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马铃薯在吉林省是继玉米、水稻、大豆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近年来,吉林省马铃薯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势头,种植面积稳步增加,单产逐步提高。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潜力很大。因此探讨吉林省马铃薯产业的现状、优势、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可为促进吉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杂粮作物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中校 《杂粮作物》2004,24(6):368-369
概述了吉林省杂粮作物生产现状、产业发展优势以及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生产实际提出了吉林省发展杂粮作物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袁明 《大豆科技》2014,(3):7-10
从服务区大豆生产、品种、技术推广以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发展大豆生产的建议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2013年大豆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延安市2007-2009年大豆产业情况调研,全面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大豆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从服务区域大豆生产情况,品种、技术推广情况,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发展大豆生产的建议,4个方面阐述了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2016年大豆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6.
限制吉林省大豆生产的主要因素及采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国,东北、内蒙古自治区和黄淮海地区有丰富的大豆种植资源,是世界上最适宜种大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大豆种植的黄金地带。吉林省位于东北大豆主产区的中部。在历史上曾经是东北大豆科研和生产中心,对推动东北大豆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大豆的种植面积在20世纪中后期呈下降的趋势,21世纪初略有回升。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吉林省大豆生产的限制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春季至今,笔者多次到吉林省主要大豆产区实地考察、调研,通过走访农户、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座谈等方式,初步了解了吉林省大豆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豆是赤峰市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之一,该地区气候和生产条件均适宜种植大豆。为更好地了解赤峰地区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加快产业发展过程,就赤峰地区大豆生产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浅析,且提出发展该地区大豆生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就我国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及与大豆产业发展迅速的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就我国大豆生产存在的问题及与大豆产业发展迅速的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和高蛋白作物之一,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建立大豆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界定了大豆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并以此确定了大豆产业研究的基础框架。运用SWOT分析范式明确黑龙江大豆生产的比较优势。通过对黑龙江大豆出口竞争力比较,确定黑龙江大豆的竞争潜质,挖掘存在的主要威胁因素,阐述了大豆产业发展及推进的潜力因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大豆产业现状,提出了黑龙江大豆产业发展及推进的五个可行性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特点与发展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黑龙江省大豆基本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国外大豆大量进口的现实情况,探讨了黑龙江省大豆发展方向。提出了以确保国内市场,兼顾国外市场,重点发展食用大豆和靠国家投入发展油用大豆的生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玉米种质基础及2001~2013年品种推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剖析1979~2013年吉林省审定的640份玉米品种及其双亲遗传基础,总结归纳吉林省玉米种质类群的划分及衍生系谱。研究2001~2013年吉林省玉米品种推广情况,对吉林省玉米新品种的培育及玉米生产进行综合评价,为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玉米结构调整,是东北地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在分析玉米市场供需形势及玉米结构调整必要性基础上,研究评价了吉林省2016年玉米结构调整实践及效果,论述了"价补分离"政策实施的影响及粮农行为响应以及当前吉林省玉米结构调整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提出了深化对玉米结构调整的认知;提升玉米生产者补贴水平,构建玉米产业链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稳定大豆生产补贴,强化对大豆加工业的支持;大力扶持畜牧业,推动农牧结合发展;强化玉米结构调整的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鲁楠  张然  尹航  张雪清  杨忠群 《玉米科学》2008,16(6):164-166
在统计分析吉林省23年玉米品种审定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玉米育种研究专利和品种权保护的有关状况,探讨吉林省玉米育种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如何通过农业高质量发展,快速提升粮食有效供给能力,是吉林省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在总体分析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基础上,系统论述吉林省粮食生产经营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吉林省以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粮食有效供给能力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强化市场意识,转变粮食安全观;集约高效生产,巩固粮食产能;调优粮食结构,提升种粮效益;加强技术攻关,支撑转型发展;加强产销融合,实施精准生产等方面提出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玉米带种植结构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彬  郭庆海 《玉米科学》2016,24(3):162-166
通过对吉林省玉米带样本县农作物及水稻、玉米、大豆种植结构演变及现状的统计,分析得出种植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因素、政策因素、收益因素、科技因素和传统因素,提出玉米与大豆轮作、玉米与其他杂粮作物轮作和玉米内部不同品种间的调整为吉林省玉米带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玉米育种概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省是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各项承诺的指标逐步落实和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的全面启动,作为玉米产业重中之重的玉米育种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全面了解吉林省玉米育种概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十分必要。本文就吉林省玉米育种概况做简要回顾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玉米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宫斌斌  刘文明  杨宁  刘帅 《玉米科学》2017,25(2):148-151
吉林省自2008年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导致玉米市场出现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玉米加工企业成本骤增等问题。利用波动理论对1981~2014年吉林省玉米价格波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价格波动相对较频繁,短周期波动明显,存在严重恶性波动。进一步分析影响吉林省玉米价格波动因素,国家政策对吉林省玉米价格影响最大,逐年上升的"托市价格"导致玉米供给水平对玉米价格的传导为负向,玉米生产成本、国际玉米市场和玉米需求情况对玉米价格产生正向影响。为推动玉米临时收储价格改革,稳定玉米市场价格,提出建立玉米目标价格补贴制度、完善玉米市场监测预警机制、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