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11—2012年仪征市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1—2012年仪征市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针对参展的10个品种展示结果和仪征市丘陵地区气候条件、耕作措施、生产管理条件,各品种表现出了较好的适应性,生育进程与当地物候基本相符,熟期正常,但不同品种又表现出了各自特性,在生产上要综合考虑品种特征特性、气候条件、土壤地力水平、品种的稳产丰产性等多方面因素,特别是品种在不同年份的差异以及稳产丰产性。就仪征市丘陵地区而言,弱筋小麦主产区应选择扬麦系列品种,以穗层整齐、稳产丰产、熟期正常的扬麦13,搭配种植扬麦15、宁麦13、扬辐麦4号。但扬麦15、宁麦13产量高,但特殊年份病害较重,就在病害防治水平较高的镇(办)种植,宁麦13抗寒性较差、扬麦15熟期过迟,生产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优良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进程,提升优质小麦产业化水平与农民种植效益,对引进的10个优良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大区试验示范与展示。结果表明,扬麦25号、扬麦20号综合表现较好,熟期适中,抗逆性强,产量结构协调,产量水平较高,稳产性好,可作为南通及沿江地区优良主体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寿县小麦主推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半冬性中强筋小麦品种泛麦5号产量最高,应扩大种植面积;春性弱筋小麦品种扬辐麦2号、弱春性中筋小麦品种偃展4110产量较高,可稳定种植面积;春性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3产量最低,应缩减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4.
筛选高产高效抗逆的绿色品种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以24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不同施氮量处理下调查品种的产量、氮肥农学效率、赤霉病及白粉病抗性等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宜江苏省种植的绿色小麦品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产量优势表现不一致,扬麦25、淮麦33、洛麦24等品种的平均产量较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品种的氮肥农学效率整体上呈降低趋势,扬麦29、淮麦33、扬麦25等品种的平均氮肥利用效率较高;各品种赤霉病抗性和白粉病抗性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扬麦15、宁麦13、扬麦20等品种具有较高的赤霉病抗性,而扬麦29、镇麦9号、镇麦10等品种具有较强的白粉病抗性;增加施氮量降低了小麦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扬麦25、宁麦资126、国红6号等品种的抗倒性较好;半冬性和弱春性品种的越冬期抗寒性整体上优于春性品种,但部分春性品种如宁麦13、宁麦26和扬麦29同样具有较强的越冬期抗寒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对各品种的综合性状进行评价,提出扬麦25、扬麦29、宁麦13、镇麦18为适宜在江苏淮南推广种植的绿色小麦品种;淮麦33和洛麦24为适宜在江苏淮北种植的绿色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江苏淮南麦区主栽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扬麦16’、‘扬麦18’、‘扬麦20’、‘镇麦12号’、‘宁麦14’和‘镇麦168’共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对不同品种的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较大,部分品种间的籽粒产量达显著水平。穗数以‘扬麦20’最高,‘扬麦18’最低,除‘扬麦20’与‘镇麦168’、‘扬麦16’与‘扬麦18’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品种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穗粒数以‘镇麦12号’最高,‘扬麦16’穗粒数最低,‘扬麦20’、‘宁麦14’与‘镇麦168’差异不显著;千粒重除‘镇麦12号’与‘宁麦14’2个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品种间的千粒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其中‘镇麦168’最高,‘扬麦20’最低。籽粒产量构成三要素与产量间的表现均为正相关且差异水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籽粒产量三要素对不同品种产量的提高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同品种产量三要素对提高籽粒产量的作用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沿江地区小麦品种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适宜在白湖地区种植的产量高、性状优、抗性好的小麦品种,在沿江地区进行了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实际产量最高的品种是扬麦19,其次是宁麦13和宁麦518,实际产量最低的品种是南农0686,再次是扬麦13和宁麦17;有效穗数最多的品种是生选6号,其次是扬麦19、宁麦518和白农0902;千粒重最重的品种是宁麦17,其次是宁麦16和宁麦518;平均每穗总粒数最多的品种是宁麦17,其次是南农0686和扬麦19。因此,适宜在白湖地区生产的小麦品种主要是扬麦19、宁麦13和宁麦518。  相似文献   

