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棕榈藤材是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在区域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综述了国内外藤材的改性、防霉和防腐等防护处理技术,以及藤材加工剩余物的综合利用等情况。目前棕榈藤资源短缺,藤材工业迫切需要大力开展藤材防护及其综合利用的研究,以提高藤制品价值和全藤利用率;藤材的材性研究则应与其工业化利用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
棕榈藤材的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棕榈藤是热带和南亚热带森林宝库中的多用途植物资源,原藤是仅次于木材和竹材的重要林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综述了棕榈藤资源分布、藤材利用状况及当今藤材研究现状,并展望了藤材研究和利用的发展方向。开发藤材高附加值应用新领域以及有效利用藤材加工剩余物,实现藤材综合利用是今后工作的重点,这对藤资源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藤材缺陷标准的制定是制定藤材分等规则的基础,也是建立藤材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第一步,对于规范棕榈藤市场,提高藤材使用价值,有效保护棕榈藤资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现有棕榈藤材标准编制情况进行了简要综述,基于我国多年来的棕榈藤材相关研究成果和技术,制定了我国推荐性林业行业标准——棕榈藤藤材缺陷。该标准规定了棕榈藤材缺陷的分类、定义、术语和图谱,适用于棕榈藤材在生产实践中的各种可见缺陷。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棕榈藤生物质材料特点与近红外光谱关系;阐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棕榈藤材的材质特性,并详细介绍了其中包括藤材的选择及加工、藤材近红外光谱采集、藤材材性真值测量、多变量数据分析与模型建立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步骤。  相似文献   

5.
棕榈藤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棕榈藤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最为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在增加农户收入、消除贫困、促进区域经济和社区发展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中主要回顾了棕榈藤开发利用的技术与手段,包括藤材利用、藤笋利用和藤果利用等,展现了棕榈藤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云南4种棕榈藤材弯曲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4种棕榈藤材抗弯、抗压、抗拉性能变异及密度变异进行测量,评价藤材的弯曲性能。结果表明,(1)云南省藤和版纳省藤材质均匀,弯曲性能好,是优良的藤制品用材。钩叶藤和高地钩叶藤沿径向密度和各力学性质差异明显,藤芯脆弱,密度小,但藤皮力学性能好,加工利用中藤芯不宜单独使用,藤皮可作为编织材料,弯曲成型过程中宜整藤使用;(2)与木材和竹材比较,4种棕榈藤材力学性质差异明显: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较低,抗压比例极限应力与强度的比值较小,破坏变形量大,弹性模量小而抗弯强度大,具有独特的柔韧性,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和工艺性能。  相似文献   

7.
文中论述了棕榈藤各种藤材存在的主要缺陷,并计论了藤材的分级标准和工业用藤的规范。棕榈藤材的缺陷包括基因缺陷、环境缺陷、生物缺陷和机械缺陷等。棕榈藤材的定级基于不同阶段,分级的基本依据是藤茎直径、长度、颜色、硬度、缺陷、节间长度以及直径全长均匀性等。工业用藤的规范涉及:表观特性、物理力学特性、机械加工特性和涂饰性等。统一的缺陷术语、贸易名称和标准规范是良好贸易的基准。  相似文献   

8.
竹藤专利     
《世界竹藤通讯》2014,(2):46-47
专利名称:棕榈藤材藤龄的判断方法年份:2013公开号:CN103115924A发明人:汪佑宏、刘杏娥、柯曙华、武恒、涂道伍、张令峰、田根林、高龙芽、鲁瑾、吴明山内容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棕榈藤材藤龄的判断方法,包括了采集试材及取样、制片和常规解剖特征测量3个步骤。本发明采用生物解剖方法,  相似文献   

9.
《世界竹藤通讯》2011,(3):17-17
新加坡自身不产棕榈藤,但却是一个重要的棕榈藤贸易国。新加坡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藤材进口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藤材出口国。新加坡的棕榈藤材主要来自于印尼和马来西亚;其销  相似文献   

10.
棕榈藤利用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国际棕榈藤利用、产业和贸易的发展历史,讨论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棕榈藤藤材工艺学性质的研究与进展,简要地介绍了棕榈藤采收、产后加工的工艺流程、藤产品及其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3种华南商用藤材的解剖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藤材的解剖结构与藤材性能及其加工利用密切相关.研究藤材的基本解剖特性,对于藤材的归类、开发利用和加工改性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藤材的商业化取决于以下因素:可及性、直径、节间长度、颜色以及加工特性,这些都基于藤材的基本特性,主要是解剖构造(Walter,1996).商业藤材一般具有以下特征(Walter,1996):1)藤茎的维管束分布均衡,在横截面上,纤维占20%~25%,输导细胞占15%,基本薄壁细胞占30%~35%;2)纤维帽尺寸相等,纤维长度一致,多层结构细胞壁;3)基本薄壁组织细胞小而且壁厚多层.维管束分布密度及纤维成分与输导成分的比例,纹孔、导管孔径的大小,对藤茎的坚韧程度影响都很大,纤维含量可作为藤茎坚硬度的指标,至于韧性还得考虑到纤维细胞的数量与输导组织成分的比例状况,特别是大型导管孔径的大小等,这些都是选择优良品种的主要依据(腰希申等,1998).  相似文献   

12.
棕榈藤工艺学特性研究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棕榈藤藤茎的表观性状、解剖性质、物理及力学性质等工艺学特性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并对棕榈藤的资源状况及利用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藤茎的轴向抗拉强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则谟 《林业科学》1994,30(1):93-95
藤茎的轴向抗拉强度试验蔡则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510520)关键词藤茎,轴向抗拉强度大部分商品藤茎加工成藤皮和藤芯,用于编织生活用品及工艺品,因此须有一定的轴向抗拉强度,这方面的研究记载很少,仅见Yudodibroto[’‘、吴顺...  相似文献   

14.
Rattan-related products from China are popular and well known in international market, but China is facing shortage of rattan cane supply, and extinction of some rattan species. The big gap between demand and supply of rattan canes in China market is urgent to be bridged.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rattan in the world and analyzes the rattan trade in China. The loss of habitats, overexploitation and inadequate replenishment of rattan result in a depleting resource and there are many challenges and technical issues needed to be dealt with. The forest policies should not only state broad desires but also commit governments to undertake adequate and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protect and develop the resource on a sustainable basis.  相似文献   

15.
棕榈藤行业有一个普遍的不足,就是乡村产品的质量,尤其是家具质量的低劣,这不是因为藤质量或性能差,而是因为所采用的加工工艺落后。油处理指新鲜藤在热油中或油混合物中脱青。用该技术是为了改善藤的淡奶色的表皮,最后变成受欢迎的象牙色。同时,经过油处理,能大幅减少新鲜藤的含水率(30%~70%)。这有助于提高抵御真菌侵袭的能力。由于改善了藤表皮的颜色,产品的品质也由此提高了很多。经处理的藤有更好的出口潜力和国内市场,是改善贫困乡村生计的保证。这样,油处理技术能提高藤产品的品质和持久性,提高资源高效利用和高附加值利用,实现全球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考察认为印度尼西亚的棕榈藤资源丰富,藤条生产潜力大;人工种植施法自然,初植密度低,不施化学肥料,依靠天然淤泥肥地;重视天然资源保护,鼓励人工培育资源;单纯依靠棕榈藤作为发展手段效果不尽如人意;藤产品成为印度尼西亚国家的纪念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