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80年我县棠张镇以丛栽法进行一步成园快速拓桑试验取得成功,推动了我县蚕桑事业的发展。14年来,肥培管理较好的桑田,至今仍能维持丰产;肥培管理差的、病虫危害重的桑田,缺株较多,树势减弱,枝条细短,产叶量下降,亩产茧仅70kg左右。为此,我们从1991年开始对这类低产的桑田,采取了夏季平茬更新的措施,来增强桑树长势,提高产叶量,3年来改造面积已达1000余亩,取得了较产好的效果(图1)。  相似文献   

2.
<正>桑田杂草种类繁多,夏秋季节生长旺盛,与桑树竞争光能,降低桑田肥力,严重影响桑叶的产量和品质。桑田杂草还为多种害虫提供繁衍、滋生的场所,诱发害虫危害桑树,成为制约蚕桑发展的重要因子。笔者于1992~1994年对如皋市桑田夏秋杂草的分布特点与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为桑田杂草的防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省蚕桑新区(丘陵区)土壤缺少磷钾和有机质。我们从81年开始对桑树“三要素”肥料进行了系列研究,试验结果证明,桑田合理配施磷钾肥比习惯偏施N肥的桑树腋芽萌发早,生长快,枝条粗壮,叶大而厚,一般桑叶产量可提高10%左右,经养蚕五龄生命率提高5%左右,单蛾产卵量增7—8%,肥料利用率提高0.6倍左右,土壤养分保持  相似文献   

4.
碧全有机完全肥与碧全植物健生素对桑树生长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在蚕种生产的桑田肥培管理上,主要采用传统的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配合使用的方法。本试验意在避免传统施肥方法中难以克服的肥料利用率低、成本高、投入与产出相比小的缺限,提高桑园和蚕种生产的效益,探索碧全肥与桑树生长的关系,现就镇江蚕种场碧全肥试验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 桑田 试验区设在原种分场桑后组,地形为丘陵小区,属下蜀黄土类土壤,土壤PH值6.7左右,有机质含量1.4,桑树品种为湖桑32号,株行距67×200厘米。1.2 桑田 碧全有机完全肥、碧全植物健生素(台湾产)、普通有机肥。1.…  相似文献   

5.
<正> 要提高桑树的产叶量和桑叶质量,必须加强肥培管理。普通施肥及全年四季有机肥、无机肥科学配方施用,才能提高桑树的生长优势。然而,在养蚕区,桑树肥培管理工作比较薄弱,造成桑树生长不良、产叶量低、叶质差、制约了蚕桑生产的发展。本试验将一种长效、缓释的“爱林”片肥在桑园施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 利用桑树生长季节的自然遮荫条件及桑田的冬季闲作,在桑树行间栽种食用菌,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桑田土壤肥力,提高综合经济效益。1987年开始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地点和规模试验在祝塘镇后头巷村浦祖根承包的1.11亩平地桑田内进行,桑树行距1.3m。  相似文献   

7.
桑田合理配施磷钾肥肥效试验研究,通过四年研究再次证实桑田合理配施磷钾肥不仅能提高桑叶产量与质量,而且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对土壤养份消长及养分平衡等方面的作用。在N、P、K、三要素中,桑树对N的需要量最大,施用N肥的增产效应最显著,但施N素超过一定界限,不仅产量提高不显著,而且影响桑叶质量下降,为了探索桑树最佳施N量和更好的发挥三要素配比增产效应,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84年起进行盆栽试验,85年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现将结果整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肥料试验结果证明,桑田合理配施三要素肥,不仅能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而且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对土壤养分消长及养分平衡等方面作用。了解桑田土壤供 N能力是做到“以田定产,以产定 N.以 N 配施 P.K 肥”的前提,实际上影响土壤供 N 量的因素很多,但前人对桑田土壤供 N 量最适测定项目及其数量指标的研究极少报道,为此,我们在结合“桑田配施三要素肥料研究”中间试验过程中,对我省有代表性蚕桑区(八县一场23个农户)不同类型和不同肥力桑田土壤进行全面理化分析及产量试验调查,并以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作物对肥料效应方程研究法,进行分析,取得一些倾向性的  相似文献   

9.
<正>“克旱寒”是由江苏省蚕桑学会提供的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抗旱抗寒性良好,且有显著增产作用的新型药物。1996年春季,我们用“克旱寒”在桑树上使用,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秋季再次进行了桑树喷施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整理报告如下:一、试验方法1、试验地点:溧阳市茶亭镇杨家边村前瑶墅。蚕户4户,每户试验桑田面积均在1亩以上,各设空白对照区。管理情况基本相同,以资调查比较。  相似文献   