7.
2015—2016年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5—2016年进行了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宁麦13、华麦6号、扬麦22、扬麦23可继续在兴化市大面积推广,农丰88小麦新品种在展示试验中表现突出,建议示范种植;其他高产品种需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8.
通过13个主要优质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济南17产量很高,为优质专用面包小麦。淮麦18产量很高,为超高产小麦,适合于生产高级面条粉。扬麦9号、宁麦9号产量高,为优质饼干小麦。安农92484产量较高,为面包小麦。扬麦158、皖麦38、宁麦8号产量中等,为蒸煮类小麦。其它品种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在同一田块、同一土壤肥力、同一密度、同一台直播机、同一气候的条 件下,不同水稻品种机直播产量不同,展示结果,Y两优585单产最高,每667m2单产567.42kg,比对照增加69.45kg,产量居第一位;江优919每667m2单产527.74kg,比对照增加29.77kg,产量居第二位;隆两优1025每667m2单产526.79kg,比对照增加28.82kg,产量居第三位;C两优华占每667m2单产517.81kg,比对照增加,19.84kg,产量居第四位。这四个品种产量表现较好,均比对照增加,适宜我区机直播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凤阳县小麦品种展示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由22个小麦新品种参加的展示试验,结果筛选出连麦2号、安农0305、煤生0308、扬麦12、扬麦13、泛麦5号、富麦9606等近10个品种可在凤阳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各品种小麦的生育特性、产量特征,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2019~2020年度邗江区小麦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扬麦29、扬麦20、镇麦9号总体表现较好,产量水平高,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可在邗江区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客观评价中粳品种在桐城的适应性、产量水平和综合抗性,确定桐城市中粳主导品种,2019年在桐城市范岗镇杨安村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1”“宁粳9号”“皖垦粳11036”在桐城种植,表现为产量高、抗性好、成熟期适宜,适合作为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14种不同品种青贮玉米为材料,采用机械全膜双垄沟播方式,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比较了不同品种青贮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1)生育期长的玉米品种植株高大茎秆粗壮,产量更高;(2)紧凑株型品种较非紧凑株型单株鲜重和产量高;(3)株高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且两者与单株鲜重和干物质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茎秆粗壮高大的植株产量更高;(4)单株鲜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所试品种最适于该地区推广种植的青贮饲用玉米是沁单712、中北410(包衣)、中北410(不包衣)、秦龙9号。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龙岩鲜食、薯脯及淀粉加工的甘薯新品种,2016从省内外引进了11个甘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并对试验品种的产量、品质、适应性、抗病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1-6个品种供生产使用。结果表明:福薯604、金薯3号鲜薯产量、干物率、淀粉率高于对照,食用及外观品质优,适宜作为鲜食、薯脯及淀粉加工甘薯品种推广。香薯91鲜薯产量较高,食用及外观品质优,可作为鲜食型品种在龙岩示范种植。龙薯24号、金山208淀粉率和淀粉产量高,可以做为淀粉加工型品种推广。福薯317鲜薯花青素含量非常高,干物率和紫色素含量指标适宜,可作为紫色素提取、紫色地瓜干加工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品种的耐晚播特性并鉴定筛选出适宜该地区种植的耐晚播品种,以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扬麦20、扬麦22、扬麦23、扬麦24、扬麦25和宁麦13为试验材料,研究晚播条件下这6个小麦品种的生育特性、群体结构特征、灌浆脱水特性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晚播条件下,扬麦22因其分蘖能力较强、穗数多,产量最高,但其收获时含水量仍较高,需烘干晾晒;扬麦23、扬麦25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量及叶面积指数较大,群体结构协调,灌浆期峰值灌浆速率高,快速灌浆持续时间长,千粒质量高,产量较高,且扬麦23成熟期早,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低,仅8.23%,可免晒入库;扬麦24生育前期分蘖能力一般,后期灌浆速率大,千粒质量最高,达43.2 g,但其穗数及穗粒数一般,产量水平一般;扬麦20、宁麦13千粒质量不高,产量较低.因此,在晚播条件下推荐选用扬麦22、扬麦23和扬麦25,考虑烘干晾晒成本问题则选用扬麦23.  相似文献   

16.
周宝红  张福生  郭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193-6194,6197
[目的]通过主要小麦品种的比较试验,选出适合邗江当地种植的小麦品种.[方法]对供试的9个品种进行生育期观察,并从茎蘖动态、穗型结构、植株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等方面比较分析了这9个小麦品种.[结果]各小麦品种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最早成熟的品种是宁麦13,宁麦16与扬麦16的成穗率高,宁麦13产量最高.[结论]通过分析得出,扬麦16产量较为稳定、稳型中等偏大,成熟期较早,适合于大面积上继续推广应用;扬辐麦4号产量稳定,穗型中等,但熟期较迟;宁麦13穗型中等,千粒重较高,生育期短,产量较高,可以积极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7.
针对福建省仙游县花生栽培品种老化、农民盲目增加播种量等问题,本文立足于探索出适宜本地区花生生产的优良品种及种植模式,选择品种、播种量、畦宽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找出影响花生产量的主效因子。结果表明:优良品种是高产的基础,栽培技术是高产的保障,本实验最优组合为A1B2C2,即选用粤油13品种,每穴播种3粒,畦宽0.8米,每畦种3行,此时产量可达489.6kg/亩。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优质水稻在开县中山区域种植表现,本文分析了13个优质稻品种的产量、相关农艺性状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区域种植的优质、多抗、高产品种。结果表明,宜香优1108、内5优39、川优6203等品种产量及其他性状表现较优,3个品种的实际产量均达到650.0 kg/667m2以上,适宜在本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19.
在对2015年品种展示中表现突出的油菜新品种设置品种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我县机械化生产推广应用的早熟、秆矮、抗倒伏、抗裂角、株型紧凑的高产、高油、高抗油菜新品种。通过今年对参试品种经济性状、生育期、抗逆性和产量结果的观察与分析,结果为供试验的8个品种中,蓉油15与宁杂11亩产高于对照,切早熟、秆矮、抗倒伏、株型较紧凑、各性状表现适宜机械化生产。秦优10号和秦优28株型较高,生育期较长。华油杂62、沣油737、浙油50、油研52各性状综合表现一般。因此建议我县油菜机械化生产以秦优10号、宁杂11两个品种为主,搭配蓉油15号,示范种植秦优28.  相似文献   

20.
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先梅  王熙晴  郭永生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131-131,217
进行8个小麦新品种与对照品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扬麦13、扬麦12、扬麦17、皖麦47、扬辐麦2号等品种丰产性较好,综合抗逆性较强,可以在淮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