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面临着出口受阻,价格下跌,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增加等困难,尤其是病害泛滥,养殖的风险不断加大。为减少病害对养虾的危害,笔者近年来对南美白对虾采取了“鱼虾混养”、“疏养”、“轮养”等养殖模式,以暗纹东方鲀和南美白对虾混养模式对控制南美白对虾病害的效果为好,现将此模式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增加,养殖海区及池水的污染加重,养殖中病害也随之增多。尽管南美白对虾抗病力较强,但是病害不少,甚至有些病害成毁灭性的,成为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的一大障碍。对待病害除了认真做好预防之外,这里简要介绍较常见12种病害具体的防治新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少敦 《水产科技》1997,(4):27-29,16
近年来,由于日本鳗鲡苗资源锐减,造成苗价高昂,致使养殖成本日益增高,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养鳗事业的深度发展。为了缓解种苗紧缺的矛盾,广东、福建、江苏等养鳗发达地区,90年代初开始尝试欧洲鳗(Anguilla anguilla)养殖,以期降低成本。养殖初期,由于人们对欧洲鳗的生活习性、养殖方法、病害等了解甚少,  相似文献   

4.
陈伟杨 《河北渔业》2010,(7):18-18,52
家鱼养殖历史悠久、面积广.随着饵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家鱼养殖成本进一步增加,病害频发更是"雪上加霜".如何提高家鱼养殖的综合效益已成为家鱼养殖从业人员共同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5.
林辉 《内陆水产》2008,33(2):37-38
由于欧洲鳗具有越冬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对欧洲鳗危害最大的指环虫、小瓜虫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加上预防病害技术手段的提高,养殖者对病害及药物残留问题认识的提高,违禁药品的使用被有效抑制,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因此福建省内陆山区大部分鳗鱼养殖户仍然以养殖欧洲鳗为主,养殖方式也逐年向土池、水库网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河南水产》2005,(3):46-47
2005年5月25日,固始县水产局鱼病防治站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固始县的鱼病防治工作已在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迈进。固始县是渔业大县,仅养殖水面就达17余万亩,具备了一定的养殖技术和养殖规模,但是也出现了养殖生态环境恶化、养殖病害频发、病害种类增多、发病周期延长、病害损失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全县每年仅渔业病害造成的损失就达20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病害监测是水产养殖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规范养殖管理,提高科学养殖技术水平,减少病害损失,乃至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2002年,西安市被列为国家级水产养殖病害测报点,下设灞桥、临潼、长安三个测报站,由西安市水产工作站负责测报工作,为西安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乌鳢人工养殖在目前的水产养殖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由于乌鳢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单产高、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青睐,乌鳢人工养殖得到迅猛发展。然而,乌鳢养殖过程中常会发生病害而影响养殖效益.笔者坐诊鱼病门诊几年,获得了一些乌鳢养殖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现对乌鳢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技术作一概述,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报告(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进一步搞好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2006年1~12月组织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病害监测机构对90种水产养殖种类的214种病害进行为期12个月的监测。本报告是根据4~10月份的数据,分析了2006年养殖病害的分布、流行情况及发病特点,测算了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养殖病害研究进展、防治情况。并且对2007年养殖病害流行情况进行了预测,提出了进一步做好病害防治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是防治鱼病,减少病害损失,提高养殖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概述了2006年青海省水产养殖病害流行情况、病害发生原因、2007年病害预测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天津地区大宗淡水鱼类养殖池塘盐碱度高,除蓟县、宝坻外池塘水质盐度范围为2~7,pH值常年在8.5~9.5。大宗淡水鱼类养殖由于受到病害、养殖品种种质退化以及养殖成本升高等因素的影响,养殖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害也越来越多,有些病害甚至是毁灭性的,现已成为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进一步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必须加强生态健康养殖,经常对水质进行检测,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投喂高品质的全价饵料和免疫多糖,增强虾的抗应激能力,同时严格防范、切断病原体的入池,做到防重于治。下面对其主要病害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13.
池塘养殖鲟鱼成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鱼养殖近年来蓬勃兴起,不光是因为它的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更主要的是它具有病害少,养殖技术简单、效益高等特点。近几年来,北京市场的成鱼价格基本稳定在30~46元/kg。按30元/kg计算,每尾商品鱼大约0.75kg,收入22.5元;鱼苗成本约6元,饵料系数按2.0计算,养殖0.6kg鱼约需1.2kg饵料,成本低于8元。每尾鱼的效益在8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中国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报告(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水产养殖病害总体状况 (一)病害流行情况及特点 2005年4~10月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大宗水产养殖品种的病害进行监测,共监测到90种水产:养殖品种(鱼类62种、甲壳类11种、两栖和爬行类5种、贝类8种、藻类3种、棘皮动物1种)的207种病害(病毒性疾病15种、细菌性疾病91种、真菌性疾病5种、寄生虫疾病48种、藻类性疾病6种、其他病害42种及不明病因,表1、图1)。2005年全国水产养殖种类超过200种,其中大宗养殖种类在120~150种之间,监测结果显示,占60%-75%的大宗养殖种类都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  相似文献   

15.
