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猪妊娠期的营养代谢,尤其是脂质代谢与体脂沉积存在密切关系。妊娠期母猪的脂质代谢特征,不仅决定了母猪妊娠期的体脂沉积规律,而且对仔猪初生性能和母猪泌乳性能产生关键的影响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妊娠期母猪体脂的过度沉积,会引起胎盘脂质毒性,导致胎盘产生慢性炎症,提高了胎盘的氧化应激水平,从而阻碍胎盘的血管发育,导致弱仔的产生,使初生仔猪的初生重不均匀。另一方面,妊娠期体脂过度沉积时,妊娠后期血液中非酯化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从而导致系统性慢性炎症反应,是降低围产期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的重要原因,并降低母猪泌乳期采食量。在母猪妊娠日粮中应用具有高水结合力、强吸水膨胀性和快速发酵特征的功能性纤维,不仅能提高限饲条件下妊娠母猪的饱腹感和饱感,并有效防止和改善母猪便秘;而且能调节肠道菌群组成,快速生成大量的短链脂肪酸,能有效改善母体的炎症状态,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此外,所产生短链脂肪酸代谢后,能生成C15和C17等奇数碳链脂肪酸,也对提高母猪围产期胰岛素敏感性有重要作用。因此,控制妊娠期适宜的体脂沉积,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的关键控制点;在妊娠母猪日粮中合理运用功能性纤维,是调控母猪妊娠期体脂沉积有效的营养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喂发酵饲料对母猪和哺乳仔猪生产性能和粪便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分2个饲养阶段(妊娠后期和泌乳期)进行,每个饲养阶段设2种饲粮(基础饲粮和发酵饲料)。结果表明:妊娠后期饲喂发酵饲料有提高母猪采食量、乳成分中脂肪和乳糖含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0.05P0.10);在泌乳期饲喂发酵饲料能显著提高母猪的采食量(P0.05)。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分别单独饲喂发酵饲料时,均显著提高母猪的泌乳量(P0.01),提高哺乳仔猪的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提高粪便中乳酸菌的数量(P0.01),降低大肠杆菌数量(P0.01)。2个时期均饲喂发酵饲料对提高母猪泌乳量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改善母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区系结构的效果更佳。由此可见,在妊娠后期或泌乳期饲喂发酵饲料均能够提高母猪泌乳量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改善母猪肠道微生物菌群区系,且2个阶段不存在交互作用,在妊娠后期和泌乳期同时饲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泌乳期间的低采食量会导致母猪体储备的过度损失而显著降低体重和背膘储备 ,延长断奶到重新交配的时间 ,降低妊娠率和产仔数 ,缩短母猪的使用年限。母猪泌乳期间的饲喂水平也会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 ,母猪泌乳期间饲料消耗同产奶量直接相关 ,采食量增加 ,产奶量也会有较大提高 ,产奶量的高低会影响哺乳仔猪的生长速度。提高母猪泌乳期饲料采食量的方法之一是确保母猪妊娠期间不要过度饲喂。母猪泌乳期的饲料采食量和妊娠期的饲料采食量呈负相关 ,妊娠期的饲料采食量增加 ,泌乳期的饲料采食量则下降。因此 ,妊娠期的饲料采食量应减少 ,否则妊娠…  相似文献   

4.
3粉末脂肪在母猪的研究与应用 在母猪日粮中添加粉末脂肪对母猪具有重要意义。母猪在泌乳期对能量需求很高,在日粮中添加脂肪可有效的满足母猪泌乳需要,提高母猪泌乳量及采食量,增加乳中脂肪含量,为仔猪提供更多的能量,提高仔猪生产性能。由于母体可通过胎盘将部分脂肪转运至仔猪体内沉积,因此,妊娠后期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还可使新生仔猪体内储存的脂肪增加、肝糖元提高,仔猪存活率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植物提取物(母猪乐)对母猪乳房保健及泌乳性能的改善作用,选择体况、胎次和预断奶个体重提高1.51 kg、成活率提高4.18个百分点;综合经济效益分析,母猪乐组实际每头母猪产期接近的224头分娩前15 d妊娠母猪,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常规母猪饲粮,母猪乐组在常规母猪饲粮基础上添加母猪乐2 kg/t,试验期40 d,考察母猪泌乳量、仔猪断奶重和母猪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母猪乐组母猪产后日采食量提高0.96 kg、日泌乳量增加1.92 L,仔猪每胎比对照组多收益70.26元。  相似文献   

6.