10.
<正>桑树夏伐是蚕桑生产的常规措施,手工操作的桑剪是桑树夏伐的常规用具。但随着农业生产结构性调整,相当部分承包户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蚕桑承包户,使用桑剪夏伐,费力、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已不适应蚕桑大户生产需要,寻找新的机具替代桑剪,已成为大户的急需。经设想和筛选用于工业磨光和切割的磨光机,相对较为适应桑田使用。现把试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叶面肥用于大田作物在我县已有多年,用于桑树尚无先例,为了探讨叶肥在蚕桑生产上的应用,我们选用了多功能复合肥、稀土动植宝、“891”钛微肥在桑树上进行试验,探讨其施用技术与增产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桑树叶面施肥的增产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面肥用于大田作物在我县已有多年,用于桑树是近两年才开始的.为了探讨叶肥在蚕桑生产上的应用,我们选用了多功能复合肥、稀土动植宝、“891”钛微肥三种在桑树上进行试验,探讨其施用技术与增产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蚕茧价格下跌,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农民养蚕积极性受挫。为了保桑稳桑增加桑田效益,可采取桑园套种蔬菜种植模式。桑园套种是在不影响桑树生长的前提下,利用桑树生长的空闲季节,套种蔬菜等作物,使其耕地资源、光照资源、土壤养分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产出率。桑园套种有利于桑园土壤的平衡,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增加桑园肥力,清除田间杂草,减轻病虫害,实现桑树、蔬菜生产双赢。桑园套种的蔬菜品种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套种模式: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涪陵区的桑树养成收获方式一直沿用冬伐.为了改革这一桑树栽培模式和合理调整养蚕布局,进行桑树夏伐试验.通过夏伐与常规冬伐桑比较、夏伐桑的生长发育调查和养蚕试验,在地势与肥培管理较好的涪陵后山蚕区实行桑树夏伐,不但桑树发育正常,长势良好,而且夏伐桑园蚕种饲养量和单产有所提高,说明夏伐是可行的,可以提高蚕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1995年秋期我市蚕桑生产遇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野蚕严重暴发的情况,其发生面之广,虫口密度之高,为害程度之严重,是我市历史上罕见的。据1995年9月份统计,造成野蚕为害的桑田面积有1908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5.2%,其中造成严重危害的桑田面积572亩,占总面积的7.5%左右。全市饲养中秋蚕种7610张,平均张产仅17.5公斤,比1994年同期张产水平下降8.1公斤。特别是在我市占相当比重的蚕桑大镇—梅村镇野蚕发生的情况和造成的为害尤为严重,为此对梅村镇野蚕发生情况作了调查。 1、发生面积广。全镇1574.08亩桑田,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野蚕。 2、虫口密度高。据8月15日田间调查,梅村镇西场巷20棵桑树有野蚕84条,每亩虫量3360条;沈家弄10棵桑树有野蚕86  相似文献   

16.
我省蚕桑生产已从珠江三角洲冲积土类,转移到山区或半山区,大多数分布于坡地、水田和河滩等不同地类之中,其土质、肥力差异较大,但迄今为止,尚未有对我省新区桑田的土壤肥力作过系统的调查。土壤是桑树生长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桑田的土壤特性,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科学管理、分类指导,做到因土施肥,增强地力,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桑叶产量  相似文献   

17.
旱地桑“优耕法”试验续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区试验和大田生产多点试验进一步证明,旱地桑应用“优耕法”这一管理技术,具有一定保持地力和保水防旱的效能,维持对桑树养分的供给,有利于提高肥效,促进桑树生长,有效地增产桑叶,改善叶质,提高养蚕成绩,据测算投入与产出比达到1:4.37,比造桑造肥法管理的桑田高0.65,增产效果相当显著,是旱地桑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金辉蚕桑农场位于沙拉越洲三马丹地区,距州府古晋市110km。场室和桑田分布在海拔110~200m的Puel山麓,占地面积230ha。全年日温基本稳定在24~34℃,无明显季节变化;湿度86~92%;年降雨量在4000mL以上,日照时数长于9h,气候条件很适合桑树的生长,周年生长,没有落叶休眠期,枝条每天抽长约2cm,5d可以开2片叶。农场桑田土壤属粗沙黄泥土,带沙砾,弱酸性(PH=6.2),含有机质少,土质差肥力低。桑田管理粗放,常年免耕,缺施有机肥,施混合无机肥。全年收获条桑,收获后立…  相似文献   

19.
桑叶产量的高低受着品种树龄,栽植密度,有效条数,肥培水平,病虫防治,雨量分布,收获型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桑树剪枝是桑田管理上的重要一环,是根据我省桑树具有较强的再生和分枝能力而采用的一项技术措施。为了共同探讨我省桑树合理的剪枝型式,现将我们多年在剪枝上的试验结果整理介绍和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参考。一、整技型式试验调查结果介绍 (一)不同剪枝型式与年、造桑叶产量  相似文献   

20.
我们新华大队共有18个生产队,有水旱田2164亩,桑田114.28亩,总人口1735人,整半劳动力890个,平均每劳动力负担2.6亩,是一个田多劳力少的地区.1970年以来,蚕桑生产由于受刘少奇、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影响,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受到干扰,桑田面积不断减少,又长期失管,杂草丛生,桑树条短、叶小,到1974年桑田面积比历史最高年份减少了30%,蚕茧比历史最高产量减了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