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赤峰县五三公社林场坚持以造林护林为主,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以短期受益的多种经营收入养长期受益的林业生产。近三年来,多种经营收入达10万多元。去年多种经营收入45000多元,达到了自给有余。五三公社林场是1976年建场,目前有林面积达12000亩,固定职工60人。从1978年开始,实行在场记工,在场分配,公社给予适当补助的办法。几年来,他们在搞好植树造林、幼林抚育和护林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种植粮食、油料、甜菜,经营各种苗木,开办粉坊、酒坊,养猪、养羊、养牛,还办起了木工组和运输组。近三年来,多种经营收入达  相似文献   

2.
白音尔灯林场是巴林右旗的重点治沙造林林场。几年来,在‘林牧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林场在积极完成治沙造林任务的同时,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柳编事业,出现了以副促林的好势头。右旗的柳林面积达二万多亩。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过去管理措施不  相似文献   

3.
调查结果表明,我省乡村林场必须靠短期、速效、多层次的经营项目的收入来维持正常的经营,才能巩固和发展。文中分析了多种经营在乡村林场经济中的地位;介绍了乡村林场多种经营的项目和措施;并针对乡村林场多种经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南娘河林场大力发展多种经营阿龙山林业局南娘河林场打破单一木材生产的格局,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种植、养殖、加工业迅速发展,去年创产值85万元。南娘河林场是国家新开发建设的大型现代化林场,面对强大的资源优势,他们居安思危,自1991年建场以来,就把发展多种...  相似文献   

5.
为缓解资源危机,改变林业生产短期内只有投入没有收入的状况,近几年,平利县千家坪林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多种经营生产,先后办起药材厂、砖厂、炭厂,大力发展养羊、养蜂等养殖业。1994年又兴办经济园林,大上板栗、核桃、迎春等短平快项  相似文献   

6.
人多地少,林木蓄积少,收入少,已成为三门江林场所面临的一大难题。1992年全场多种经营收入只占总收入的18.8%,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木材,收入较为单一,这样的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林场经济的发展。出路只有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1990年12月,刨花板厂正式破土动工,成为我场经济腾飞的一个崭新里程碑,全场广大职工干部以高度的热情关心支持这一工作。场里集中了大量的人  相似文献   

7.
灵台县有珍珠山、百里、新集、苗家岭4个国有林场,在经营的18.92万亩林业用地中,有林地15.31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15万亩,活立木总蓄积2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7.4%。现有职工111人,其中在职职工72人。4个林场均属生态公益型造林林场,以营造防护林、保护森林资源为主,同时开展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多种经营生产。2000年国有林场经营收入105.85万元,其中多种经营收入48万元。灵台县的国有林场除苗家岭林场、新集林场属县上自办以外,百里、珍珠山两个规模较大的林场是70年代初从原林二师移交地方后,逐步划转县上管理的。这两个林…  相似文献   

8.
多种经营使五家村林场过上好光景孟君丽武川县五家村林场以林为本。走多种经营的路子,逐步摆脱了困境,过上了宽裕的好日子。五家村林场建于1964年,共有职工58人。总经营面积32万亩,其中有林地7.2万亩;农耕地2000亩,林木总蓄积12万立方米。1992...  相似文献   

9.
五台山森林经营局是省直九大林区之一,经营总面积43.2万亩,有林地面积29.7万亩,活立木蓄积154万立方米、全局现有职工(包括离退体职工)617人,是一个经营面积小.林地资源少.经济基础薄弱的林区。“七五”期间.全局经济收入一直徘徊在600万元以下。“八五”期间.林局党委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以短养长”的指导方针,以“增资源、增效益、增活力”为主攻方向,以“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为奋斗目标,狠抓林业生产建设,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到“八五”期末,全局经济总收入达到1468万元,多种经营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达到了1071万元,是“八五”初期的5.3倍。而且,3个贫困林场全部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一、全面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商洛地区共有国有林场18个,其中有10个林场属于造林性林场,总经营面积211.3万亩,占全地区林业用地面积的10.5%,有林场面积131万亩,森林总蓄积600万立方米,占到全地区森林总蓄积的25.3%,有在职职工981人。1996年18个国有林场共完成造林1.6万多亩,其中营造经济林3366亩,营造速生丰产林2700亩,育苗521亩,完成中幼林抚育16904亩,低产林改造1570亩。自营总收入达到1752万元,其中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及其它收入647万元占总收入的36.9%,与1995年相比较自营总收入提高18.6%,贫困林场由1995年的10个下降到6个。  相似文献   

11.
我场是1953年初建立的杜仲专业林场,实际经营面积10300亩,现有职工87人,场设3个林区管理站.我场1973年被确定为外贸出口杜仲基地,十余年来,共提供出口杜仲皮778公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认真贯彻“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坚持改革,调整结构,开办工副业及第三产业,收入不断增长。1978年多种经营收入4万多元;1984年收入5.8  相似文献   