妊娠母猪饲粮的粗纤维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母猪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好于生长猪 ,并且妊娠期间的采食量与饲粮能量浓度有很大关系 ,因此适于饲喂高纤维的低能饲粮。研究表明 ,妊娠至分娩以及断奶期间 ,向母猪饲粮中添加粗纤维 ,可明显增加仔猪头数及其成活率。妊娠期间饲喂粗纤维还能改善泌乳期母猪采食量 ,但同时降低了妊娠期母猪增重和初生仔猪重 ,减少妊娠期母猪的一些典型行为如啃栏等。向母猪饲粮中添加过量粗纤维的影响因素很多 ,但最重要的两个是 ,中性洗涤纤维的进食量和粗纤维的来源。因纤维性饲料原料的物理特性及其粪便产量大 ,而限制了其在饲粮中的应用。在妊娠期使用…  相似文献   

7.
母体是仔猪胚胎期和初生时唯一的营养来源,也是哺乳期主要的营养源。妊娠期和泌乳期母体的营养和体况不仅影响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而且直接决定仔猪的生长。妊娠期添加纤维日粮能升高母猪血液VFA浓度,特别是乙酸浓度,它可以直接合成乳脂,提高乳汁能量。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调整母猪饲料组成可以改善产奶量和乳成分,从而影响仔猪生长性能。本文从仔猪的生理特点、日粮养分尤其是纤维和脂肪对母猪泌乳、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的影响以及调控仔猪生长的分子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全繁殖周期中合理分配母猪能量供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锡明 《养猪》2001,(3):2-5
78头长大母猪用于全繁殖周期各阶段能量分配饲养方案的研究,充分利用青粗饲料,经产母猪妊娠期给予低能高纤维日粮料),按母猪体重、背膘厚度、妊娠阶段确定每头母猪饲喂量,实行“前低后高”饲养方式,S料组估算母猪妊娠总增重50.2kg,产活仔10.5头,窝重14.24kg,泌乳期供应3种高能量浓度日粮泌乳28d平均日摄入消化能约67MJ,均使母猪泌乳性能比原场生产水平有明显提高;最佳为加猪油处理组,仔猪窝增重57.57kg,育成率96.89%,分析妊娠、泌乳日粮处理对母猪性能和全繁殖周期能量利用影响,讨论母猪体组织在保证繁殖所需能量的动态平衡中起到的重要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9.
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健康的断奶活仔猪数决定了养猪生产的效益,母猪妊娠和泌乳期日粮中添加鱼油能够改变母体繁殖组织或者胚胎/胎儿组织中的脂肪酸组成,提高窝产仔猪数,促进哺乳期仔猪生长性能,提高母体和后代的健康状况.因此在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添加1%~2%的鱼油能够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高温应激条件下,日粮添加香味剂对母猪泌乳和产仔性能及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平均胎次为2.5、妊娠110 d的母猪30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头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共3种日粮,处理1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处理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 g/kg香味剂,处理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g/kg香味剂,试验由分娩当天开始,到断奶再发情结束。各组对母猪的采食量有显著影响,其中处理3组较处理1组和处理2组显著提高了母猪采食量(P <0.05),处理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与处理2组相比,处理3组使母猪的采食量提高了9.6%(P <0.05)。处理3组较处理2组及处理2组较处理1组显著提高了断奶后仔猪头数(P <0.05)。与处理2和处理1组相比,处理3组显著提高了泌乳期间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 <0.05),同时也显著提高了仔猪的断奶重(P <0.05)。处理1组呼吸频率最低(P <0.05),香味剂对直肠温度也有显著影响,处理2组和处理3组直肠温度显著高于处理1组(P <0.05)。