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活水乡位于陆良县的东部,平均海拔在2 000 m左右的高寒山区,天然草场资源丰富.牛是农户农业生产劳动的主要工具,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长期饲喂劣质粗硬的饲料,混有泥沙纤维过多难于消化的饲料强烈刺激胃壁,尤其在饮水不足时胃内容物缠结成难以移动的团块,影响瘤胃内微生物的消化活动.长期饲喂柔软刺激性或缺乏刺激性的饲料,均易发生前胃弛缓.笔者多年来治疗了几百头,现将诊治体会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2.
<正>牛前胃弛缓是牛养殖的常见多发病,多数与饲养管理不当有关,尤其与饲料有关,如果长期饲喂粗劣、坚硬、难消化的饲料,例如,豆秸、藤蔓、秸秆等,用量多时,将强烈刺激胃壁。期间,如果饮水不足,食入前胃内的饲料,更容易结成硬团,难以消化,进而抑制前胃微生物活动,影响前胃消化机能。反之,如果长期饲喂柔软、缺乏刺激性的饲料,类似麸皮、面粉、细碎精料等等也很难兴奋前胃机能,易诱发前胃弛缓。1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1病因分析 原发性前胃驰缓的原因主要是饲养失宜引起。如长期大量饲喂粗硬劣质难以消化的饲料(如干甘薯藤、干花生苗、豆荚、玉米秸等)和发霉变质以及有刺激性的饲料(如发霉酒糟、冰冻饲料等),致使胃黏膜感受器过度受刺激,以后转为驰缓;或长期大量饲喂柔软缺乏刺激性的饲料(如麸皮、细碎精料等),不足以兴奋前胃机能,均易发生前胃驰缓。此外,突然改变饲养方式(如放牧突然改为舍饲),草料突然变换,时饥时饱,过度使役或缺乏运动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缺乏等,都能导致前胃运动机能紊乱而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4.
奶牛主要因饲养管理不当,饲草饲料品质较差等因素,引起四胃发炎,并发生严重的消化不良。该病在兽医临床上所见较多,但由于误诊误治使死亡率居高不下。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患病奶牛37例,治愈34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发病原因1.1饲喂霉烂变质饲草饲料或饲喂刺激性较强的糟粕饲料,或饲喂粗硬难以消化的粗饲料。1.2精料饲喂过多、暴食暴饮或突然更换饲料,使消化机能减弱,导致本病发生。1.3肝脏疾病、慢性贫血、真胃淋巴瘤、其他前胃  相似文献   

5.
1 前胃弛缓 1.1 原发性前胃弛缓的病因 答:(1)饲料单一:①长期饲喂粗硬难消化的饲料,如豆荚、玉米秸等。②长期饲喂柔软刺激性小的饲料,如麸皮、细碎精料等。  相似文献   

6.
<正>前胃疾病是指反刍动物的前三胃(瘤胃、网胃、瓣胃)发生的病变,反刍动物的前三胃无腺体,主要起贮存食物和发酵分解粗纤维的作用。前胃弛缓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引起前胃收缩力减弱,导致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较少见,其病因主要是饲养管理上的错误,如常喂柔软无刺激性饲料和单纯饲料,如面粉、煮熟的马铃薯等。一般当地农户饲养的奶牛很少,为了挤奶增加经济收入都喜欢饲喂精料,有时饲喂刺激性太强的饲料,难消化  相似文献   

