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桉树是世界著名速生树种,我国引种桉树已有百余年历史,福建省永安市自1991年引种桉树以来,现推广面积达0.2万多hm~2。桉树木材是优良的造纸和人造板工业用材,其木材富含芳香油,尚未见有栽培食用菌的报道。本试验采用桉树木栽培香菇食用菌,试验结果表明,桉树木材通过常规处理即可袋栽香菇,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食用菌原料林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2.
桉树木屑袋栽食用菌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桉树是世界著名速生树种,我国引种桉树已有百年历史,福建省永安市自1992年引种桉树以来,至今已在山地丘陵营造2776.3公顷的桉树人工林,是全省山地种植桉树面积最大的县(市)。桉树木材是优良的造纸和人造板工业用材,因其木材富含芳香油,长期以来被视为食用菌栽培禁用树种。本试验采用桉树木屑袋栽食用菌,试验结果表明,桉树木材适宜栽培食用菌特别是珍稀食用菌,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食用菌原料林优良造林树种。这为缓解菌林矛盾,实现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2年生的桉树引种试验林内,对蓝桉和新引种的5种其他桉树的地上部分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当轮伐期为2年时,不同桉树的芳香油和薪材收获量差异显著,而同一树种的芳香油和薪材产量在不同造林密度之间无显著差异。史密斯桉和贝克桉的芳香油和桉树脑含量均高于蓝桉,是生产桉树芳香油和薪材的优良树种,在我国亚热带地区有进一步试验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扼要叙述了桉树扦插的一般技术环节,进而系统归纳并分析了目前桉树扦插技术中的问题,指出改进根系质量与提高生根率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并提出了研究克服无性系内变异的概念。文章还简要介绍了与上述问题研究相关的三项试验及其初步结果。这三项试验是:桉树生根性能杂交继承性试验;系内生根性能变异试验;光对桉树扦插的影响试验。这三项试验进一步具体说明了当前桉树扦插中值得注意的技术问题。文章指出,解决上述扦插技术问题,有助于开发我国南方桉树经济潜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引种桉树,取得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基本上在1983年编写的《中国桉树》书稿中做了总结。近年来,引种栽培的试验研究进展加快,又积累了不少经验。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六个方面? 一、引种驯化成功; 二、栽培面积不少; 三、“四旁”植树丰产; 四、育种成绩显著; 五、科学实验面广量大;  相似文献   

6.
桉树是我国外引最成功的主要树种之一,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解放以来广泛推广栽植,建立了较大面积的按树人工林基地,但现阶段营建的桉树人工林生长量还很低,一般年生长量为0.3立方米/亩。为了解决适地适树适种源问题,进一步提高桉树造林生产力,中国林科院于一九八三年将桉树种源引种试验列入了“六五”国家重要造林树种良种选育攻关课题计划。一九八四年全国桉树科技协作组承担林科院下达本课题计划,由全国桉树协作组统一部  相似文献   

