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吴宏宇  徐子伟 《饲料工业》1996,17(12):24-25
酸解羽毛蛋白与微量元素的螯合物研制(实验室制备)报告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吴宏宇,徐子伟,刘敏华,卢福庄当今饲料工业,微量元素已进入第三代产品─—蛋白或氨基酸螯合盐,但由于氨基酸螯合盐(特别是单项氨基酸螯合盐)价格比较高,目前经济上用户还较难...  相似文献   

2.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来福 《广东饲料》2005,14(3):37-38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矿物添加剂,正在被国内外广为研究和使用。但是.由于氨基酸“螯合盐”(特别是单项氨基酸螯合盐)价格较高,难以推广。本文介绍采用廉价易购的血粉作原料,用酸解加酶解混合法,生产复合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3.
大鼠对氨基酸螯合锌吸收、转运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美国饲料管理官员协会的描述 ,氨基酸螯合锌是指由某种可溶性锌盐中的锌离子同氨基酸按一定的摩尔比 ( 1∶1~ 3,最好是 2 )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络合物 (Terry ,1 998)。许多试验表明 ,氨基酸能促进锌的吸收。动物饲养试验结果证实 ,氨基酸螯合锌是一种优良的锌添加剂。但目前对氨基酸螯合锌吸收转运机制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以赖氨酸螯合锌和蛋氨酸螯合锌为代表 ,利用直接灌胃结合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通过与氨基酸和氯化锌混合物及氯化锌比较 ,研究大鼠对氨基酸螯合锌的吸收、转运和利用特点。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设计及…  相似文献   

4.
酶解工艺是指通过各种分解酶的作用,将蛋白质原料中一部分大分子蛋白质降解成活性小分子肽和游离氨基酸的过程。酶解蛋白具有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促进蛋白质消化吸收的作用。本文简单介绍了酶解工艺过程,并且总结了酶解蛋白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研究了差量法和酶解酪蛋白法测定动物在采食正常含氮日粮条件下的内源氨基酸排泄量及饲料氨基酸真消化率的差异,并同时与无氮日粮法作比较。差量法以豆粕为唯一蛋白源,配制成15%和20%2种粗蛋白质水平的试粮;酶解酪蛋白法以酶解酪蛋白作为蛋白质来源,配制成17.5%粗蛋白质水平的试粮;无氮日粮用淀粉和纸纤维进行配制。每种方法选用7周龄、平均体重(2.77±0.16)kg天府肉公鸭64只,分为4组,分别饲喂4种不同日粮,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4只鸭,采用Sibbald的强饲法进行代谢试验,测定各试粮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内源氨基酸排泄量及真消化率。结果显示:差量法、酶解酪蛋白法和无氮日粮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排泄量分别为0.9946、1.2243和0.9297mg/gDMI;差量法测定的氨基酸真消化率(%)为88.93±4.43,用酶解酪蛋白法和无氮日粮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排泄量计算的15%和20%2个粗蛋白质水平日粮氨基酸真消化率(%)分别为91.15±4.33和91.97±4.16、88.55±4.29和88.82±4.61。以上结果表明,在15%~20%的日粮蛋白质水平范围,差量法测定的氨基酸真消化率和内源氨基酸排泄量较酶解酪蛋白法准确,酶解酪蛋白法可能高估了内源氨基酸排泄量和氨基酸真消化率。  相似文献   

6.
酸解羽毛蛋白与微量元素的螯合物研制(实验室制备)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畜医研究所吴宏宇徐子伟刘敏华卢福庄当今饲料工业,微量元素已进入第三代产品蛋白或氨基酸螯合盐,但由于氨基酸螯合盐(特别是单项氨基酸螯合盐)价格比较高,目前在经济上用户还难以承受。为了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复合氨基酸螯合Fe、Cu、Mn、Zn对异育银鲫生理机能的影响,试验采用正交设计L9(34),添加复合氨基酸螯合Fe、Cu、Mn、Zn4种微量元素,配制9种试验饲料饲喂异育银鲫当年鱼种,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4种复合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中,螯合Fe对粘液LSZ酶活力影响最大,螯合Cu对血清LSZ、血清CuZnSOD、血清GPT、肝脏GPT和血红蛋白的影响最大,螯合Mn对血清T-SOD、粘液T-SOD、肝脏T-SOD和肝脏CuZnSOD酶活力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将生产鱼蛋白胨过程产生的滤渣,酶解成混合氨基酸后,再与多种微量元素螯合,制备成具有较好生物利用率并能增加动物消化吸收率的氨基酸微量元素添国剂。将氨基酸微量元素添加剂加身份 鸡饲料,进行喂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在增重、料肉比及经济效益等同指标均比对照组好,同时提示,其最佳添加量为基础饲料的1‰,采用该添加量可达到以最低饲养成本得到最好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离体研究方法,以草鱼肠道的粗酶液为酶源,测定了膨化和非膨化的7种原料:即鱼粉、豆粕、菜粕、棉粕、肉骨粉、次粉、玉米,在4.5h内氨基酸生成量随反映时间的关系和氨基酸的生成速度。用氨基酸生成速度表示蛋白质酶解速度。结果表明,1)豆粕、鱼粉、肉骨粉膨化后蛋白质酶解速度下降;玉米、菜粕、次粉膨化后蛋白质酶解速度上升,特别是玉米膨化后效果尤为明显;棉粕膨化后蛋白质酶解速度差异不显著;2)对非膨化饲料,蛋白质酶解速度表现为:鱼粉>肉骨粉>豆粕>棉粕>菜粕>次粉>玉米;3)对膨化饲料,蛋白质酶解速度为:膨化鱼粉>膨化玉米>膨化菜粕>膨化肉骨粉>膨化棉粕>膨化次粉>膨化豆粕。  相似文献   

10.
以乳清蛋白为原料,采用酶法水解,分析酶解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酶底比对复合酶水解乳清蛋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最适工艺参数,再通过正交试验及验证实验进一步确定乳清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水解度、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螯合能力4项指标的正交试验结果,最终确定乳清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60℃、pH 8.5、底物质量浓度2.5 g/100 mL、酶底比3.5%。以上述最佳参数为酶解条件进行验证实验的结果表明,验证实验结果与正交试验结果相符,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确定的酶解条件为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