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田养殖名优鲫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优鲫鱼是稻田养鱼的主要鱼类品种,稻田养殖名优鲫鱼可实现鱼稻双丰收,提高种养效益,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田块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不受洪水威胁,保水保肥性能好的田块培育鲫鱼鱼种,枯水、漏水及严重草荒的稻田不宜选择。田间工程加高加固田埂修整田埂,  相似文献   

2.
我市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解放前,铜梁,璧山,合川县就广泛进行稻田养鱼。大足县念记载“过二凼(地名)鲫鱼好吃”.“万担(地名)鲫鱼下重庆”,说明当时稻田养鱼很普遍。五十年代,稻田养鱼面积达100万亩。六十年代,由于生态平衡失调等一系列原因,稻田养鱼每况愈下,有的地方已经绝迹。  相似文献   

3.
泥鳅是稻田种养结构中的优良物种,稻田内养泥鳅,其产量和效益均高于稻田养鱼种、养鲤鱼鲫鱼或养蟹等。这种饲养方式节肥增产,省工省时,对稻田土壤有显著的改良作用,所产的稻谷和泥鳅品质好、无污染,符合绿色产品的生产要求。近几年,山东省滨州部分地区进行了稻田饲养泥鳅的试验,现将该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方正银鲫是原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名优鲫鱼品种,也是适合稻田养殖的名优鲫鱼品种之一.2015 ~ 2016年,在黑龙江省勃利县推广稻田养殖方正银鲫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其中吉兴乡一农户利用30亩稻田放养方正银鲫夏花1.2万尾,平均亩放400尾;秋季产尾重75.6g左右的方正银鲫669kg,平均每亩产22.3kg,每亩增收300多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稻田养殖方正银鲫的生态效益也非常显著,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实现了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5.
稻田放养的鲫鱼,由于个体小,易遭敌害而产量低,因此,防除敌害十分重要。1.水蜈蚣,主要吞食鱼种。应在鱼种投放前一个月,亩施茶麸60千克,能杀死水蜈蚣。若放养期间发现水蜈蚣,可将鲫鱼和水蜈蚣一起捞入网箱,洒适量煤油,使水蜈蚣触及煤油后窒息死亡。2.虎纹蛙,吞食鲫鱼和鱼饲料。应在投放鱼苗前半个月,亩施石灰20千克,能杀死全部虎纹蛙蝌蚪,过3~5天,再用每5千克鲜猪血加100克40%乐果加2千克面粉制成颗粒状,撒入稻田毒杀虎纹蛙2次,效果极佳。3.水蛇,吞食鲫鱼。可用捕蛇器、竹笼诱捕或在闷热的晚间,趁…  相似文献   

6.
在30亩稻田进行黄沙鳖+鲫鱼生态养殖试验,放养2100只规格为0.3 kg/只的黄沙鳖,6000尾10~11朝鲫鱼苗,以期为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提供一种新模式.试验结果:收获黄沙鳖2127.5 kg、鲫鱼2712 kg,纯收入17.77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深秋的清新县,金灿灿的稻田一望无垠,一片丰收的景象。而在三坑镇陂头村,一阵风吹过,稻浪起伏间。一片青翠的鲫鱼草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8.
我市稻田养鱼历史悠久。解放前,铜梁、璧山、合川、大足等县稻田养鱼分布很广,县志有记载,如大足县县志就记有“万担(地名)鲫鱼下重庆”。解放后,稻田养鱼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到1978年几乎绝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似枯木逢春,又蓬勃发展起来,1985年达到117万亩。  相似文献   

9.
异育银鲫稻田养殖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育银鲫是近几年推广的鲫鱼养殖品种,生长速度快、易饲养、病害少,稻田养殖异育银鲫具有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等特点,是稻田养鱼的较佳模式。一、养鱼稻田的准备1.选择田块选择地势低洼,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保水、保肥性能强的自然田块,面积10~20亩。田块交通便利。2.工程建设在稻田的四周开挖环沟,沟宽6~8米、深1.5米;田中间开挖田间沟,沟宽1米,深0.8米,田间沟与环沟相通。沟的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20%~25%,用开挖环沟取出的土堆筑四周田埂,加宽加高,夯实不塌、不漏。在稻田的进出水口设置防逃…  相似文献   

10.
鲫鱼是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的一种优质鱼类,也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水产品。过去市场上销售的鲫鱼主要以野生鲫鱼为主,主要产自自然水域。因为野生鲫鱼大多生长速度慢,所以很少人工养殖。近十几年以来,在广大水产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在天然野生鲫鱼的基础上,通过遗传育种、驯化选育等手段培育出异育银鲫、高背鲫、彭泽鲫、松浦银鲫等多种具有生长优势的名优鲫鱼,  相似文献   

