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徐全乐 《北方园艺》2011,(23):166-170
从大岩桐的再生途径、再生过程、培养基配方以及再生过程中出现的褐变、休眠、体细胞突变等对大岩桐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退化等问题已成为困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对全球或区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已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恢复生态学的定义,近期的研究热点尤其是我国先进的恢复生态学研究成果进行阐述,并结合当前国际前沿恢复生态学大会的主要内容提出恢复生态学的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迄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出版了很多专著。蕾文在对重金属污染生研究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从国内外蔬菜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规律、重金属污染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蔬菜重金属污染后的生理生化反应、控制蔬菜重金属污染的途径与对策,以及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的方向与展望等方面作了系统论述,为下一步开展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郊野公园的国内外建设情况、概念和特点,并总结了郊野公园的功能,与城市空间关系、旅游开发、规划管理方法、策略研究等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状况,以便为国内郊野公园的建设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发应用,正在促使农业管理、生产、销售及农业科技、教育发生巨大变化,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给这一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给农业科技工作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阐述了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并探讨了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凡剑 《中国蔬菜》2004,1(1):3-3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于2003年12月22日在北京成立。该研究所是以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和食品科技研究为特色,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心技术等手段,研究和解决食品物料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安全、食品辐照、食品保鲜等为主的综合性研究机  相似文献   

7.
魔芋病害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86年开始我们对湖北、湖南主要魔芋产区的病害种类、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于下:一、五种严重病害一、软腐病1.症状:出苗期展叶前种芋发病为芋尖弯曲,刚露土即展叶,叶柄,种芋腐烂;若叶展开后发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哈密地区哈密瓜产业发展,对自育的密优1号、密优2号、密优11号,HM1、HM2,引进的新密25号、金密3号、昭君3号、创科蜜、西洲密25号11个(含对照)新品种(系),在不同的生态区域对其综合性状进行考察,并通过数据定量分析,得出结论,为哈密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论果品营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丽  周志钦 《果树学报》2011,(1):114-123
果品营养学是在传统的食品营养学和果实品质概念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的学科概念.作者首次正式提出果品营养学的概念,系统地介绍了果品营养学研究的对象、内容、技术与方法,说明了果品营养学与现有相关学科的关系,强调了开展果品营养学研究的重要性.最后,我们展望了果品营养学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香菇嘌呤研究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培龙  蒋同隽 《食用菌》1995,17(4):9-10
在60年代中期,日本学者Tokuda和Kaneda等人发现口服香菇能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之后证实,香菇中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有效成分是与遗传核酸无关的有机碱基。随后Rokujo、Chibata、Kamiya和Saito等人相继分离得到并鉴定了该有效成分,起先各自命名为Lentinacin和Lentysine,中文翻译成香菇素、香菇太生,后经协商统  相似文献   

11.
韩德伟 《北方园艺》2012,(3):114-115
以中国沙棘休眠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二步成苗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嫩梢萌发生长最适宜的培养基为B5+BA 0.5mg/L+IBA 0.05mg/L,将其剪切成嫩梢的方式接种进行生根培养效果最好,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B5+IBA 0.05mg/L。  相似文献   

12.
沙棘根系结构特点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棘根系有特殊的结构特点,这些结构特征决定了沙棘保水保土的效力,也直接影响了其周围土壤的理化性和微生物种类、数量、活性等.现通过分析沙棘根系的特点,研究其对土壤理化性的影响,以期对沙棘保持水土的能力进行分析,为沙棘的推广和研究提供实践指导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沙棘属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荣森 《园艺学报》1990,17(3):177-184
本文概述了中国沙棘属植物4种5亚种的分布、分析测定了它们的主要化学成分,如果汁中的总糖、总酸、维生素C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果肉及种子的含油量及脂肪酸的组成、全果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并分别对各种及亚种的品质及其经济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它们的开发利用价值和种质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4.
沙棘叶片表面形态特征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比较了抗旱性不同的4个沙棘品种的叶片大小、叶片表皮毛和气孔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 抗旱性强的中国沙棘叶片小, 表皮毛层数多, 气孔小, 气孔密度大; 抗旱性差的俄罗斯大果沙棘叶片大, 叶表皮毛层数少, 气孔大, 气孔密度小; 两个杂交品种介于两者之间, 更趋近于母本。说明叶片大小、叶表皮毛层数和气孔大小、气孔密度等指标与沙棘抗旱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沙棘中糖、酸、维生素C和SOD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洪章  齐洁 《果树学报》2006,23(5):763-765
对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蒙古国沙棘果实的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维生素C和SOD以及叶中维生素C在年生长周期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果实着色前含糖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一直下降,着色后呈上升趋势;有机酸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至中期一直呈增加趋势,至果实着色期后迅速下降,但中国沙棘在着色期后有机酸含量变化不大,成熟前才迅速下降;维生素C含量变化是中国沙棘在成熟时达到最大,成熟后迅速下降,俄蒙沙棘叶中维生素C则高于中国沙棘;SOD是先升后降,在成熟前达到最大值,成熟时下降。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北方3种野生观果植物沙棘、枸杞、欧李的观赏特性、生态特性和经济价值,并探讨其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式,以期增加北方干旱地区园林植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17.
以新优草莓品种赛娃茎尖为试材进行组织培养繁苗试验,结果表明:0.2~0.3 mm大小茎尖最适宜培养,脱毒率100%,成苗率96%。茎尖分化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1 mg/L+GA30.05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 mg/L+NAA0.05 mg/L+GA30.05 mg/L可以兼顾增殖与生根。GA3的加入能够促进增殖,提高小苗的生长速度,提高繁殖系数。叶片培养以不定芽增殖为主,叶柄不定芽诱导率高于叶片,由此建立起高效脱毒快繁体系,并总结出草莓的组培苗生产、驯化和移栽等系列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蕨麻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芽的形成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以茎尖为外植体,芽诱导率最高平均可达75.3%,块根为56.5%,匍匐茎段为11.1%,叶片为0%.以NAA 0.5 mg/L BA 1.0 mg/L对茎尖诱导成芽的效果最好,而以NAA 0.5 mg/L KT 0.5 mg/L 对块根诱导成芽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9.
以灰枣组培苗叶片为材料,研究不同乙烯抑制剂对灰枣叶片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0.5 mg/L AgNO3和0.1 mg/L的STS均促进灰枣叶片再生,再生率分别为82.25%、91.26%;由此可见,培养基中附加0.1 mg/L STS,灰枣叶片再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以台尔曼忍冬为试材进行织培养工厂化繁育。结果表明:台尔曼忍冬适宜的分化培养基配方为MS+0.6mg/L 6-BA+0.1mg/L NAA+100mg/L水解乳蛋白,分化系数为3.2;筛选出适宜的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0.6mg/L 6-BA+0.1mg/L NAA,生根率92%;练苗5~7d后,在草炭∶蛭石∶珍珠岩=2∶1∶1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90%;大田定植成活率为95%。该研究建立了台尔曼忍冬组织培养技术工厂化繁育体系,达到了高效快速,且再生繁育体系稳定性好,可为今后的台尔曼忍冬组织培养繁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