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推拉理论重点研究中小城市逐渐成为定居主流趋势的内在原因.研究表明:在定居地选择中,稀缺的资源、“大城市病”、高昂的生活成本、“排外情绪”构成了大城市的“推力”,渐趋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多的就业机会、符合预期的市民化成本、与农村较方便的对接功能构成了中小城市的“拉力”,在两种力量的合力作用下,中小城市定居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首选.但社会资本难以延续、政策的不完善、社会支持网络的不完备和自身综合竞争力的欠缺成了现阶段中小城市定居的“阻力”,需要从中小城市自身发展、城乡二元制度改革、教育培训、社会支持网络等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延安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晓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762-7763
“农家乐”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旅游形式,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该研究探讨了陕西延安“农家乐”在旅游产品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延安“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家乐"旅游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家乐”旅游方兴未艾,但在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根据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必须实施“农家乐”旅游开发和经营两个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使“农家乐”旅游沿着“生态旅游”的模式健康、良性发展,才能发挥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何伟  唐步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202-20203,20206
以增长极理论作为分析依据,研究苏北中小城市的发展模式。根据不同中小城市的规模、资源禀赋、地理区位、产业优势等的差异,可以把苏北中小城市的发展模式归纳为融入大城市发展模式、独立发展模式、资源依托型发展模式、单一产业发展模式、混合产业发展模式5种。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在建设和应用城市管理数字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中小城市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建议,以期快速、有效、节约地发展中小城市的城市管理数字化,真正建立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中小城市的城市管理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6.
卢世菊  王竹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062-4063
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农家乐”旅游进行了深入调查。提出了“农家乐”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农家乐”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家乐”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 可借鉴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来促进我国“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跆拳道是一项时尚健康向上的运动,在我国发展快速,对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预防疾病和磨练意志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跆拳道运动的推广主要由盈利性培训机构承担,其盈利水平决定着跆拳道推广普及程度。受中小城市经济文化等方面制约,跆拳道运动在中小城市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探讨中小城市跆拳道培训机构的盈利模式,对于中小城市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根据荆州市跆拳道运动发展现状,以荆州市永进跆拳道馆为例,分析了其运营中的优势和劣势,讨论了其盈利模式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依据对中小城市跆拳道培训机构提出了相关发展策略,以期为中小城市跆拳道培训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省的“农家乐”旅游应挖掘其文化内涵,搞好“农家乐”旅游的形象建设工程、开发其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三方面展开论述,揭示“农家乐”在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之后,必将逐步走上旅游产业正轨,实现农业资源向旅游资源、商业资源转变,成为我省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0.
韩博 《陕西农业科学》2013,59(5):224-225
“农家乐” 旅游是乡村农民创收重要形式,对于促进乡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和加快农村市场化起了重大的作用。现阶段的“农家乐”已进入发展的瓶颈期,出现产品严重同质化,创新能力缺乏和地域特色不明显等现象。笔者旨在通过分析“农家乐”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究有效的对策,引导“农家乐”旅游逐步走向多元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进农村旅游进一步健康发展.国家旅游局将加强对农村旅游发展的分类指导。提升各种类型的“农家乐” 突出引导“农家乐”、发展“一村一品”和“一家一技”,避免简单的模仿照搬;引导有条件的“农家乐”品牌化发展,避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以城镇居民休闲需要为目标,突出农村生活特点,形成乡土文化氛围,避免盲目求大求洋:实行厕所、排污和垃圾处理等基本生活设施标准,逐步提升和规范接待服务水平;着意培育市场机制,在“农家乐”形成一定经济带动能力的乡村,适时推动接待分工、农副产品加工分工和旅游商品生产分工.形成“农家乐”的产业化提升。  相似文献   

12.
詹敏  李武  李健  王祖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444-11448
对天目村“农家乐”旅客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游客特征、旅游动机及对当地的认知度、对目的地环境的评价。总结“农家乐”的发展阶段、类型、存在的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心理学、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科学理论,力求在掌握游客旅游偏好的基础上,为天目村“农家乐”的发展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家乐”旅游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农家乐”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农家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深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等5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农家乐旅游的环境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旅游村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立足在发展农家乐经济活动的同时利用循环经济理念统筹解决农家乐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农家乐旅游村镇污染治理与循环经济结合的就地消纳模式”.该模式将常住居民与外来游客对环境的冲击负荷考虑在内;通过该模式能够妥善解决农家乐的污水、餐厨垃圾问题,处理好畜禽粪尿与农作物秸秆等问题;能够在发展农家乐旅游经济的同时,使有机废物的零排放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选取武广高铁沿线7个中小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接待能力4个方面建立了影响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构建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通过混合回归模型研究发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丰富程度、旅游目的地接待能力呈正相关,与铁路客运量呈负相关,即"廊道效应"并未使武广高铁沿线中小城市旅游发展从中受益。提出应从提高中小城市旅游吸引力入手,与中心城市合作共赢,将高铁带来的可达性转换为实际的旅游利润。  相似文献   

16.
杨娟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0):55-56
对当前“农家乐”发展现状、主要类型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促进“农家乐”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旭江 《甘肃农业》2008,(12):56-56
“农家乐”作为以农村休闲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由于它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内涵,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和浓厚兴趣。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农家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家乐”旅游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农家乐”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农家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深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等5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上海、武汉、成都三个城市近郊型“农家乐”(乡村旅游)业主的实证调查,运用直接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三地“农家乐”业主开业动机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三地“农家乐”业主开业动机主要基于“赚钱”、“喜欢田园生活”和“事业追求”方面的动机。本文从业主角度探讨了三地“农家乐”业主开业动机,对三地甚至全国“农家乐”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莆田市九龙谷、快乐农庄休闲农业景区为研究区域,运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方法,在分析样本游客人口学特征的基础上,从旅游动机、旅游信息获取渠道、对旅游目的地的决策、旅游消费水平、旅游方式、最喜欢旅游活动、出游频率等方面探讨总结中小城市休闲农业旅游的游客旅游决策行为特征,并提出了改善和提升中小城市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