12.
陈堆全,福建省永春碧卿国有林场场长。他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林场管理结合起来,推行“减员增效、工效挂钩”的制度,转 换了林场的经营机制,把一个场小(3.7万亩)、地瘦、人多的小型国有林场,变成了活立木蓄积以每年3.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经济收入每年10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的“全国百佳林场”,其中多种经营收入翻了三番,2002年实现产值819万元,销售利润218万元,他本人也获得首届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的称号  相似文献   

13.
巴盟杭锦后旗沙海公社四支林场,是在1959年诞生的。这个场的前身是个林业专业队。在建场的初期,共有七个劳力、二头牲畜,经营着一千多亩幼林。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这个场认真地贯彻了以林为主,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生产方针,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仅在1956年这一年内就完成造林四百多亩,育苗四十六亩,幼林抚育七百多亩,收获粮食一万多斤,副业收入七百多元,总计达二千五百多元。沙海公社四支林场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林场是设在人烟稀少的旷野里,这里条件很差,除了人、畜外,没有什么设备,工友们没有房子住,就住在用草杆搭起  相似文献   

14.
为了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力发展养猪事业,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包头市固阳区国营林场在“以林为主,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把养猪事业当成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为猪粪在林业生产上也是不可缺少的有机肥料,每头猪一年可积肥2,000斤,猪肉除供林场职工食用外,还可将猪鬃、猪毛等工业原料卖给国家,既能增加林场收入,又能支援国家建设,同时这个林场在养猪上也有许多有利条件,如猪舍和饲料等都很容易解  相似文献   

15.
改革增活力自立求发展科左中旗东苏林场始建于1959年的东苏林场,坚持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全面发展的生产建设方针,深化改革,挖掘内部潜力,有效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一、统一认识,更新观念。东苏林场经营面积33.6万亩,有林地15.7万亩,活...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邻水县国有黄草坪林场始建于1958年,经营面积38168亩。长期以来,黄草坪林场以采伐森林为主要收入来源,过着吃穿不愁的安稳日子。天保工程实施以后,林场惟一的收入来源彻底断流,尽管国家对天保工程实行了补助政策,但对于拥有职工127人(在职职工74人,离退休53人)的黄草坪林场来说,还是杯水车薪。1999年5月起,职工工资全面停发。1999年8月,刘元树调任黄草坪林场场长兼党支部书记。他积极推进林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集体和职工自营经济,彻底打破劳动用工和劳动分配“吃大锅饭”制度,实行分散经营、集约化管理,增加了职工的收入。2003年,全场育苗286.8亩,全场自营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人均收入近2万元。林场经济的繁荣和职工收入的增加,不仅促进了资源的保护和建设,还改变了林场长期单纯依靠国家投入的方式,拓宽了林场融资渠道,实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刘元树也获得了全国绿化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二届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等光荣称号,今年5月前夕,他又荣获全国劳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武威市石羊河林业总场是全省最大的以营造防风固沙林为主的国营骨干造林林场,组建于1964年,全部处于风沙前沿和沙漠腹地,主要承担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和武威“北治风沙”的生态建设任务。总经营面积89.34万亩,现有职工680人,生产经营主要以营造防风固沙林和管护现有防风固沙林为主,兼营种植业、果枣业、畜牧业、葡萄产业等多种经营,2001年多种经营总产值615万元,实现收入325万元。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林场进行了结构调整,加快了产业开发的步伐,建立了初具规模的生态经济型林业…  相似文献   

18.
邕宁县苏圩镇佳棉村,利用本村山多的自然优势,于一九六六年办了一个集体林场.造林时用了营养砖育苗,机耕整地,人工挖坑植树,仅用三年时间造林3000亩.在办场过程中,认真贯彻“以林为主,多种经营,以短养长,综合利用”的方针,二十多年来,林场经营面积已发展到4300亩,其中用材林4225亩,竹林50亩,果树5亩,还有鱼塘20亩,到一九八六年底止,林场累计总  相似文献   

19.
国有辽宁本溪县清河城林场有林地面积 4.3万亩,总蓄积量 32.7万立方米,年采伐量 4000立方米,生产木材 3000立方米。全场职工总数 110人。 1981年开始到 1994年共发展建设红松种子园 1085亩,改建红松种子林 3900亩。从 20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红松种子开始有所收入,而且逐年提高。 2000年该场红松林种子收入达到 130万,与全年木材收入持平。红松种子成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近三年清河城林场响应辽宁省林业厅大力发展果材兼用林的号召,投资 30万元,新造红松果材兼用林 2400亩。同时加强对现有红松林的抚育爱护、促进提高结食量,红松…  相似文献   

20.
1993年,我区乡村集体林场已发展到8098个,比1992年增多568个;经营面积1620.24万亩,有林面积1248.91万亩(其中经济林占65.7万亩),林木蓄积量2895.76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429.41万根,分别增多223万亩、227.18万亩、203万立方米、138.44万根;完成造林面积180.67万亩。抚育间伐生产木材38.5万立方米,分别增多14.28万亩和5.68万立方米;全年总收入10529.7万元,其中多种经营收入2061.58万元,年平均每个场员创收3051.73元,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