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疆农机化》1996,(6):13-15
<正>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农机局的统一部署下,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引进春小麦机械宽膜穴播新技术,1996年在英下、阿瓦提、托布力其等三个乡开展了地膜小麦的试点种植.为了使这一新技术能得到全面推广,巴州农机研究所研制了2BMXJ—7B和2BMXJ—8A型播种机各一台.此次播种从2月27日开始到3月1日结束,历时4天,共播种地膜小麦26亩.在地膜小麦播种以后,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就派出技术人员进驻到有试验田的乡,井会同市农业局、州水利灌溉试验站的同志,对地膜小麦的生长全期以及地膜小麦的节水、增产效果等进行了实地观测记录,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实践证明,今年我市的春小麦机械宽膜穴播试点种植是成功的.试验示范结果显示,地膜小麦具有增产幅度大、节水效果好,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大面积推广种植地膜小麦是完全可行的,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是新疆各族人民主要食粮,种植面积占整个粮食播种面积的57%,种植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由于耕作较粗放,小麦单产总体上处于中低产水平.开发小麦高产栽培机械化新技术,实现大面积小麦高产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课题.新疆农机系统广大科技人员,在引进、消化甘肃省地膜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疆实际,开发以地膜覆盖种植为中心的小麦高产组合配套机械化技术,在新机具研制、配套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栽培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被誉为“三百”技术(每亩地膜小麦增产100千克、增收100元、节水100立方米).1996年9月新疆农机局召开“地膜小麦栽培机械化技术现场会”,总结经验,现场演示新研制的小麦地膜机及配套机械,为自治区实施“小麦地膜高产345程”(3年推广400万亩,亩产500千克)打下了良好基础.一、地膜小麦机械化技术试验情况1995年下半年起,农机科技人员相继研制出三种小麦地膜覆盖播种机,在全疆7个地州市26个点  相似文献   

3.
<正>宽膜植棉技术为棉花生产的又一场革命.该技术与常规地膜棉相比有节水、保墒、增温、增加亩保苗株数增产幅度大等特点,适于干旱、缺水地区或中、低产田区域推广.宽膜棉机械栽培技术有以下特点:1.地膜覆盖率高.宽幅膜(膜宽1.4米)棉田覆盖率为69.7%,窄幅膜(现用的0.65米)覆盖率只有47.4%,地膜覆盖面积提高了22.3%、覆盖率高,相对受热面积大地温更高,地温较窄膜高出2℃左右,促使棉种早育早发,同期播种,较窄膜提前2—4天出苗.同时减少了低温烂种和盐碱的危害,且苗齐苗壮.出苗后长势旺盛,开花齐、现蕾早、霜前花在95%以上.2.增加有效株数.窄膜植棉宽行60厘米.窄行35厘米,株距12.5厘米,每亩数为9554株.而宽膜植棉宽行60厘米,窄行35厘米,株距12.5厘米,每亩株数10349株.每亩增加了79.5株亩,符合农艺合理密植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地膜小麦机械穴播推广前景广阔甘肃省农机推广总站康清华安世才马海山推广地膜小麦机械穴播技术(以下简称“地膜小麦穴播”)是甘肃省委、省政府实施“温饱工程”的主要措施之一。1996年在全省范围内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明显的效益。在农机部门与农业部门通力合作下...  相似文献   

5.
<正>被誉为农业“白色革命”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80年代引进新疆以来,以其显著的增产效益,吸引了广大农民,特别是地膜覆盖机问世之后,地膜覆盖植棉面积急剧上升,并迅速向甜菜、玉米、蔬菜等作物的地膜栽培扩展.进入90年代以来,宽膜覆盖栽培技术再次引起轰动,已作为棉花中低产田增产的主要措施大面积推广.据统计,1994年全疆地膜栽培面积已突破回1000万亩.预计1995年全疆地膜栽培面积将达1200万亩,其中宽膜棉面积将达150万亩.  相似文献   