综上所述,高温应激条件下,日粮添加香味剂可以提高母猪的采食量和泌乳性能,同时采食量的提高可以促进仔猪生长性能,降低热应激对母猪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饲粮中添加山梨酸对泌乳母猪和哺乳仔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以及初乳游离脂肪酸浓度的影响。试验选用遗传背景一致、妊娠第1胎、体况和预产期相近的18头大约克母猪(纯繁),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0.125%和0.200%山梨酸的试验饲粮,试验从母猪妊娠第84天开始至泌乳第21天结束。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0.200%的山梨酸可提高泌乳期1~7 d和1~21 d母猪的背膘损失(0.63和1.10 mm,P<0.10和P<0.05)、日均泌乳量(18.44%和13.46%,P<0.10)以及仔猪的平均日增重(16.84%和13.49%,P<0.10)和窝重(7.80%和10.40%,P<0.05),显著提高母猪初乳和仔猪(泌乳第7天)血清的游离脂肪酸浓度以及母猪和仔猪(泌乳第7天)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浓度(P<0.05),显著降低母猪及仔猪血清尿素氮(分别为泌乳第1天和第7天)和皮质醇的浓度(泌乳第7天)(P<0.05)。由此可见,母猪饲粮中添加0.200%的山梨酸可提高初乳游离脂肪酸浓度和泌乳第7天母猪及仔猪血清IGF-Ⅰ浓度,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16,(4)
为研究母猪妊娠期采食水平对其体况、哺乳期采食量和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58头大约克母猪,配种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食高、中、低水平采食量饲粮,测定母猪不同阶段的背膘厚,统计母猪妊娠和哺乳期采食量,以及母猪的繁殖性能,分析母猪妊娠期采食量对其背膘厚、哺乳期采食量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猪妊娠期高水平的饲喂量可增加其妊娠30 d、分娩和28日龄断奶时的背膘厚,分别增加13.77%~17.34%、28.11%~28.87%、16.60%~17.58%,高水平饲喂量使母猪分娩时的背膘厚达到21.74 mm,而妊娠期中低水平饲喂母猪分娩时的背膘厚为16.87~16.97 mm,极显著低于妊娠期高水平饲喂母猪分娩时的背膘厚。妊娠期的采食量与泌乳期采食量负相关;妊娠期中低水平饲喂的母猪,其分娩后的采食量增加较快,且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娩至断奶日均采食量达到3.66~4.30 kg。妊娠期饲喂中等水平母猪的初生仔猪数、21日龄仔猪数和28日龄仔猪数最多,其次分别为高水平饲喂组、低水平饲喂组,中饲喂水平组初生仔猪数显著高于妊娠期饲喂低水平采食量的母猪,而且所产仔猪整齐度最好,仔猪初生、21日龄、28日龄体重的变异系数低于10%,而其他两组均高于10%。由此可见,母猪妊娠期间饲喂水平自1.4倍维持需要逐渐增加至2.6倍最为适宜,不仅有利于母猪分娩后采食量的快速增加,保障仔猪的营养需求,而且有利于使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的背膘厚保持在适宜水平,母猪哺乳期的体脂损耗减少。  相似文献   

13.
郭照辉  曾艳 《饲料研究》2012,(11):52-54
胎儿及新生仔猪生长和健康直接受母猪营养生理状况的影响.由于妊娠期及哺乳期采食量的限饲,母猪处于分解代谢状态,旨在母猪妊娠期控制能量采食量的限饲方案容易导致胎儿及乳腺生长所需日粮蛋白的缺乏,哺乳期采食量的限饲也导致了大量母猪组织的动员,具有特殊功能的脂肪酸通过调控关键代谢途径可以提高妊娠及哺乳母猪的性能.功能性脂肪酸包括共轭亚油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它们能提高受孕率、促进胚胎形成、加速血液流动、增强抗氧化活性、促进食欲、加快蛋白合成翻译启动、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并有利于小肠发育.因此日粮中添加脂肪酸对优化母猪及仔猪营养、健康和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1哺乳母猪的日粮中添加油脂在妊娠后期给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以增加泌乳量和乳中脂肪含量,通过乳腺将能量转移给仔猪,提高仔猪成活率。泌乳时的母猪日粮中应含有  相似文献   

15.
