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针对葡萄化肥农药过量施用、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投入过高、土壤板结酸化、葡萄品质连年下降等问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立足干热区,通过研究增施有机肥和平衡施用化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农药减施、避雨栽培、品种选择、稀植栽培、立体复合种养等技术,集成一套葡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为干热河谷地区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经过连续3年的试验与实践,总结出了山地豆类蔬菜肥药减施增效技术,在豆类蔬菜应用中取得了每667 m~2化肥用量减少26.2%,农药使用次数减少2.8次,蔬菜经济效益提高580元的效果。技术内容主要包括轮作及秸秆还田、土壤改良、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可有效指导豆类蔬菜生产中化肥农药减施的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塑料大棚栽培果树 ,尤其是连续几年扣棚 ,造成土壤中盐分积聚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是生产中普通存在的问题。盐渍化降低了土壤的肥力、缓冲能力和有效微生物的比例 ,从而对果树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棚内土壤的盐渍化呢 ?1 增施有机肥 棚内栽培果树 ,应该特别注意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增加土壤的缓冲能力 ,同时还能增加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这是防止土壤盐渍化的根本途径。生产中一般每666.7m2 (亩 )施有机肥 350 0~ 50 0 0 kg,定植前施入 ,土肥混匀。2 合理施化肥 棚栽果树由于自然降雨的淋溶作用减轻…  相似文献   

4.
花椰菜配施有机肥减量施用化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有机肥配施化肥对花椰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花椰菜较常规施肥(ck)处理增产161.97 kg,增幅5.41%;施用化肥纯量较常规施肥(ck)处理减少16.7 kg,减幅21.83%;每667 m2纯增收328.88元。采用有机肥配施化肥,花椰菜产量增加,效益提高,且大幅减少了化肥的用量,建议在花椰菜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化肥减施、有机肥配施对辣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湘辣14号"辣椒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70%化肥+30%有机肥(COF1)、50%化肥+50%有机肥(COF2)、30%化肥+70%有机肥(COF3)和单施有机肥(OF)对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化肥用量,增施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辣椒植株的株高、开展度和辣椒果实产量,50%化肥+50%有机肥处理的辣椒株高和产量较其它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3.53%~14.26%和13.90%~49.36%。施肥可以显著提高辣椒维生素C、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辣椒素含量;与单施化肥相比,增施有机肥还可以显著降低辣椒果实硝酸盐含量。50%化肥+50%有机肥处理的H_2O_2含量最低为0.75μmol·mg~(-1),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综上,化肥减施、有机肥增施是提高辣椒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关键途径之一,50%化肥+50%有机肥是促进黄壤土辣椒栽培增产提质的推荐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一是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产量水平,适当调减氮磷化肥用量;注意钙、镁、硼和锌的配合施用。二是与起垄栽培、果园生草、水肥一体化、下垂果枝修剪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根据树势和产量水平分期施用氮磷钾肥。三是出现土壤酸化的果园,可通过施用硅钙镁肥或石灰改良土壤。总量控制以果定量亩产4 500千克以上的果园氮肥(N)20~30千克/亩,磷肥(P2O5)10~15千克/亩,钾肥(K2O)15~25千克/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合理的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方式,改善青花菜生长、品质、土壤状况及经济效益,以国王100青花菜品种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不施用肥料的CK和常规施用化肥的CF为对照,设置T200(化肥减施25%+增施200 kg·667 m-2有机肥)和T400(化肥减施25%+增施400 kg·667 m-2有机肥)2个处...  相似文献   

8.
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对薹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的情况下,不同施肥处理对薹干肉质茎产量、经济效益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化肥料用量减少和有机肥用量加大,薹干肉质茎的产量和质量皆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以复合肥减施25%、增施有机肥替代时薹干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最高;综合考量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增施生物有机肥替代减施25%复合肥的F2D2处理对薹干增产、提质、增效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大棚果树土壤盐渍化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大棚栽培果树,尤其是连续几年扣棚之后,土壤中由于盐分积聚而引起土壤盐渍化,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需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1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质含量棚内栽培果树,应注意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的缓冲能力.一般667m2(1亩)施有机肥3 500~5 000 kg,定植前施入,土、肥混匀.  相似文献   

