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免疫工作作为防控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在预防、控制疫病,尤其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中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其免疫效果直接影响到畜禽生产性能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广大畜禽生产者及畜禽防疫工作人员,须更深了解动物免疫的机理,掌握防疫中应遵循的一些技术要求,以之更有效地提高动物免疫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2.
动物疫病的发生,危害畜牧业的生产和发展,更威胁人类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民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实施强制免疫”,防止疫情发生。强制免疫就是对那些拒不履行法定免疫接种义务的动物所有人,  相似文献   

3.
动物免疫标识是指按国家规定,对动物(猪、牛、羊)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后所佩带的耳标及记录的免疫档案(包括养殖户保存的动物免疫证和防疫机构保存的免疫记录)。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对加强和规范动物强制免疫工作,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强制免疫是我国预防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实施强制免疫。近几年,我国在强制免疫工作中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制约了强制免疫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的危险性。1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在国际上时有发生,周边的少数国家和地区动物疫病日趋复杂,对我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构成极大威…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动物群体抗病力,减少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我国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由于受疫苗质量、免疫时机、免疫操作、畜禽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畜禽在实施免疫后,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的调整和以免疫为中心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在“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原则下,业务部门如何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加之,近一、二年来,国家推广了牛、羊口蹄疫双价苗、禽流感—新城疫双联苗等新型疫苗,为了探索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程序,优选免疫方案,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延安市畜牧兽医中心站2006年开展了动物免疫试点工作。通过春秋两季包乡蹲点式进村入户实际免疫,真正掌握全市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调整免疫方案,促进了全市动物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7.
1抓实免疫注射免疫注射是预防动物疫病核心、有效的方法。动物通过注射疫病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后,机体获得的免疫保护可抵抗该病原的攻击,在免疫期内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疫病。因动物疫病免疫保护时间有期限,所以疫苗首次注射免疫后,要在免疫保护期满之前再次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任何饲养和经  相似文献   

8.
动物免疫标识是指按国家规定,对动物(猪、牛、羊)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后所佩带的耳标及记录的免疫档案(包括养殖户保存的动物免疫证和防疫机构保存的免疫记录)。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对加强和规范动物强制免疫工作,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有效免疫是防控动物疫病,避免和减少动物疫病发生的关键性和基础性措施。我国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狂犬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政策,要求各地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免疫工作能否获得成功,在于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疫苗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动物身体机能等。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出现免疫达不到预期效果或免疫失败,甚至引起疫病暴发的现象。下面就动物免疫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供畜牧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动物免疫标识是指按国家规定,对动物(猪、牛、羊)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后所佩带的耳标及记录的免疫档案。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对加强和规范动物强制免疫工作,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计划免疫制度是指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采取制定的免疫规划、计划,确定免疫用生物制品,规定免疫规程、标准,以及对免疫效果进行监测等一系列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为目的的制度.  相似文献   

12.
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多年来,强制免疫对有效预防、控制动物疫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强制免疫种类的不断增多.畜禽在强制免疫过程中发生副反应的比例明显增加.由于当前因免疫副反应造成的补偿机制尚未完善.使得免疫副反应在给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正常的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迫切需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疫病种类增多,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加大。动物免疫是控制动物疫病的重要的、有效的手段。我国动物疫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是疫苗免疫预防疫病的效果好,而且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二是因为病毒病病死率高,危害严重,一旦发生,没有有效药物可以治疗,只能靠提前免疫预防;三是疫苗免疫是消灭和扑灭疫病的重要工具,无疫区免疫隔离带的建设和发生疫情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免疫仍是猪场控制疾病的主要措施,为做好主要动物疫病免疫工作,防止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根据《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按照《2010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要求,将河北省主要动物疫病(猪)免疫方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动物疫病的最有效的关键性措施。但是,生产实践中,经常会碰到免疫失败的病例。仔细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免疫成功率,对于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农村容易发生的免疫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下对策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湖南畜牧兽医》2003,(6):10-11
第一条为落实强制免疫措施,规范动物免疫工作,加强动物免疫标识管理,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农业部第13号令《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动物免疫标识包括免疫耳标、免疫证明和免疫档案。第三条凡国家规定对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的,均须建立免疫标识制度。第四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免疫标识生产、供应、使用,以及从事动物饲养、经营、屠宰、加工等与动物防疫活动有关的单位…  相似文献   

17.
<正>建立和实施动物免疫标识,是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加强和规范动物强制免疫工作,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农业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制定了《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动物免疫是在动物健康的情况下对动物接种某种抗原,使动物机体产生抗某种疫病的能力,是一种被动免疫保护措施,往往在实施免疫的时候,由于受一些原因的干扰,使我们在注射疫苗后没有达到免疫效果,从而发生疫病,造成不必  相似文献   

19.
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在我地以农村散养户为主的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着免疫不规范、免疫密度低、免疫质量差等问题。如何扎实有效的做好基础免疫工作,阻断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已成为各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部门急需探索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以来,国家实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政策,有效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数量和频次,为畜牧业生产健康稳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近十年的实践证明,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措施日趋完善,免疫密度保障、效果良好,但耗资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