6.
<正>一、关于如何完成小麦地膜机具的研制1.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这次会议是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提出以小麦地膜种植技术作为跨世纪增产工程的背景下召开的.自治区农办在召开有关厅局会议上向农机局下达了保证提供优质、适用地膜机的任务.今年9月2日—4日自治区又在新疆农科院召开了小麦地膜种植研讨会,参加的有农口各厅局和小麦种植主产区县领导,会上进一步明确小麦地膜机研制、生产由农机部门完成.“345”工程要实施到2000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提出以发展新疆大农业、农业奔小康,从而振兴新疆经济的大前提,以粮食高产开发为主攻方向.小麦生产如何再上新台阶,唯有靠机械铺膜,农机部门肩上担子很重,完成100万亩地膜小麦需机具4000—5000台.这4000多台地膜机的生产需要做大量工作,应该拿出年初完成宽膜机任务的劲头,下定决心,保证完成政府交给我们的历史使命.2.继续发扬农机部门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用科学的态度以勇于争先敢打硬仗,当农业生产主力军的气魂,保质保量完成100万亩地膜小麦种植任务,  相似文献   

7.
推广地膜小麦机械穴播中的问题与对策王建功,康清华,马海山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是甘肃省农科院科研人员经过多年试验而研究出的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先进栽培技术。1996年全省共推广穴播机21500多台,铺膜机2100多台,完成地膜小麦穴播面积6....  相似文献   

8.
小麦覆膜沟穴播技术,即将农田开成深4cm~6cm,行距15cm~20cm的垄沟(3行沟),沿沟铺膜,整形覆土使地膜紧贴垄沟,然后在沟底穴播。采用750mm的农用地膜,膜沟内可穴播3行,膜际穴播2行,该技术的主要增产机理是: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省推广的地膜小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旱地周年覆盖栽培技术,二是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该栽培技术在纯作小麦的旱肥地、盐碱地和晚茬麦上应用效果较好。 1.旱地周年覆盖栽培技术 推广该技术的配套机械当前以莱阳市花生机械厂生产的“万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团原有地膜棉播种机分二种模式,即用60厘米地膜播四膜八行和用90厘米地膜播三膜九行.从每年出苗情况使我们发现同等条件同一时间播种,用90厘米的地膜比用60厘米的地膜早出苗2—3天;就是在90厘米地膜内,中间行比边行也要早二天出苗.而且发育长势明显好于边行.这一现象给我们启示,即地膜覆盖面积越大地温提高越快、保墒能力越强,出苗越早.集多年地膜棉生产的经验,棉花要丰产“早、密、矮、匀”是关键.为探索提高棉花单产,1990年我团就用2BF—24播种机播种,用1.8米幅宽的地膜,采取人工铺膜的方式进行小区试验.经过两年的观察试验对比,宽膜植棉具有出苗早、缩行增株、抗旱节水、减少机耕作业层次、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为推广这一种植模式,满足农业生产需要,我们决定改制宽膜播种机.由于1.8米幅宽地膜不利与机具配套改装,而且又浪费地膜;所以采用1.5米幅宽地膜,在2BMG—9型悬挂地膜机的基础上,改制成2BMG—10型悬挂地膜机(图1).即用两幅1.5米宽的地膜,每幅膜下播五行,膜内行距30厘米.通过使用,深受广大农工欢迎.  相似文献   

11.
地膜覆盖栽培机械化技术(续完)□张培增张建中六)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及其机具的发展1.膜侧播种技术及机具地膜覆盖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显示出较大的增产幅度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废旧地膜的回收难度较大,一般残留量约为30%,这不仅影响作物根系的生...  相似文献   

