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草原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鼠类是草原生态系统组成成员,鼠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影响是多方面的,影响的深浅、益害程度随空间环境条件的变化、鼠类数量的消长而异,草原鼠害的防治应科学地控制害鼠数量,推广生物灭鼠,保护草原鼠类天敌,维护草原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草原鼠类的生态作用与鼠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鼠类是草原生态系统组成成员,鼠类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影响是多方面的.影响的深浅、益害程度随空间环境条件的变化、鼠类数量的消长而异,草原鼠害的防治应科学地控制害鼠数量,推广生物灭鼠,保护草原鼠类天敌,维护草原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2013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畜牧业》2014,(6):18-33
<正>草原是指以草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及其环境构成的陆地生态系统,包括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氮储碳、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草原是发展牧区畜牧业的基础,是牛羊肉、奶、毛、皮张等特色畜牧产品的重要生产供应基地。我国草原大多位于祖国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保持草原牧区繁荣稳定,对维护边疆稳定和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草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大小取决于草地的自然资本大小和生态系统功能。影响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最主要因素是,1.改变草地生态系统的用途,2.草地破碎化,3.火,4.草原退化;对它们影响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论述。草原分布广泛,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0%,有40个国家的草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世界上有17%,即9.38亿人生活在各类草地上并以草地为生,尽管已经证实草原对全世界和全国人民极其重要,但草原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服务和产品服务仍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由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深远,健康的草原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惠及全国和全世界人民;相反,破坏、损失草原自然资本殃及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因此,关爱草原,使草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5.
草原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鼠类是草原生态系统组成的成员。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从草原生态观点来看,鼠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作用之大小、影响之深浅、益害程度,随时间空间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异,随鼠类数量的消长而异。  相似文献   

6.
世界草原的总面积为45亿公顷,约占陆地面积的24%,仅次于森林生态系统。在生物圈固定能量的比例中,草原生态系统约为11.6%,也居陆地生态系统的第二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草原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草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与保护对策,从生态学角度概述了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为何要推行草原禁牧休牧轮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实施禁牧休牧轮牧制度的背景我国拥有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1.7%,约占全球草原面积的13%。草原是我国国土的主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  相似文献   

9.
草原环境是生态环境中的基础,它是决定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主体方面,其生长与环境决定着土地的生态质量,因此在国家进行监理时要做到严格的重视,切实落实监理的实际作用,从多方面入手解决目前草原环境的问题。因此需要有关部门按照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严格的实施,解决草原环境的不利因素,强化草原生态系统,为上层生态系统提供强有力的生态平台。  相似文献   

10.
1背景我国的天然草原面积近4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1.7%,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我国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大部分天然草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退化,国家也为此颁发了很多政策,如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让正在退化的草原生态系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是草原生态系统恶化的状况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草原生态问题还是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1.
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的影响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我国草原资源利用强度日益增加、草原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受威胁的背景下,为确保草原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过程和可持续性,针对我国已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重点论述了我国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现状、进展以及对草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作用的评价,旨在以保证在国家、区域性水平上对草原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占有最大信息量,用来监测草原生物多样性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并有效地策划和实施中国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计划.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完善和制定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我国草原生物多样性及优化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对草原生态系统中蚯蚓的数量,分布,地位和生物间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揭示了蚯蚓对草原的意义,建议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深入研究并合理利用蚯蚓资源。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对草原生态系统中蚯蚓的数量、分布、地位和生物间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揭示了蚯蚓对草原的意义,建议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深入研究并合理利用蚯蚓资源。  相似文献   

14.
在生物圈中,草原生态系统的面积大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5,对于维持生物圈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草原生态系统又是人类的畜牧业基地,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畜产品。但是,由于人类对草原不舍理的开发利用,许多草场上牧草的产量和质量都在下降,不少优良的草场已经或正在沦为沙漠,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野生生物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草原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势在必行,也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加强人工草地建设,同时,整合各渠道的资源,重点支持草原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发展,逐步实现了草原生态建设“不反弹、能致富、绿起来、富起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氮是植物生长和发育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是草地生产力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施氮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结果发现,目前施氮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试验,多是针对某一具体草地类型短期的试验研究,具有很大的片面性,还没有得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以往的研究也主要是针对植物群落的地上部分,土壤生态过程变化成为施氮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中的"瓶颈"。建议开展施氮对不同类型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定位试验,长期监测氮输入对草原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过程,并加强植物和土壤生态系统整合研究,揭示我国不同类型草原生态系统氮输入阈值形成的机制及模式,对草原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草原是我国国土的主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和最为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做好草原监理工作.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许晴  许中旗  王英舜 《草业科学》2012,29(3):364-369
为了定量评价禁牧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价方法对放牧及禁牧时间不同(2、7和17年)的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禁牧可以显著提高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物质生产、碳吸收、氧气释放及物质循环功能的价值量;物质生产功能价值量随禁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以禁牧17年典型草原为最高;碳吸收、氧气释放及物质循环功能的价值量则以禁牧2年的典型草原为最高。禁牧可以显著提高典型草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长期禁牧不利于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高和维持。  相似文献   

18.
天然草原是甘肃省最大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科学、准确地估算甘肃省天然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甘肃草原重要性认识和生态安全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价格数据,计算出甘肃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基准单价,然后结合甘肃省各种草原类生物量,修正甘肃省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最后计算出甘肃省各类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草原提供的其他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在食物生产和原材料生产价值的3.1倍和3.7倍以上;2)甘肃省暖性灌草丛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高,为84418.28元·hm?2,温性荒漠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低,为10120.21元·hm?2;3)甘肃省草原生态服务总价值为7069.73×108元,是2016年畜牧业总产值的23倍,约等于甘肃省2016年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4)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最高,为1733.27×108元,占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24.52%;高寒荒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最低,为58.51×108元,占草原生态服务价值的0.83%.本研究不仅为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提供了思路,也为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草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1意义从生态方面来说,草原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草原在对保护水土、防风固沙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都有着很多的作用。草原生态系统若是遭到了破坏,不仅草原的局部利益将会遭受到破坏,还会使更广泛的地区出现危害。在我国,草原是处在黄河及长江的发源地,草原一直以来都是它们的生态屏障,因此一旦草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会使得下流的生态系统安全遭到破坏。东北的草原更是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们国家粮仓的天然屏障。  相似文献   

20.
草原环境质量监测评价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原作为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承担着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任务.为此,从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以及应用研究入手,详细介绍了草原环境质量监测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科技支撑力度、建立中长期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及制定草原建设项目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