10.
土壤改良施肥对白菜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改良施肥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白菜为试材,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常规施用化肥和改良施肥(化肥减量、增施有机肥、增施土壤调理剂)条件下白菜根际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良施肥后增加了白菜产量,缓解了土壤酸化的情况,土壤养分增加,改良施肥方式白菜根际真菌和细菌丰度和多样性大于常规施肥处理,2种施肥方式微生物群落组成和优势类群有较大差异。改良施肥后白菜根际微生物种类增多,优势类群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露地大白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模式集成集约化育苗,定植前药剂喷淋防病,生物防治,杀虫灯监测及诱杀,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追施有机硅水溶肥改良土壤等技术,平均每667 m2 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45.27%,减施化肥33.33%~38.89%,大白菜增产8.9% 以上。该模式已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推广应用5 667 hm2(8.5 万亩)。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处理对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11):37-42
为探讨生物有机肥以及化肥减施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黄瓜种植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不使用任何肥料处理(CK)、常规施肥处理(CF)、生物有机肥处理(OF)、生物有机肥+30%化肥减施处理(OFCFJ)、生物有机肥+30%化肥减施处理+氨基酸叶面肥处理(OFCFJA)和等氮肥含量的生物有机肥(OFOF)。试验结果表明,常规化肥施用量时,生物有机肥相较于普通有机肥,黄瓜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分别提高了14.10%、16.74%、10.85%和6.92%;而在化肥减施30%时,黄瓜株高、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分别较常规施肥处理下降了4.71%、7.74%和11.22%;肥料农学利用效率结果显示,生物有机肥较普通有机肥可以提高肥料的农学利用效率,且在化肥减施条件下喷施氨基酸肥料可以提升磷肥和钾肥的农学利用效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化肥减施条件下施用氨基酸叶面肥,可以显著改善黄瓜的生长。综上所述,生物有机肥对黄瓜的作用效果显著高于普通有机肥,且在化肥减施30%条件下,增施氨基酸叶面肥与常规施肥对黄瓜生长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类似。表明在目前常规施肥的用量前提下,可以降低30%的化肥用量,同时也可以用氨基酸叶面肥配合施用,提高肥料农学利用效率的同时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减施化肥、配施有机肥在湖北地区露地甘蓝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可行性,以奥奇娜甘蓝为试验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试验,按照减施化肥20%~30%,配施有机肥2250 kg·hm-2及1次追肥和2次追肥等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甘蓝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CK2)相比,减施化肥20%、配施有机肥,在莲座期和包心期分别追尿素(T3)时商品产量增加24.79%;甘蓝叶球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6.55%和4.88%;减少化肥施用量30%、配施有机肥(T4),氮、磷、钾利用率分别提高110.24%、143.21%和95.14%。配施有机肥土壤中磷酸酶、蔗糖酶、脲酶这三种酶的活性都总体优于未施有机肥处理。综合分析可知,化肥1200 kg·hm-2配施有机肥2250 kg·hm-2可以有效促进甘蓝生长、增加产量、优化品质、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可作为湖北甘蓝生产的推荐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1苹果1.1施肥原则(1)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施用;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产量水平,适当调减氮磷钾化肥用量;注意钙、镁、硼和锌的配合施用。(2)秋季已经施基肥的果园,果实套袋前不施肥或少施肥。秋季未施基肥的果园,参照秋季施肥建议在萌芽前及早施入,早春干旱缺水产区要在施肥后补充水分以利于养分吸收利用。(3)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如平原地起垄栽培、生草(渤海湾)覆盖(黄土高原)技术、下垂果枝修剪技术以及壁蜂授粉技术等。(4)土壤酸化的果园可通过施用硅钙镁肥和石灰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15.
在长江中下游的南方稻作区发展秋黄瓜生产具有独特的优势,充分利用高坳田,通过稻一黄瓜水旱轮作,增施有机肥,可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实现秋黄瓜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6.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皖南酸性红黄壤上进行了为期4年的定位试验,探讨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在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方面优于单施化肥。稻草还田产量最高,稻草>油菜秆>麦秸草>单施化肥,并且作物产量随着稻草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以稻草还田最佳,且土壤养分的增加量随着稻草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在对常熟市设施菜地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等连作障碍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全面增施有机肥、推广水肥一体化以及土壤改良等绿色防控技术的探索研究和示范推广,有效控制了连作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一要施肥量大 砾石戈壁上栽培无核白葡萄,在含土量不到30%土壤上必须要大量施入土杂肥和有机肥,改良土壤,给根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根深叶茂,才能大量结果。根据经验,有机肥每年亩施3吨,速效化肥花前花后各一次,亩用量50~80kg,花前以氮肥为主,花后以磷钾肥为主。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位于福建省中部 ,全区现有柑桔园面积 3640hm2 ,是中国柑桔主产区之一。该区农户在柑桔园中有普遍施用有机肥的良好习惯 ,促进了全区柑桔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但随着化肥用量的逐年增加及柑桔市场疲软 ,施用有机肥面积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为了进一步研究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柑桔园土壤的影响 ,积累系统的土壤肥力资料 ,为今后改土培肥 ,强化地力建设 ,指导农户科学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供科学依据 ,对柑桔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研究。1 柑桔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定位监测试验内容与方法1 1 试验地点与土种 …  相似文献   

20.
<正>土壤酸化是一个缓慢的自然过程,但是近几十年来人为活动的影响使土壤酸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如环境污染、酸沉降的加剧、重施化肥、轻施或不施有机肥等,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断减少,农事操作粗放,果农对果园土壤的养护意识薄弱也是导致土壤退化、酸化加重的重要原因。国外很多水果生产先进国家的果园都种植生草~([1])。果园生草栽培是20世纪40年代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