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令杰 《黑龙江水产》2002,(5):38-38,43
1 开展综合养鱼 综合养鱼是以渔业主为体的综合经营,渔、农、牧多种经营,不同产品综合利用的生产方式。综合养鱼的核心问题是自给自足地解决鱼饲料和肥料问题,这样可显著降低养鱼成本。目前在我省开展较多的综合养殖模式有:鱼禽、鱼畜、鱼农、鱼林模式。2000年,全省以鱼为主,鱼畜禽相结合的综合养殖面积发展到了38.2亩。  相似文献   

2.
渔-牧综合经营是指养鱼和畜禽饲养结合起来。目前,与养鱼结合的畜禽有猪、牛、鸭、鹅、鸡等,而鱼-猪、鱼-鸭、鱼-畜-禽结合是比较普遍比较配套的综合养鱼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 综合养鱼是以养鱼为主,渔、农、牧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综合经营及综合利用的生产形式。我国综合养鱼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二至一世纪就有水生植物种植与养鱼结合,公元九世纪就有稻田养鱼,公元14—16世纪就有鱼草轮作、桑基鱼塘、鱼畜结合,以及多专业与养鱼综合的复杂结构。  相似文献   

4.
徐鸿初 《内陆水产》1995,21(1):18-19
高效型模式化稻田养鱼技术徐鸿初湖南省水产局高效型模式化稻田养鱼是通过改革传统的稻田养鱼方法,采用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相的合,充分发挥稻鱼共生互利优势,促进丰粮、增鱼、多收的高产高效综合利用方法.1992—1993年,我省承担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稻田养...  相似文献   

5.
生态渔业典范—综合养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养鱼曾被国外学者誉为循环利用废弃物、节约能源、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保持良好生态的典范。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综合养鱼是一种节水、节地、节能、节粮、低耗高效的养殖模式。它以渔业为主导产业,开展农牧和农副产品加工综合经营及综合利用的生产。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效配置、发展相关的产业,用上一个生产过程的大量废弃物养鱼,使物质能量得以循环利用,减少物质能量浪费,提高综合养殖效益。1鱼—蚌—畜—禽立体综合养殖以水面为依托,以渔业为中心,实行水中养鱼,水面育珠,水底(网箱)养蚌,塘边建舍养猪养鸭或养鹅,畜禽…  相似文献   

6.
综合养鱼,已从渔-农、渔-牧两个专业间的配置的双元结构发展到渔-农-牧综合经营的多元结构。通常有一种做法是“堤上种草养猪,水中养鱼套种,水面圈围养鸭”,把养鱼、畜禽饲养和植物种植三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使陆地生态系统和水体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的水陆复合生态系统。这种综合养鱼经营类型,目前比较普遍的有鱼-猪-草、鱼-猪-菜、鱼-猪-草-沼等模式。  相似文献   

7.
综合养鱼(Integratedquaculture)是中国淡水养鱼的传统特色之一,也是国际上公认高效益的养鱼法。即以养鱼业为主,结合农、畜、牧副业进行综合经营及利用,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的种桑养蚕、种菜或种甘蔗、养鱼;湖南衡阳地区闻名的种菜、养猪、养鱼三结合等,达到互助互利,共同繁荣发展生产的目的。近年来,我们根据综合养鱼生产中持续发展的需要,曾应用多种生物活性及其前体物质配制成水产鱼、虾、鳖及畜禽猪、鸡等多功效的饲料添加剂,分别在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福建、陕西、四川等一些养殖场试用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院畜牧兽医系综合牧场有鱼塘和水库九十多亩,师生职工们在院党委的领导下,贯彻综合利用原则,除积极发展畜牧生产之外,还开展养鱼工作,做到渔牧结合,共同跃进.由于牲畜多,畜粪也多,可以为养鱼提供大量饲料.水面扩大了,不仅可以增养鹅、鸭,且可在池边,种植喂鱼、畜的植物性饲料.鱼、畜所需的动物性饲料,也可同时培育繁殖,互相调剂.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渔牧业如能很好结合,对促进渔牧中有很大作用.下面就解决饲料问题,谈谈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安乡县大鲸港渔场于1967年建场,二十多年来,国家投资70万元,渔场向国家上交利润100万元。他们以鱼为主,多种经营;以成鱼为主,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机械化养鱼。  相似文献   

10.
1989-1991年在2.6万多亩山塘小水库开展养鱼综合增产技术试验。采取加强技术培训,推广先进实用养鱼技术等一系列措施,鱼产量连年大幅度增产增收。1989年5436亩山塘小水库平均亩产鱼62.8kg,亩产值352.8元,亩绀收199.2元;1990年10175亩山塘小水库平均亩产鱼76.8kg,亩产值436元,亩纯收306.6元;1991年.10.413亩山塘小水库平均亩产鱼96.9kg,亩产值540.3元,亩纯收395.8元。  相似文献   

