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2015年4月以来,东北国有重点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众多国有林业局失去了主营业务,开始鼓励职工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在产业得到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在政策、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影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1当前林下经济产业存在的问题1.1林下养殖业方面1.1.1林蛙养殖池占用林地审批难度大在国有重点林区修建林蛙养殖池属于改变林地用途,需要到国家林业局办理审批手续,手续极其繁琐。1.1.2林下畜禽养殖与林蛙养殖冲突林下放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靖江市斜桥镇申明华读者来电:我想承包当地水塘搞养殖.请问: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如果没有办理有何处罚? 答:《渔业法》规定,使用全民所有的水面、滩涂,从事养殖生产的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养殖使用证。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蛙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通过对中国林蛙的发展历史、生物学特性、养殖方法及其营养、药用价值的论述,阐明了养殖中国林蛙的重要意义、阻碍林蛙养殖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以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提出建立林蛙养殖及研究基地、筛选优种林蛙、开展林蛙育种研究、探索集约化人工养殖中国林蛙的途径等是形成研究、生产、加工、销售完整体系的基础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林蛙养殖中森林鼠害一直困扰着养殖户,选择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养殖林蛙成败的关键之一,以不同区域划分入手就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达到防治森林鼠害的目的。随着林下经济的发展,林蛙因其独有的经济价值成为部分经营业户选择的项目。铁力林业局林蛙养殖始于1984年,至今已有林蛙养殖专业户73户,承包养殖河段170km。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业户逐年增加,有些人对林蛙的特性不甚了解,因而制约了养殖生产。特别是在林蛙越冬环节,采用"平面越冬"技术,在养殖数量增多而越冬池无地扩建时,林蛙只能超密度越冬,常常越冬失败,损失巨大。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研究所通过养殖试验,探究出了"立体越冬"技术。采用本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增加林蛙越冬数量,越冬成活率高;而且可以减少越冬期的室用面积,降低养殖管理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同时,有利于林蛙人工养殖的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蛙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林蛙的半人工养殖技术、全人工养殖技术、南移养殖技术和养殖中常见疾病及其防治等方面对中国林蛙养殖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提供基础的研究资料争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介绍林蛙养殖的关键性技术对林蛙养殖成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蛙是继牛蛙、美蛙之后,又一个人工养殖成功并进入商品化生产的蛙种。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己涉足或准备涉足中围林蛙的养殖。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中国林蛙的供种单位或个人,他们除宣传养殖中国林蛙的优越性之外,还宣传巾围林蛙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舟山市定海区临城镇陆公山村的林地、水塘很多,为林蛙生产创造了条件,加上近几年林蛙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人工养殖林蛙便在这里形成了“热点”。目前,全村养殖林蛙的有15户,共养殖80万只,价值近80万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已经在长白山区形成了优势产业,但是在养殖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文章结合林蛙产业实际,提出了加快养蛙产业发展,必须掌握林蛙养殖的关键技术,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科学运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分布在东北长白山区,是养殖效益最高的林蛙品种。近几年来,受林蛙价格居高不下、市场俏销的影响,产地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林区职工和农民的致富新途径。但是,随着林蛙卵团投放  相似文献   

12.
东北林蛙是东北林区重要的生态指示性两栖动物,也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性。其主产于东北各地,尤以长白山及周边地区野生资源量最为丰富。东北林区的养殖模式主要是半人工的封沟养殖模式,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科学合理的养殖至关重要。蝌蚪期是东北林蛙养殖的关键时期,本文就东北林蛙在蝌蚪期养殖、管理、病害防治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希望能够对林蛙养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陆玉坤 《北京农业》2013,(24):142-143
近年来我国的林蛙养殖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林蛙养殖中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问题,以至于导致林蛙质量、产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对此,就林蛙养殖技术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东北林蛙半人工养殖模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不改变林蛙生活习性,通过人工孵化蝌蚪,提高其成活率和放养密度,扩大了野外林蛙的种群数量。半人工养殖所采用的“人养蝌蚪、天养蛙”的模式,除了在蝌蚪养殖期有饲料成本外,再无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5.
封沟养殖林蛙,完全依靠自然条件而不加强人为管理时,易造成林蛙卵孵化率低的现象,这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因此,为更好地发展山区、半山区封沟养殖林蛙,就要重视提高孵化率.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林蛙人工养殖也叫圈养,是利用人工办法在林蛙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推行一套人工养殖技术措施,达到人工养殖目的。中国林蛙人工养殖越冬技术分为林蛙越冬前、入蛰期、深眠期、出蛰期、出越冬池五个越冬阶段的管理。一、越冬所需设备保温室即用于建造林蛙越冬水池的房舍。该房舍可采用砖瓦或板夹泥,然后再加保温层的结构,其保温性必须良好,同时安装适当数量的门窗,以保证越冬适应期能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保温室的面积根据林蛙数量而定。  相似文献   

17.
四个月跑不下手续,农户"干瞅着"待售野鸭、大雁死亡这一年,哈尔滨市道外区巨源镇松花江村的几户村民,一直盘算着借湿地旅游东风,把野生动物养殖合作社办成大产业。但在道外区农林畜牧兽医局办理审批手续时,却迟迟得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种动物、珍禽的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特种养殖行业及远销特种动物,应办理哪些手续呢?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凡加工、出售野生动物及其驯养繁殖品,必须办理合法许可证。  养殖,经营特种动物的专业户或养殖场,应当到当地县、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森保站)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出省运输须在市(县、区)以上野生动物保护站办理运销准运许可证(含动物检疫症),然后,凭林业部门核发的经营许可证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特种动物养殖,经营、运销许可证,是国家林业部、公安部、…  相似文献   

19.
寒露林蛙是2007年发现的蛙种,为中国特有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较高海拔区域。由于山区群众乱捕滥猎现象严重,寒露林蛙野生资源正遭受严重破坏。为了有效保护寒露林蛙的野生种群,将寒露林蛙引入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实施半人工保护性养殖。本文系统阐述了寒露林蛙的生物学特性、引入地概况,全面叙述了保护性半人工养殖技术措施,并对引入后保护性养殖效果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总结分析,为我国特有种寒露林蛙的野生种群保护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蛙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三省,在长白山林区分布较广。近年来,吉林省林区兴起了中国林蛙养殖热,且在逐步扩大。养殖中国林蛙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是林区群众致富的一条好途径。但是要克服盲目性,应当认真考察中国林蛙的生存环境。掌握其生活规律,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