12.
地膜小麦栽培技术,自1995年引进新疆以来,已引起愈来愈多的领导、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关注.1996年农机部门在全疆7个地州的26个点试验推广以地膜覆盖栽培为中心的小麦高产组合配套机械化技术.在新机具研制、配套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栽培模式等方面,取得快极进展.巴州农机研究所、红旗机械厂、库尔勒市农机推广站、阿克苏地区农机厂、自治区农机化所先后研制出5种小麦地膜覆盖播种畸;自治区农机局制订了《小麦地膜覆盖播种机械作业规程》(草案).1996年起分别在各试验点进行生产试验,取得增产幅度大、节水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农业推广部门提出的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技术要求,分析了适合高密度宽覆膜栽培要求的作业机具的主要特点、技术参数及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大面积推广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宽膜植棉技术被农业技术部门称为棉花生产领域里的又一场革命.该技术与常规地膜棉相比有节水、保墒、增温、增加亩保苗株数等特点.平均亩增产3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尤其适应干旱、缺水地区或中、低产田区域种植推广.宽膜棉技术是一系统工程,该技术以宽膜机铺膜播种来满足其铺膜播种各项农艺要求.为了使该技术尽快在我州得到推广运用,我站成立了机械膜植棉推广课题组,进行宽膜机的选型、改装、推广工作.一、宽膜植棉机械的选型、示范推广课题组于1994年4月前往喀什、阿克苏地区进行调查了解及机具选型,并从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修造厂引进了4台2BMG—4(8)型宽膜植棉机在我州的二县一市一场进行了棉花机械宽膜播种作业.全州共建立了6个机械宽窄膜植棉(?)试验,示范推广点示范面积226.5亩.二、宽膜机具的性能特点2BMG—4(小四轮轮悬挂)、2BMG—8(铁牛—55悬挂)机型的主要特点是采用1400—1450mm的塑膜,工作幅宽1050mm(塑膜覆盖地面宽度);一组宽幅塑膜中并列四组棉籽点播滚筒,棉行等距为35cm,株距12.5cm.株距、下种量可调,临界行50—60cm,  相似文献   

15.
农机在推广覆膜穴播技术中大有作为──农业部农机化司李昶杰副司长在《全国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现场会》上的讲话(节录)一、地膜覆盖穴播小麦栽培技术是一项适合高寒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单产的重大成熟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覆膜穴播小麦栽...  相似文献   

16.
地膜小麦机械化栽培问答地膜小麦是由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研究员李守谦等人经13年研究的小麦生产新技术,农业部已作为重大科技成果向全国推荐。为促使该技术在适宜区推广,特撰此文。1什么是地膜小麦?其效果如何地膜小麦,是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的简称...  相似文献   

17.
<正>甘肃旱作种植区域降水少、蒸发量大、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及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与自然降水错位等制约着旱作农业区作物生长。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能有效解决常规地膜穴播技术播种错位,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益差等问题,集雨保墒和增产效果显著。现阶段,小粒作物的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缺乏相应复合型机具的研发,产业发展缓慢,未得到大面积推广。针对上述现象,研发了一种全膜覆土穴播联合作业机。  相似文献   

18.
克广机受旗的具欢推农深迎近两年克旗农机部门因地制宜地推广使用先进的农机具,先后改进推广了地膜机、玉米精播机、移动式药浴机、多行播种机和抗旱犁等十几种机具。这些机具的推广和使用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收益:用铺膜机铺膜的地块每亩增产粮食200kg,140型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几年试验,我们研制了直插式小麦穴播机,可以实现覆膜、打孔、播种、覆土一次完成。该机具与农艺的研究推广是我国农作物种植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突破,可以从根本上实现旱作农业和节水农业的迫切要求。该技不应用与推广增产幅度大,是抵御干旱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是改良盐碱地土壤和创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节省水资源,缓解城乡工业和生活用水紧张局面。该机有以下特点:1,地膜覆盖。覆膜之前,先用浮动式刮土板将被覆膜地面刮平,开沟深度一般为6厘米,地膜压入深度为5厘米,覆土厚度应大于4厘米,地轮应将覆土压实。2打孔、…  相似文献   

20.
小麦地膜机械穴播栽培技术,简称“地膜小麦”。是近几年来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高新技术,具有提高地温及土壤湿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孔隙度,促进小麦早熟等作用,是发展粮食增产,实现“两高一优”的突破性技术。 “地膜小麦”的种植方法是将一定规格的塑料薄膜紧密地覆盖在小麦苗床表面,然后按照农艺要求机械穴播小麦。覆膜后地温增加,同时有保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