7.
牛的生产性能直接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而牛生产性能又和牛胃肠道的消化功能有直接的关系。牛前胃迟缓是牛的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引发该病的原因有多种,直接影响牛的生产性能和身体健康。主要病因有长期管理粗放,饲喂粗料或突然更换饲料,或饲喂刺激性比较强的饲料等都会导致胃肠机能的紊乱,从而引发该病的出现。本文主要分析了牛前胃迟缓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重点阐述了该病的防治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羊前胃弛缓多见于山羊,绵羊较少发病.原发性前胃弛缓,也称之为单纯性消化不良. 1 病因 常因长期饲喂粗纤维多、营养成分少的饲草,一旦变换饲料,即引起消化不良;草料质量低劣,常饲喂一些纤维粗硬、刺激性强、难于消化的饲料;饲喂变质或冰冻饲料;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此外,饲养失宜、管理不当、应激反应等因素(如误食塑料袋、化纤布或分娩后的母羊食入胎衣等)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继发性前胃弛缓,常继发于瘤胃积食、胃肠炎和其它内科、产科和某些寄生虫病时.  相似文献   

9.
杨英 《兽医导刊》2014,(15):41-43
一、前胃迟缓前胃的运动机能减弱,兴奋性降低,收缩力下降,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消化机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此病为牛的一种常见疾病,尤其是舍饲牛、老龄牛、使役过重的牛发病率较高。(一)病因1.原发性:主要是饲养、管理上的错误。(1)长期饲喂难以消化、富含粗纤维、品质低劣的饲料。(2)长期饲喂过于单纯、过多粉状、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缺乏饲料。(3)长期饲喂发酵过酸或腐烂、变质的青贮、饲料、青草。(4)饲养失宜:饲  相似文献   

10.
1病因分析 饲料因素,如饲料粗硬,不易消化,饲料中缺乏足够的纤维,饲料粉碎得太细,长期饲喂高能量,特别是玉米含量过高的饲料,在谷类日粮中不适当混合大量有刺激性的矿物质合剂,  相似文献   

11.
<正>真胃炎是牛、羊常发的一种疾病,主要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品质不良,霉败饲料、营养不足的饲料以及有毒饲料等的影响,引起真胃发炎,并发生严重消化不良的疾病。本病主要发生于老年及幼年牛、羊,体质虚弱的成年家畜亦常见发生。1发病原因主要由于饲喂粗硬不易消化的饲料,有刺激性的糟粕饲  相似文献   

12.
《北方牧业》2012,(15):23
<正>前胃弛缓是前胃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消化机能紊乱为特征的疾病。1病因原发性前胃弛缓,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所致。如长期饲喂粗劣难以消化的饲料,而又饮水不足:或长期饲喂细碎柔软的饲料,不能兴奋前胃:草料的突然变化前胃一时难以适应;牛舍阴冷潮湿,过于拥挤;环境卫生不良;过劳或运动不足,缺乏光照,而使神经反应性降低,消化道陷于弛缓均易引起本病。2临床症状急性前胃弛缓,病牛食欲,饮欲减退,反刍减少而迟缓,瘤胃蠕动音减弱而  相似文献   

13.
前胃是指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瘤胃、网胃和瓣胃而言。所谓前胃弛缓 ,是指前胃神经和肌肉机能紊乱 ,使其兴奋性降低 ,收缩力减弱 ,饲草料在前胃内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 ,使其腐败分解 ,产生有毒物质 ,从而引起消化机能发生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此病多属于中兽医的脾虚慢草、脾胃不和等病证。严重时也可引起别的疾病。主要是因长期大量饲喂粗硬难以消化的饲料 ,或因长期饲喂单一饲料 ,缺乏运动 ,或因瘤胃积食等病继发所致。该病约占牛内科疾病的5 0 %~ 6 0 %以上。临床上常以食欲、反刍减退 ,前胃蠕动明显减弱 ,或蠕动反刍废绝为主要特征。现…  相似文献   

14.
前胃弛缓是前胃机能紊乱,兴奋性降低,收缩减弱或缺乏,导致临床上表现以食欲不定、反刍和嗳气紊乱、瘤胃蠕动减弱或异常等为主征的一种较常发生的前胃疾病。[病因]原发性前胃弛缓主要是饲养不合理,如精料特别是蛋白质饲料饲喂过多,致使消化机能紊乱;日粮配合不平衡,如粗饲料不足而过多饲喂糟粕类——酒糟、糖糟、豆腐渣、啤酒糟等;粗劣饲料加工调制不当,长期饲喂单一的和难以消化的秸秆,如麦秸、稻草等。管理上不科学,如突然改变饲喂次数、舍饲突然变为放牧、密集饲养在不良环境中等,皆可诱发前胃弛缓类疾病。继发性前胃弛缓除常见于某些急性…  相似文献   

