望。以期为食药用菌科研工作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谭伟 《食用菌》1998,(4):10-10
在食药用菌收集种质资源过程中,常常需尽快获得纯培养菌株,并加以保藏或作为育种研究材料。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组织分离、菇(耳)木分离、单孢分离等。菇体组织分离具有能保持原菌株种性、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等优点,是食药用菌菌种分离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笔者多年分离实践证明该技术简便易行、高效实用。  相似文献   

9.
猪苓纯菌种生产种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苓是一种珍稀名贵药用菌,商品价值极高,市场价格日益上涨,产品供不应求。野生猪苓人工栽培受种源限制,经营规模小。为了解决猪苓栽培中种苓奇缺问题,笔者从2004年开始,经过了6年的引种示范,总结了一套猪苓纯菌种生产种苓技术。现将其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菌,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经济价值极高,深受大众欢迎,野生羊肚菌供不应求.羊肚菌人工栽培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羊肚菌室外栽培已趋于成熟,但室内栽培和液体发酵仍处于发展阶段,有待继续突破.该研究回顾了国内外研究人员有关羊肚菌人工栽培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总结了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到目前为止取得的进展,主要介绍了羊肚菌菌种制备技术、大田栽培技术以及工厂化生产这3个部分内容,并提出了羊肚菌人工栽培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给羊肚菌人工栽培的继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书讯     
由洪震和卯晓岚先生编写的《食、药用菌实验技术及发酵生产》一书,将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全书十余万字,共分8章,书中通过36个实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详尽地介绍了食、药用菌基础实验、标本鉴定、菌种保藏及诱变、杂交、融合等实验技术。书中还对40余个菌种的摇瓶培养或固体发酵生产与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2.
岩金火  朱国庆 《食用菌》2003,25(3):25-25
茯苓是一种被广泛食用的食、药用菌,属腐生菌,菌丝从枯死的松根、松木上获得营养。而目前只有用松段木进行栽培,笔者近年来通过采用松木屑(锯木场的下脚料)进行山坡地栽培,已获成功。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1 菌种制作1.1 母种的制备 母种培养基:葡萄糖30g、蛋白胨15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琼脂20g,水1,000ml。在生产上一般采用组织分离法,即选个大、皮薄、有白裂花纹、内部粉质洁  相似文献   

13.
羊肚菌菌种生产是羊肚菌栽培的第一步。使用优质的菌种,栽培种培养料和营养料袋以小麦为主要原料,使用足够数量的的栽培种和营养料袋是羊肚菌栽培成功的关键。从原始菌种选择、母种生产、原种生产、栽培种生产和营养料袋制作等方面介绍羊肚菌菌种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和流程,并列出具体的数量参数和各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从晚清《农学报》中查阅的有关食药用菌文献20篇,按近代食药用菌及其栽培技术、近代食用真菌知识、食用菌罐头加工与国内食药用菌土产及贸易、我国蕈菌古籍四个方面作出简要介绍。从中反映出我国从19世纪末开始进入近代食药用菌科技萌芽期,遂使我国食药用菌生产进入到依靠经验的传统栽培与以实验为特征的近代科学相交融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正>华中农业大学菌种实验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湖北省食用菌研究所三位一体,是我国最早从事食用菌教学科研和生产开发的事业单位之一。几十年来,在食用菌的资源调查、遗传育种、栽培工艺、病虫防治、保鲜加工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可喜的成果。本中心(所)秉承多年的优良传统,自主培育和筛选了一大批优质的食药用菌菌种,欢迎选购。  相似文献   

16.
林铃 《食药用菌》2020,28(5):340-343
探索液体菌种在茶树菇栽培上的应用技术,筛选出适用液体菌种的栽培基质配方:棉籽壳87%,麸皮10%,石灰3%,含水量60%。比较应用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栽培效果:应用液体菌种菌包含水量高、pH低,原基形成较迟而整齐,初潮产量与固体菌种差异不明显;应用液体菌种菌包萌发点多、生产周期大为缩短,生产占地面积小,用工减少、成本降低,污染率低,菌包成熟度较一致,出菇较整齐,容易实现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从原种栽培种培养过程中出现污染的时间、污染部位、污染杂菌的种类入手,进行分析判断造成原种栽培种生产过程中污染的原因,针对污染原因及时进行菌种生产改进,进一步加强规范操作、规范生产,从而降低原种栽培种生产中的污染率,保证菌种生产正常进行,为食用菌栽培提供优质可靠的生产用种。  相似文献   

18.
新疆栽培食用菌已多年,但蘑菇大规模栽培还未进行.1994年以来,我们在学习内地栽培经验,结合新疆气候、土壤和水质特点,试验总结了一套适合本地大规模栽培的高产技术,并在青湖乡建成了新疆最大的生产示范基地.1997年基地内380户菇农栽培蘑菇达100000m~2,总产鲜菇700000kg,总产值达56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统一生产供应优质菌种 我们先后从上海、福建.四川等地引进111、333、176、2796、三明1号等10多个品种,经多次对比试验,以福建的2796品种最适合新疆气候条件,表现抗逆性强、产量高、菇形适中、品质较好,单产达10kg/m~2以上.可选作大规模生产用种.基地内菇农用种,由技术人员和菌种专业户统一生产供应,严格管理,逐一检验,合格的才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9.
刘磊 《食用菌》2000,22(1):15-15
目前,食用菌制种与栽培虽较广泛,但也存在着不少制约食用菌生产因素。为此,本人在总结自己和借鉴别人经验基础上,摸索出一套较为新颖的制种与栽培方法。用麦粒苇筒制作菌种,其菌丝浓白、粗壮、萌发快,生产效率为其它方法的2~3倍,成品近100%。特别是生产金针菇、香菇、灵芝等食药用菌更具有其它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现将其生产工艺介绍如下:1备料及配方 ①原材料:选用新鲜无霉变饱满的小麦、棉子壳、石膏、钙镁磷肥、麦 、草木灰、过氧化钙、食盐、磷酸二氢钾、葡萄糖,直径1~2.5cm的苇筒。②配方:A.棉子壳7…  相似文献   

20.
"胶囊菌种"是指利用冲压机械将食用菌生产(栽培)用种填压于蜂窝状塑料穴盘上,每片600颗,菌种呈锥形,上盖透气、防尘的泡沫盖片,如同我们平常服用的胶囊药物一样。胶囊菌种技术最早应用于日本、韩国的椴木香菇栽培模式,2000年以来,庆元县食用菌科技人员在引进日、韩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袋料香菇生产模式不断加以改进、完善和创新,研发成功"袋料香菇胶囊菌种繁育技术",但胶囊菌种生产的机械、容器(塑料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