11.
付鹏 《黑龙江水产》2003,(3):41-41,43
尚志市老街基乡元宝和村渔民杨立发于2002年承包一处150亩的小水库,采取鱼、畜、禽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化养殖模式,创鱼总产量9057kg,平均亩产60.38kg,总收入41283元,养鱼成本15650元,纯利润25633元,平均亩纯利润170.90元。另外他还养鸡2000只,纯收入10000元;养猪100头,纯收入15000元;  相似文献   

12.
1.依据稻鱼结合方式,可将稻田养鱼方法分为稻鱼并作型稻田养鱼、稻鱼轮作型稻田养鱼和稻鱼间作型稻田养鱼三种类型。(1)稻鱼并作型稻田养鱼。即种稻养鱼在同一田块同时进行。这是比较普遍的养殖方法。根据水稻栽收手段又可将这一方法划分为单季稻田养鱼和双季稻田养鱼。单季稻田养鱼还可根据水稻成熟季节划分为早稻田稻田养鱼、中稻田稻田养鱼和晚稻田稻田养鱼。双季稻田养鱼根据鱼类是否连养可划分为双车独立种养稻田养鱼(即随着稻谷的两次裁收,鱼类也相应两次放捕)和双车速养稻田养鱼。(2)稻鱼轮作型稻田养鱼。即稻田种稻时不养…  相似文献   

13.
殷勇 《内陆水产》1999,24(6):9-10
鱼猪结合养殖模式是综合养鱼模式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生态渔业模式,由于所综合的专业是养鱼和养猪,亦称为双元模式。建立这种模式的基本依据是:利用养鱼、养猪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其综合作用,有效提高池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增加渔农收入。随着鱼猪...  相似文献   

14.
“垄稻沟鱼”是我国农业、水产科技人员运用农业生态学理论,在总结稻田养鱼技术的基础上,经过试验而确立的种稻养鱼结合的新方法。通常的做法是将水田平作改为垄作,在垄上种稻,沟里养鱼,合理地调节土壤水分、温度、空气和养分,从而改善水稻和鱼类的生长条件,促使稻、鱼都能较好地生长,综合利用水田资源,充分挖掘水田生产潜力,达到稻、鱼双丰收,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东莞市鲤鱼塘水库养鱼水面500亩,属乡级管理的小型水库。1984年前粗放粗养,多年平均亩产鱼1-1.5公斤。1985年引进联营户到库养鸭养鱼,实行鱼鸭结合,养鸭10多万只,1986年鱼产量已达3万公斤,亩产60公斤。综合利用水库水体,一养鸭,一亩水面养20只鸭;二养鱼,鸭粪养鱼一只鸭带养三尾鱼,一亩水面年产成鱼达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有稻田630多万亩,其中冬水田400多万亩,是综合利用、发展稻田养鱼的一大优势。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我市稻田养鱼发展很快。据统计,全市1981年稻田养鱼面积37万亩,产鱼160万公斤,平均南产4.3公斤。1982年发展到76万亩,产鱼320万公斤,  相似文献   

17.
双城市朝阳乡胜前村养鱼户孟宪志1998年承包本村一处800亩水面搞养鱼,2001年采取鱼——禽——林结合型生态渔业模式,共产鱼9.1万kg,平均亩产114kg,总产值39万元,平均亩收入487元;养鱼成本18万元,平均亩成本225元;纯收入2l万元,平均亩纯收入262元。同时,养鸡2000只,纯收入2万元;种树5000株,成活率达到98%,养鱼和养鸡纯收入达23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他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在发展中国家,养鱼饲料不足,价格昂贵是限制渔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即使发达国家采用颗粒饲料养鱼,由于能源紧张,所耗费用可高达总开支的50%以上,因此,许多养殖方法不宜直接搬用。采用中国传统的粪肥养鱼法虽可提高发展中国家农村低产池塘的鱼产量,但是将人、畜粪作为养鱼肥料施入池塘似有些不足,对人粪主要是人们能否采纳以及病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鱼猪结合养殖模式。是综合养鱼模式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生态渔业模式,这种模式的依据是:利用养鱼、养猪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其综合作用.有效提高池鱼产量和经济效益,增加渔农收入。以益阳地区为例,1989年全区实行鱼猪结合养殖池塘水面10.23万亩,配养生猪8.4万头,亩平水面养猪0.82头;  相似文献   

20.
以鱼养鱼就是用低价质鱼类做为饵料鱼,养殖高价质名、特、优鱼类的方法,此方法可以降低饵料成本,人工费用,能够提高池塘综合利用价值,也是渔场转变养殖方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