7.
桉树(SP.)是我国南部低丘陵速生树种之一,但利用天然授粉种子育苗造林,林分分化大,单位面积产量不高。为提高桉树的生理机能,培育出更多性状优良而且性状稳定的桉树种子供生产所用,我所于一九七七年开始进行了桉树杂交育种研究。在开展最优杂交组合筛选的同时,还进行了桉树化学药物去雄和人工辅助授粉试验。从各重复年杂交子代试验林测定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中国桉树培育技术百年发展史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桉树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保障我国木材安全的重要树种。但是,支撑桉树快速发展的培育技术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总结。文中简要介绍了世界桉树引种概况,总结了我国桉树培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展望了我国桉树培育技术发展方向,并就影响桉树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桉树培育技术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为桉树零星引种和四旁绿化阶段;二是桉树培育技术的起步阶段,以1954年成立“粤西林场”为标志;三是桉树培育技术的积累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1990年形成了造林和抚育技术措施体系的雏形;四是桉树培育技术的快速发展阶段,从1990年以后,桉树造林和抚育技术措施体系基本形成。随着全年造林技术得到发展和完善,现代桉树培育技术体系将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9.
幼林桉树生长状况与抚育方式不同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德化县2003年引种桉种树种造林幼林抚育的试验,在调查试验区(德化县A区、B区、C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桉树幼林进行了3种抚育方式试验:①全面劈草;②全面劈草,局部松培土;③全面锄草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抚育方式的不同对桉树幼林的胸径和树高生长均有显著影响。做好幼林桉树抚育管理,有利于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以充分发挥桉树的速生丰产特性,提高短周期人工林经营的经济效益。为今后推广桉树造林选择合适的幼林抚育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耐寒桉树的种质资源及其遗传改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建中 《桉树科技》2006,23(1):24-31
本文概述了中澳合作“耐寒桉树”研究项目在良种筛选与遗传改良方面的主要工作。通过对我国耐寒桉树目标推广区气候特点的认识,及对20年来这些区域桉树引种试验的重新评估,项目筛选出一批耐寒能力在-5℃至-10℃的优良桉树,并它们把分为2类,一类为适生于高海拔地区树种,主要有:蓝桉、直干桉、史密斯桉和亮果桉;一类为适生于低海拔地区树种,包括:邓恩桉、赤桉、巨桉、柳桉。在耐寒桉树的遗传改良方面,该项目通过改建、新建等方式,在全国各地建立以上树种的种子园19个,并制定了各树种的详细改良计划。为获得更多优良耐寒树种,我国近年已建立了一大批耐寒桉树筛选试验,可望在耐寒能力的提高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1.
桉树害虫的检疫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桉树(Eucalyptusspp.)原产于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桉树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等特性,普遍受到人们的青睐,全世界已有90多个国家引种了桉树,我国引种桉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1985年,我国与澳大利亚合作研究桉树的栽培与利用后[2],桉树在我国的营造面积迅速扩大,1988年桉树面积为40万hm2,1998年达60万hm2。随着桉树纯林面积的不断扩大,一些引种桉树历史较久的地区,其虫害问题日益突出。广东为我国南方的门户,国际交往频繁,对防止危险性害虫的入侵具…  相似文献   

12.
福建漳州芳香油桉树引种与种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桉树属(Eucalyptus)树种繁多,共70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为澳大利亚的特有树种。芳香油桉树是指以利用桉属树种的叶油腺细胞分泌出来的一种芳香油为主要生产目的的桉树树种。在澳大利亚,芳香油桉树的遗传资源非常丰富[1],桉叶油生产已有上百年历史[2]。桉树芳香油在医药、日化工业、食品和化妆品生产中应用广泛。福建省是我国桉树芳香油的主要产区之一,主要是柠檬桉。为丰富我国南亚热带地区芳香油桉树基因资源,发掘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潜力,中国林科院与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合作进行该试验研究,其中铁木按(E.sideroxylon Cunn.en Woolls)是我国首次引进的树种。  相似文献   

13.
桉树自然分布主要在澳大利亚,其次在菲律宾、新几内亚和帝汶等地。广西引种桉树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广西林科所于1956年建办即种植桉树,1958年开始进行桉树引种试验研究,到1986年止引进了111个树种,保存86个树种,生长好的23个树种。一、生长表现广西林科所位于南宁市北郊,北纬  相似文献   

14.
贵州桉树引种简况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是世界著名的速生树种,适应性强,材种多样,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在当前我国、我省木材短缺的严峻形势下,大力引种发展桉树的科研和生产,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我国引种桉树已九十余年,贵州三十年代开始引种试验,六十年代初期一度跨入高峰,由于66—67年连续两年遭遇严重冻害,除了东、南、北三面低山狭谷外,黔中桉树全部冻死,以致群众丧失信心,主管部门也不愿发展。  相似文献   

