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王斌  葛丰  王春强 《新农业》2011,(2):25-25
梨黑星病是梨树的主要病害,不仅为害叶片、新梢,还为害果实,发病严重的梨园新梢枯死,叶片早期脱落,果实表面遍布黑疤,丧失商品价值。2010年春季阴雨不断,光照不足,多湿、多雾,给梨黑星病菌的发生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之近几年该病在鞍山地区基本得到控制,果农产生了麻痹思想,造成梨黑星病大发生,而且发病早,侵染快,  相似文献   

2.
梨黑星病(Venturia Pirina Aderh)是梨树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其叶片、果实和新梢。近几年,梨黑星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叶片发病严重,导致提前落叶,引起树势衰弱,果实发病,导致品质下降,果实失去商品价值,给广大梨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筛选防治该病的新型、高效、低毒、安全的杀菌剂,2006年我们进行了80%必得利WP、12.5%禾果利WP、10%世高WG等几种杀菌剂防治梨黑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梨树黑星病又叫梨疮痂病,是梨树的主要病害。当前正值夏季,高温高湿有利于梨黑星病的发生。梨黑星病病原菌借雨水在梨园中扩散浸染,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叶片染病后,在叶背面产生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沿叶脉扩展,产生辐射状黑色霉状物,严重时整个叶背面布满黑霉,引起早期落叶。果实感病后,在果实表面产生一些大小不等的圆形病斑,病斑硬化后,表面粗糙,凹陷龟裂,呈疮痂状,病部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下游地区梨树黑星病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黑星病是我省梨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不仅可危害梨树枝条和叶片,还可严重危害梨的果实,造成产量和果实品质下降,制约梨树的生产和发展。为较好地控制该病,近几年我们在金坛和南京两地进行梨黑病发生情况的初步调查,并在常年严重发生梨黑星病的果园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用技术》2014,(7):34-34
<正>梨黑星病又叫梨疮痂病,是梨树的主要病害。当前正值夏季,高温高湿有利于梨黑星病的发生。梨黑星病病原菌借雨水在梨园中扩散侵染,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叶片染病后,在叶背面产生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沿叶脉扩展,产生辐射状黑色霉状物,严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颍上县梨黑星病的发生呈现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影响梨的产量和品质,为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本人对该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介绍如下:1症状梨黑星病主要侵害梨树地上部分所有的绿色幼嫩组织如鳞芽、叶片、新梢、果实等。从落花期到果实近成熟期均  相似文献   

7.
梨黑星病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素卿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7):106-108,112
梨黑星病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梨果的产量和质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此,浅析了梨黑星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因素,提出了抗性育种、清除越冬菌源、加强栽培管理、果实套袋、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为生产上防治梨黑星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黑星病又名疮痂病,是梨树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比较普遍。受害梨树往往发生早期落叶、落果,不仅降低当年的果实品质和产量,而且严重削弱树势,导致翌年大幅度减产。为了能及时有效地控制梨黑星病危害蔓延,确保梨树丰产、稳产。现就梨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早金香梨新品系进行了人工接种梨黑星病病菌试验,鉴定结果为早金香梨高抗梨黑星病,为以后梨抗病育种和资源利用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其叶片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早金香梨叶片的栅栏组织为2层、较厚,海绵组织致密,表皮蜡质也较厚,推断这些特性决定了黑星病菌分生孢子不易侵入叶片内部.起到了抵抗黑星病菌的作用,因而早金香梨不易感病,为梨抗黑星病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3个梨品种对黑星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为民  曹三强  孙竟锋 《农技服务》2009,26(11):68-69,75
通过田间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研究了13个梨品种的叶片和果实对黑星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梨品种对黑星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在田间自然鉴定中,新丰梨和巴梨的叶片和果实均表现为免疫;喜水、丰水、早酥、晚三吉和茌梨等5个品种的果实表现为免疫;喜水、丰水、早酥和晚三吉等4个品种的叶片表现为高抗;茌梨的叶片表现为中抗;黄香、黄冠和县梨等3个品种的果实和叶片均表现为抗;砀山酥梨、长把梨、鸭梨等3个品种的果实和叶片均表现为感病。在人工涂抹、喷雾接种鉴定中,新丰梨和巴梨的叶片和果实均表现为免疫;喜水、丰水、早酥和晚三吉和茌梨等5个品种的果实表现为免疫;喜水、丰水、早酥和晚三吉等4个品种的叶片表现为中抗;茌梨的叶片表现为感病;黄香、黄冠和县梨等3个品种的果实和叶片均表现为感病;砀山酥梨、长把梨和鸭梨等3个品种的果实和叶片均表现为高感。田间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的结果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43%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梨树黑星病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伟 《现代农业科技》2014,(17):141+143
梨黑星病严重影响梨的产量和品质,葫芦岛地区果农多使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不佳。为找到防治梨黑星病替换药剂,进行了43%戊唑醇悬浮剂防治梨树黑星病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3%戊唑醇悬浮剂3 000~4 000倍液对梨叶片和果实黑星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梨黑星病是我国南、北梨区普遍发生的主要病害,在江淮流域气候温暖多雨的地区发生严重。大发生年份造成严重的落叶、落果,损失很大。病果品质下降,树势衰弱,甚至导致梨树生产的濒临毁灭。 一、病害症状 梨黑星病菌能够侵染梨树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包括花序、叶片、叶柄、新梢及果实,而为害时期则可从落花期直至果实近成熟期。受侵后,在病部形成明显的黑色霉斑,这是梨黑星病的主要诊断特征。芽被害后鳞片茸毛较多,后期表面产生黑霉,严重时可使芽鳞开裂枯死。花序受侵染后,花萼和梗基部都可呈现黑色霉斑,接着叶蔟基部也可发病,致使花序和叶蔟(或伸长为新梢)萎焉枯死。叶片受侵染后先在正面发  相似文献   