不同日粮结构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厂化、集约化养猪生产中,主要通过提高母猪的繁殖来增加经济效益。为避免母猪妊娠期过肥带来的难产、弱仔、死胎和哺乳期泌乳力降低等弊端,通常在母猪妊娠期都采取限饲的方法,大幅度降低采食量。限饲情况下的采食量只相当于母猪自由采食量的50%~60%,因此母猪从妊娠到产前,一直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母猪常表现为易惊、不安、活动量加大,体耗增多。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改变日粮结构,扩大日粮体积和增大喂量,在提供与妊娠母猪常规限饲日粮相同营养水平的条件下,研究其对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饲喂水平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和胎盘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妊娠期不同饲喂水平对初产母猪繁殖性能和胎盘效率的影响。选择血缘、年龄、体重相近(98.7±5.8)kg的长白×梅山小母猪21头,配种后随机分为4个处理(高、NRC、中、低营养水平),除高水平3个重复外,每个水平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饲粮为玉米-豆粕型日粮(13.4MJDE/kg,13.5%CP),各处理组试验母猪妊娠期按规定喂量饲喂,妊娠前期分别饲以2.0、1.2、1.0、0.6倍的维持能量需要,妊娠中期和后期分别在妊娠前期基础上提高采食量20%和50%。结果表明:妊娠期不同饲喂水平影响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通过改善母猪的妊娠期营养可提高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及断奶成活率,NRC水平饲喂最有利于提高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妊娠期不同饲喂水平对初产母猪的胎盘效率无显著影响,胎盘效率提高有增加窝产仔数,提高仔猪均匀度和成活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缬氨酸是三大支链氨基酸(BCAA)之一,具有调控动物蛋白质合成、生长代谢、机体组织修复并提供能量等生物学功能.在泌乳母猪饲粮中添加缬氨酸可提高母猪采食量、泌乳量,改善乳品质.本文主要综述了在泌乳母猪饲粮中添加缬氨酸对母猪生产性能、泌乳性能以及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为缬氨酸在泌乳母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抵抗(IR)是指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是母猪采食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母猪IR常与妊娠期过肥、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妊娠过程中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是导致母猪IR的重要原因。作为益生元物质,功能性寡糖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稳态、提高机体抗氧化和免疫能力,从而改善母猪IR。本文综述了功能性寡糖在调控母猪IR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益生元物质在母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抵抗(IR)是指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是母猪采食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母猪IR常与妊娠期过肥、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妊娠过程中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是导致母猪IR的重要原因。作为益生元物质,功能性寡糖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稳态、提高机体抗氧化和免疫能力,从而改善母猪IR。本文综述了功能性寡糖在调控母猪IR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益生元物质在母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养猪》2020,(3)
试验旨在研究板蓝根超微粉对长大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为寻找抗生素替代品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择2~8胎、健康的妊娠30 d长大母猪144头,按随机区组分为2组,每组72头。试验从母猪妊娠30 d开始至哺乳仔猪26 d断奶后发情配种结束。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妊娠母猪、哺乳母猪饲喂基础饲粮+1%板蓝根超微粉,1个月连续饲喂7 d为1个疗程。结果表明,在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板蓝根超微粉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7.86%(P0.05)、7.92%(P0.05),初生窝重提高了11.94%(P0.01),初生个体重提高了4.02%(P0.05)。在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板蓝根超微粉后,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断奶日增重、21 d泌乳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4.06%(P0.01)、6.97%(P0.01)、7.71%(P0.01)、15.64%(P0.01),断奶仔猪成活率提高了1.45%(P0.05)。妊娠期和哺乳期饲粮中添加板蓝根超微粉后,妊娠期延长了2.4 d(P0.01),妊娠期日采食量增加3.72%(P0.05),哺乳期日采食量增加了6.62%(P0.05)。母猪产程缩短54.58 min(P0.01),断奶至发情配种时间缩短了7.17 d(P0.01)。试验组妊娠期、哺乳期母猪尿液稠黄比降低了93.93%,母猪产后恶露比率降低了81.23%,哺乳仔猪腹泻频率降低62.81%(P0.01)。该试验表明,在妊娠母猪、哺乳母猪饲粮中添加板蓝根超微粉后,提高了母猪繁殖性能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