黄瑞芳 《福建水产》2004,(4):29-31,28
本文通过对厦门海水养殖鱼虾病害的病原、流行情况、危害程度等的调查和研究,分析海水养殖鱼虾病害流行的主要特点以及病毒病、细菌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病规律,从病害的检疫防疫,养殖模式,健康抗病苗种的培育,宏观调控和健康养殖,渔药的使用和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提出海水养殖鱼虾病害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入世与水产养殖检疫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世纪之交,世界人口爆长,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令人担忧,整个水域自然生态系统在超负荷运转,笔者前曾提出水产养殖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养殖品种的退化,病害的蔓延以及饲料与渔药的质量等均影响波及到水产养殖事业乃至整个渔业的持续发展。既当前及今后相当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水养殖业在可持续发展决策指导下有很多制约因素,养殖生产要稳步优质高产发展,品种质量是关键,病害防治是提高养殖产量的有力支柱,病害防治不定不容有丝毫忽视,而养殖对象病害的发生,发展均与适时按阶段进行认真的检疫休戚相关,密不可分,建国51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人民生活逐步又有新的改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变化,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不信论是淡水养殖的湖泊、水库、池塘、泡沼以及工厂余热养殖,还是滨海滩涂的圈养和池养以及工厂集约化养殖或是网养正在崛起,养殖品种不断扩大,由此引发的各省、区间相互调运苗、种,引种参战化工作从南到北也开展了起来,并不时自国外引进一些新的养殖对象,无形之中给区域性鱼病甚至国外的鱼病向各地传播、蔓延制造了条件,纵以世界各地水产养殖业,近年来病害频频发生,水产市场病害一直影响着我国的养殖业,据统计,全国每年有10-15%的养殖面积受到病害的扰,正如1994年Seattle会议上著名的鱼病教授Fryer的综述报告中明确提出20世纪40年代水生动物病多,在科技大量投入研究所,使病害渐渐减少,但20世纪80年代,病害又逐渐上升,且越来越严重,出现了许多新病。诸多原因中人为引种,鱼体携带病原到处传播,在新的地区遇有新的宿主,从而造成新的流行,纯属人类活动造成的后果,最近农业部渔 业是王洗亮同志指出,随着养殖生产规模、品种的日益扩大,许多新的养殖病害还会出现,今后在防治、检疫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海水网箱养殖花鲈的主要病害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璐  李静 《水产养殖》2004,25(2):28-30,25
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俗称鲈鱼、七星鲈,在鱼类分类上属鲈形目,鮨科Serranodae,常鲈亚科Oligorinae。在我国开展海水网箱养殖已有多年历史,近年鲈鱼的海水网箱集约式养殖发展迅速,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加上鲈鱼养殖周期短、肉味鲜美,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所以发展潜力很大。然而,随着海水网箱养殖鲈鱼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受养殖环境污染、管理技术措施相对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海水网箱养殖鲈鱼的病害频繁发生且日趋严重。病害已给鲈鱼养殖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鲈鱼海水网箱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探索鲈鱼海水网箱养殖病害的防治方法已成当务之急,本文介绍了近年海水网箱鲈鱼养殖过程中发现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7月份,全省有16个市(不含青岛市)进行了19个养殖品种的病害情况测报,共测报出了26种病害,其中虹鳟、鲍、海参、扇贝、缢蛏5个养殖品种未发病。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冷水鱼养殖的发展,鲑鳟鱼和鲟鱼等许多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冷水鱼新品种被逐渐开发、引进养殖。由于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的不断创新,水产养殖的密度越来越大,水质和养殖环境的变化致使鱼类病害逐年增多。因此,实行健康养殖,减少病害发生将成为目前冷水鱼养殖要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福建沿海地区的罗非鱼养殖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和普及,多数池塘已被罗非鱼所占领,产品也已充斥市场,售价逐年下跌,养殖效益低微,加上以饲料为主的养殖成本的上升,养殖病害的增多,养殖效益有不断下降甚至亏损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渔农的生产积极性。如何提高罗非鱼的养殖效益已成为广大渔农及水产工作者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对此,笔者就技术和管理方面分析了六个关键因素,今整理成文,供罗非鱼养殖生产者们参考。一、选择优质鱼种目前市面上罗非鱼很杂,比较多的是药物制种的变性单雄性鱼种,因制种技术的差异,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