15.
桉树因生长迅速、适应性强、轮伐期短、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成为我国南方最重要的工业原料林树种。桉树木片也已成为我国林业第一大出口创汇产品 ,故发展桉树生产 ,前景广阔。1 园址选择选择园址要综合考虑气温、海拔、光照、土壤酸碱度和年均降水量等因素。1.1 气候条件桉树适宜生长在亚热带地区 ,分布于北纬 7°~南纬 4 3°地域。桉树种类多 ,各树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有较大的差异 ,但绝对最低温不能低于 - 18℃ ,绝对最高温不得高于4 3℃。从几个主要品种的品比试验和以前的种植情况来看 ,邓恩桉、赤桉可耐 - 10℃的低温 ,柳桉…  相似文献   

16.
尾叶桉为高大乔木,其生长快、干形通直、材性好,原始分布于印度尼西亚.我国自1976年开始引种尾叶桉,分别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建立了种源/家系试验林,保存了大量的遗传资源并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林,现已成为我国推广栽培面积最大的桉树树种之一.桉属树种全部为外来引进树种,我国没有自然分布,不能与我国本土树种发生杂交,不存在与我国本地树种发生基因交流或杂种化的风险.桉树在我国能正常开花结实,但种子特别小,很难自然发芽成活,不能自然更新和扩张,不会出现自发入侵本地生态系统、占据其它树种栖息地、造成生物入侵危害的现象.桉树与其它植物的水肥竞争或化感作用导致其林下植被贫乏还存在争论,但我国华南地区年降雨量多,林下植被一般都很丰富,也有多种动物栖息.大量引种栽培试验也证明,桉树在我国华南一带种植对其它植物的化感作用不明显,桉树人工林的发展完全可以人为控制.  相似文献   

17.
桉树是我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选择和引进优良的桉树品种,是提高其产量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选择和引进适合我场种植的优良桉树品种,在一九八三年中澳桉树合作项目中,我们引进了十多个不同种源的桉树品种,现将其初期生长情况概述如下。一、试验材料参加这次不同种源桉树引种试验的品种见表一。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雷州半岛桉树无性系抗风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桉树(Eucalyplus)原产于澳大利亚,在我国引种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泛种植,由于这一地区属台风多发地区,桉树无性系抗风性选择尤为重要.国内外对桉树的抗风性已进行了许多研究[1~3],选育出一批优良抗风无性系:如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早在1973年便从国内外引进了30多个桉树无性系在海南岛沿海地区进行抗风筛选试验,经多次11~12级台风袭击,选育出高产抗风的刚果12号桉(Eucalyplus ABL 12)无性系,其风害率仅为29%~79%,是当时生产应用无性系的148%[4];王国祥等[2]从广西东门林场引入30个桉树无性系到雷州半岛进行抗风性试验,经1994年3号台风的袭击,对风倒、风折率进行了调查,筛选出EC1等8个抗风性较强的优良无性系,但都未对桉树无性系的木材密度、种植株行距与抗风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1995年陈少雄等[5]仅从桉树幼林株行距配置上进行了抗风性探讨.本文试图从不同桉树无性系生长指标及木材密度、造林密度、行间走向等多方面探讨桉树无性系的抗风性,为桉树抗风性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来国内开展了大量的桉树引种试验,进行了高抗优良种质测定筛选.在概述我国桉树引种及其种质资源保存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为桉树申辩——谈谈桉树的生态功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桉树引种我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林业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国桉树人工林面积已达154万公顷,云南为14.3万公顷。随着桉树人工林的大面积发展,引起了人们对桉树的关注,但对发展桉树的看法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有计划地发展桉树是必要的、可行的;有的人则把发展桉树与保护生态环境对立起来,说什么“桉树是抽水机”、“桉树引起地力衰退”、“桉树林下不长草”,甚至有的环保人员把发展桉树与紫茎泽兰的蔓延危害相提并论。争论的焦点并非是桉树的社会、经济效益,而是桉树的生态功能。事实是怎样的呢?桉树的水土保持功能经Bai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