11.
益阳县新市渡乡银河村有364户,水田1227宙。1985年,全村稻田养鱼达118户,占总农户的132.4%;养鱼田239.6亩,占稻田总面积的19.5%。投放夏花鱼种33.76万尾,其中.草鱼12.2万尾,罗非鱼4.05万尾,鲤鱼13.06万尾。鲫鱼2.36万尾,鲢鱼2.09万尾,亩平1409尾,11月上旬与中旬,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鱼是立体农业的一种方式,也是生态农业的一种模式。它是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促农民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几年来,稻田养鱼在许多地方形成一定规模,但尚采用传统稻田养鱼方式。传统稻田养鱼,是作为稻作副业的一种粗养形式,技术简单,经济效益不高,为了模索一种既增产,又增收的稻田养鱼丰产技术。我们九五年在河西乡中程村进行了宽沟稻田养鱼丰产技术初步探讨,现将结果小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鱼稻田的准备本试验在中程村10户农民10丘责任田中进行,面积共17.32亩,10丘责任田分别编1、2、3…10号,其土…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开辟牛蛙养殖新空间,探索稻田水产养殖新路,提高稻田经济效益,我们于1995年6-10月,在本市雷岸乡雪岸村4组进行了“精鱼蛙共生技术探讨”的生产试验,现报导如下。1试验条件选择透风透光、水源便利、排灌通畅的长方形稻田667m2为试验田;中稻系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9-92”;蛙种为经驯食过的上年越冬幼蛙;鱼种为鲫鱼春片。用宽1.0m的60目聚乙烯网片制成防逃网。饵料以新鲜干蚕蛹为主;肥料为一般粪肥、化肥。2技术措施2.1稻田处理2.1.1夯实田埂,在田内开挖规格为0.70m×0.70m的“田”形鱼(蛙)沟,其中图为距田埂1.20m。鱼沟…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定义传统的稻田养鱼是利用稻田养食用鱼,解决山区农民婚丧,节日需鱼的要求。一般都以能在池塘、湖泊中自然产卵孵化的鲤、鲫鱼为对象,尤以鲤鱼为主,这与历史和传统的风俗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刀额新对虾养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s ensis),俗称沙虾,是九龙江下游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海鲜品。其味美,适应性强,能在低盐度水域、淡水水域和稻田里进行养殖。活体运输存活时间长,鲜活沙虾在国内外市场颇受欢迎。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与渔业》2013,(5):85-85
禾花鱼为稻田中养殖的鱼类,主要有鲤鱼、鲫鱼和草鱼,因采食落水禾花、鱼肉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  相似文献   

17.
姚本新 《内陆水产》1999,24(5):18-18
稻田养鱼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综合生产方式,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稻田产出率,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如何提高稻田养鱼产量,笔者认为应该把握如下技术要点。1选好养鱼稻田用来养鱼的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力强、天...  相似文献   

18.
彩鲫,也称草金鱼,色彩艳丽,深受人们的喜爱,是集观赏、食用和垂钓功能为一体名优鲫鱼品种.另外,彩鲫还可作为金龙鱼、银龙鱼等高档观赏热带鱼的饵料鱼,其市场需求量也比较大.近年来,彩鲫在东北地区养殖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不仅适合池塘养殖,还适合稻田养殖,实现了鱼稻双丰收.稻田养殖彩鲫还可打造成为旅游观光景点,非常有利于观光农业的发展,以下介绍彩鲫稻田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9.
《重庆水产》2007,(2):5-6
璧山县位于重庆市西部近郊,全县现利用的各类养殖水域70872亩。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制约,全县的水库养鱼和稻田养鱼发展缓慢。为此,璧山县因地制宜地确定了以池塘养鱼为渔业发展的核心,池塘养鱼近年取得了迅猛发展,全县池塘面积达到18439.4亩(其中专用鱼池9703亩),并确定以优质鲫鱼为池塘养殖的主导品种。2006年全县优质鲫鱼产量达4198.5吨,  相似文献   

20.
在三百亩连片稻田养鱼高产试验研究中,对养鱼稻田和未养鱼稻田中浮游生物的消长规律,养鱼稻田的设施以及稻田养殖尼罗罗非鱼,鲤鱼时,其体重,体长的变化等进行测定和研究。这对称田养鱼增殖鱼品种,改进养鱼稻田设施,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