15.
前胃弛缓是前胃机能紊乱,兴奋性降低,收缩减弱或缺乏,导致临床上表现以食欲不定、反刍和嗳气紊乱、瘤胃蠕动减弱或异常等为主征的一种较常发生的前胃疾病。1病因1.1原发性前胃弛缓主要是饲养不合理,如精料特别是蛋白质饲料饲喂过多,致使消化机能紊乱;日粮配合不平衡,如粗饲料不足而过多饲喂糟粕类—酒糟、糖糟、豆腐渣、啤酒糟等;粗劣饲料加工调制不当,长期饲喂单一的和难以消化的秸杆,如麦秸、稻草等。管理上不科学,如突然改变饲喂次数、舍饲突然变为放牧、密集饲养在不良环境中等,皆可诱发前胃弛缓类疾病。1.2继发性前胃弛缓除常见于某些…  相似文献   

16.
前胃驰缓中兽医称为脾虚慢草,是由于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机能减退的一种疾病。导致临床上表现为前胃蠕动减弱或停止、消化机能紊乱为其主要特征,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自体酸中毒。1 病因 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引起:1)长期饲喂低劣粗硬、混有泥沙、霉变、冰冻或难以消化的饲料;2)长期  相似文献   

17.
杨英 《动物保健》2014,(11):41-43
一、前一迟缓前胃的运动机能减弱,兴奋性降低,收缩力下降,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消化机能障碍的一种疾病。此病为牛的一种常见疾病,尤其是舍饲牛、老龄牛、使役过重的牛发病率较高。(一)病因1.原发性:主要是饲养、管理上的错误。(1)长期饲喂难以消化、富含粗纤维、品质低劣的饲料。(2)长期饲喂过于单纯、过多粉状、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缺乏饲料。(3)长期饲喂发酵过酸或腐烂、变质的青贮、饲料、青草。(4)饲养失宜:饲料调制不当、突然更换饲料、改变饲养方式。饲喂过寒(冷水、冰冻饲料)、过热。(5)管理不当及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1病因饲料因素包括饲料粗硬不易消化,饲料中缺乏足够的纤维,饲料粉碎得太细,长期饲喂高能量特别是玉米含量过高的饲料,在谷类日粮中不适当混合大量有刺激性的矿物质合剂,饲料中缺乏维生素E、维生素B1、硒等,饲料中不饱和脂肪酸过多,饲料霉变。  相似文献   

19.
正牛前胃驰缓主要是由前胃神经的兴奋降低,收缩力减弱,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笔者在实践中,总结摸索出治疗牛前胃弛缓中西药结合治疗法,治疗牛前胃弛缓56例,全部治愈。1发病原因1.1原发性前胃弛缓多由体质衰弱,加之长期饲养管理不善造成的,饲喂混有泥沙以及含有粗纤维多而不易消化的草料,如豆秸、玉米秸秆,地瓜蔓等;或长期饲喂精料过多而粗料不足、饲喂方式不当、饲料单一、品质不良、突然变换饲养方式、运动不足等  相似文献   

20.
<正>鸡腺肌胃炎是以腺胃肿大、肌胃糜烂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肌胃和腺胃是鸡的主要消化器官,当二者出现病变时,鸡的消化功能减退,饲料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其粪便中携带未消化的饲料颗粒,饲料转化率低。各品种、年龄的鸡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季节交替时发病率高些),雏鸡发病率最高,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鸡腺肌胃炎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预防应禁止饲喂霉变饲料,不长期饲喂单一饲料,并应加强清洁消毒,做好饲养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