13.
梨树病害约有80余种,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梨黑星病是梨树最主要的病害,在流行年份,如果防治不当,往往造成感病品种大部份叶片提早脱落,大多数果实不能食用.随着城市绿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各地大量栽植桧柏,导致梨锈病普遍发生,为害明显加重.梨黑斑病在日本梨系统品种普遍发生,局部地区受害严重,引起大量果实龟裂和脱落.梨褐斑病又称斑枯病,亦发生较普遍,发病严重的果园,引起大量落叶.不仅影响当年产量,而且影响第二年的结果,上述病害困挠着梨树生产的发展,过去用很多杀菌剂防治效果仍不好,2000年我们用美国罗门哈斯公司生产的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和62.5%仙生可湿性粉剂,交替使用防治上述病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主要病害梨树病害主要有梨黑星等10余种,按其危害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危害果实的有梨黑星病、梨黑斑病、梨轮纹病、霉污病(因煤病)等;危害枝干有梨轮纹病和干腐病;危害根部有根癌病、纹羽病和白绢病,危害叶片有梨锈病、梨叶斑病、梨黑星病、梨黑斑病、梨轮纹病、梨缩叶病等,重点列入防治对象有梨黑星病、梨轮纹病、梨黑斑病、梨锈病。  相似文献   

15.
梨黑星病.是梨树上目前最严重的病害,在主要梨产区均有发生.是最难防治的梨树病害之一。梨黑星病危害果实、果梗、嫩梢、叶柄、芽及花等部位。  相似文献   

16.
梨黑星病是江苏省梨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 ,可危害梨树的枝条、叶片和果实 ,造成梨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严重制约着江苏省梨树的生产和发展。为了更好地控制梨黑星病的发生 ,我们在徐州、盐城等主要梨产区对其发生进行了调查 ,并在常年发生严重的果园进行了田间药剂防治试验。1 发病规律梨黑星病菌丝在 5~ 2 8℃均可生长 ,在日均气温2 0℃、相对湿度 80 %以上萌发最快 ,病原菌主要在芽鳞片、病枝和落叶上越冬。病梢出现早晚随降雨和气温上升早迟而变动。风雨是病菌孢子扩散和侵染的必要条件。4月下旬至 5月中旬 ,温湿度适宜时 ,病菌孢子从萌发…  相似文献   

17.
梨黑星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黑星病(Venturianashicolec)在各地梨区发生十分普遍。近年来,在豫东地区又呈明显上升趋势,往往造成早期落叶,树势衰弱,果实变畸或腐烂,严重影响了梨果的产量和质量。经多年观测和试验,初步掌握了该病在豫东地区的发病规律、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方法,现总结如下。1梨黑星病表现症状梨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受害,多以叶背面沿主侧脉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其上有一层放射状的黑霉,严重时造成病叶早期脱落。幼果期感病,能使果实变畸、脱落。果实膨大期受害,果实上呈大小不等的圆形黑色病疤,果实粗糙,果肉变硬,味苦;果实受害…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20,(5)
正北方梨产区主要病害有梨黑星病、梨树腐烂病、梨锈病、梨轮纹病等,其中以梨黑星病发生最为普遍,危害也最严重。本文就上述4种病害的为害病症、发生规律、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4个方面加以介绍,希望为果农提供参考。1梨黑星病1.1为害病症叶片受害:叶背面叶脉上出现长条状黑色霉斑和淡黄色褪绿斑,再形成黑色的霉状物。  相似文献   

19.
梨黑星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代伏  吴微  杨君 《新农业》2006,(8):27-28
梨黑星病又称梨疮痂病,叶片、果实、嫩梢及芽鳞均可感染,病情严重时梨园有绝收的危险。新梢及叶柄被感染在基部形成黄褐色长椭圆形病斑,逐渐产生黑霉层向上扩展。叶片发病时,多在叶背沿支脉或中脉发生圆形或不规则病斑。果实染病后,病部果实变黑、变硬。2005年由于辽宁地区低温、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梨黑星病爆发,使新城子区东部山区万亩梨园损失惨重,而地处平原的假日农场果园却获得了较好的收成,梨果个大、色泽好、产量高、品质上乘。该果园采取了长抓不懈,严看严管,综合防治的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无公害梨病虫害的发生与药剂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业》2016,(3)
正无公害梨的生产除了产地环境条件要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之外,生产投入品也是无公害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是人为可控制的主要环节。在生产投入品的使用上,最难控制的是化学投入品,即农药。因此,把握住农药的使用技术,是无公害梨安全生产的关键。1梨黑星病主要危害梨树的所有绿色组织,包括叶片、果实和新梢,可引起果实畸形,完全失去价值,多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生大流行。建昌县曾大面积遭受梨黑星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